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

文武重臣,太子殿下,悉數支持徐景昌,到了這一步,就算是朱老四也擋不住了。

只能降旨,加徐景昌少保銜,總督北平軍務,巡撫九邊,一應財賦軍戶,通貢貿易,悉數由定國公負責。

這道旨意下達,不敢說朝野震驚,那也是開天闢地了。

將九邊重鎮,悉數託付給一個人,就算是太子去了,那也不行。這也是朱棣希望親自北上的原因,理論上只有天子有這個高度。

可偏偏朝臣都擔憂遷都,不願意勞民傷財。

朱棣沒法違逆衆意,而且徐景昌確實有能力,加上徐皇后的原因,說徐景昌圖謀不軌,那是不可能的。

當然了,這也有個時間限制。

如果只是一年半載,沒有什麼,要是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徐景昌沒有二心,下面人也會添亂,朝臣這邊也不會甘心。

到了那時候,朱棣也不得不親自北上……

此時的徐景昌,只是佔據了天子和朝臣博弈的縫隙,與其說是大權在握,不如說是泰山壓頂。

朱高熾很清楚這一點,他特別下令,以最快速度把應天的事情,告訴徐景昌。

“表弟啊,能者多勞。不是大哥不幫你,實在是遷都開銷太多,就算是爲了大明的黎民蒼生,你也要撐住,哥相信你!”

……

“相信個屁,伱要是有良心,就該主動請旨,過來跟我一起處置北平的事情。現在讓我背鍋,你算什麼兄弟!無恥!”

徐景昌在破口大罵,這時候突然有人進來,“定國公,漢王殿下求見。”

“漢王?”

徐景昌一愣,朱高煦不是在應天嗎?

他怎麼來了?

不管怎麼說,在北平遇上,徐景昌還是挺高興的,主動出來迎接。

朱高煦看到徐景昌,臉上就是笑。

“這回知道了吧?我他孃的和老大老三不一樣,那倆玩意就是尿壺鑲金邊,就好在那一張嘴上!你這邊出事,我是會親自過來,替你分憂解難的。說吧,要我乾點什麼?不管是領兵,還是榷場生意,或者是借錢,我都鼎力相助。”

在這一剎那,徐景昌的心暖烘烘的,真的,自己的報告遞上去,朝廷旨意下來,漢王朱高煦能這麼快趕到,他必定是換馬不換人,一路兼程前進,以最快速度趕過來,瞧他身上的塵沙,就看得出來。

關鍵時刻,能站出來,幫你扛事的,纔是真兄弟。

“漢王殿下,先不說那些有的沒的,我請你喝酒。”

徐景昌拉着朱高煦進來,取出美酒,又讓黃芸芳做了幾個小菜,能嚐到黃姑娘的手藝,朱高煦還是徐皇后之後的第二人,可見徐景昌對他的熱情。

兩個人坐下來暢聊,朱高煦的確身體素質過硬,跑了這麼遠的路,已經很疲憊了,但依舊酒量很好,沒有多大一會兒,就把徐景昌灌得半醉……隨後朱高煦就跟徐景昌道:“我說賢弟,你提出那個貿易的建議,真的行得通?你準備怎麼幹?”

徐景昌臉上似笑非笑,“這事按照常理,我是誰也不會說的,但是今天我心情好,就跟你講了……我不會隨便裁撤北平衛所的,相反,我要把北平等地的衛所,轉成農場和牧場。”

“等會兒!”朱高煦攔住了他,“你要幹什麼?”

“這不是明擺着的事……”徐景昌笑嘻嘻道:“眼下北平的衛所,千戶官、百戶官,他們搶佔兼併軍戶土地,生產糧食,還弄了一些作坊,燒製陶器……山西那邊,也有許多商人,在走私販運商貨。利之所在,擋不住的,就算這一次舉起屠刀,能殺一批,但很快就有下一批,早晚有朝廷殺不動的時候。所以這事情的關鍵,還是要找到新的辦法。”

“什麼辦法?”朱高煦探身好奇問道。

徐景昌怔了下,沒有繼續說,朱高煦急忙給他倒了一杯酒,“喝,咱們邊喝邊聊。”

這杯酒下肚,徐景昌就笑了,“我的辦法啊,就是把衛所重新整頓,變成農場……譬如說你是千戶官,在你治下,有十萬畝土地,我就把這些土地,交給你這個千戶……是整個千戶所,不是你這個人。然後你手下的百戶、總旗、小旗、軍戶,跟你一起分享千戶所的產出,當然了,千戶官可以多拿一點,具體比例可以商討。針對這個千戶官,也要有考評,如果能力不行,就要被罷免,換上更稱職的。”

朱高煦努力理解,漸漸的,他明白了過來。

“這不就是我在浙西弄得嗎!”

原來浙西遭了水災,朱高煦過去,弄了個改稻爲桑……他跟老百姓簽了約書,要求百姓改種桑樹,提供生絲。

而他這邊也需要想辦法保證生絲價格,並且提供糧食,避免因爲糧價過高,老百姓活不下去。

所以朱高煦就從災民當中,挑選了一批德高望重的人,這幫人負責下面的生絲收購運輸,要確保生絲質量,同時和朱高煦這邊對接,糧食,錢財,百姓需要的東西,他們再交給百姓,然後按照交易額度,獲取抽成。

仔細想想,徐景昌要做的,不就是複製這一套嗎,甚至北平這邊更方便,畢竟這邊已經有完備的衛所繫統了,將衛所改爲農場,似乎也不是不行。

經商這麼久了,朱高煦對一些事情的看法,遠比朝臣敏銳……不然他也不會急吼吼跑北平來了。

爲什麼說地主集團,或者說士紳官僚集團,非常可惡,任何發展,都必須推翻他們……問題就在於地主不事生產,坐享其成。

什麼興修水利,改進技術,發展生產……這些事情,他們都不會做。

有人會覺得地主們不是按照收成收取地租嗎,佃戶產糧高了,他們田租也多了,何樂而不爲。

這就是把地主想的太好了,他們賺的不只是田租,還包括高利貸!

甚至可以說田租只是日常收入,高利貸印子錢纔是他們主要的利益來源。

地租和放貸,相輔相成。

假如提高了農田產量,讓老百姓富裕了,誰還借錢啊?

不借錢,他們怎麼發財啊?

收取地租和利息,自古以來,都是最容易來錢的路子,也是最不思進取,最是坑人的玩意。

有這麼一羣人在,你想談發展,談富國裕民,根本是扯淡……因爲他們就是靠着百姓倒黴食利,怎麼會允許老百姓過好日子?

朱高煦在南方種桑樹,織絲綢,就是這跟這幫人鬥。

他靠着錢莊放貸,建作坊,收購生絲,培養工人……忙得不亦樂乎。

要不是他身爲漢王,又有徐景昌在背後撐着,還要維持寶鈔運轉的重任,根本撐不到現在。

如果能在北平推行這一套,毫無疑問,是拉來了一大批的盟友,大大增加了手上的實力。

農場這種模式,軍戶是有股份的,雖然少一點,但還是能保證生存的……也就是說,改成了農場,可能是整個農場負債,不可能是軍戶負債。

因爲底層軍戶活不下去了,就可以去其他經營好的農場……說白了,就從固定在這裡的佃戶,變成了出賣勞力的工人。

這樣一來,那些衛所官,就沒法坐享其成,巧取豪奪。他們必須拿出本事,讓農場賺到更多的錢,這樣一來,他們才能拿到更豐厚的分成。

從旱澇保收,變成了禍福與共……而且這麼弄下來,還有個好處,就是普通軍戶養不起牲畜,但是農場可以養,有了牲畜,種田開荒的效率都會大大增加。

此外這麼幹,還有一個隱藏的好處,什麼叫對外開拓的動力啊?

無非就是有更多的收入,能發財,能賺錢。

乾的好了,農場不夠大,那怎麼辦?

向北開拓啊!

有了錢,除了農場,也可以搞牧場,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漢王,你想想,這麼弄下來,北平產糧肯定會增加……有了糧食,跟蒙古諸部的貿易就可以發展起來。賺了錢,咱們可以武裝農場……到時候農場的戰力肯定要超過現在的衛所。順便把邊防的事情也解決了。你說說,我的這個辦法怎麼樣?”

“高,簡直高到了沒邊……可我還是不太明白,按照道理,你不該阻止遷都的。這事跟遷都有關係嗎?”

徐景昌哈哈大笑,“漢王啊,你怎麼也糊塗了,如果遷都了,北平瞬間多了幾十萬人,而且還都是有權有勢的,他們肯定要四處圈佔土地,我問你,那時候還能弄起來農場嗎?農場需要的是地廣人稀,是要有足夠的效率。所以我對逃亡軍戶並不是很在意。因爲什麼?我們需要讓一個人幹三五個人的活,然後給他們開雙倍的工錢,懂了嗎?”

朱高煦目瞪口呆,“懂了,真的懂了!論起壓榨財富,還是賢弟更勝一籌!”

徐景昌呵呵冷笑,一頓酒杯,“聽了這麼好的事情,還不給我倒酒。”

“是是是。”朱高煦連忙給徐景昌倒酒,哪怕對他爹,都沒有這麼恭敬過。

可就在這時候,外面突然有人闖進來。

“定國公,大事不好了,韃靼太保阿魯臺領兵五萬南下,揚言要替朵顏三衛報仇。”

上一秒徐景昌還在醉眼朦朧,下一秒,他的眼睛就瞪大了……要出事!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上架感言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八章 大寧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上架感言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八章 大寧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