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

騎着駿馬,身着麒麟服,有侯爺牽馬……等徐景昌出來,兩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朱高煦和朱瞻基又給上節目了。

這對叔侄彷彿在較勁兒一般。

到底誰纔是第一合作伙伴?

朱大胖子表示情緒穩定,二弟只能和兒子爭鬥,都在這個年齡段了,用得着在乎他嗎?

朱高熾今年最大的任務,就是伺候好老爹順便讓朝政平穩過渡,只要不出大事,他這個太子就唾手可得了。

應該不會有意外吧?

此時徐景昌已經到了朱高熾的近前,隨手從懷裡掏出一摞子公文,扔給了朱高熾。

“殿下,抓緊看看,明天正月十六的大朝,有緊要的事情。”

朱高熾接住公文,下意識一哆嗦。

他想沒事,那可能嗎?

只要有姓徐的在,這大明朝就是張翼德他媽,無事生非!

朱高熾懷着忐忑的心情,送徐景昌回府,然後回了東宮,這才小心翼翼展開公文……等他這一看,那可一發不可收拾。

整個人恨不得鑽進去。

這裡面描述了一個十分龐大的計劃,而且又十分具備可行性。

這一點尤其難得。

比如朱允炆就很善於制定目標,身邊的臥龍鳳雛,更是要恢復周禮,剷除藩王,一個個雄心壯志,豪氣干雲。

但事情也就到此爲止了,集合全國之力,還被朱棣掀翻了,事實證明,他們對朱允炆的作用,完全是負的。

眼前這份公文卻不一樣,裡面涉及到的每一項內容,都十分具備可行性,而且有嚴格的章程,該怎麼落實,寫得一清二楚。

朱高熾還是第一次領教,原來治國這件事,還能如此清晰明瞭。

看這種東西,真是舒服。

從裡往外,如沐春風,如飲瓊漿,每個毛孔,都透着舒爽。

他一口氣看了兩遍,足足看到了三更天,張氏纔過來提醒他,“眯一會兒吧,回頭就要上朝了。這可是新年第一場大朝會,你要是打瞌睡那可就丟人了。”

朱高熾熱恩不住大笑道:“有此等妙文,就算三天不睡,我也是有精神的。你給我準備個湯婆子,我要早點過去,聽聽羣臣議論。我看這麼好的方略,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如果真能做成,哪怕只有七八成,這一年下來,我大明也會煥然一新,哈哈哈!”

朱大胖子笑得臉上的肉都在顫抖,自從來應天,他還沒這麼高興過。

張氏也心情愉快,覺得新年新氣象,估計是個蒸蒸日上的好年頭。

她特意給朱高熾弄了四個湯婆子,準備好馬車。

不到四更天,朱高熾就動身前往午門。

今天是新年第一次大朝會的日子,竟有人比他來的還早、

稍微留意,就會發現,這時候早早過來的,以藍袍爲主,普遍是科道言官。

吏戶禮刑兵工,六科給事中,十三道御史……這些人齊集一堂,仔細看他們,鬥志昂揚,氣衝斗牛,直上蒼穹。

知道的是來上朝,不知道的好像是來打仗一般。

這些人怒氣衝衝,議論紛紛。

朱高熾稍微一聽,明白了大概。

然後朱高熾就迷糊了。

在場的科道官員,幾乎無一例外,全都反對六部和通政司擬定的方略,更是堅決反對充實國庫的計劃。

他們認爲這事情糟透了,簡直是大逆不道。

因爲徐景昌提出以理財,充實國庫爲核心,

從朝廷六部,到下面的省府州縣,無一例外,都要爲這事服務。

“自古以來,以孝治國,以道德治國,以祖制治國……未聞有斂財治國!如此盤剝百姓,敲骨吸髓,民力枯竭,國將不國!”

又有一位都給事中氣哼哼道:“商人卑賤,狡詐陰險,收他們的稅,就是給他們登堂入室的機會。還特別要求地方,不許爲難商人,要給他們提供便利,修橋鋪路……我們是大明朝的官吏,不是商人的鷹犬。這樣下去,尊卑上下哪去了?士大夫的體面何在?難道大明朝最尊貴的變成了商賈?”

……

朱高熾聽了一會兒,就覺得不對勁兒。

他想上前說兩句,結果就聽有人說道:“事到如今,咱們六科只能拿出太祖皇帝給咱們的權柄,駁回亂命,不予執行!”

“沒錯,六科鐵骨錚錚,對抗奸佞,出生入死,寧可頭斷,祖宗法度不可改!”

“對,死戰到底,絕不退縮!”

聽到了近乎宣戰的話語,朱高熾面如土色,硬生生停住了腳步。

壞了!

他知道科道言官說的有些扯淡誇張,不太對勁兒。

但是這幫人如果鐵了心,要駁回亂命,這個方案還真挺不容易落實的。

問題就在於六科有朱元璋賦予的權柄,而朱棣又是朱元璋最聽話的兒子,哪怕只是做戲,朱棣也不敢明面上反對祖制……

別看六科官職不高,但是任何一道旨意,沒有六科同意,就別想發出去……即便發出去了,那也是中旨,是亂命,等於鼓勵下面的官吏陽奉陰違。

不管怎麼樣,今天的大朝會都不會順利進行。

朱高熾幾次想去說兩句,但既然他們打算駁回聖旨,連朱棣都不在乎,又豈會把他當回事?

朱高熾還想去找徐景昌,趕快讓他想個辦法,但無論如何,徐景昌就是沒來。

不光他沒來,那幾位尚書一個都沒來,別說尚書沒來,就算是侍郎,副都御使這一級別的都沒來。

鬼知道他們在幹什麼?

朱大胖子在這邊急得冒汗,那邊天色拂曉,離着上朝也不遠了。

該怎麼辦?

難道真的要短兵相接?

此時六部尚書,九卿重臣,還包括榮國公姚廣孝,悉數聚集在一起。

徐景昌站在了衆人中間,“剛剛傳來了消息,六科十三道御史已經集結,他們要動用封駁大權,駁回咱們草擬的方略。”

聽到這話,兵部尚書劉俊氣得咬牙切齒,“這幫混賬,就是一羣咬人的惡犬,實在是可惡!我提議把帶頭鬧事的拿下,一定要出重拳!”

夏原吉立刻搖頭,“不行,現在抓了他們,只會成全他們的名聲,讓他們鬧得更歡,除非你能把所有科道言官,一網打盡。”

一聽這話,劉俊也傻眼了,科道就屬馬蜂窩的,捅了之後,就會衝出來玩命。

哪怕把他們都抓了,繼任者也會繼續鬧事,沒完沒了……

這就是科道言官的特性,他們官職低,日子過得清苦。

最大的盼望,就是找準機會,彈劾權貴,一朝揚名,成爲士林表率,從此脫離苦海,高升六部,或者外放知府,吃香的喝辣的。

所以科道這幫人,根本不怕重拳,有本事打板子啊!

這裡面甚至有人走火入魔到了連性命都能不要,只要出名就行,反正死了他一個,幸福一大家,兒孫受益,還有什麼好怕的。

“我們商討方略,時間太緊了,並沒有知會六科……其中督察院尚且需要監督一十三省,可六科毫無作爲,他們肯定會玩命的。也是我們疏忽了,這事情麻煩了。”蹇義道破了真相。

這個方略裡面,根本沒有六科的用武之地。

本以爲他們官位低,不敢胡來,但是沒有料到,這些都給事中們,竟然要使用封駁大招,着實是魚死網破。

此刻東方發白,如果沒有解決辦法,就真的只能決戰朝堂,弄不好血濺金殿都有可能。

大傢伙都沒有了主意,最後還是要看徐景昌的。

“眼下只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我記得在洪武十二年,六科曾經短暫掛在通政司之下……”

夏元吉大驚失色:“你想要六科?”

“我可沒這麼說。”徐景昌立刻否認。

“還真是!”夏元吉眼睛瞪的老大, 氣喘吁吁。

徐景昌乾脆道:“現在只有讓六科重新歸屬通政司,以六科監督六部,落實朝政,徵收商稅。唯有如此,才能平息六科的怒氣,讓他們不出來鬧事。”

徐景昌沉聲補充道:“我無意攬權,除此之外,你們還有別的辦法嗎?”

這幾位面面相覷。

什麼?

通政司還要擴充權柄?

竟然要把六科兼併!

徐景昌,你不要太過分了!

“無論如何,我們也不答應,伱是癡心妄想!”鄭賜怒衝衝道。

徐景昌也不囉嗦,直接從袖子裡拿出了一份乞骸骨疏。

從當官那天,他就準備好了,總算用上了。

“方略落實不下去,肯定沒法交代。我只有請辭,陛下不允,我就重回天牢,等着諸位。”

“你!”幾位尚書眼珠子都紅了。

還是蹇義,他思忖少許,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就按徐通政的話辦!”

有人還想反駁,蹇義急了,“都什麼時候了?夏尚書,你現在就去把吏科都給事中吳泉叫來,跟他說清楚,想要六科名副其實,就別添亂。”

夏原吉怔了一下,匆忙轉身而去,蹇義領着羣臣,直奔午門。

朱大胖子很着急,想要說什麼,無奈宮門開放,羣臣排着大隊進去……然後朱高熾就看到了名場面。

任憑六部九卿侃侃而談,六科羣臣,一語不發,直到最後,有人提議將六科暫時劃入通政司名下,監察稅政。

朱大胖子豁然開朗,原來朝政是這麼玩的!

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五章 大九卿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番外篇:敗家子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
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五章 大九卿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番外篇:敗家子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