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九十六章朱棣的削藩策紀綱匆匆離去,隨後徐景昌的池塘旁邊,又出來一個人,他一把抓起魚竿,甩進了池塘。

“釣餌下了這麼多,如果上不來大魚,可不好交代啊!”

徐景昌微微一笑,“少師,都已經到了這一步,你還有什麼擔心的。放心吧,只要還有一線生機,朝臣們就不會甘心裁員的,你要知道,不是誰都跟我一樣淡泊名利,視官位如糞土的。”

姚廣孝被氣得哼了一手,手上的魚竿差點扔出去。

“小子,你不要覺得誰都眼瞎耳聾。伱雖然退下來了,可解縉對你恭恭敬敬,唯命是從,你依舊能插手通政司的事情。而且你和蹇義、夏原吉等人也能說得上話。又是皇后娘娘的親侄子,還是當朝勳貴……往後朝廷有什麼事情,各方有什麼爭端,你都能居中調停。老衲都有點羨慕了,你可比我人緣好多了。這些日子,除了太子殿下偶爾去看看我,老衲也只能來你這兒坐坐了。”

徐景昌臉上含笑,姚廣孝倒是沒說假話,他這種黑衣宰相天生和文官體系格格不入,加上他身份太高,地位太特殊,就算想親近的人,都不敢登門。

唯獨徐景昌這種混不吝的年輕人,才能跟老和尚談笑風生。

“來我這裡,就足以讓少師安心了。現在文官們大刀闊斧,不斷向前,他們已經有了足夠勇氣,挑戰宗室是必然的。”

姚廣孝繃着臉,凝重道:“有些事情,諸如整頓財稅,肅清吏治,是能寫入軍令狀,讓六部九卿奮力做到的。可有些事情,確實沒法擺在明面上……這裡面就有削藩!”

沒錯,朱允炆削藩,到了朱棣這裡,也一樣要削藩。

朱棣靠着靖難上位,自然不能讓別人複製他的成功。

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朱元璋在位,所有藩王都是他的親兒子,父子至親,無話可說。

到了朱棣這裡,他和藩王之間就是親兄弟爲主,所謂親兄弟明算賬,情分還在,卻不那麼牢靠了。

假如朱高熾繼位,他要面對的就是自己的叔叔,還有一些幾乎沒怎麼打過交道,天各一方的堂弟……天子和藩王之間,隨着一代代的傳承,彼此的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遠,親情越發淡薄。

老朱能容忍兒子們吃喝不愁,爲所欲爲,朱棣就要對兄弟們嚴加約束了。

這完全是人之常情,事實上朱棣見寧王栽了,就打算以寧王爲突破口,整頓宗室。

徐景昌嗅到了朱棣的心思,削藩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如果一個操作不當,再弄出靖難之役,哪怕出師未捷,也是後患無窮,晁錯主張削藩,卻賠上了性命,也不過是西漢的事情,區區一千多年而已。

出於趨利避害的本能,當察覺有人要搞他的時候,徐景昌樂顛顛放棄了通政使的位置……這回就算有什麼削藩的提議,也不用我提出了。

朱棣還不想放過徐景昌,所以他把至關重要的錦衣衛拿了出來,未嘗不想借助徐景昌的刀,完成自己的目標。

而徐景昌意識到錦衣衛註定是背黑鍋的,很難有什麼好下場,所以他把名單主動交給兵部,讓文臣掌控部分錦衣衛,就算以後要罵錦衣衛,也會手下留情的……這一手甚至連朱棣都沒有想到。

竟然主動削減自己手裡的權柄,不愧是你!

徐景昌他到底不是紀綱那種亡命徒,

更不需要對天子唯命是從,百依百順。

畢竟他的地位和權力,不全是朱棣給的。

朱棣眼瞧着自己手上的利刃要生鏽了,自然惱怒,所以纔會對羣臣開刀,逼迫裁撤冗員……反正他有這個實力,不聽話就掀桌子。

回顧過去幾個月的較量,姚廣孝看得很清楚。

朱棣在保證朝政正常運行,增加稅收之外,就在琢磨着如何削藩……不然寧王被劫持,他也就不會來的那麼湊巧了。

朱棣本想着借稅收,充實國庫的名義,整頓商賈,追查欠稅……如果是藩王經商,自然也在其中。

只不過這一刀沒有砍出去,就被徐景昌和夏原吉等人聯手阻止了。

但朱棣不是個輕易放棄的人,他一直在尋找機會。

直到他發現錦衣衛和戶部互相庇護,想要逃過責罰,朱棣勃然大怒,向着朝臣發出雷霆一擊。

不管怎麼樣,朕要你們削減冗員,節省開支。

到底該怎麼選,你們自己看着辦吧。

強如朱棣,沒法左右一切,睿智如姚廣孝,也沒法算無遺策。

不管是徐景昌,還是那些九卿重臣,也都有自己的心思打算,遇上了不想做的事情,也會想盡辦法推脫出去。

這事情有趣就在於各方博弈到了最後,依舊要面對削藩這道題。

只不過這事既不需要徐景昌來推動,也不需要他去執行。

基本上置身事外,笑看風雲,也算是他的成功了。

而且還是巨大的成功!

“徐景昌,有些話老衲要提醒你。你固然聰明過人,可你的算計勁頭兒,讓老衲很不喜歡。明明該你勇於任事,衝鋒陷陣的時候,你卻百般推脫,置身事外。試問朝臣要都是像你這樣,大明的天下會變得怎麼樣?”

徐景昌很認真想了想,“少師,就算我拼了一條命,大明朝也未必變得好多少啊!而且這事由朝臣提出來,可比我提出來好多了。不然就會被扣上離間骨肉的帽子,現在他們沒得選擇,只能朝宗室開刀,纔是最好的結果。”

儘管知道徐景昌有狡辯的一方面,但也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有道理。

“早晚老衲要找一件事情,讓你小子衝在前面,用心完成。而不是一直置身事外。”姚廣孝咬牙切齒道。

徐景昌哈哈大笑,“但願姚少師能找到……不過你放心,就算找到了,我也有辦法化解,咱們倆乾脆賭一場怎麼樣?”

姚廣孝呵呵道:“老衲不會賭,因爲我必贏。”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這老賊禿的自信滿滿的樣子,怎麼比自己還讓人討厭?

你等着啊,早晚有一天,我讓你來求我幫忙。

徐景昌還有心思和姚廣孝打賭玩,朝臣那邊卻是陷入了強烈的糾結……因爲朱棣讓他們裁撤冗員,但是每個衙門,仔細衡量一圈,除了端茶送水的,沒有誰能裁掉。

這可要了命了。

朱棣逼迫又緊,時間轉眼就到。

大傢伙都惴惴不安,上朝猶如過鬼門關。

不過當大傢伙看到蹇義和夏原吉,兩位尚書胸有成竹,多少有了點安慰。

面君之後,朱棣哼道:“朕交代的事情,你們弄得怎麼樣了?”

蹇義躬身道:“回陛下的話,臣仔細覈實,要想裁汰在京官吏,並不容易。除非能合併一些衙門,比如撤銷詹事府……畢竟每個衙門的職責所在,官吏數目,都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陛下至孝,如何能輕易更改?”

朱棣冷哼道:“好啊,學會拿皇考堵朕的嘴了?朕也查閱過太祖實錄,調整官制,是常有的事,別以爲朕不敢!”

蹇義慌忙道:“陛下英睿,頗類太祖。只是改革官制並非小事,倉促爲之,後患無窮,臣斗膽懇請陛下慎重……其次,臣以爲有些開銷,可以儘早砍掉,不會有任何困難,只要陛下一道旨意的事情。”

朱棣哼道:“當真?”

蹇義道:“臣不敢欺騙陛下,當初太祖皇帝設立九大塞王,駐守邊疆……時過境遷,如今的九邊,和當年大不相同。蒙古臣服,相安無事。塞王乃是太祖所立,不可廢除。但是塞王所轄王府三衛,可盡數革除。”

原來所謂的三,居然是王府三衛!

夏原吉立刻站出來附和,“啓奏陛下,齊王、谷王、還有代王, 僅僅這三個王府,就能革除十萬兵馬,節約數百萬石軍糧。”

朱棣怒道:“你們什麼意思?難道慫恿朕削藩不成?”

蹇義道:“陛下,臣等豈敢讓陛下削藩?只是天下太平,不需要那麼多的兵馬。減輕藩王負擔,安心享受榮華富貴,這不正是陛下愛護兄弟的真意所在嗎!”

朱棣目光掃過羣臣,“你們呢?也是這麼看?”

兵部尚書劉俊、刑部尚書鄭賜、禮部尚書宋禮……紛紛站出來。

“回陛下的話,臣等都是這麼看的。革除多餘王府三衛,陛下可以厚賜諸王,讓他們沐浴皇恩,豈不美哉?”

朱棣又吸了口氣,哼道:“你們雖然這麼說,但唯恐又多事之人,污衊朕欺負兄弟,違背祖制,如之奈何?”

天子沒有答應,到底是什麼打算,衆人摸不準脈……就在這時候,徐景昌不慌不忙,往前邁了一步。

“啓奏陛下,臣以爲蹇尚書和夏尚書,還有諸位同僚,所說都有道理。但也只有一半的道理。”

朱棣忍不住好笑,“難道說道理還能分成兩半不成?”

徐景昌笑道:“陛下,朝堂諸公固然是爲了藩王好,但各個藩王是怎麼想的,朝廷還不知道……所以臣以爲可以給每個王府下公文,詢問他們需要多少兵馬,都有什麼用處?如果王府確實有正當理由,則斷然不可裁汰王府護衛!”

衆人一聽,無不翻白眼……論起缺德,還得看你啊! 上一章 目錄書籤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番外篇:敗家子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章 永樂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八章 大寧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番外篇:敗家子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
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番外篇:敗家子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章 永樂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八章 大寧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番外篇:敗家子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