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

徐景昌走在通政司的大堂裡,說實話,他的失望不是一點點……當初他在這裡的時候,各部政務進度,就掛在牆上。

完成了多少,一目瞭然。

也不用說別的,往這裡一站,誰幹得好,誰幹得不行,清清楚楚。

哪怕是吏部天官,也要低頭。

這就是權柄!

可徐景昌一走,這條規定雖然沒有廢除,但九卿旬會挪到了吏部,由天官主持。隨後各部主官就不來了,只是派侍郎一級的過來。

而就在徐景昌北上之後,就連侍郎也不來了,乾脆就撤了。

同朝爲官,何必互相爲難?

大傢伙一團和氣不好嗎?

解縉很清楚這些事情,卻也很無奈。歸根到底,還是他的威望不行。

一個朱棣匆匆提拔起來的翰林,論起資歷,遠不如大多數的尚書侍郎,又沒有雄厚的背景,你想拿捏這幫大臣,你憑什麼啊?

徐景昌轉了一圈,又問道:“怎麼人少了這麼多?六科呢?”

這一回解縉的臉色更難看了,“回定國公的話,六科以通政司狹窄,不便辦公爲由,已經搬走了。”

徐景昌又向四周看了看,呵呵道:“那總不至於連邸報也搬走了吧?”

解縉無奈道:“邸報倒是沒有搬走,只是現在朝廷下撥的經費不夠,只能削減發行量。再有就是人手不足,咱們的官方邸報,有,有些時候,需要抄襲趙王的民間邸報。”

說這話的時候,解縉臉上發燒,着實沒面子。

徐景昌在時,通政司何等威風八面?

內外奏疏題本,都要經過通政司,大事小情,都要經過他的點頭。

靠着政務進度,拿捏六部。

依靠邸報,左右輿論風向。

掌握了六科,既能負責徵稅,又能監察朝堂百官。

彼時徐景昌雖然很剋制,但誰都明白,他已經擁有了宰相權柄。

大傢伙心中惶恐,才聯合起來,把徐景昌弄掉。

雖然往後徐景昌掌握了錦衣衛,更是成爲了平章院副使,但畢竟隔着一層。而且被徐景昌收攏到政事堂的權柄,也在日削月割之下,所剩無幾。

就拿那個邸報來說,原本是先擬定官方邸報,然後從官方邸報抽取部分內容,放在民間邸報上面,賣給老百姓。

可是沒有了徐景昌操持,民間邸報越來越大,官方邸報的預算人員越來越少,弄到了最後,官方邸報甚至不具備解讀朝政的能力,只能抄襲民間的。

朝臣要想獲取最準確的消息,竟然要看民間邸報。

這簡直是離了大譜!

“解學士,真是物是人非啊!”徐景昌只是淡淡一聲嘆息,解縉卻是渾身震顫,額頭浸出冷汗。

“定國公,我屬實是有錯,但是很早之前,陛下已經在武英殿大會朝臣,不論是九卿旬會,還是通政司的監察職權,都落到了武英殿,我也是螳臂當車,無能爲力。”

徐景昌聽到這裡,只是輕哼一聲,沒有再說任何話,其實也不用多說什麼。

解縉不老實!

通政司權勢流逝,這裡面絕對有解縉縱容的原因,但是他這個縱容,出於什麼心思,那就不好說了。

是爲了引來徐景昌的震怒,反攻倒算?

又或者他躋身武英殿之後,覺得通政司無關緊要……這還不好說。

但是有一點,他絕不像現在表現的那麼無辜無奈。

徐景昌心中翻騰,轉身要走。

正在這時候,蹇義從外面匆匆趕來。

“定國公,一向可好?”

徐景昌看了他一眼,輕笑道:“天官大人,你有日子沒來過通政司了吧?”

蹇義怔了怔,笑道:“我那邊政務屬實繁忙,並沒有多少空閒。不過定國公回來了,我一定是隨叫隨到。對了,按照旨意,通政司提爲正一品,往後的九卿旬會,也要遷到通政司,總算能卸下重擔,交給定國公了,我感激不盡。”

徐景昌笑着點頭,“蹇尚書,伱請這邊來。”

徐景昌引着蹇義,到了旁邊的客室,解縉跟了過來,正要進來,徐景昌淡淡道:“我和蹇天官閒聊一下。”

解縉立刻止住了腳步,再也不敢向前半步,躬身後退,額角上的冷汗更多了。

蹇義看在眼裡,絲毫沒有在意,只是笑道:“定國公,你有什麼吩咐”

徐景昌笑道:“沒什麼事情,就是我回來的時候,聽說東宮那邊,有一排建築倒了,險些傷到了太子殿下,可有此事?”

蹇義忙笑道:“是有這事,必是太子殿下跟你說的。東宮是洪武朝的建築,年久失修,工部那邊拖延,戶部又不願意花……不過請定國公放心,我立刻下令,讓人把東宮修好,再也不會出這種事情了。”

徐景昌笑眯眯點頭,“蹇天官辦事我自然放心,這次回京,我還沒跟太子殿下說這事,就先過來和你提起。”

蹇義笑了笑,“是定國公信任我,我受寵若驚。”

徐景昌道:“是有這個意思,但卻有另外的一點小事。當年經辦東宮物料採購的官,以次充好,買了假貨,其中用的木材,都被蟲蛀了。這事蹇天官知道嗎?”

蹇義瞪大眼睛,忙搖頭道:“這個我不知道,畢竟是洪武朝的事情,經歷建文四年,又趕上了靖難之役。兵連禍結,京城也幾次失火,當初的事情,就算想查,怕是也說不清楚了吧?”

徐景昌點頭,“沒錯,人死事消,有好些確實沒法說清楚。但是偏偏宮裡用料,都要有來源,木頭上面,會有采買的出處,這事情很難作假。當然也沒有必要,畢竟蓋在了房子裡面,又有誰知道呢!而且就算有記錄,能查得出來,如果官吏死了,查無實據,也就不了了之了,是吧?”

徐景昌語氣平淡,笑呵呵說着,彷彿是在拉家常。

可蹇義的眼神深處,泛起一絲絲的波瀾。

“定國公,你的意思,莫非意有所指?”

徐景昌笑道:“談不上,只是當年辦這事的官吏,職位肯定不高,要不是工部主事,要不就是中書舍人,或者其餘什麼小官,無足輕重。只是他要是能屹立朝堂不倒,只怕高升侍郎尚書,也說不準啊!”

聽到這裡,蹇義再也沒法淡定了。

“定國公,莫非你要徹查這個案子?揪出當年的人?”蹇義緩了口氣,嘆道:“就算按照你說的,真有這麼個人,當年他也只是辦差而已,絕對算不得多大的罪過,無奈而已。”

徐景昌笑道:“沒錯,確實算不得什麼,只是消息傳出去,會落人口實,造成一點小小的麻煩,不用太過在意,沒有什麼事的。”

徐景昌笑呵呵道:“沒什麼事了,我也剛回來,回頭咱們再聊。”

蹇義一肚子話,卻也不好再說,他從徐景昌這裡出來,連忙派人打聽……等消息傳回來,蹇義的血都涼了。

原來宮裡的建材,譬如地磚,石材,木料,成批採購的時候,爲了保證質量,都會用天干地支,加上一些標記,產地,表面出處,方便出問題追蹤。

很湊巧的是,東宮出了事,這批木料,根據上面的標記反推,原本是不該用在東宮上面,而是要用在御馬監的。

竟然有人偷樑換柱,拿劣質的建材,糊弄東宮。

這事情發生在洪武二十一年,而經辦此事的官員,正是當時的中書舍人,剛剛入仕三年的蹇義!

“徐景昌啊,你怎麼連這事都能查到啊?”蹇義一籌莫展。

屬實按照徐景昌所說,畢竟是前朝的事情,許多證據已經湮滅,以此來辦蹇義,絕對不夠。

但是這種事情,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證據,只要大傢伙相信了,也就夠了。

你蹇義身爲百官之首,人人仰望,居然幹出了這麼混蛋的事情?

可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耳目一新。

朱高熾到了徐府,湊在書房裡,對徐景昌除了欽佩,就是欽佩。

“我說表弟啊,你到底是多厲害啊,怎麼連這種陳芝麻爛穀子都能翻出來啊?我也沒有料到,一向謹慎小心的蹇天官,居然還有這樣的把柄!”

徐景昌呵呵兩聲,“殿下,吏部何等重要,當年蹇義能順利進入吏部,只怕也有大文章。”

朱高熾吃了一驚,“表弟,你的意思是蹇尚書他縱容挪用東宮的材料,然後換來了吏部的差事?要真是這樣的話,這可是大罪啊!”

徐景昌淡淡道:“殿下,既然是大罪,你能給蹇尚書定罪嗎?”

朱高熾搖頭,“不能,畢竟年頭太多,又經歷了大亂,查的清楚即怪事了。”

徐景昌點了點頭,“確實如此,不過我想蹇尚書不會坐視他的名聲受損的。”

朱高熾也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徐景昌的意思,“你是打算以此事揪住蹇天官的小尾巴?”

徐景昌淡淡一笑,“如果我沒猜錯,這幾天之內,蹇尚書就會過來。”

用不了幾天,次日蹇義就來了。

“這事確實是我乾的,但讓我乾的卻是建文生母呂太后。”

徐景昌一怔,笑道:“給自家的房子偷工減料,這是什麼路數?”

蹇義道:“或許是想省點錢吧!定國公要想追查,可以去鳳陽問問呂氏就是了。”

徐景昌搖頭,“我可不想!”

蹇義眉頭緊皺道:“那定國公想幹什麼?”

徐景昌笑道:“沒什麼,真的沒什麼……蹇天官,咱們還是討論下正兒八經的政務吧!”

(本章完)

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
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