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郭辛夜談

第117章 郭辛夜談

“袁本初確實勢大難制。”

劉備猶豫了下,有些沒弄明白劉封的意思,試探性問道:“那你的意思是,放棄元龍之策?”

劉封搖了搖頭,把自己的意圖解釋清楚:“並非放棄,而是放到備用上。”

“父親請看,我徐州軍自收復琅琊之後,已有五萬之衆。以徐州目前的糧食和賦稅,勉強可以維持住,卻終究不能久持,對外擴張,勢在必行。”

“這五萬之衆中,可堪野戰主力者達三萬餘人。”

“可以此三萬人爲野戰編練,待六月夏收之時南下廣陵,一舉將其收復州府。隨後以其中一半鎮守廣陵,其餘則北上彭城,攻略魯沛,正可以廣陵夏收之糧爲軍用。同時,又可在廣陵當地徵集四千郡卒,進駐堂邑、興國、江都和海陵四縣,以厚廣陵之勢。”

劉備豁然開朗,拍手叫好:“我兒此策甚好,以琅琊之糧下廣陵,以廣陵之糧取魯沛,以魯沛之糧入青州。”

“正是如此!”

劉封正是看見了這個以快打慢的機會,纔會生出那麼大的胃口。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都要!

“父親,可趁早整編軍隊,如今已是四月,至遲六月中旬也得出兵,否則就耽誤廣陵夏收了。”

劉封的提醒讓劉備深以爲然,他也是打老了仗了,自然對糧食收穫季相當重視。

“善。”

隨後,劉備和劉封商量起來,該如何整編軍隊。

現徐州有丹陽兵兩萬人,劉備親軍六千人,這裡麪包括了關張,再加上一萬泰山軍降兵,這些都是具有野戰能力的部隊。

下邳郡卒比之野戰部隊稍弱一些,但比東海郡卒卻要強上許多,數量有六千,再加上五千東海郡卒,三千莒縣琅琊郡卒,構成了徐州所有的武裝力量。

本來還有廣陵的六千郡卒,只是廣陵目前並不受州府控制,那六千郡卒也在袁綏等人的手裡,如果真撕破臉了的話,這六千郡卒甚至得算到敵方里去。

這次琅琊戰役,雙方總傷亡在三千人左右,如此一來,徐州目前受劉備控制的武力共計四萬七千人,其中有野戰能力的爲三萬三千人,剩下的也可輔助作戰。

按照一個軍轄兩個校部,每個校部兩千人的標準,那麼三萬三千人至少可以組建八個軍。

以劉備的心意,其中大半軍制都已經確定了,首先是陳登所部,暫時以兩千人鎮壓琅琊,因爲周遭沒有敵人,也是綽綽有餘了,但後續必然會擴編至滿編狀態。

這次南下廣陵,劉備打算親自出徵,以州牧之名,傳檄廣陵諸縣,希望能夠復刻琅琊之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速戰速決。

因此,他親領的部曲要進行擴編,本部擴至四千人,關羽、張飛兩部是親信中的親信,又在琅琊立下戰功,自然也要擴編,也以一軍四千人爲基準。

這三部需要六千五百人,可調四千丹陽軍,兩千五百泰山軍,整編之後爲三軍一萬兩千人。

趙雲、田豫這次也有不小的功勞,前者生擒吳敦,後者拿下即丘,皆是擒將奪城之功,雖然功勳還略有不足,可州內也沒有其他將領爭搶,也可一併擴容。

再加上臧霸五兄弟,可以給他們一個軍四千人的編制,如此一來,光是這些就有七個軍,兩萬六千人。

這樣一來,還剩下的七千人,最少還可編制兩個滿軍,不足的部分可抽調下邳、東海郡兵補充。

或可組建三到四個半滿編制的軍,以做別部。

劉封一直惦記着太史子義,如果他來了的話,當可獨領一軍。

但如此一來,或可請許耽中郎將轉任地方。

目前來看,可許其彭城相。

雖然彭城國此時還是白地一片,但畢竟也是兩千石的高位,況且彭城歷來就是徐州腹心地帶,土地肥沃,只需要遷徙難民進入,相信很快就能恢復生機。

若是其不肯,那也可縮編其部曲,料想對方也無反抗之力了。

對於最後一個軍,劉封自己是蠢蠢欲動的,就是不知道劉備肯不肯高擡貴手了,不過再怎麼樣,劉封至少也想擴軍一倍,也就是達到一校兩千人的標準。

況且還有個麻煩事情,就是牽招現在也藉着招降臧霸而獲得了功勞,再加上和劉備的刎頸之交的感情,未必不能擔任一軍校尉。

果然,前面的部分都與劉封想的一樣,只到了最後七千人時,劉備卻是笑嘻嘻的看着劉封,也不說話。

劉封無奈,只能上前扮演孝子,讓大耳哥好好的享受了一番捶背敲腿。

劉備這才滿意,給了劉封一句準話:“先給你千人,可擴充至一校,至於其他的,以觀後效吧。”

劉封氣的牙癢癢,在心裡大喊我未壯。

沒辦法,最後還未壯的劉封只能提了個特別的要求。

他指明瞭要昌豨衝擊槍陣的那兩個司馬部的殘餘兵力,這些人見識過槍陣的威力,必然會成爲槍陣的堅定簇擁。用這樣的兵來練槍陣,自然事半功倍,因爲他們會堅定的信任自己手裡的長槍。

對於劉封的這個要求,劉備只是略一思考,就答應了下來。

“倒是有些可惜了。”

劉封突然開口道:“南下徵辟周泰、蔣欽的人,居然到現在都沒回來。莫非是沒找到人?”

也難怪劉封會突然這麼問,因爲這一批人已經南下許久了,連劉曄都已經來了,可偏偏周泰、蔣欽、陳矯等人毫無消息。

這些人能夠拒絕劉備的概率實在是太小了。

周泰、蔣欽都已經落魄到去當江賊了,也是在今年年底,下定決心帶了心腹骨幹去江東投奔了孫權。

可見他們已經走投無路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江賊居無定所,又或是居所隱秘,擔心被圍剿,使得徵辟他們的使節遲遲沒能找到他們。

如果真要是因爲這原因錯過了,那可就太可惜了。

劉備聽了之後,也連連點頭,想出了一個辦法:“聽聞子揚乃是九江大族,既如此,何不請他出面,打聽周泰、蔣欽的消息?”

劉封一聽,頓時連連點頭:“父親此策甚好。”

確實,比起找人的話,本地的世家大族,豪強商賈,確實要比劉備他們可靠的多。

說到這裡,劉備忍不住詢問起劉封來:“封兒,你可還有什麼賢才可以舉薦?爲父已經收回了琅琊,又將收復廣陵,人才着實不夠用啊。”

劉封心中無語,伱以爲賢才是那麼好得的嗎?

郭嘉和荀攸都還沒個信,又想要賢才了。

說起來,荊州那邊的賢才倒是真的很多,而且還不得劉表所用。

只是那些人裡好多人根本不缺官做,要不然日後一跑回北方,立刻就有美職就任了。

劉封其實是很想去荊州一次,不過暫時看來是沒戲的。

劉封不知道的是,此時郭嘉正在鄴城和人閒聊,話題竟然正是他的父親劉備。

“姐夫,聽說您前幾日領了差事,要去徐州面見劉玄德?”

郭嘉跨坐在席位上,雙腳外八攤開,這是一種非常失禮的舉動,不但無禮,而且還輕蔑同席者。

郭嘉的族兄郭圖就屢次訓斥於他,卻毫無效果,郭嘉依然我行我素。

不過對於辛評,郭嘉的態度要好上許多,畢竟辛評是真的能包容他。

每次郭圖訓斥郭嘉時,都是辛評出來迴護,郭嘉的日用開銷,辛評也多有補貼。

辛評、郭圖這些潁川士人在河北其實過的相當不快,因爲他們來的太晚,好位置都早已經被河北人所佔據,不把河北人幹翻,根本沒有美職會空缺出來。

再來就是,這批潁川士人說是投奔明主,其實更多的是逃難過來的。

比如郭圖,家鄉的田宅細軟,早就被董卓軍給搶光了,田地也燒成了白地,再沒有了錢糧產出,這使得習慣了錦衣玉食的郭公則一下子成了靠俸祿吃飯的長吏,這落差如何能受得了?

也正是這些原因,導致河南士人一來就立刻和河北士人爆發了極其激烈的衝突,雙方劍拔弩張,真不能怪袁紹調和的太爛,而是根本利益衝突太激烈,沒有袁紹調和的餘地。

辛評並不在乎郭嘉的失禮,反而是先回答了對方的問題:“不錯,這次南下徐州,主要是爲明公去看看玄德公到底是怎麼想的,對青州有多大的企圖。”

沒想到郭嘉突然冒出了一句:“姐夫,那我隨你一塊去吧。”

“你?”

辛評笑了起來:“你去徐州做什麼?我是去公幹,你去是爲何?”

郭嘉神秘一笑:“我去卻是赴約。”

“赴約?”

辛評愣了下,失笑搖頭:“有誰請你去了?”

郭嘉豎起三根手指,面色認真的一字一頓道:“劉玄德。”

“劉玄德?”

辛評愣住了,片刻後眉頭皺了起來:“你說劉備請你去徐州?什麼時候的事?”

辛評似乎沒有半點懷疑,直接就相信了郭嘉的話。

“就在月前,我收到此信時,也很是吃驚。”

郭嘉臉上的認真又消失不見,懶洋洋道:“可見劉玄德雖名聲不彰,卻要比袁本初有眼光多了。”

“不要胡說。”

辛評淡淡的制止了一聲,思緒卻還停留在上一個問題裡。

過了好一會,他纔看向郭嘉,認真的詢問道:“你是怎麼想的?”

“我想過去看看,正好可以跟姐夫你一起走。”

郭嘉的答案脫口而出,可見早就已經想好了。

辛評點點頭,他和郭圖現在也不過是個從事,還是非常敷衍的儒林從事,算是從事裡的大路貨色,類似批量從事的存在。

別說拿來和別駕從事、治中從事比了,就是連簿曹從事、兵曹從事、郡國從事都遠有不如。

連河南士族中的大佬辛評都如此之慘,郭嘉就更沒有什麼好位置了,真就是安排了個吏員的位置,混個俸祿罷了。

之前,郭嘉就當着辛評和郭圖的面說了一番袁紹的大黑話。

從劉封的後世觀點來看,郭嘉這番話是有水分的,應該夾雜了許多私貨,主要還是發泄自己不受重用的鬱悶和憤懣。

恰好袁紹最後也敗了,使得郭嘉有了先見之明。

可實際上如果輸的人是曹操,郭嘉這些話根本就流傳不下來了。

不過即便如此,郭嘉也算是難得一見的戰術參謀型優秀人才,是現在劉備陣營相當稀缺的人才,劉封父子自然不吝嗇於拋出橄欖枝,給與郭嘉超乎他名聲的禮遇。

郭嘉其實在一週前就已經收到了劉備的信件,剛收到時,他的內心是相當震驚的。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劉使君竟也知潁川郭奉孝乎?

就郭嘉的本心來說,他是想立刻就南下徐州的。

既然袁紹並不重視自己,那自己去徐州又有什麼錯?

可郭嘉也有自己的擔心,一來徐州的情況太過錯綜複雜,即便是郭嘉也很憂慮。

畢竟他只是戰術型人才,並不特別擅長政治鬥爭,尤其是經歷了袁紹這一遭。在郭嘉來看,徐州的渾水比袁紹處有過之而無不及,自己是不是真的要摻和進去,這讓他很是猶豫。

可隨着劉備突襲臧霸,旬日之間大獲全勝,不到半月,全取琅琊,兵鋒直抵青州。

這不但震驚了袁紹和一衆謀士,就連郭嘉也一樣驚呆了。

以郭嘉的所學來看,劉備這次北伐無異於自尋死路。

不和於國,不可以出軍;不和于軍,不可以出陣;不和於陣,不可以進戰;不和於戰,不可以決勝。

劉備這次突襲臧霸,幾乎把這幾個錯誤全給犯了。

國中四分五裂,派系錯綜複雜,還互爲敵手。

軍隊主客顛倒,嫡系不過六千,客軍卻擁衆數萬,還曾是本地主軍,心懷怨恨。

臧霸割據開陽,一核四點,勢必將戰場分割成數塊,指望這麼一支四分五裂的軍隊在多個戰場上協同作戰,顯然不合於陣。

反觀臧霸,久治開陽,根深蒂固,上下一心,周圍諸縣皆是鐵桿盟友,往來呼應,同氣連聲。

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如此一來,劉備若不是一戰傾覆,能慘敗得脫,就已經是邀天之幸了。

他做夢都想不明白,這居然還能打贏了?

還是如此酣暢淋漓的一場大勝?

無論如何,劉徐州總歸是贏了,整個琅琊也重歸州府治下。

這讓郭嘉心動了,有心南下。

不過因爲袁紹的關係,劉備只能修書一封,饋以金銀,沒法大張旗鼓的派出軒車相迎。

這樣一來,郭嘉一個文弱書生,兵荒馬亂的想要南下,這難度可就有點大了。

現在恰好遇上辛評要去徐州,如果能夠搭上使節車隊,可謂是一舉多得。

去了徐州之後,若是滿意,自然當可留下。

如若是不滿意,則正好隨着辛評一起離開,再轉到豫州,去荀文若那裡看看。

荀文若可是幾次三番的來信推薦曹操,只是自己覺得曹操並沒有什麼誠意。

如果對方是真心想用自己,那爲什麼只有荀文若的薦書,卻沒有曹操本人的書信呢?

隨後,郭嘉將劉備聽聞自己的名聲,來信求賢,想要邀請自己前往徐州赴任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了辛評。

與郭圖這個族兄相比起來,郭嘉明顯更信任辛評這個族姐夫。

郭圖的心胸實在太過狹隘,除了辛氏兄弟等少數幾個人以外,都逃不過他的嫉妒之心。

辛評聽完之後,也是大爲訝異,思考了好一會兒,都想不出個所以然,只能失笑調侃道:“奉孝聲名竟已在諸侯中傳播,可謂聞達顯貴矣,此乃喜事,可喜可賀啊。”

即便郭嘉臉皮素來不薄,也被辛評這一番取笑弄的很是尷尬,連連擺手:“姐夫莫要取笑,莫要取笑,也不知劉使君從哪裡聽到的我的名字,竟千里迢迢來信盛邀。嘉倒是不好推辭了。”

辛評自然能看出郭嘉這番話的虛僞,心裡也是發笑,平日裡郭嘉性情爽直,不喜虛言,今日倒是裝腔作勢起來了。

不過如果劉備真的傾心奉孝,這確實是件好事情。

辛評心裡琢磨着,荀家已經分別下注袁紹和曹操,而自己家卻因失了家鄉底蘊,不得不全族來投袁公。

若是讓奉孝在劉備那下一注,倒是一手妙棋了。

於是,辛評果斷做出決定,讓郭嘉回去之後便去州府請辭,然後整理行李,後日隨他一同出發,前往徐州。

郭嘉本就有此心,頓時大喜,一口答應了下來。

“對了,你回頭記得同公則說一聲。”

辛評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復又繼續道:“先不必說去劉使君那,可說想回鄉看看。”

辛評這話又說到了郭嘉心裡,自無不可:“姐夫放心,嘉自會照做。”

辛評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轉而戲謔道:“事既已畢,緣何不走?”

郭嘉一臉無賴的眨眨眼:“心欲走而腿不從號令,怎奈何之?”

辛評哈哈大笑,喚來近侍,吩咐準備飯菜,並將袁紹賜予的美酒取出,與郭嘉暢飲一場。

這邊郭嘉賴在辛評處混了一頓美酒好菜,而在徐州那邊,卻有一行人風塵僕僕的趕到郯城城外。

此時天色已黑,郯城早已閉門。

守門的士卒赫然發現遠處竟有百十號人打着火把靠近城門,頓時敲鑼示警。

城下的一行人中,有兩人身材魁梧,雄偉健壯,正是這一行人的頭領。

他們連夜趕路,原本想至郯城城下宿營一晚,好趕在次日天亮時進城。

卻是沒想到自己等人靠的太近,竟然引發了郯城守軍的警備。

此時,這倆壯漢看見城中鑼鼓喧譁,士卒紛紛走上城頭張弓搭箭,不由心叫一聲苦也。

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75章 達成契約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34章 真實華佗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81章 徵辟劉曄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2章 拜訪曹豹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80章 父慈子孝第19章 贈禮曲轅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79章 玄德教子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64章 上門送禮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52章 雙向奔赴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12章 破局之法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27章 代工耕犁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379章 士元獻策
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75章 達成契約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34章 真實華佗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81章 徵辟劉曄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2章 拜訪曹豹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80章 父慈子孝第19章 贈禮曲轅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79章 玄德教子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64章 上門送禮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52章 雙向奔赴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12章 破局之法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27章 代工耕犁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379章 士元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