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望城大捷

第437章 望城大捷

“主公,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孫河走到孫策身邊,看着山下小聲稟告道。

“好,準備行動!”

孫策看着山下,蔡家幾人正準備攻城,此時下山出擊,衝到平原上時,正好對方陷入城中進退不得。

玉池山並不算高,海拔只有七百多米,但勝在佔地很大,孫策六千人的部隊躲在其中,不派上數千人尋找,根本別想把他們找出來。

孫策的主力躲藏在一處山坳之中,距離望城並不遠,只有十幾裡地的路程,急行軍的情況下只需要一個半時辰至兩個時辰即可抵達。

隨着孫策一聲令下,大軍開始行動。

最前面的並非騎兵,而是輕步兵,他們的任務是前出到平原後,盡力趕往北面的湘水,封堵荊州軍北逃的路線。

跟在他們後面的纔是騎兵,由孫策親自帶領。

蔡家軍的攻勢相當兇猛,本身部曲也算訓練得當,此時又得了蔡瓚不封刀的許諾,自然變得橫暴起來。

不到半個時辰,城北和城東都已經有蔡家軍的士卒登城,開始向城門拓展。相信再過不久就能順利拿下城門,到時候大軍涌入,望城守卒就再沒有反抗之力了。

可就在蔡瓚、蔡琰喜形於色的時候,遠處斥候突然瘋狂的示警起來,瘋狂的鞭撻着戰馬朝着主陣趕來。而在斥候身後,大量的荊南軍士卒漸漸出現在了蔡瓚的眼前。

“敵襲!敵襲!!!”

斥候一邊疾馳,一邊撕心裂肺的叫喊着。

蔡瓚身軀微微晃動了一下,旋即清醒過來。

不行,得跑!

可當他把視線轉向前方,卻看見城牆上的己方士卒正追着對方殺進城裡,根本沒注意到城外的變化。

這時候想要把部隊撤出來,最少也得要半個時辰以上的時間。

蔡瓚陷入到痛苦之中,隨即咬牙發號施令道:“下令蔡中望城北集中,命令蔡琰後退至湘水列陣,主陣向北移動,與蔡琰合軍。”

雖然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但蔡瓚卻還是下達了一系列的命令,想要爭取一個機會。

********

“主公,荊南來信。”

陸遜拿着一封帛書,送到了劉封的案頭:“孫策於望城大破蔡瓚,生擒蔡瓚、蔡和、蔡中三將,陣斬七百餘級,俘虜兩千餘人,淹死着甚重,僅有蔡琰帶數百人渡過湘水逃生。”

“哦!?”

劉封驚訝擡頭,沒想到孫策在荊南搞出這麼大陣仗,看來其在荊南軍中已經有了不小的權力。

劉封將帛書打開,仔細翻閱起來。

一邊看,一邊嘴角浮現起了笑意。

陸遜也是恰到好處的逢迎道:“孫伯符此戰頗有主公錢塘之戰的痕跡,雖不曾動用水軍,但藏兵玉池山可算是一妙招。”

劉封點了點頭,孫策送來的戰報很是全面,包括蔡瓚、蔡琰等人派出諸多斥候,警戒四方的情況都沒有漏掉。

有了孫策這一戰的提振,蒯越再想速下臨湘,可就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好。”

劉封面帶笑容,擡起頭對陸遜吩咐道:“伯言,伯符此戰打的漂亮,汝可以我名義修書一封,告訴伯符不必死守臨湘,讓他見機行事。”

“如今蒯異度纔剛到夏口,前鋒雖有小挫,然無傷大雅。”

劉封起身在堂上緩緩踱步,一邊思考:“我心目出兵的時機,至少也得讓荊州軍主力在臨湘城下頓兵上兩三個月方可。”

陸遜點點頭,贊同道:“如今不過剛到四月,三月之後也才七月,只要臨湘能夠堅守,最少能在秋收之前出兵,還可因糧於敵。”

“善!”

劉封點點頭:“就將這層意思告訴伯符,除非臨湘城守不住了,又或是張羨、桓階有異變,讓他再速度與幕府聯繫。”

陸遜恭敬應道:“喏!”

********

消息傳回臨湘,再次舉城震動,就連臥病在牀的張羨都喜的痊癒了三分。

桓階收到捷報之後,連續確認了多次,才相信孫策竟然如此給他長臉。

他卻是不知,這裡面還得感謝蔡瑁的私心。若是換了黃忠、文聘帶着本部四千人馬,孫策雖然大概率還是能贏,但戰果就未必有這麼豐厚了。

確認捷報無誤後,桓階立刻前往郡府求見張羨。

“明公!大喜啊!”

桓階來到張羨的臥榻邊,看見對方人也精神了不少,嘴角的笑容就更盛了。

張羨這時候也已經聽說了前方報捷,只是知道的不如桓階清楚,於是問道:“伯緒,喜從何來?”

桓階走上前打開帛書,將裡面的內容唸了一遍。

張羨一邊聽,一邊笑,臉上滿是驚喜之色:“孫文臺竟有子如此,死而無憾矣。”

桓階本就是孫堅的腦殘粉,聽見新恩主誇獎老恩主,也自覺臉上有光:“明公所言甚是,此子頗有乃父之風,尤擅軍事之道。能得其助力,當得大用。”

張羨沉思片刻,緩緩點頭。

這一次巴丘大敗,讓張羨、桓階看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荊南人確實打不過荊北人。

張程是張羨親族中唯一的大將,區雄是長沙本地的頂級豪強,也是臨湘首屈一指的大將,熊尚雖然是個文人,但他也是代表了熊家,帶着熊家部曲和縣兵前來臨湘支援的。

可就是這麼個組合,帶的也是精兵,守的還是堅城。

居然一晚上就讓荊北軍給破城了,要不是區雄突圍逃了出來,那就被對方給一網打盡了。

孫策就不一樣了,不但這麼能打,而且身份還很特殊,背後站着更能打的劉揚州。

張羨和桓階都動搖了。

********

孫策大勝之後,果斷放棄瞭望城,帶着望城百姓朝着臨湘後撤。

爲了能夠儘量全殲蔡瓚、蔡琰所部,孫皎在城中牽制蔡瓚、蔡琰的攻城部隊,並故意將對方放進城中,以起到很好的牽制效果。

可這樣一來,城內也免不了受到了不小的兵火傷害。

這下子城中大戶和百姓也都被嚇到了,又擔心荊北軍再來會把仇恨發泄到他們的頭上,於是就乖乖的跟隨着荊南軍一起撤離了望城。

好在雙方距離兩百餘里,等到蔡琰逃回巴丘的時候,孫策都已經帶着一大羣老弱婦孺抵達臨湘了。

要不然帶着這麼多拖累,這一路可不好走。

孫策抵達臨湘時,桓階代替張羨,領着長沙大小官吏出城五里相迎,給足了孫策顏面。

張羨和桓階溝通了一番之後,決定將孫策舊部暫時由孫策統領,並且在防守臨湘時,多多采納孫策的建議。

當晚,桓階在臨湘城中犒賞全軍,並按孫策送上的有功將士名單加官進爵,荊南軍士氣重振,一掃開戰以來的陰霾。

********

四月初九,蒯越大軍抵達巴丘。

蔡瑁出城十里相迎。

雙方會師之後,大軍除了蒯越親領的部曲入城外,其他都駐紮於巴丘城外。

一路上,蔡瑁心裡七上八下的,畢竟自己剛剛吃了敗仗,讓荊南軍扳回了一城。

蒯越多謀善斷,善悉人心,蔡瑁平日裡就對他多有欽佩,眼下自己不但在對方手底下,又犯了過錯,自然心虛氣餒。

蒯越倒是表現的很是自如,不但隻字不提望城之戰的事情,反而一路上不斷的安撫蔡瑁麾下將士,態度親和,使得士卒皆服。

等到了堂上之後,蒯越臉色頓時一沉,看的蔡瑁心驚肉跳。

“異……大都督,瑁貪功冒進,故有望城之敗。”

蔡瑁走到堂上,衝着蒯越匍匐拜倒:“此皆我一人之過,懇請大都督莫要責罰他人。”

蔡瑁是荊州名族子弟,鐘鳴鼎食之家,炊金饌玉之族,自小見多識廣,錦衣玉食,因此性格豪爽大度,自信非凡。

再加上他內心忌憚蒯越,故此不敢在對方面前撒謊,更沒有試圖把責任推到黃忠、文聘等人的頭上。

聽到蔡瑁自己把責任全給頂了,黃忠、文聘、蔡琰等人慌忙站了起來,走到蔡瑁身後一起拜倒:“我等皆有責任,非都督一人之過,還請大都督明鑑。”

蒯越看着階下的蔡瑁以及衆將,嘆息一聲,揮了揮手:“德珪這是何意?且先起來。”

蔡瑁這才站起身來,偷眼去看對方,發現蒯越神色淡然,並沒有什麼不悅之色,悄悄鬆了口氣。

“德珪。”

蒯越等到蔡瑁重新入席後,呼喚道:“你且將望城一戰來龍去脈述說一遍。”

蔡瑁立時應道,隨後仔細敘說了起來,若是有不清楚的地方,還會詢問蔡琰,讓其補充。

蒯越心中滿意,但臉上依舊淡然,只是注意傾聽對方的述說,偶爾出言詢問幾句,皆點在關鍵之處。

大約一頓飯的功夫後,蔡瑁、蔡琰終於述說完畢。

蒯越這才點了點頭:“此戰之責,確實在德珪汝身。”

“大都督,末將知罪。”

蔡瑁一機靈,趕忙起身謝罪,卻看見蒯越擺了擺手道:“要說汝之過錯,乃是先前不曾直下望城,後來又貪功冒進。”

望城之戰後,蔡瑁自己覆盤,確實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

如果按照蒯越的命令,拿下巴丘之後立刻奔襲望城,那十有八九是必然能得手的。若是後來自己停留在巴丘,遵從蒯越的命令只是先掃清羅城和益陽這兩個側翼據點,不去望城,那也不會有望城之敗。

蔡瑁心裡很清楚,歸根到底還是他擅自改動了蒯越的命令,該動的時候不動,不該動的時候亂動,這纔有了這場大敗。

責任全在他自己身上,那可是一點都不冤枉。

不過接下來,蒯越卻是話鋒一轉:“但如果將這責任全部讓你一個承擔,也確實不公,我也有一部分的責任。”

蔡瑁心中一驚,擡頭看向蒯越,正見蒯越衝他笑着點了點頭:“畢竟誰也預料不到,孫堅之子孫伯符居然會出現在臨湘,張羨居然還敢將兵權交給他,實在是讓人驚異。”

蒯越嘴上說着驚異,可眼底卻是平靜如海:“德珪。”

“屬下在!”

蔡瑁當即起身拱手作揖。

“望城一戰,我軍雖有小挫,卻不改戰略優勢。”

蒯越正色道:“接下來依舊以汝爲前軍先鋒,兵發望城,汝可敢領命?”

蔡瑁欣喜若狂,他本以爲蒯越雖然會看在兩家關係以及私人情誼上對自己高拿輕放,但也覺得這個前軍先鋒之職是保不住了,畢竟後面還有劉磐在那盯着。

可結果蒯越居然如此力挺自己,不惜爲自己分責,這讓蔡瑁心中又是感動又是激動。

蔡瑁頓時起身,拱手接令,慷慨激昂道:“大都督放心,瑁若再有差池,不勞大都督動手,瑁當自決於營門。”

“好!好壯志!”

蒯越先是讚賞了蔡瑁一句,隨即又叮囑道:“德珪,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切不可義氣用事,須知如此容易爲賊所乘,當慎之。”

蔡瑁當即醒覺,拜謝道:“大都督之教誨,瑁必牢記在心。”

蒯越隨後發佈命令,首先暗中派人前往臨湘,欲以熊尚和張程的首級換回被俘的蔡瓚、蔡和、蔡中等人。

其次,在荊北軍中抽調基層和老兵,補充以荊北青壯,重新編組一校兩營四千人,暫時仍由蔡瑁、蔡琰統領,等交換回蔡瓚等人後再分理各部。

接着,又在巴丘、羅城、益陽三地徵發民夫,補充荊北青壯之缺額,承擔運輸糧食等任務。

處理完諸多瑣事之後,大軍於巴丘休整三日,以蔡瑁爲前軍先鋒開拔,水陸並進,兵鋒直指望城。

蒯越的使者走水路而進,很快就抵達了臨湘。

得到回報之後,桓階立刻將孫策找了過來,想要詢問對方的意見。

聽說了整件事後,孫策沉思片刻,開口說道:“世兄,以策之見,交換俘虜可行,只是……”

“只是什麼?”

桓階鼓勵道:“伯符不必有所忌諱,可放膽直言。”

桓階如此表態,孫策也就打消了顧慮,直接說道:“要換,得全部交換。巴丘一戰,最少有五千餘人爲荊北軍所俘虜,其中有我軍不少精銳。若能將他們悉數換回,只需休養十天半月,即可上城一戰。”

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14章 獻策屯田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621章 略佔上風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90章 二愣移木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98章 北伐臧霸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26章 八二分成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14章 獻策屯田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章 大言欺人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62章 鼓動曹豹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632章 孟德躊躇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25章 意料之外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62章 鼓動曹豹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284章 抵達壽春
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14章 獻策屯田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621章 略佔上風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90章 二愣移木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98章 北伐臧霸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26章 八二分成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14章 獻策屯田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章 大言欺人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62章 鼓動曹豹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632章 孟德躊躇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25章 意料之外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62章 鼓動曹豹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284章 抵達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