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舉薦太史

第45章 舉薦太史

“封兒,那以你之見,這個韓循可能夠殺掉?”

劉備原先想直接一刀砍了韓循,可發現劉封並沒有贊同的意思,話到嘴邊,就改成了疑問句。

“可以殺,但不能現在就殺。”

劉封心裡也來氣了,他想看看究竟是這個韓循自己謀劃的,還是有高人指點。

“父親可答應他,只是拖着不辦,以觀其變,另外暗中派人監視韓循,看他同誰往來密切。”

劉備明白過來,知道劉封的計劃是引蛇出洞,頓時大爲心動。

“好!就依封兒之言。”

商定完這事,劉備得知劉封午飯都只吃了一半,便讓他留下陪自己一起用膳。

“正好孩兒也有事想要來找父親。”

“哦?”

劉備一邊吩咐近侍把飯食端上來,一邊問道:“是有何事?”

劉封答道:“孩兒知道父親身邊缺少人才,求賢若渴。於是這幾日一直在苦思冥想,想要替父親解憂。

所幸還真讓孩兒想起了幾人,才能卓著,剛正不阿。

父親此時正缺才俊,當可徵辟他們以補不足。”

“哦?”

一提到人才,大耳哥總是特別興奮,面露喜色:“封兒快快道來,爲父無有不準。”

劉封從懷中取出幾封信件:“這爲首一人,父親也曾經見過。”

“哦?”

劉備思索了了起來:“不知是哪位高士?”

“東萊太史慈!”

劉封第一個說的就是太史慈,眼下是他的最後窗口期,今年下半年,孫策破劉繇部將樊能、於麋於橫江津,突破江防,進逼東阿的時候,太史慈就正好到了。

算算時間,太史慈應該就在年中的時候自東萊出發,倘若現在還不徵辟他的話,等他去了江東,就再不會有機會了。

太史慈雖然只是過去訪友劉繇,可連他自己也想不到,這一去,就再也沒有返回過北地,從此以後,終老江東了。

“太史子義身長七尺七寸,美鬚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宛如由基再世。更喜此人性格豪雄,忠肝義膽,謙恭孝順,文武雙全,將來必能爲父親獨當一面。”

太史慈的名聲,在後世曾經經過一個巨大的起伏。

最早的時候,太史慈可是與趙雲一樣的赤膽忠臣,喜歡他的人也很多,也都認可他的忠心。

尤其是和孫策的那一段化敵爲友,以及如期而返的信譽,更是被擡高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

只是後來,很多人翻閱到了吳書裡記載的一句話。

“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這句話的問題看起來很大,尤其是七尺之劍,更被人當做了鐵證,用以證明太史慈何等狂悖,居然想當皇帝。

這些人最根本的邏輯,就是七尺之劍,非人臣所能佩戴的,這是帝王之禮。

咱們姑且不談,太史慈死之前還會不會坑兒子一大把,他可是有兒子太史亨的。

也不說吳書整段話裡,最後還有孫權甚至還有“權甚悼惜之的後綴。”

難道說孫權是在可惜太史慈死的早,不能和自己搶皇位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七尺之劍的問題。

這一點如果不能解釋,那太史慈確實是洗不乾淨的。

可史書中有一件事,完美的解釋了這一點。

後漢書,馮異傳記載:時赤眉、延岑暴亂三輔,郡縣大姓各擁兵衆,大司徒鄧禹不能定,乃遣異代禹討之。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具劍。

這裡說的是,在後漢光武討伐赤眉軍的時候,爲了增加馮異的威信和宣揚他的功績,劉秀親自派車架將七尺具劍送到河南,賜予馮異。

這裡能說馮異想當皇帝了嗎?

能說光武帝是想讓位給馮異了嗎?

而且太史慈正是東漢末年人,兩漢最重典故,太史慈死前的話,很可能是表達自己的志向,曾經想像大樹將軍馮異一樣,爲天子建立不世之功,佩戴着天子賜予的七尺具劍,讓天子降階而迎,達成自己成爲王佐的志向。

這裡的七尺具劍,正是禮儀用劍,某種程度上可以參考日後的尚方寶劍的性質,而不是表達想當皇帝的意思。

因此,劉封堅信太史慈還是那個忠肝義膽,箭術超羣,義氣過人,又忠君愛主的神將。

聽到太史慈這個名字,劉備猛的想起了當初還在平原國內,那一位自孔融處破圍而出,突圍來找自己求援的山東大漢。

劉備當時也是印象深刻,當時就曾經動心過,只恨自己那時名微官低,無法招攬對方。

現在讓劉封一說,頓時心中大動,昔日不行,可今日我已貴爲州牧,太史子義未必會再拒絕於我啊。

“好!好!好!”

劉備連連點頭,有些後悔起來:“幸有封兒提醒,若不是你,我竟沒能想起子義來。”

劉備也是忙昏頭了,雖然之前想要招攬太史慈,但真當他有這能力了,卻一時之間沒能想起來。

也虧了劉封幫他彌補了疏漏。

劉封推薦的第一人,就讓劉備大爲動心,這也讓劉備對後面的兩人更爲期待起來。

“父親,我推薦的第二人,名爲是儀。”

劉封舉薦道:“此人名爲是儀,儀清恪貞素,詳數通使命,綜文采才用,足以讓您對他託付信任,如能徵辟其用,這將會是一位如同架屋承瓦的木頭一樣重要的人才!”

劉備從來沒有聽說過是儀的名字,但既然劉封如此誇讚他,那麼劉備就願意將信任交託給是儀。

“此事可也!”

劉封最後道出了第三人:“營陵王修,字叔治,北海郡營陵人,乃是孔北海摯友,幾次三番救助孔北海,其剛正不阿,目光遠大,現任膠東縣令,治理膠東,抑制豪強,鼓勵農桑,賞罰分明,深爲膠東士民愛戴。王修之才,州郡不可限量也,當速徵辟之!”

王修的名字不像是儀,因爲賢明和孝行,在北海的名氣很大,更是差點被孔融舉薦爲孝廉。

雖然王修幾次三番的推讓,想將孝廉讓給邴原,但孔融堅持不許,幾次寫信勸說。

這個邴原可不是一般人,這一位可是與管寧、華歆並列,被稱爲建安一龍的賢者。

王修都能壓住邴原,可見他的才能和名聲有多好了。

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19章 贈禮曲轅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61章 陳羣家書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34章 真實華佗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8章 晨昏定省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89章 立木懸金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377章 龐統來訪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79章 玄德教子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8章 晨昏定省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89章 立木懸金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84章 魯肅來信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62章 鼓動曹豹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50章 舉薦撞車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12章 破局之法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53章 挑選遺孤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237章 籌謀潁川
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19章 贈禮曲轅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61章 陳羣家書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34章 真實華佗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8章 晨昏定省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89章 立木懸金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377章 龐統來訪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79章 玄德教子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8章 晨昏定省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89章 立木懸金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84章 魯肅來信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62章 鼓動曹豹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50章 舉薦撞車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12章 破局之法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53章 挑選遺孤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237章 籌謀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