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公瑾灼見

在離開江陵之前,劉封特地把周瑜招來徹談了一晚,主要是詢問了他對中原局勢的看法,以及出兵河內的見解。

周瑜謹慎的表達了對出兵河內的贊同,並且委婉的建議如果可行的話,甚至還應該擴大規模。

劉封大爲驚訝,周瑜這個看法倒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一直以來,劉封都覺得周瑜在戰略上是不如魯肅的,更遠比不上荀攸、諸葛亮這樣天下第一等的戰略人才。

可週瑜這個看法,正是來源於戰略角度。

因爲從戰術角度來看,這是將精兵置於死地,如果沒有極爲重要的戰略因素,那這無疑是蠢到無可救藥的昏招。

劉封可不認爲周瑜會這麼愚蠢,所以周瑜必然有其獨特的戰略見解。

“主公,大將軍可聯不可信。”

在劉封的注視下,周瑜壓着心頭的熱切,侃侃而談道:“既然主公早已對大將軍有所防範,那就更要將河內握入我手中。”

“主公請看。”

周瑜昂然起身,走到室內掛着大漢十三州的地圖前:“河內看似孤懸於外,可其實與我樑、陳二國,距離不過兩三百里水道而已。”

“公瑾所言有理。”

劉封眼前一亮,這方面他還真就是百密一疏了,只想着陳留、河南尹都在曹操手裡,自己一方和河內就是隔了一個兗州。

可兗州卻是東西狹長的地理,其實所謂隔着一個兗州,真正的距離反而只是一個陳留罷了。而且還能走水路。

只要不是結冰期,從樑國睢陽出發,通過鴻溝水、陰溝水抵達黃河不過僅僅只有三百多裡地,都不足四百里,水軍但凡準備充分,一兩日內就能抵達。

即便是走陸路,那也不過五六日的路程,須知陳留乃是中原平原,可謂通衢廣陌,一馬平川,道路極爲便利暢通,甚至比去洛陽還要更近一些。

河內看似遠在天邊,其實近在眼前。

被周瑜這麼一提醒,劉封已經徹底恍然過來。

劉封挺直身體,衝着周瑜拱了拱手,正色謝道:“公瑾,請君繼續,不知可還有高言告我?”

周瑜得到如此肯定,心情更爲慷慨,當即續說道:“主公,如今大將軍雖然爲友,然日後必有反目之時,若是能夠拿下河內,還有一大好處。”

周瑜在河內的位置上切了一刀:“如此一來,大司馬同大將軍將無法連成一氣,除非大將軍願意捨棄雒中、關中以及南陽盆地,前往兗州。”

“那自然是不會了。”

劉封笑了起來,兗州的士族即便如今對曹操俯首稱臣,可內裡早已貌合神離,後來官渡之戰大規模叛變的,最主要的就是兗州以及汝南的諸多城市。

雖然正史上沒有記錄,但只需要基本的判斷就能得出這個結果。概因爲如果叛亂的是潁川的城市,那曹操在官渡可堅持不了那麼久。

因此,劉封同意周瑜的看法,真到了讓曹操選擇的時候,他哪怕會捨棄兗州不要,也不會離開雒中、關中、南陽和潁川這個腹心根基之地。而且從目前的佈置來看,曹操其實是有所預料,有所安排的。

程昱以中郎將之軍銜,都兗州諸事,可不就是一個明擺着的方面總管嗎?

即便被斷開了聯繫,只要程昱還忠誠他曹操,那兗州就始終有的救。

當然,此時曹操的這番安排針對的倒並非是劉封,而是袁紹,可起的效果卻是一樣的。

聽了周瑜的這番話後,劉封的內心也熱切了起來。

舉一反三之下,劉封更是想到了一個周瑜都沒能想到的好處,那就是河東地。

如今的河東地局面相當複雜,但旱情已經過去,這裡又重新變成了膏腴之地,而且不但出產池鹽,還有戰馬,糧食等等各類物資。

若是能夠拿下河內,就能聯繫河東,甚至能夠拿下河東南邊部分。這裡仍在李樂等人的勢力之下,名義上也是朝廷的地盤,但曹操暫時還沒能插手進去。

“公瑾,那依汝之見,需要動用多少兵力?”

劉封斟酌道:“如今交州戰事即開,可動用者,約莫只有十萬之衆,然必不可以全動。”

如今能夠調動的,無非就是太史慈所部、趙雲所部這六萬人,再加上可以從賈逵,周瑜兩部之中抽調部分兵力。

眼下荊州主要的兵力便是由賈逵、周瑜所構成。

賈逵居於襄陽,身處對曹第一線,而周瑜則坐鎮江陵,身處對劉(璋)第一線。

因爲曹操暫時還是盟友,劉璋又從來沒有向東擴張的跡象和前例,故而賈逵和周瑜身上的壓力都不大,雙方也能互相支援,遙相呼應。

賈逵所部近四萬,周瑜所部兩萬,這六萬兵力中最少能抽調萬人,最多可以抽調兩萬人。

再加上週泰等人的水軍,以及地方部曲郡、縣兵馬,約莫有十萬人可以動用。

但如果全部動用的話,汝南的防務就要全部託付給劉備軍來負責了,同時,劉封手裡也將會失去所有的戰略機動能力。

聽聞劉封的問題,周瑜也沉默了下來。

原因無他,自然是河內太過易攻難守了,尤其是面對袁紹的方向。

河內就像是一個喇叭,西邊、北邊都是山地,道路險峻,堪稱天險,南邊又是黃河。

可唯獨東面,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直接連通華北大平原。

想要守住河內,沒有個五萬以上的兵馬是根本想都別想,而且這五萬兵馬還得是能野戰的精兵。

否則就只能看着袁軍一座座破城,並不是所有城市都跟吳縣、臨湘、襄陽、壽春這樣險要的,許多縣邑不過只有個一兩丈高的土牆而已。

因此,這個問題的份量相當之重,甚至有可能會壓上週瑜乃至於整個周家的未來。

**

曹昂走了。

在返回洛陽的路上,曹昂心情激動,恨不能背生雙翅,一口氣直接飛回洛陽去。

原因是這次出使所得到的結果實在是太豐厚了。

三個請求,劉封竟然悉數答應了下來,換取的代價則是雙溝道。

所謂雙溝道,是指陰溝水和鴻溝水兩道,劉封所求者,乃是這兩水道沿途的城池。

這兩條水道自河南尹東北部連通黃河,然後過陳留,至樑國。掌握了這兩條水道,劉封就能直抵黃河,隨時增援河內。

同時,曹操要付出的代價,也不過是六七座城市,其中多數居於陳留。

因爲戰亂的關係,河南尹和陳留郡早已經成了白地,這兩年雖然曹操大力聚攏流民,發展屯田,可主要的投資地在潁川北部和洛陽周圍。

陳留如今依舊相當殘破,唯一比較麻煩的是如果這麼做的話,曹操的領地會被一分爲二。

不過從實際上來考慮的話,劉封僅僅只是控制兩條溝水,寬度不過十多、二十里地,只要不是曹劉反目,爆發戰事,這並不會真的造成分割領地的效果。

因此,曹操可以拒絕劉封的要求,但不能拿這個做爲藉口,否則就是心懷叵測了。

曹昂對這個結果已經是相當滿意了,而且他覺得曹操大概率會同意,因此纔會這般高興。

送走了曹昂之後,劉封繼續行縣,巡視江北三郡,安撫各地士族豪強。

但凡投降的,只要保證稅賦,不欺壓當地百姓,不隱藏人口,不欺行霸市,劉封都是能夠容忍的,如果真心擁戴他,遵紀守法,這樣的士族豪強,更是會得到劉封的嘉獎肯定,並徵辟其族中子弟進入幕府。

再加上桓階、劉蟠、劉巴、潘仁、蔣昕等人在荊南,整個荊州立時就安定了下來。但凡再過個一年半載,劉封有信心讓荊州人再也想不起劉表來。

完成這一切之後,劉封自江夏郡邾城縣登船,開始返回揚州。

此時,南面的交州交趾郡中,三隊人馬先後趕到了郡府之中。

這三隊人馬,赫然正是士燮那三位分任交州諸郡太守的弟弟們。

三人幾乎差不多時間到達,其中九真郡的士距離最近,但接到朝廷的調令卻是最晚,而南海郡的士武距離最遠,但因爲番禺就是海港城市,直接能坐船出海,走海路趕赴交趾,又是最早接到調令的,因此他來交趾的速度並不比哥哥們來的慢。

合浦太守士壹反而是最後一個抵達交趾的,他到的時候,兄長士燮領着兩個弟弟一起出府相迎。

士壹趕忙下馬,將馬鞭扔給隨從,大步走到士燮身前彎腰下拜:“壹,拜見兄長。”

“好、好,平安就好。”

士燮笑眯眯的將對方扶了起來,上下打量了一番:“路上可還順遂?”

士壹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很是順利。”

等到士燮、士壹打過招呼之後,另外兩個弟弟士和士武趕忙上前同他行禮問安。

士壹也如同士燮一般,趕緊將兩個弟弟給攙扶了起來,好言慰問。

看着弟弟們兄友弟恭,士燮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拉着士壹,同其他兩個弟弟一起回府。

回到府中,三人分席坐下。

士壹第一個開口道:“兄長,此事該如何是好?”

士壹所提之事,自然就是劉封以朝廷詔令的名義,下令士家兄弟挪窩的命令了。

除了士燮沒有動之外,其他三人的太守位盡數調整,而且都是升遷。

交州乃是下下州,立州的時間甚至還要晚於幷州,政治地位更是連涼州都有所不如。要知道幷州的政治地位可是相當高的,都在徐、揚之上,甩開交州十條街都不止。

可見交州的地位低到何等程度了,從交州的郡守轉至其他州郡的郡守,這可是妥妥的拔擢之舉,從政治上來說,除非士家鐵了心要造反,否則是無論如何都拒絕不了的。

“左將軍能征善戰,半年之內,席捲荊州,就連蒯越、黃祖都被生擒。”

士武忍不住開口道:“交州兵弱,恐難抵擋左將軍虎賁之師啊。”

士燮看了一眼士壹、士武,並沒有召集回答,而是詢問起剛纔沒有說話的士來。

“二弟,大弟和三弟的話你都聽到了,你又是個什麼態度?”

士聽見兄長的問話後,遲疑了下後,有些猶豫道:“大弟和三弟的話其實頗有道理,但……”

在士燮鼓勵的目光中,士繼續說道:“但左將軍卻沒有動兄長,弟有些擔心。”

“擔心什麼?”

士燮還沒說話,他身後站着的一個年輕男子卻是迫不及待的搶言道。

此人有資格站在士燮身後,又敢在堂上搶着發言,全是因爲他的身份。他正是士燮之嫡長子,其他三人之侄,未來的交州繼承人士徽。

他這話一出,士倒是沒能繼續說下去,反而將堂上衆人的目光全都集中了過來。

士燮看了一眼兒子,卻是嘆了一聲:“汝何時才能養好性子,如此急切浮躁,能成什麼大事。”

士徽被父親這麼一指責,臉色頓時漲的通紅,雖然心裡依舊不服,卻是衝着士行禮致歉道:“叔父勿怪,侄兒只是心急了一些。”

士自然不會去和士徽計較,還反顧來寬慰了他幾句。

然後才言歸正傳,續說道:“我是擔心左將軍是否欲先剪除我家羽翼,然後再動兄長。”

士這話一出,堂上衆人齊齊變色,尤其是士徽,他眼中閃爍着興奮、自得之色,恨不能立刻嚷嚷起自己料事如神來。

不過看見身前主位上的士燮後,他不得不將這神情給壓了下去。

也不怪士會有這樣的懷疑了,士燮當初表奏自家三個弟弟出任交州各郡太守,打的就是增設羽翼的主意。

其中士壹出任九真太守,九真郡的位置就在交趾郡下方,不但能夠爲交趾後援,同時還爲交趾壓制最南方的日南郡。而合浦郡、南海郡,與交趾皆是海路相通,往返便利,可通過海路連爲一體。

而交趾郡旁邊的鬱林郡可就不一樣了,此地多山地,且通過交趾的邊界爲羣山所阻,雖然緊鄰在旁,可交通卻並不便利,反而還不如合浦和南海。

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1章 別有心思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64章 上門送禮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64章 上門送禮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8章 晨昏定省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7章 各方反應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79章 玄德教子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463章 江陵易幟
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1章 別有心思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64章 上門送禮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64章 上門送禮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8章 晨昏定省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7章 各方反應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79章 玄德教子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463章 江陵易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