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

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

王修都能壓住邴原,可見他的才能和名聲有多好了。

不過這件事情最後還是沒能成功,倒不是王修讓給了邴原,而是因爲戰亂導致了推舉孝廉的事情被中斷,就此耽擱了。

劉備聽了很是心動,卻表示懷疑道:“王叔治之名,爲父也早有所聞,只是他與孔北海如此交好,此時又擔任膠東縣令,爲父如何請得動他?”

“此事雖難,卻有一法可以嘗試。”

劉封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孔北海曾照顧過太史子義的母親,對太史慈有恩,太史慈爲人重義,又孝順老母。孔北海若是幫忙美言,定有好處。”

“是儀此人,並不受孔北海重視,且目前應在郡中擔任小官,只要父親開口,相信孔北海必定願意將他轉讓給父親。”

“父親可修書一封給孔北海,請他幫您遊說下太史慈和是儀,可大增事成之可能。”

“唯有王修,此人不但才幹出衆,勇於任事,而且政績斐然,爲孔北海排憂解難,是他很難捨棄的左膀右臂。”

“此事易爾,爲父稍後就修書一封。”

劉備從諫如流的點頭應允,可隨後還是不滿足的追問起來:“那王修王叔治,封兒你有辦法讓孔北海放人嗎?”

劉封出主意道:“孩兒曾經聽聞,孔北海左右有心腹二人,一人名爲王子法,另一人名爲劉孔慈,皆是雄辯之士。”

“只是此二人與王修並不和睦,對於孔北海禮重王修多有嫉恨。”

劉封露出一個不懷好意的笑容:“父親若是備下重禮,託請此二人幫忙遊說孔北海,相信此二人會助父親得償所願。”

聽聞此言,劉備並沒有喜出望外,反而愁眉緊鎖。

“封兒,爲父有一言要教你。”

劉備直起身體,諄諄教子道:“爲父沒有什麼大的能力,也沒有賢明的聲譽,但我行事,素來以仁義爲重。”

“人生如滄海行舟,期間或許會遇到許多小利,但取小利而忘大義,此爲因小失大也。”

“孔北海能安居北海,王叔治功不可沒,你我父子仰慕其德行和才幹,想要徵辟於他並不爲過,可如何能與小人勾結,中傷誣陷賢者呢?”

劉封知道劉備是誤會了,不過他相信劉備的這一番話,卻是發自肺腑的。

很多人在後世詬病劉備其實是個僞君子。

可實際上,劉備如果真是個僞君子,那他就不會被天下英雄所重了。

劉備在平原,孔融求援第一個想到的人是他。

劉備在徐州,陶謙不惜贈與重兵挽留他不要回青州,最後雖然有陳登、糜竺的緣故,但確實並沒有史料記載陶謙讓徐州乃是虛構,或是僞造陶謙遺命。

劉備在許昌,曹操對他是尊崇有加,不但拜他爲豫州牧,更升遷至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劉備在鄴城,袁紹以國賓之禮相待,讓自己的親兒子袁譚以師徒之禮侍奉劉備。

劉備在荊州,劉表將他當成骨肉同胞,到最後也生出託孤出讓荊州的心思。

劉備如果是一個僞君子,這麼多英雄豪傑,難道眼睛都是瞎的?

劉備臨死之前,對劉禪說自己德薄,極其愧疚搶了劉璋的基業,這應該是他的真心話。

劉備這一輩子,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盡力遵循仁義二字,以仁厚爲人處世,想要裝,是不可能裝的了的。

這隻能是他真心信奉仁義,才能堅持的下來。

劉備現在雖然高興劉封智計百出,但也擔心劉封會過於重視計策,而誤入歧途,失了大道。

所以纔會諄諄教誨,對劉封一片呵護之心,溢於言表。

“父親所言甚是,孩兒必定銘記於心。”

劉封知道劉備是誤會了,不過他沒有先行辯解,而是順從的應了下來,隨後才解釋道:“父親,我之本意,乃是請動王、劉二位勸說孔北海多做準備,交結父親,引爲外援。”

“況且王、劉二人雖然嫉恨王叔治,可也並非小人,做不出陰私鬼祟之事,況孔北海明朝秋毫,若是他們包藏禍心,孔北海如何會被瞞過?”

劉備聽了劉封的解釋,仔細想想,也覺得合理。

這時候的劉備對孔融,還是帶着嚴重的濾色眼鏡的,相當推崇對方。

兩人又沒深入結交過,只是隔空互吹了一波,劉備又恰好救了對方一次。

孔融也很給面子,並沒有因爲劉備邊疆武人的身份就看不起他,還狠狠的吹捧了劉備一番,讓劉備的聲望大漲了一波。

因此,在劉備的眼裡,孔融這麼一個大名士,那能力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啊。

於是他就相信了劉封的解釋,只是叮囑對方這類計策,能少用還是少用的好。

聽到劉備說少用,而不是不用,劉封就懂了。

自家老爹這不還是很眼饞王叔治,深怕自己就這麼放棄了不是?

無奈,劉封只能在心裡安慰自己,算了,替自己老爹背鍋不算背鍋,這鍋我扛了。

兩人又商量了一下細節,以及寫給孔融的書信內容。

議畢之後,劉備當場寫信。

寫完之後,招來近侍選定禮物,然後安排元從甲士護送使者,前往青州。

劉封接着說到:“還有兩人,也需要父親親自徵辟,最好再請陳羣先生寫一封書信,幫忙招攬。”

陳羣雖然極力反對劉備接任徐州,但在劉備入主徐州之後,並沒有直接離開,而是繼續待在劉備的麾下。

直到呂布偷襲下邳得手,劉備回來還對陳羣訴苦,悔恨昔日沒有聽長文之言。

此時,陳羣已經是呂布的俘虜,之後也被迫投降呂布了。

呂布被曹操所滅之後,陳羣與其父陳紀自然也就順勢投降曹操,被帶回許昌,與劉備再無君臣的名分。

現在不一樣了,陳羣還在徐州,還在劉備麾下,只要劉備繼續站住腳,甚至還能依靠潁川陳家向豫州發展。

相信陳家會相當樂意的,當初劉備在豫州時,就被陳紀、陳羣父子看好,進行投資了。

可見陳家父子對劉備是比較滿意的。

“需要長文修書一封嗎?”

劉備猜測道:“那伱這次要推薦的,想必應該是潁川明士?”

“正是!”

劉封推薦道:“這二人都是潁川人士,一人名爲荀攸,字公達,乃是荀家嫡系子弟。袁紹身邊的謀主荀諶,曹操身邊的謀主荀彧,這二人皆是荀攸叔父。”

求追讀、求投資、求月票、求打賞。

感謝各位大大支持!

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42章 韓循獻策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63章 下邳國相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25章 意料之外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58章 毛遂自薦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15章 潘璋歸心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60章 知會曹豹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167章 返回郯城
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42章 韓循獻策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63章 下邳國相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25章 意料之外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58章 毛遂自薦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15章 潘璋歸心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60章 知會曹豹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167章 返回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