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居中謀利

天子對曹操的態度他可是再清楚不過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挺好,可隨着曹操的跋扈之舉越來越多,也讓天子看清楚了曹操的真面目。

至於袁紹,那更是天子厭惡的前五人物。

只是苦了小天子了,明明兩個厭物,卻還要捏着鼻子的去安撫他們,估計這會兒也在後宮裡跳腳呢。

“少主,昭覺得此事對我徐州而言,確是一件好事。”

董昭突然開口,聽的劉封一愣。

曹袁生隙,對劉備當然是好事情,這還用說嗎?

看着董昭似笑非笑的神情,劉封猛的反應過來,這黑胖子是想趁機下黑手啊。

“計將安出?”

“少主,昭以爲,此次我們必須支持大將軍。”

董昭說出這話的時候,小眼睛不經意的打量着劉封的臉色,心裡有些擔心劉封會覺得他公報私仇。

可劉封卻沒想到這塊,他對董昭還是很信任的,畢竟這是一個聰明人。

“好主意。”

劉封越想越覺得董昭說的對。

如今北方一超兩強。

袁紹的實力和潛力還是勝過曹操和劉備的。

只有曹操和劉備聯手起來,才能抗衡袁紹。

如今曹操找河北要錢要糧,這是朝廷大義名分,袁紹不給就是反賊。

劉備還可以巧妙的把支持曹操變成支持天子,這樣既討好了天子,又得了曹操的好感,還不得罪袁紹,最重要的是,讓這個最強的人分了蛋糕出來。

想到這裡,劉封甚至覺得曹操是不是故意把事情鬧大的了。

不過想想曹操歷史上的那些前科,又覺得這傢伙更大可能只是單純的膨脹了,想和自己的老大哥叫叫板了。

接下來劉封又和董昭討論了一些事務,聽董昭介紹了這幾個月來,雒中所發生的事情。

本來劉封下午還打算去一次鍾繇家,如何將支持曹操轉化成支持天子,可不就得落在鍾繇的身上嗎?

結果還沒等他出門,就接到了曹操的請帖。

來請劉封的乃是夏侯惇,這位當之無愧的曹家宗族第一人,居然親自登臨董昭家門,爲曹操送上請帖。

“主公聽聞將軍入雒,十分欣喜,特此遣惇前來相邀,想設宴爲將軍接風洗塵。”

夏侯惇爲人忠厚誠懇,並沒有因爲劉封的年紀小而有所輕視。

劉封對夏侯惇其實是頗有好感的,這個肉票將軍是典型的功高名微,其實他在整個曹操集團中,不論是功勞還是地位,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甚至在功勳方面,能與荀彧不分伯仲。

要知道荀彧從頭到尾都是漢臣,並非曹臣,因此,曹操怎麼可能敢把後方交給他一個人?

別說曹操生性多疑,詭譎狡詐了,就是厚道如同劉秀都不敢這麼幹的。

而夏侯惇,正是曹操留在後方的定海神針。

正是有夏侯惇在後方執掌軍權,參與政務,才讓曹操親征從來沒有後顧之憂。

從這一點出發,其實曹操麾下的將領應該是怨恨夏侯惇的,就是這肉票將軍害得其他人都沒有出任方面的機會。

“多謝大將軍美意,也有勞府君親臨傳信,小子愧不敢當。”

劉封將自己放在了晚輩的地位上,顯然是對夏侯惇的一種推崇。

夏侯惇溫厚的笑了起來:“徵南謙遜了。”

劉封卻道:“府君可稱呼小子表字子升。”

夏侯惇笑的更開心了,點點頭道:“既如此,那子升就容我冒昧了。”

兩人隨後又聊了一會,劉封發現夏侯惇在政治,經濟,屯田等多種事物上都很有看法,唯獨軍事確實差點。

而且和遊戲裡上90的武力比起來,夏侯惇的武力其實並不出衆。

之所以會把夏侯惇的武力定的那麼高,是因爲他年少時曾爲師報仇,把侮辱他老師的人給殺了。

可侮辱他老師的人也是個儒生啊,並沒有什麼武力,連普通的農夫可能都比他能打,夏侯惇殺了對方在武力上着實也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地方。

半個時辰後,夏侯惇告辭離去,劉封沒有再挽留對方,他也急着要去找下鍾繇。

如果和鍾繇在晚宴前通個氣,晚上和寡婦曹吃飯就要從容的多了。

送走夏侯惇後,劉封立刻帶着許褚出了門,前往拜會鍾繇。

之前就已經派人去了宮中報信,等劉封到鍾繇家時,對方已經恭候多時了。

“子升這次入雒,所爲何事?”

鍾繇笑眯眯的問道:“莫非是爲了大司馬和大將軍的事情而來?”

劉封卻是順着對方的話風問道:“不知天子對此事,是何態度?”

鍾繇笑容一收,正色道:“天子雖然對大將軍微有不愉,然大將軍此議卻很得天子之心。大司馬坐擁河北四州,卻不願向朝廷中樞輸送錢糧,天子因此很是不悅啊。”

劉封心中瞭然,天子的態度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鍾繇接下來的聲音低了幾分:“天子前些日也曾問起驃騎大將軍的態度,想來應該是希望能得到子升你和劉驃騎的支持的。”

劉封聞言,緩緩點了點頭,當即表態道:“我父子自然是支持天子的,如今天下板蕩,災禍橫行,唯大司馬麾下最爲安定,錢糧豐盈。若是大司馬能爲國分憂,想來朝廷也能安定許多。”

鍾繇嘆息一聲:“子升所言甚是。”

如今雒中百廢待興,不論是招攬流民恢復民生,開墾土地屯田植桑,都需要大量的錢糧。

曹操手裡是真的沒有多餘的錢糧了,徐州這裡輸送的錢糧更甚於曹操,就連荊州劉表都送來了大量的糧食器械。

唯有袁紹錢多糧廣,卻一毛不拔。

眼下朝廷從他那裡索要,自然要遠勝壓榨其他三家。

這一點幾乎成了共識。

劉封對於天子態度的判斷十分正確,而天子和曹操對劉備父子的判斷顯然也是正確的。

不過天子和曹操這邊還有一個更難的事情,那就是該如何勸說劉備父子表態,並站出來給予袁紹壓力。

這可比得到一句乾巴巴的支持要難的多了。

“天子的意思,是希望劉驃騎能夠直接上書朝廷,支持朝廷徵收各地稅賦錢糧,並勸說大司馬也表態支持。”

鍾繇說這話的同時,看着劉封,注意着他的神色變化。

劉封的神情卻是一點沒變,心裡則是盤算着。

在來之前,劉封就考慮的很清楚,如今有曹操衝在第一線,只要自家老爹別搶仇恨,好好說話,袁紹怎麼都恨不到徐州身上。

不過即便劉封已經決定了要幫天子和曹操,但他還盤算着能不能用這個機會換點好處。

其實劉封本身並不是這麼斤斤計較的性格,實在是天子劉協和寡婦曹都不是心胸開闊的人,兩人都小肚雞腸,而且多疑善忌。

劉封要真什麼都不要就白白幫忙,說不定反而會起了反效果。

於是,劉封決定幫董昭爭取點好處。

“董公仁才德兼備,更兼忠於朝廷,不知可否擢升爲御史中丞?”

鍾繇明白,這是劉封在提條件了,只是這條件提的並不過分,相反還十分克制。

大喜之下,鍾繇也給了比較明確的回答:“百官擢升,自然還得天子和大將軍的意見爲準,不過以繇之見,董公仁不論是才幹還是德行,具是上品,可堪一任。”

鍾繇這話等於是給劉封打包票了,於是劉封也滿意的笑道:“回去之後,我父定然上書支持朝廷決議,同時也會修書一封,送往鄴城,勸說大司馬一二。”

“如此,就多謝劉驃騎了。”

鍾繇衝着劉封大禮下拜,而劉封則是代父受之。

有了良好的開端之後,房間裡的氣氛明顯變得更爲鬆快了。

鍾繇擺出一副閒聊的態度,詢問道:“子升此次入雒,不會真是爲了大司馬和大將軍之事來的吧?”

劉封哈哈一笑,隨即將入雒的目的說了出來。

饒是鍾繇城府極深,也被劉封這番話給驚呆了。

劉備居然準備對袁術開戰,入雒來是請天子詔令,革除袁術左將軍名爵的。

這可真是一件大事。

鍾繇快速的平靜下心情,開始思考起整件事來。

首先,劉備軍確實在實力上已經不遜色於袁術了。

是的,鍾繇也好,天子劉協也好,哪怕是曹操、袁紹,在他們的眼裡都只會覺得劉備的實力和袁術差不多,並不會覺得劉備已經佔據壓倒性優勢了。

從地盤上來說,劉備的核心地盤是受創嚴重的下邳、東海兩國,琅琊、廣陵算是次核心地盤,而袁術一樣有着完好無損的九江和廬江兩個郡,大半個汝南,以及三分之一個沛國,再加上江東的大半個吳郡,勢力雖然比不上歷史上天下前二的強大,但看起來也是一個龐然大物。

只有袁術自己才明白和劉備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他八千大軍可是被對方四千人就給擊敗了,那可是他嫡系的精銳,而劉備軍不過是南下的新軍罷了。

要是按照這比例,光是對付劉備即將南下的大軍,就要準備三倍對方的兵力。

這也是爲什麼袁術會急切的想要求和的根本原因。

袁術這人就是徹頭徹尾的小人,畏威而不懷德。

也正是這個錯誤的判斷,劉封纔會斷定他能得到朝廷中樞和曹操的支持,甚至還有袁紹的好感。

因爲他們只會覺得劉備這次大概能夠擊敗袁術,並奪取袁術的一部分地盤。

這也是他們可以接受的底線,只是這些人做夢都想不到劉備這一次是想要徹底覆滅袁術的。

果然,鍾繇盤算了之後,覺得劉備和袁術實力相當,劉備忠謹朝廷,而袁術卻形同反賊,讓劉備教訓一下袁術也有助於朝廷威望的提升。

想到這裡,鍾繇決定將此事應下:“明日你我一起覲見天子,我定然爲子升玉成此事。”

劉封登時大喜,感激道:“如此,就多謝元常兄了!”

接下來兩人又閒聊了許久,本來鍾繇是打算宴請劉封的,但聽後者提起曹操已經下帖來請,於是也只能作罷。

聽鍾繇提起,這幾個月來,雒中的變化還是不小的,首先招攬流民,使得洛陽城內外已經有了不少炊煙,城外的河流上也多出了少量的漁夫,使得洛陽城中也能購買到新鮮的河鮮了。

鍾繇得知劉封來訪,都提前讓僕人前去買魚,想要招待劉封一頓魚膾了。

劉封卻是正色勸說道:“元常兄,魚膾雖美,卻切忌不可多食,最好勿食。”

鍾繇大爲驚訝,詢問起緣由來。

劉封將陳登的經歷托盤而出,聽的鐘繇神色大變。

“不意魚膾竟有此患?”

劉封最後也沒在鍾繇家吃飯,倒是把鍾繇給嚇了個夠嗆。

晚間時分,劉封正打算赴曹操之宴,卻不想曹昂竟親自來迎。

曹昂生的也不高,但顏值比起曹操來要強上了許多,除了皮膚白皙外,眼睛也大了一些。

不過仔細看,還是和曹操相當像的,能看出父子相。

“昂,拜見徵南。”

曹昂見到劉封后,雖然驚訝於劉封的年輕,卻依舊畢恭畢敬的上前行禮。

劉封對曹昂的第一印象還是挺不錯的,畢竟對方對自己執禮甚恭。

“子修兄,汝父與家父乃是舊友,你我也算世交,何必如此生分。”

劉封客氣道:“若是子修不棄,可喚吾字子升。”

曹昂倒是沒想到劉封會如此客氣,難怪父親會在自己面前屢次提及劉封,並對其大加讚賞。雖沒有拿對方來貶低自己,卻好幾次讓自己多加努力,不可懈怠。

如今來看,父親當時也是話中有話啊。

曹昂試探道:“那我就託大,喊你一聲子升賢弟了。”

劉封卻是甘之若飴的迴應道:“有勞子修兄了。”

隨後,兩人準備出門,許褚默不作聲的帶着親衛們跟上隨行。

曹昂這才注意到許褚,臉上露出震驚的神情。

劉封看見後,笑道:“此乃許仲康,爲我新得的猛士,性格忠謹,剛猛無匹,乃是我心腹愛將,現任軍司馬,爲我統領親衛。”

隨後,又回頭對着許褚道:“仲康,這位乃是吾之世兄,大將軍之子,汝可與之見禮。”

許褚當即對着曹昂下拜行禮:“卑職許褚,參見公子。”

曹昂此時還沒有什麼官職在身,他最爲顯赫的身份便是大將軍之子,這可是妥妥的高配三公,稱呼一聲公子,實至名歸。

曹昂倒是毫無倨態,竟對着許褚也回了一禮,隨後稱讚道:“許壯士真乃虎士也,幾如家父身邊親隨都尉典子曼了。”

曹昂輕笑一聲,對着劉封道:“昂之前以爲如典都尉那般熊羆之士,應是世之無雙,可沒想到世上還有如許司馬的。”

劉封淡然一笑,你沒見過那是你閱歷少,別的不說,我家二叔、三叔、四叔,太史老師,興霸,文遠,公明,孝父,哪一個弱於典子曼了。

隨即,兩人上馬之後,在許褚等親衛的扈從下,前往大將軍府。

這幾個月來,雒中最大的變化就是這座大將軍府了。

曹操可是花了不少錢糧,纔將原來何進的大將軍府給修葺了一番。

不過他也沒虧待天子劉協,禁中的皇宮也已經在修葺,只是工程太大,錢糧又緊張,只能以最具性價比的速度修繕着。

何進的大將軍府一直是東漢大將軍駐蹕之所,自然規模也很龐大。

曹操也沒實力全部修繕一新,只是挑了部分損壞不大,且具有功能性的地方先行修繕。

比如大將軍議事的正殿,就是最爲要緊的地方。

劉封在進大將軍府邸前就已經下馬,然後步行入府,走沒多遠,就看見曹操已經站在殿前相迎。

劉封趕緊上前參拜。

“外臣徵南將軍劉封,參見大將軍!”

曹操哈哈大笑着上前幾步,兩手一託,將劉封攙扶了起來:“劉徵南在外做的好大事,今日入雒,可是又有大事要奏?”

劉封靦腆一笑,回答道:“大將軍英明神武,諸事都瞞不過您的法眼。”

曹操上下打量劉封,只覺得此子高大英武,能征善戰,文武雙全,機敏過人。

怎麼看都覺得劉封類己,可這小子偏偏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玄德的麟兒,曹操不由自主的生出了濃濃的遺憾之情。

一旁的曹昂有些疑惑,不明白爲啥突然心裡會突然生出一股悲傷之感。

“且入殿中說話。”

曹操竟拉着劉封的手,打算拉着對方上殿。

劉封自然不會拒絕曹操的善意,兩人有說有笑的在前面走着,身後跟着曹昂,三人兩前一後的往殿上走去。

“站住!”

突然,他們背後傳來了甲冑碰撞聲。

三人一起回頭,卻看見一個身材比許褚稍矮,卻更爲敦實的壯漢擋在了許褚身前,而許褚正伸手想要將對方撥開。

雙方都沒想到對方的力氣超出自己的預料,同時發力起來,頓時僵在當場。

“子曼,汝這是何故?”

曹操一眼看去,就猜出了事情原委,卻故作不解道:“且先鬆手。”

這壯漢不是別人,正是典韋。

許褚護衛在劉封身邊,自然整兵荷甲。

爲了曹操的安全,典韋自然不允許武備齊全的許褚跟過去。

兩人發生衝突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54章 自由來去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624章 進退兩難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639章 李整破陣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47章 郭嘉荀攸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75章 達成契約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78章 戰役計劃第16章 曲轅犁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14章 獻策屯田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
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54章 自由來去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624章 進退兩難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639章 李整破陣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47章 郭嘉荀攸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75章 達成契約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78章 戰役計劃第16章 曲轅犁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14章 獻策屯田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