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欲立新功

第一個當然是收容潰兵,清理長江航運,保證補給和後勤線路的安全暢通。

第二個則是負責夏口的安全。

而第三個,則是劉封暗中交給甘寧的任務,也是一次考驗。

那就是張允的問題。

這是劉封給甘寧的獎勵,也是對甘寧的考驗,更是給甘寧的機遇。

甘寧如果將張允遏阻在漢水以內,保證周瑜對夏口的順利攻堅,就會拿到基本的功勞。

畢竟這個任務並不難,朱桓和陳武都能完成任務,這時候把甘寧放過來,固然有增強他們實力,更好更安全的完成任務。

可同時,也會給人一種赤裸裸摘桃子的感覺。

不過劉封還給了甘寧一個更大的任務,那就是統領朱桓、陳武兩部,伺機吃掉張允。

如果甘寧能夠重創張允,則爲大功一件,如果能夠全殲張允,則爲奇功一件。

這讓甘寧如何不心頭火熱,恨不能插上翅膀直飛夏口,就怕張允收到風聲給跑了。

不過幸好時間是在甘寧這一邊的,水路有朱桓、陳武的封鎖,張允暫時接收不到消息,而陸路雖然也能傳播消息,可速度要比水路慢多了。

如果州陵在投降之前,有向漢水流域派出信使,那張允最遲會在七八天後收到消息。而如果沒有的話,那張允估計最快也得到月末才能得知州陵之戰的結果了。

這就是甘寧建功立業的時間。

甘寧現在將這些對蘇飛托盤而出,一方面是信任自己這個老大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作爲地頭蛇和降將的蘇飛給他出謀劃策。

果然,蘇飛考慮了片刻後,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興霸,以飛之見,我等可雙管齊下。”

蘇飛試探性的稱呼了甘寧的表字,看見對方並無反應,心中不由一喜。

“哦?”

甘寧來了興趣:“大兄,何以是雙管齊下?”

蘇飛當即傾思而出道:“興霸有所不知,荊州水軍之中,唯有江夏水軍和襄陽水軍爲精銳。而襄陽水軍精銳又多半都在蔡德珪麾下。如今張允雖自襄陽而出,統帥數萬之衆南下增援,可其部遠非蔡瑁所部那般精銳。以吾之見,若是朱、陳、兩位將軍的麾下如興霸所統之部這般精銳,莫說是以一敵二,只需七八千人,便足以大破張允所部。”

“爲今興霸所缺少的,唯時間爾。”

“原來如此。”

甘寧聽的連連點頭:“那依大兄之意,我當主動求戰?”

“正是!”

蘇飛重重點頭:“興霸如今所慮者,陳生潰軍也。飛不才,願爲興霸前往說項。”

甘寧一拍手,大喜道:“固所願爾,不敢請也!”

隨即,甘寧喜形於色,滿臉笑容的問道:“既是如此,大兄需要多少人手?”

蘇飛哈哈大笑道:“不需多,只要小船十艘,精銳百人,我必爲興霸說降陳生殘部。”

甘寧登時大喜過望,伸手抓住蘇飛的手腕:“此言當真?”

蘇飛這話,等於只需他分兵百人,就能完成一樁要緊任務,而甘寧本人,以及甘寧所部精銳,可不就能直接前往夏口,進襲張允了嗎?

面對甘寧的確認,蘇飛當即大禮下拜,鄭重道:“請將軍放心,飛願以項上人頭做保,事若不成,願以死贖罪!”

甘寧欣喜之極,趕忙將蘇飛扶了起來,口中連連誇獎道:“好好好!大兄當真是爲我解了一大憂愁啊!”

甘寧這人,極重感情,義氣過人,他對蘇飛敬若兄長,此時雖然對方是新來的降將,可他卻是極其信任。而蘇飛此時也並不是在瞞騙甘寧,他說的也俱是肺腑之言。

他在黃祖麾下雖然得到黃祖信任和重用,但其實地位也很尷尬。

黃祖有自己的兒子黃射,而且近年來一直大力栽培對方,到處讚譽黃射文武全才。除了黃射之外,軍中又有鄧龍、呂介、張虎、陳生、陳就等重將,無一不是黃祖親信。

蘇飛雖然是黃祖的心腹,可在發言權上卻相當尷尬。

別的不提,單就甘寧這一件事,蘇飛就向黃祖推薦了不下三四次。

可黃祖卻絲毫不給蘇飛面子,對甘寧的厭惡之情居然與日俱增。

這真是黃祖有眼無珠嗎?

其實裡面也有着鄧龍、呂介等人的阻撓。

誰讓甘寧是蘇飛的心頭好呢?

誰讓甘寧又的確有真材實料呢?

讓你甘寧冒出頭了,豈不是極大的增強了蘇飛的實力,那到時候還有我們站腳的地方嗎?

這一世因爲劉封早早的拉攏,甘寧在興平二年就離開了荊州,雖然也受了不少氣,但至少沒氣到對黃祖恨之入骨的地步。

原時空裡,甘寧獨自斷後,射殺凌操,嚇退孫權中軍,可謂是以一己之力險些反敗爲勝,也極大的爲黃祖挽回了損失。

可結果是什麼?

是更嚴重的壓迫和歧視。

甘寧後來在東吳時的糟糕性格,和這段壓迫是完全分不開的,甚至劉封一度擔心甘寧的性情。

可隨着近距離觀察之後,劉封卻驚喜的發現,這一世的甘寧雖然依舊耿直魯莽,卻遠沒有歷史上那般殘暴嗜殺,性情兇頑,這也算是劉封好人有好報了。

甘寧當即點出十條小船,百餘甲士交給蘇飛,並給其全權之責,讓他負責收容陳生潰兵,並保證大江的暢通無阻。

隨後,甘寧親率主力,星夜趕赴夏口,準備與朱桓、陳武合兵。

**

孫策一臉惱怒的從太守府中走出。

自蒯越退兵之後,張羨就立刻將兵權從他手裡收了回來。這倒不是說張羨的病好了,而是其子張懌,更是在其中積極攛掇,上跳下竄。

孫策自然是很有野心的,雖然如今已經屈居於劉封之下,他至少目前是絕無二心。

孫家舊部都已經被打亂消化了,連孫家重將也俱受重用,人心都是肉長的,劉封給的比孫策給的還多,而他們之前也曾報答過孫策了,最重要的是,孫家一門都已經投降了,而劉備也好,劉封也好,都沒虧待他們。

因此,這些人對孫策、孫權的忠心自然也就消散了許多,最少是不會支持他叛亂了。再加上孫權、孫皎都在劉封手底下任事,母親吳氏以及弟弟妹妹們,更是定居於吳縣。

孫策於公於私,都已經沒了造反的能力。

可不造反不代表不想建功立業,況且孫策這會兒才二十多歲,之前最大的野心也不過是諸侯一方,還被劉封給狠狠教訓了。

經此一役,孫策也就很順滑的改變了目標,變爲在劉封手底下建立功勳。

眼下有一個巨大的功勞就放在孫策眼前,那就是舉荊南而降。

哪怕孫策只是建言者,只要能說動張羨採納,那他孫策在劉封那就是最大的功臣。

可誰能想到自己這的計劃纔剛剛開始,張羨就要收回他的兵權了。

孫策之前還想着先帶兵追擊蒯越,再立新功呢。

現在就要被過河抽橋了,這讓孫策這暴脾氣如何能忍。

他本着先禮後兵的做法,親自到郡府上以探病的名義求見了張羨。

只是結果並不好,張羨雖然對孫策有所愧疚,但依舊沒有改變之前的決定。

孫策心裡很是惱火,這份怒火不僅僅是張羨父子的過河拆橋,同樣也有着計劃破滅的惱羞成怒。

原本在孫策的計劃中,他將帶領長沙萬餘精銳尾隨追擊荊南軍,不求大獲全勝,只求能夠遲滯對方,便是大功一件。

等到和劉封軍南北對進,聚殲荊北征討軍後,便可以挾大勝之勢,匯合劉封軍一同南下,入主長沙,掌控整個荊南地區。

這便是孫策原本的計劃,在這份計劃中,他不但能夠分潤聚殲荊北征討軍的功勞,還能在掌控荊南四郡中分得最大的一塊蛋糕。

平心而論,孫策這計劃並不算是空中樓閣,在這幾個月的戰事中,他憑藉過人的軍事才華和驍勇的武略,征服了許多孫策舊部。

這些人在孫策麾下作戰,使得他們內心中追隨孫堅時代的舊日情分被喚醒。再加上上層中有着桓階、劉蟠等崇漢派的支持,只要孫策能夠順利帶兵追擊荊北征討軍,這計劃就算是成了一半了。

可孫策萬萬沒想到,之前臨湘被圍時,戰戰兢兢,惶恐不安的張懌居然立刻給了他背刺,出手這麼迅速且果決,完全沒有先前那副膽小如鼠的模樣。

孫策站在郡府外,看着親兵牽來自己的戰馬,隨即緩緩的吐出一口濁氣。

“走!”

孫策翻身上馬:“去主簿府中。”

七月的天,烈陽如炙。

戰馬之上的孫策只覺得迎面吹來的風都是火熱的,只會將他內心的野火燒的更濃烈。

很快,孫策就來到了桓階的府上。

聽聞孫策來訪,桓階親自出迎,給足了孫策禮遇。

孫策毫不猶豫的直接開口道:“叔父,我有要事相商!”

桓階愣了一下,片刻後緩緩頷首:“隨我來。”

隨後,桓階引路,孫策緊跟在其身後,兩個人來到了一處密室之中。

剛一落席,孫策就迫不及待的開了口:“小侄斗膽,敢問叔父對天下大勢有何見解。”

桓階再度吃驚,沒有回答,而是緊盯着孫策。

孫策則氣勢更盛,毫無膽怯的與對方對視。

過了好一會兒,桓階反倒是先吃不住了,心中苦笑起來,孫伯符當真有其父之烈。

三國志中描寫孫策是美姿顏,而到孫權時卻是方頤大口,目有精光,到了深受三國志影響,又更加崇劉抑曹的演義裡,乾脆就把孫權描寫成了碧眼紫髯。

可見即便是陳壽還是羅貫中,對孫策都是有偏愛的,而對孫權卻都是極其厭惡。

陳壽直呼其名,而羅貫中更是以碧眼紫髯來影射其血統不純,至少不類父,這可是在當時相當嚴重的罪名了。

其實本質上孫策行事,和孫權是很相像的,都有狠辣少信,殘酷暴虐的一面,而這源頭,恰恰就是孫堅。

但大部分人都只會認爲孫策纔是承襲了孫堅的性格,而孫權像是撿來的一樣,這也是羅貫中故意碧眼紫髯來抹黑孫權的用意。

這一個區別對待可是別有深意的,在中國古代,尤其是兩漢時期,肖父可是一個極其褒義的特徵。

孫策不但美姿顏,更深肖其父孫堅,這在長沙的孫堅舊部以及桓階等人眼中,是極其加分的。且他在這短短的幾個月裡,已經成功拉攏了數千孫堅舊部,更在其餘的長沙軍士卒中豎立了威望。

有這些作爲底牌,再加上劉封這一杆虎皮大旗,以孫策急躁剛烈的性格,跑來找桓階攤牌,也在情理之中。

桓階沉默半響之後,終於開口道:“當今天下,羣雄逐鹿,能脫穎而出者,不過袁、曹、劉三人也。”

桓階所說的劉,自然不會是劉表,也不會是劉璋,而是劉備、劉封父子倆。

這一點,足以證明桓階對劉備、劉封父子的肯定。

可孫策的臉色卻有些陰沉,因爲桓階所說的順序是袁、曹、劉。

可見劉備、劉封父子倆在桓階眼中,是比不上袁紹和曹操的,而袁紹,則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其實這很好理解,在這個時代除了極少數人外,絕大部分的人都是這種看法。

原因就在於歷史視角。

就像袁術,後世任何人都不會看好他,覺得這貨就是個冢中枯骨,待宰羔羊,居然還敢稱帝,簡直不知所謂。

可在東漢末年,誰敢小覷袁術?

哪怕強如魏武南下征伐袁術時,也帶上了所有的精兵強將。即便如此,也被蘄縣拖住了整整大半年,險些糧盡而退。

更讓後世人看不明白的是,袁術敢於稱帝,就是因爲他覺得自己有這樣的實力了。

歸根到底,袁術是輸在了思想沒有更新迭代上,他的思路依舊是中央政斗的思路,以爲只需要掌握了太守一級的任免就能掌握這個郡國了。

但這並不代表袁術就弱小,更不能輕視他在天下人眼裡的地位。

要知道直到袁術吐血而死的當年,袁紹都以他爲天下最大的對手,爲了能夠順理成章的得到天下士人的歸附,他甚至願意接受這個弟弟的投降。

同樣的是,曹操寧可和袁紹翻臉,也要派遣精兵強將阻止袁術北上投奔袁紹。

可見曹操對二袁合一有多恐懼了。

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630章 懿之險計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76章 夜半訪客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99章 逆擊曹豹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78章 戰役計劃第56章 釜底抽糧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42章 韓循獻策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53章 挑選遺孤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8章 遷府之議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80章 父慈子孝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76章 夜半訪客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59章 否決張飛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21章 別有心思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625章 天雄易手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
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630章 懿之險計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76章 夜半訪客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99章 逆擊曹豹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78章 戰役計劃第56章 釜底抽糧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42章 韓循獻策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53章 挑選遺孤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8章 遷府之議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80章 父慈子孝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76章 夜半訪客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59章 否決張飛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21章 別有心思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625章 天雄易手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