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三度入雒

第385章 三度入雒

“徵南凱旋而歸,天子不勝喜悅,如今正在宮中等待,特此命令我等出城相迎。”

鍾繇是天子正使,自然由他先同劉封說話。

董昭、曹昂、滿寵等人都站在一旁,各自面帶笑容。

“蒙天子久侯,臣愧不敢當。”

劉封當即表示了感謝,然後爲鍾繇介紹起身後諸人來。

介紹完畢之後,鍾繇小聲的詢問道:“袁公路何在?”

劉封回答了一句:“就在隊伍中間,有甲士看管。”

鍾繇點點頭,隨即臉上露出抑制不住的興奮和喜色:“那玉璽……?”

劉封給了對方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已隨我入雒,覲見天子時,封自會親手奉上。”

聽到這話後,鍾繇頓時長鬆了口氣,隨即特地安撫道:“天子得知此事後極爲高興,在我等面前更是對驃騎、徵南讚不絕口。方纔只是我擔心事有意外,故此先行確認,還請徵南勿要多心。”

劉封臉上掛着理解的笑意,口中卻是調侃道:“我看元常纔是多心了。”

鍾繇哈哈大笑起來。

“子升賢弟。”

曹昂此時走過來,衝着劉封拱手作揖,笑容滿面道:“不意年餘未見,賢弟竟在東南又建奇功,而愚兄卻在雒中碌碌無爲,荒度時光,實在是叫我汗顏。”

劉封立刻回禮,隨後卻是辯解道:“袁公路於東南行酷政,打壓士民,盤剝豪強,敲髓吸骨不能盡其暴,故此東南士民無不痛恨,欲生啖其肉而不能。”

想到東南的慘狀,劉封忍不住嘆息一聲:“故此,朝廷天兵一至,士民皆反,其暴政賴以存續的亂兵也束手以待,我不過因人成事罷了,又如何能比得了子修兄在雒中輔佐大將軍,處理天下諸事要務?”

當劉封說到處理天下諸事要務時,曹昂的臉色有些尷尬。

這一年裡,曹操和天子之間的鬥爭是越發激烈了。

曹操如今都不敢輕身入宮了,往往以曹昂代爲行事。但凡需要曹操親自入宮時,必定甲士開道,身着內甲,直趨殿外。

雙方爭鬥的最核心問題,就在於權柄。

按照東漢制度,大將軍代天子攝政,這是很合理的事情。

但放到如今卻有兩個瑕疵。

第一個瑕疵就是曹操的大將軍並非外戚,並沒有女兒、妹妹嫁給天子。

第二個問題則是天子雖然年紀不大,但卻已經大婚了,按照漢制,大將軍應當還政於天子。

只是曹操這邊也有對策,那就是漢桓帝直到二十一歲時,纔得到太后名義上的還政,而他真正能掌握大權,那更是得在七年之後,漢桓帝二十八歲時。

如今天子劉協不過十八,自然不必着急。

一個想要收回權力,另一個卻想要挽留權力,這不出現爭鋒相對的衝突纔怪了。

況且因爲劉封的出現,使得劉備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擴張,而相對的,曹操的勢力卻是縮小了一大截。

與歷史上同期相比,曹操如今至少丟掉了樑國、魯國、任城國、沛國、汝南郡一部以及潁川郡的地盤。而在今年的下半年,曹操更是能夠憑藉袁術刺殺劉寵、駱俊而得以染指國富民殷的陳國。

而天子這邊,又因爲劉封的出現而保存了不少勢力,諸如楊奉、韓暹、張楊等人,歷史上此時都已經不在劉協身邊了。

可現在不但他們仍然團結在劉協的身邊,劉協還掌握了司隸校尉這麼重要的官職,使得曹操很難通過合法的手段剷除異己。

因此,劉協的膽子無疑要比原時空裡大上了不少,更有勇氣出手和曹操爭權。如果不是天子還忌憚河北袁紹、河南袁術的威脅,曹操的日子恐怕會更焦頭爛額。

從這個角度來看,劉封如此乾淨利落的消滅袁術,對曹操來說卻是一個相當不好的消息了。

曹昂臉上的尷尬閃過之後,卻是賠笑道:“子升說笑了。賢弟生擒袁術,尋回傳國玉璽之事傳入雒中,天子爲之振奮,百官無不視此爲天佑,家父也是歎爲觀止,直誇賢弟乃是青出於藍。今日天子相招,料想子升也是無暇應酬。待明日我親自前往驃騎府中相邀,還請子升莫要推辭。”

“大將軍操勞國事,還心繫我這外藩之臣,封本該主動請見,怎奈王命在身。”

劉封先是告罪了一聲,隨後鄭重應道:“既如此,我明日當在府中靜候子修兄駕臨。”

得到了滿意的答覆,曹昂露出了真實的感激之色。

曹昂的性格和曹操當真是有些區別,曹昂要比曹操更真誠一些,性格也不像曹操那般極端。

不過劉封對曹昂也親近不起來,畢竟曹家父子都是浪漫派的性格,從曹操到曹丕、曹植,都是如出一轍,和這種人打交道還是挺吃力的,因爲你不經意的一句話、一件事就會得罪他們,然後被記恨一輩子。

天子和大將軍的使者都交談了之後,劉封便在衆人的簇擁下進入洛陽。

此時洛陽已經大爲變樣,和去年相比,恍如隔世。

被燒燬的南北宮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建,天子也不再居住在趙家舊居,而是搬回了大內。

還是因爲劉封的出現,使得同時期各地諸侯藩鎮的進貢要遠多於原時空。

在原時空裡,劉表姑且不提,袁紹在原時空裡基本都是嘴炮,很少真金白銀的送來進奉。

可現如今,僅今年半年時間,袁紹就送來了兩萬石糧食,牛羊百餘頭,燈油兩百石,上等絹帛五百匹,金一百斤,銀兩百斤,五銖五百萬錢,霜糖十石,蜜石二十石,雪鹽五十石。其他禮兵甲冑,冠冕衣袍,吃喝玩物衆多。

雖然這些加在一起,也沒有河北一年賦稅的十分之一多。但袁紹進貢的意義可是相當之大,而且這些東西也都是貢品,並非稅賦,入的是天子的私庫,而不是國庫。

天子有了錢,自然日子好過了許多,也有餘力收買朝臣侍從,這也讓曹操的處境頗爲難受。

劉封入城之後,曹昂就先告辭離去。

只剩下鍾繇、董昭和劉封一起入宮覲見。

在入宮的路上,劉封壓低聲音,小聲的和鍾繇說道:“元常,此番入雒,我欲求揚州牧,不知是否能得償所願?”

鍾繇聽見劉封的問話,神情一緊,緩緩搖頭道:“子升,我也不欺你,只怕你恐難如願。”

“這是爲何?”

劉封臉上露出不虞之色,他們父子對天子一向禮敬,如今更是爲天子除去了心腹大患袁術,還把傳國玉璽給找了回來。

如此奇功異勳,難道還不值得一個揚州牧嗎?

鍾繇苦笑道:“子升可知天子與大將軍之間衝突日盛,眼下雖不至勢如水火,但也很不愉快。因此,天子有心欲留子升於雒中任官。”

劉封的目光掃過一旁的董昭,黑麪胖子衝他微微點頭,顯然是在暗示鍾繇所言不虛。

劉封恍然大悟,原來劉協是想讓自己當出頭鳥,替他去制衡曹操啊。

也不知道是誰給劉協出了這麼個餿主意,實在是有些噁心人。

劉封心中很是不快,臉色沉了下來。

他在心中琢磨了起來。

如今他年紀雖小,但地位卻不低了,若要在雒中留任,其實還很難給他任官。

三公自不必談,雖然眼下既有大司馬,又有大將軍。

三大超品只有太傅沒有實任,三公已經結結實實的掉到了一品大員的地位,可劉封才十四歲啊,無論如何也出不了十四歲的三公。

同理,劉封想要出任九卿,雖然功勳是足夠了,但資歷和年齡依舊是一個大檻。

可除去三公九卿,如果只以侍中來挽留劉封的話,那實在是一種羞辱,哪怕加上九卿副手做兼職也不行。

要知道劉封身上掛着的可是徵南將軍號,這可是雜號將軍中的前三列,而且還被授予開府儀同三司,這就意味着位在九卿之上。

給個九卿也就罷了,若是九卿副手,那不反而成了貶官了?

劉封立下如此大功,卻反倒被貶,天下人可不會管你劉協想些什麼,都只會說朝廷不公,天子不仁,賞罰不明。

以劉封來看,唯一合適的官職恐怕只有一個。

劉封的目光落在了鍾繇身上。

那就是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向來是三獨坐,威風不遜三公,而且實權極大。尤其是當司隸校尉再加上錄尚書事的話,那還真就能和大將軍掰掰手腕了。

事實上大將軍想要大權獨攬,壓制天子,司隸校尉就是一個不能失手的職位。

曹操現在壓不住天子,很大程度就是因爲如今的司隸校尉鍾繇不是他的人。

何進當初接任大將軍時,雒中的司隸校尉就是袁紹。

劉封的眼神時不時的落在鍾繇身上,猜測着鍾繇清不清楚這一點,而對方心裡又是怎麼想的。

想到這裡,劉封倒是慶幸剛纔直接和鍾繇說了心中所求了。

現在鍾繇應該清楚自己並不希望留在雒中,而是想要求得揚州牧返回東南,況且鍾繇的司隸校尉,還是自己助他得手的。

劉封正在心裡想事,鍾繇突然又開了口。

“子升有所不知,今日原本天子是想要遣太尉楊彪領銜迎汝,只是楊太尉告病,這才換成了我來相迎。”

鍾繇話一說完,感受到劉封的視線後,黑胖子董昭立刻點了點頭。

“那司徒、司空兩位大人呢?”

司徒趙溫、司空郭貢都是親劉派的,尤其是郭貢,和劉封更是盟友,每年時節,劉封都有厚禮入雒,郭貢就有雷打不動的一份,禮單之豐厚,足以讓他全家在雒中生活的舒舒服服。

董昭這時候開口道:“趙司徒是真的病了,郭司空則被天子派遣,持節前往弘農了。”

董昭這話就很有意思,什麼叫真的病了,莫非是有人假病?

聯繫到剛纔鍾繇的話,那假病的人豈不就是太尉楊彪了嗎?

對於董昭的話,鍾繇視若無睹,就彷彿什麼都沒聽見似的。

楊彪這是對自己有意見?

劉封心裡一沉,也不知道哪裡得罪這老登了,況且就算厭惡自己,表現得這麼明顯也很不正常。

楊彪可不是官場新人,如果說袁氏敢自稱天下仲姓,那天下季姓可就是弘農楊氏了。這個祖上靠着搶了項羽一條大腿發家的豪強,如今也已經是三世三公的名門望族了。

從董昭的話裡,以及鍾繇的反應來看,這事八九不離十了,只是劉封真沒想清楚自己哪裡得罪這老登了。

這一年多了,自己遠在東南,老登就在雒中,這明明是想得罪都沒地兒得罪啊。

劉封目視董昭、鍾繇,兩人一個露出賤兮兮的賊笑,一個則是苦笑,卻都沒有開口回答他的意思。

劉封按捺住心中的不愉,決定等回去之後,再好好拷問一下黑胖子。看情況他似乎要比鍾繇知道的更多一些,而且董昭這邊也更好說話。

宮城大部分地區和城牆依舊破敗不堪,但宮門卻是煥然一新,宮門內外各站着四名甲士,手持長戟,威風凜凜。

到這裡,劉封等人俱是下馬,經過甲士檢查之後,步入宮門之中。

鍾繇在前帶路,劉封則在董昭的陪同下步行在後,許褚等人因爲不得天子詔令,同時又配劍着甲,故而不能進宮城,只能帶着甲衛留在了宮城門口。

諸葛叔侄、龐統等人則先一步去了驃騎大將軍府,等候劉封面聖回來。

當踏入一個小門後,兩旁突然涌出百餘甲士,身上披甲,手中持戟,殺氣騰騰。

劉封頓時大驚,鍾繇、董昭兩個人更是臉色大變。

所幸這些甲士並沒有衝着劉封而來,而是在門口向內排成了兩列,隨即他們手中那上百把長戟交錯而出,在高處相碰發出金鳴聲,形成了一條戟兵孔道。

此時劉封已經反應過來,這正是起源於周代的交戟禮。

交戟禮分兩種,一曰導引,二曰門戟,統稱爲“棨戟”。

一般都是導引或者炫耀門庭的意思。

天子使用時,既有震懾耀武,也有以戒不虞,同時還有重視的意思。

只是這冷不丁的這麼搞,很難讓人感覺是善意的。

畢竟這玩意可是真兵實器,是能殺人的。

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27章 代工耕犁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27章 代工耕犁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8章 晨昏定省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58章 毛遂自薦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22章 拜訪糜竺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49章 魯肅舉才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79章 士元獻策
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27章 代工耕犁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27章 代工耕犁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8章 晨昏定省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58章 毛遂自薦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22章 拜訪糜竺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49章 魯肅舉才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79章 士元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