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曹軍應對

第497章 曹軍應對

眼見荀彧反應有些強烈,曹操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雖說如今的他收入要遠勝原時空中,可花銷卻是一點兒也沒少。

如今天子劉協的排場用度,也一樣遠勝原時空之中,袁紹、劉封、乃至於劉表、張楊這等小勢力進貢了之後,也是要看你曹操的表現的。

你要是把錢糧全花在了自己的軍隊上,劉備、劉封父子還好說一些,畢竟兩家盟友,而且許給的錢糧也不全是衝着天子給的,倒是有一大半是來源於劉封和曹操之間的密謀交易,只要彼此利益一致,這份錢糧就不會停了。

可問題是,除了劉備父子外,尚有袁紹、劉表、張楊這些人的供奉,他們可不會慣着曹操,多半會藉此趁機翻臉的。

故此,袁紹、劉表、張楊這些人進貢的五十餘萬錢糧,倒是有三分之一是流入了少府中,歸入天子內庫。剩下的三分之一上交給了國庫,曹操真正拿到的好處只有三分之一多一些,大約二十萬石左右。

倒是劉備父子的錢糧,曹操是毫不客氣的盡數充入私庫,一點都沒給天子、朝廷留下。

然而即便如此,曹操依舊感覺錢糧緊張,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讓他無時無刻不是捉襟見肘。

旁的不說,麾下的大頭兵還好,只要有口飯,就能對付過去,可軍官卻是不行。沒有足夠數量以及質量的軍官,光有大頭兵可沒用,即便徵募起來了也是毫無戰鬥力可言。

因此,自什長以上的軍官,待遇雖不比前漢以及開國初,但也是有着固定軍餉可以拿的,逢年過節,還有額外的賞賜,這也不僅僅是在曹操這邊如此,其他袁紹、劉表、劉璋這等有治政地方的軍閥皆是如此。

此外,除了軍官外,諸如樂進的先登營,于禁的泰山營,曹仁的親衛部曲這些精銳部曲的待遇也不一般,即便是普通士卒也得發放軍餉,以維持他們的高昂士氣和精悍戰力。

除此以外,還有屯田,也是一項極爲龐大的開支,給流民的口糧,種子,農具,耕牛,住房等等,無一不是一個巨大的錢糧黑洞,投入多少進去都嫌不足,就連曹操都爲之頭疼不已,全靠了荀彧等人從中周旋。

其他尚有幕府官吏開支,行政成本等等各項支出,因此,曹操對荀彧是相當感激。

他也曾在私底下計算過,如今算上南陽郡庫存的三十餘萬石,自家府庫中總共盈餘了一百三十萬石糧食,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豐厚了。再算算日子,秋收已經近在眼前,三個月內,光是劉備父子倆這裡就又能送來四十萬石糧食,再加上南陽郡的二十萬石稅賦,兩廂一加,可有兩百萬左右的庫藏。

關中降兵已成俘虜,自然不需要什麼募兵之費,但揀選消化之後,新增的口糧卻是少不得的,兩萬多的俘虜,每個月當要新增近六萬石的口糧消耗,雖不用備足一年的份額,可算算日子到明年的夏收,最少也得備足六個月,四十萬石是要準備的。

再預留一百萬石的糧食作爲壓倉,以應對突發事端,剩下的六十萬石盈餘,恰好能再募兵三萬人。

曹操想的很美好,可在荀彧看來,卻是把錢糧壓榨的一乾二淨,太過極限。

萬一再出點什麼事情,可不得還要靠他來斡旋週轉。

只是曹操雖然羞慚,但態度卻是十分堅定。

“文若,你有所不知。”

曹操嘆息一聲,從懷中取出一封帛書遞了過去。

荀彧初始疑惑不解,等接過文書看罷,才明白了曹操爲何如此急切。

這封帛書上只寫了一條信息,那就是河北的最新變故。

上面不但詳細記錄了公孫瓚兵敗易縣,被迫自焚,就連往援的張燕也被袁紹給打了個伏擊,損兵折將,潰退回了黑山。

公孫瓚一滅,張燕又遭到重創,眼下袁紹在河北幾乎再沒有對手了,也就難怪曹操會着急成現在這樣了。

“文若,以我對本初的瞭解,其人急功近利,外緩內厲,恐怕年內就會動兵,時不我待啊。”

曹操長嘆一聲,他這話可沒有半點誇張的意思,以他對袁紹的瞭解,是真的認爲對方會急切過河南下的。

想到這裡,曹操不由有些後悔先前是不是太過刺激對方了,可隨即又苦笑搖頭,自家事情自家清楚,即便真能重回到當時,恐怕自己還是會忍耐不住的。

無他,飛龍騎臉實在是太爽了。

在此時曹操的眼裡,雖然劉備、劉封父子倆的實力膨脹的厲害,但他依舊認爲最大的對手還是袁紹。

這並非曹操智謀不足,識人不明,而是因爲曹操是個東漢人。

不是東漢人,不明白袁氏這個姓氏在東漢的威力有多大,尤其是袁紹還一統了河北四州,曹操的地盤又緊挨着黃河一字排開,幾乎是首當其衝。

相反,劉備、劉封父子信譽良好,與他多次合作,進退有度,答應的錢糧物資從無推諉,尤其是這一次荊州分肥,足以證明對方還是相當重視他這個盟友的。

以曹操自度,若是異地相處,自己是絕無可能如此輕易就交出南陽的。

在眼下,曹操和劉備、劉封之間,倒是麻桿打狼兩頭怕,雙方暫時都沒有毀約的打算,而且還都擔心對方毀約。

於這種情況下,曹操目前最佳的應對方法,就是擴軍了。

只有自身實力強了,才能更好的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

“主公,寵有一思,不知是否當講?”

突然,滿寵開口插言道。

曹操、荀彧等人的目光皆是一轉,前者更是重重點頭道:“伯寧有何見解,但說無妨。”

得了曹操允許,滿寵這纔開口將心中所思說了出來:“主公,以寵之見,有劉驃騎于山東坐鎮,其勢與您成犄角呼應,如此一來,兗州一線當成兵法絕地,大司馬足智多謀,麾下謀士如雲,智者似雨,如何會看不出這等形絕之地?寵料大司馬不會如此不智,陷自家兵馬於絕地之中。”

滿寵這話一出,聽的曹操和荀彧俱是緩緩頷首,周圍夏侯惇、曹仁、曹洪、夏侯淵、于禁、樂進、韓浩等諸將皆若有所思。

看見衆人爲自己意見所影響,滿寵心中一喜,膽略大振,隨即繼續說道“況且大司馬此時貿然出兵河南,還會鑄成一大錯。”

荀彧清逸絕倫的臉上閃過一絲淺笑,應和道:“伯寧所言,可是劉驃騎?”

“不錯!正是劉驃騎!”

滿寵迎合道:“劉驃騎與大將軍素來和睦,更有左將軍從中穿針引線,暗結同盟。只是大司馬勢大,雙方盟約雖成,卻未必經得起考驗。若是此時大司馬強行渡河,侵入兗州,劉驃騎于山東必然驚駭,且盟約中也曾提及此時須出兵援我,大將軍正可以此試探劉驃騎之決心,而大司馬輕起邊釁之舉,也必然會將劉驃騎推向我主。因此,以寵之見,只要大司馬沒有失了心,必不會南下過河,反倒是另外一處要地,恐怕危在旦夕。”

曹操和荀彧異口同聲道:“河內!”

“不錯,正是河內!”

滿寵趕忙接道:“河內孤懸於河北,又緊鄰鄴城,先前大司馬全力應對前將軍和張燕,與大將軍又是夢遊,故而無瑕分心西顧。如今時過境遷,易攻難守,無險可阻的河內纔是真正首當其衝之所。”

坐在曹操下位左手第一人的夏侯惇挺起身體,衝着曹操拱手道:“主公,伯寧所言,有理有據,臣附議。”

曹操摸着短鬚,點了點頭,隨後將目光放到右手邊第一人荀彧身上:“文若以爲伯寧所言如何?”

荀彧心中苦笑,他哪裡聽不出來曹操的用意。

他剛纔和曹操異口同聲的猜到了河內,自然是覺得滿寵說的有理。

可曹操爲何還要多此一問?

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河內危如累卵,又易攻難守,想要保全,無非只能靠着大軍和堅城。

堅城倒是有,不論是野王,還是溫縣,又或者是懷縣、河陽,俱是堅城。而且河內未有太大的兵禍,董卓反攻時,也只是攻佔了孟津,一把火燒掉之後就又撤回了河南地界。

因此,這些大城都沒有受到過什麼損傷,城池完備,可堪一用。

那麼差的可不就只有大軍了嗎?

曹操先前所言擴軍五萬,現在來看,自然也就毫不過分了。

荀彧如何還能出言反對?

曹操要的,就是荀彧心甘情願的助其擴軍。

沉默了片刻後,荀彧擡手作揖道:“明公目光如炬,深謀遠慮,彧自嘆弗如。”

“好、好!”

曹操得了滿意的答覆,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不過如今的正事還是擴軍,曹操笑了片刻之後,還是將笑聲收住,說出了內心真正的計劃:“我欲將三萬關中降卒盡數打亂,揀選精銳,充入各部之中。剩餘部分,則爲骨幹,用以編練新軍。然後再調張濟領本部精兵萬人北上,先行往援河內,令張繡領精兵五千,往駐關中,賈詡督餘部,仍駐筑陽,諸君以爲如何?”

曹操這番安排並無什麼大的問題,在場衆人自然無有不從。

只有荀彧開口,提醒了一下曹操,兗州方面需置一總覽之人。

曹操深以爲然,如今他的根基已經從兗州轉至了河洛,以司隸雒中,潁川,陳留、南陽、關中爲核心,形成了一個圓形的核心圈。

原來的領地兗州反倒是孤懸於外,而且地處狹長,若是平時也就罷了,一旦戰端開啓,就十分不利於指揮調度。

曹操沉思片刻後,有了決斷:“進東中郎將程昱爲振威將軍,仍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總覽兗州兩萬州兵並諸軍事。”

程昱本身就是兗州人,按照三互法,他是不能擔任兗州刺史的。

不過曹操要的就是這樣,無法成爲兗州刺史,又爲兗州部分本地士族豪強敵視的程昱,顯然成了曹操在兗州的絕佳代理人。

先前曹操就表奏了程昱爲東中郎將,這可是相當高的級別,算是中郎將中的重號,十分貴重。

同時,曹操還表奏程昱爲濟陰太守,爲他代爲處置兗州諸事。

如今戰事迫在眉睫,僅僅是東中郎將未免有些力單,於是在荀彧的提醒下,曹操當即給出了振威將軍的封號,再加上濟陰太守都兗州事的職分,足以讓程昱在必要時刻,能夠將兗州軍政一肩挑起。

至於程昱的才能夠不夠,那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張濟、張繡所部,曹操既不放心對方在荊州,也不願意讓這一部足足兩萬人的大軍在後方吃乾飯。

以張濟率主力馳援張楊無疑是一個妙招,畢竟張濟本人也是軍閥,還是剛剛投降曹操的小軍閥,派張濟前去,既能夠降低張楊的牴觸,又能消耗一下雜牌軍的力量,同時給自己主力集結訓練爭取時間,可謂是一舉多得。

至於張濟、張繡肯不肯?

除非他們是活膩了,否則夾在劉封和曹操這兩個巨無霸勢力的中間,也只有乖乖聽命一條路可走。

這一番佈置,毫無阻礙的順利通過,荀彧等人也都俱是贊同。

隨後,曹操又安排起腹心的防守任務,其中,以夏侯惇都萬人鎮守洛陽,不論各地何處告急,都與其沒有干係,只需要鎮守住雒中即是大功一件。

隨後,曹操又做出一個重要決定:“進廣陽太守、議郎、厲鋒校尉曹仁爲東中郎將,陳留太守,議郎。負責陳留諸軍事。”

之所以派出曹軍軍方事實上的第一號大佬曹仁坐鎮陳留,是因爲陳留在此時的特殊性。

在眼下,陳留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重中之重,不但是雒中都城溝通兗州濟陰的必經之處,同時又是潁川屯田區的屏障,更有大量的河流連通洛陽和中原腹地的聯繫。

一旦陳留失手,兗州和雒中的連接立刻就被切斷,同時潁川的屯田糧區立刻暴露在敵人的兵鋒之下,而劉備、劉封的援兵要麼被阻擋在陳國,要麼只能繞道經過不安全的潁川。

正因爲陳留如此重要,曹操才捨得將曹仁派往此處鎮守。

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31章 兩封家書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3章 大言欺人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16章 曲轅犁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7章 宴請趙田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84章 魯肅來信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18章 委以重任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17章 宴請趙田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290章 馮家有女
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31章 兩封家書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3章 大言欺人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16章 曲轅犁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7章 宴請趙田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84章 魯肅來信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18章 委以重任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17章 宴請趙田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290章 馮家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