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曹軍應對
眼見荀彧反應有些強烈,曹操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雖說如今的他收入要遠勝原時空中,可花銷卻是一點兒也沒少。
如今天子劉協的排場用度,也一樣遠勝原時空之中,袁紹、劉封、乃至於劉表、張楊這等小勢力進貢了之後,也是要看你曹操的表現的。
你要是把錢糧全花在了自己的軍隊上,劉備、劉封父子還好說一些,畢竟兩家盟友,而且許給的錢糧也不全是衝着天子給的,倒是有一大半是來源於劉封和曹操之間的密謀交易,只要彼此利益一致,這份錢糧就不會停了。
可問題是,除了劉備父子外,尚有袁紹、劉表、張楊這些人的供奉,他們可不會慣着曹操,多半會藉此趁機翻臉的。
故此,袁紹、劉表、張楊這些人進貢的五十餘萬錢糧,倒是有三分之一是流入了少府中,歸入天子內庫。剩下的三分之一上交給了國庫,曹操真正拿到的好處只有三分之一多一些,大約二十萬石左右。
倒是劉備父子的錢糧,曹操是毫不客氣的盡數充入私庫,一點都沒給天子、朝廷留下。
然而即便如此,曹操依舊感覺錢糧緊張,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讓他無時無刻不是捉襟見肘。
旁的不說,麾下的大頭兵還好,只要有口飯,就能對付過去,可軍官卻是不行。沒有足夠數量以及質量的軍官,光有大頭兵可沒用,即便徵募起來了也是毫無戰鬥力可言。
因此,自什長以上的軍官,待遇雖不比前漢以及開國初,但也是有着固定軍餉可以拿的,逢年過節,還有額外的賞賜,這也不僅僅是在曹操這邊如此,其他袁紹、劉表、劉璋這等有治政地方的軍閥皆是如此。
此外,除了軍官外,諸如樂進的先登營,于禁的泰山營,曹仁的親衛部曲這些精銳部曲的待遇也不一般,即便是普通士卒也得發放軍餉,以維持他們的高昂士氣和精悍戰力。
除此以外,還有屯田,也是一項極爲龐大的開支,給流民的口糧,種子,農具,耕牛,住房等等,無一不是一個巨大的錢糧黑洞,投入多少進去都嫌不足,就連曹操都爲之頭疼不已,全靠了荀彧等人從中周旋。
其他尚有幕府官吏開支,行政成本等等各項支出,因此,曹操對荀彧是相當感激。
他也曾在私底下計算過,如今算上南陽郡庫存的三十餘萬石,自家府庫中總共盈餘了一百三十萬石糧食,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豐厚了。再算算日子,秋收已經近在眼前,三個月內,光是劉備父子倆這裡就又能送來四十萬石糧食,再加上南陽郡的二十萬石稅賦,兩廂一加,可有兩百萬左右的庫藏。
關中降兵已成俘虜,自然不需要什麼募兵之費,但揀選消化之後,新增的口糧卻是少不得的,兩萬多的俘虜,每個月當要新增近六萬石的口糧消耗,雖不用備足一年的份額,可算算日子到明年的夏收,最少也得備足六個月,四十萬石是要準備的。
再預留一百萬石的糧食作爲壓倉,以應對突發事端,剩下的六十萬石盈餘,恰好能再募兵三萬人。
曹操想的很美好,可在荀彧看來,卻是把錢糧壓榨的一乾二淨,太過極限。
萬一再出點什麼事情,可不得還要靠他來斡旋週轉。
只是曹操雖然羞慚,但態度卻是十分堅定。
“文若,你有所不知。”
曹操嘆息一聲,從懷中取出一封帛書遞了過去。
荀彧初始疑惑不解,等接過文書看罷,才明白了曹操爲何如此急切。
這封帛書上只寫了一條信息,那就是河北的最新變故。
上面不但詳細記錄了公孫瓚兵敗易縣,被迫自焚,就連往援的張燕也被袁紹給打了個伏擊,損兵折將,潰退回了黑山。
公孫瓚一滅,張燕又遭到重創,眼下袁紹在河北幾乎再沒有對手了,也就難怪曹操會着急成現在這樣了。
“文若,以我對本初的瞭解,其人急功近利,外緩內厲,恐怕年內就會動兵,時不我待啊。”
曹操長嘆一聲,他這話可沒有半點誇張的意思,以他對袁紹的瞭解,是真的認爲對方會急切過河南下的。
想到這裡,曹操不由有些後悔先前是不是太過刺激對方了,可隨即又苦笑搖頭,自家事情自家清楚,即便真能重回到當時,恐怕自己還是會忍耐不住的。
無他,飛龍騎臉實在是太爽了。
在此時曹操的眼裡,雖然劉備、劉封父子倆的實力膨脹的厲害,但他依舊認爲最大的對手還是袁紹。
這並非曹操智謀不足,識人不明,而是因爲曹操是個東漢人。
不是東漢人,不明白袁氏這個姓氏在東漢的威力有多大,尤其是袁紹還一統了河北四州,曹操的地盤又緊挨着黃河一字排開,幾乎是首當其衝。
相反,劉備、劉封父子信譽良好,與他多次合作,進退有度,答應的錢糧物資從無推諉,尤其是這一次荊州分肥,足以證明對方還是相當重視他這個盟友的。
以曹操自度,若是異地相處,自己是絕無可能如此輕易就交出南陽的。
在眼下,曹操和劉備、劉封之間,倒是麻桿打狼兩頭怕,雙方暫時都沒有毀約的打算,而且還都擔心對方毀約。
於這種情況下,曹操目前最佳的應對方法,就是擴軍了。
只有自身實力強了,才能更好的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
“主公,寵有一思,不知是否當講?”
突然,滿寵開口插言道。
曹操、荀彧等人的目光皆是一轉,前者更是重重點頭道:“伯寧有何見解,但說無妨。”
得了曹操允許,滿寵這纔開口將心中所思說了出來:“主公,以寵之見,有劉驃騎于山東坐鎮,其勢與您成犄角呼應,如此一來,兗州一線當成兵法絕地,大司馬足智多謀,麾下謀士如雲,智者似雨,如何會看不出這等形絕之地?寵料大司馬不會如此不智,陷自家兵馬於絕地之中。”
滿寵這話一出,聽的曹操和荀彧俱是緩緩頷首,周圍夏侯惇、曹仁、曹洪、夏侯淵、于禁、樂進、韓浩等諸將皆若有所思。
看見衆人爲自己意見所影響,滿寵心中一喜,膽略大振,隨即繼續說道“況且大司馬此時貿然出兵河南,還會鑄成一大錯。”
荀彧清逸絕倫的臉上閃過一絲淺笑,應和道:“伯寧所言,可是劉驃騎?”
“不錯!正是劉驃騎!”
滿寵迎合道:“劉驃騎與大將軍素來和睦,更有左將軍從中穿針引線,暗結同盟。只是大司馬勢大,雙方盟約雖成,卻未必經得起考驗。若是此時大司馬強行渡河,侵入兗州,劉驃騎于山東必然驚駭,且盟約中也曾提及此時須出兵援我,大將軍正可以此試探劉驃騎之決心,而大司馬輕起邊釁之舉,也必然會將劉驃騎推向我主。因此,以寵之見,只要大司馬沒有失了心,必不會南下過河,反倒是另外一處要地,恐怕危在旦夕。”
曹操和荀彧異口同聲道:“河內!”
“不錯,正是河內!”
滿寵趕忙接道:“河內孤懸於河北,又緊鄰鄴城,先前大司馬全力應對前將軍和張燕,與大將軍又是夢遊,故而無瑕分心西顧。如今時過境遷,易攻難守,無險可阻的河內纔是真正首當其衝之所。”
坐在曹操下位左手第一人的夏侯惇挺起身體,衝着曹操拱手道:“主公,伯寧所言,有理有據,臣附議。”
曹操摸着短鬚,點了點頭,隨後將目光放到右手邊第一人荀彧身上:“文若以爲伯寧所言如何?”
荀彧心中苦笑,他哪裡聽不出來曹操的用意。
他剛纔和曹操異口同聲的猜到了河內,自然是覺得滿寵說的有理。
可曹操爲何還要多此一問?
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河內危如累卵,又易攻難守,想要保全,無非只能靠着大軍和堅城。
堅城倒是有,不論是野王,還是溫縣,又或者是懷縣、河陽,俱是堅城。而且河內未有太大的兵禍,董卓反攻時,也只是攻佔了孟津,一把火燒掉之後就又撤回了河南地界。
因此,這些大城都沒有受到過什麼損傷,城池完備,可堪一用。
那麼差的可不就只有大軍了嗎?
曹操先前所言擴軍五萬,現在來看,自然也就毫不過分了。
荀彧如何還能出言反對?
曹操要的,就是荀彧心甘情願的助其擴軍。
沉默了片刻後,荀彧擡手作揖道:“明公目光如炬,深謀遠慮,彧自嘆弗如。”
“好、好!”
曹操得了滿意的答覆,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不過如今的正事還是擴軍,曹操笑了片刻之後,還是將笑聲收住,說出了內心真正的計劃:“我欲將三萬關中降卒盡數打亂,揀選精銳,充入各部之中。剩餘部分,則爲骨幹,用以編練新軍。然後再調張濟領本部精兵萬人北上,先行往援河內,令張繡領精兵五千,往駐關中,賈詡督餘部,仍駐筑陽,諸君以爲如何?”
曹操這番安排並無什麼大的問題,在場衆人自然無有不從。
只有荀彧開口,提醒了一下曹操,兗州方面需置一總覽之人。
曹操深以爲然,如今他的根基已經從兗州轉至了河洛,以司隸雒中,潁川,陳留、南陽、關中爲核心,形成了一個圓形的核心圈。
原來的領地兗州反倒是孤懸於外,而且地處狹長,若是平時也就罷了,一旦戰端開啓,就十分不利於指揮調度。
曹操沉思片刻後,有了決斷:“進東中郎將程昱爲振威將軍,仍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總覽兗州兩萬州兵並諸軍事。”
程昱本身就是兗州人,按照三互法,他是不能擔任兗州刺史的。
不過曹操要的就是這樣,無法成爲兗州刺史,又爲兗州部分本地士族豪強敵視的程昱,顯然成了曹操在兗州的絕佳代理人。
先前曹操就表奏了程昱爲東中郎將,這可是相當高的級別,算是中郎將中的重號,十分貴重。
同時,曹操還表奏程昱爲濟陰太守,爲他代爲處置兗州諸事。
如今戰事迫在眉睫,僅僅是東中郎將未免有些力單,於是在荀彧的提醒下,曹操當即給出了振威將軍的封號,再加上濟陰太守都兗州事的職分,足以讓程昱在必要時刻,能夠將兗州軍政一肩挑起。
至於程昱的才能夠不夠,那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張濟、張繡所部,曹操既不放心對方在荊州,也不願意讓這一部足足兩萬人的大軍在後方吃乾飯。
以張濟率主力馳援張楊無疑是一個妙招,畢竟張濟本人也是軍閥,還是剛剛投降曹操的小軍閥,派張濟前去,既能夠降低張楊的牴觸,又能消耗一下雜牌軍的力量,同時給自己主力集結訓練爭取時間,可謂是一舉多得。
至於張濟、張繡肯不肯?
除非他們是活膩了,否則夾在劉封和曹操這兩個巨無霸勢力的中間,也只有乖乖聽命一條路可走。
這一番佈置,毫無阻礙的順利通過,荀彧等人也都俱是贊同。
隨後,曹操又安排起腹心的防守任務,其中,以夏侯惇都萬人鎮守洛陽,不論各地何處告急,都與其沒有干係,只需要鎮守住雒中即是大功一件。
隨後,曹操又做出一個重要決定:“進廣陽太守、議郎、厲鋒校尉曹仁爲東中郎將,陳留太守,議郎。負責陳留諸軍事。”
之所以派出曹軍軍方事實上的第一號大佬曹仁坐鎮陳留,是因爲陳留在此時的特殊性。
在眼下,陳留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重中之重,不但是雒中都城溝通兗州濟陰的必經之處,同時又是潁川屯田區的屏障,更有大量的河流連通洛陽和中原腹地的聯繫。
一旦陳留失手,兗州和雒中的連接立刻就被切斷,同時潁川的屯田糧區立刻暴露在敵人的兵鋒之下,而劉備、劉封的援兵要麼被阻擋在陳國,要麼只能繞道經過不安全的潁川。
正因爲陳留如此重要,曹操才捨得將曹仁派往此處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