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平定三郡

第523章 平定三郡

諸葛亮自上任原豫章故郡以來,所做與陸遜較爲相似,先以呂蒙、淩統等人率精銳親衛外出偵探地形,察知豪強。

此時的豫章郡雖然分爲三郡,可形勢卻一點兒都不比會南以及丹陽郡來的輕鬆。

在豫章郡東部,現在的鄱陽郡中,有彭材、李玉、王海等起兵作賊叛亂,襲擾地方,威逼縣城,以及聚衆兩萬餘人。

同時,豫章郡中部,又有山越宗帥尤突舉衆四萬餘人梅嶺一帶,並積極聯合鄱陽湖流域的彭虎等豪強舉作亂。

而在豫章郡的南部,也即是如今新建的贛郡一帶,山越大豪潘臨豫章不服王化,舉兵抗拒漢軍,驅趕漢民以及朝廷官吏。

再加上豫章東部(今上饒一帶),豪強僮芝興兵作亂,如今更自立爲廬陵太守,盤踞在當地爲非作歹,橫徵暴斂。

至於豫章大姓(如南昌塗氏、宜春諶氏)間的私兵衝突,驅逐官吏,那更是數不勝數。

在這種情況之下,諸葛亮進行了分而化之的策略,因病施藥。

他先是將兵力聚集到豫章郡治南昌城中,用以震懾當地大姓。

隨後,諸葛亮選擇了南昌本地聲名最爲狼藉的塗氏爲目標,發檄文聲討其罪,令其出降。

在遭到拒絕之後,即出兵鎮壓。

呂蒙、淩統等人率領傅彤、霍篤、霍峻等精兵強將,僅僅只用了半個多時辰,就攻破了塗氏位於南昌城外的塢堡,陣斬一百餘級,生俘一千一百餘青壯。

牽塗氏之族長於南昌城門,獻俘諸葛。

這一舉措,大大震驚了當地各大士族豪強,漢軍強大的戰力和悍不畏死的作風,直接震懾的南昌諸多士族豪強一時失聲。

隨後,諸葛亮又在豫章郡守的配合之下,撫誘並舉,徵召南昌劉氏、宜春諶氏等豪強子弟爲官,從而成功的安撫住了當地大姓豪族,並從他們手中奪回了部分的治權,同時也將各大豪族的私兵聚集了起來,建成了爲數四千餘人的郡、縣兵。

緊接着,諸葛亮飛書江陵,向當地的水軍中郎將蔣欽求援,得其援助一千水軍精銳並戰艦兩百餘艘。

再以這支水軍精銳爲核心,輔以豫章本地豪強的水軍一千餘人,由呂蒙親率本部精銳千人,以三千人之軍,夜襲彭虎所部水寨,一戰功成,陣斬七百餘級,溺死千餘,俘獲一萬餘戶,四萬餘人。

彭虎爲呂蒙重傷所擒,餘部望風而降。

同時,淩統則率傅彤、霍峻,領本部精銳兩千人,並豫章郡兵兩千人,合兵四千,與尤突正面決戰,大敗之,陣斬兩千餘級。

隨後,又進戰突襲尤突據點,再破之,霍峻陣斬尤突麾下悍將尤牙,傅彤砍斷尤字大旗,並生擒尤突。

餘衆潰散之後,陸續請降,皆照準。

經此兩戰,豫章中部不服王化的山越、漢族豪強一掃而空,生獲青壯百姓四萬餘人,老弱婦孺七萬。

諸葛亮隨即下令,從中揀選精銳萬餘人,建水軍兩千人。

豪強僮芝見漢軍主力西走,鄱陽空虛,以爲有可乘之機,故此率麾下精銳六千餘人出山,企圖偷襲鄱陽。

結果在鄱陽城外,爲霍篤所率本部一千精銳所敗,倉皇逃走。

此戰,霍篤陣斬四百餘級,俘虜兩千餘人,僮芝可謂是精銳盡喪,再不復先前之勢。

隨後,諸葛亮休養生息,安撫地方,鼓勵桑農,並積極招撫地方豪族,不再用兵。

周圍叛軍豪強,山越頭領都爲諸葛用兵所駭,氣勢大爲之沮,叛軍勢力變得低調了起來。

秋收之後,山越叛軍本以爲諸葛亮會動兵,卻遲遲不見漢軍動作,眼見天氣漸冷,大雪即將封山,不由長鬆了一口氣,以爲諸葛亮今年不會再戰,大爲鬆懈了起來。

可諸葛亮卻在入冬之後,悄然出兵。

以水軍爲依託,諸葛亮兵分兩路,一路沿鄱水,自鄱陽出發,兵力六千人,兵鋒直指昌平。這裡也就是後世的景德鎮,周圍皆是山地,漢民、山越混居。

其中彭材、李玉、王海就在此處叛亂,威脅鄱陽。

先前僮芝進攻鄱陽時,他們也想要呼應,只是因爲僮芝誤以爲鄱陽空虛,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這才拒絕了彭材等人的合兵之議。

彭材等人在昌平周圍聚攏了兩三萬人,其中既有漢民,也有山越民,就連彭材等人,也俱是混血血統。

僮芝在鄱陽城外慘敗之後,彭材等人擔心漢軍進攻,一直擔驚受怕。

結果直到入冬之後都沒見漢軍動作,自然從上到下就鬆懈了下來。

等到發現漢軍突襲的時候,漢軍都已經出現在了營寨外了。

倉促迎戰,僅僅只是抵抗了一個時辰後就宣告營門失守,彭材爲呂蒙所斬,李玉爲霍峻所斬,王海見機得快,請降成功,留得了一條性命。

呂蒙此戰斬首四百八十餘級,俘虜兩萬餘衆,其中半數都是青壯。

而另外一路則以淩統爲主將,沿餘水進軍上饒地區,目標正是先前在鄱陽城外慘敗的僮芝。

大敗而歸的僮芝回到上饒地區後,聲望大減,麾下諸多山越小部族有些蠢蠢欲動起來。

好在漢軍沒有乘勝追擊,給了僮芝鎮壓不服,清理內亂的機會。

看着入冬之後漢軍都沒動靜,僮芝也是長鬆了一口氣,放鬆了下來。

就在僮芝想着明年重新舉兵,再戰鄱陽,報仇雪恨的時候,淩統所率的漢軍已經到了他眼皮子底下。

等到漢軍發起攻勢時,僮芝仍然不信。

直到淩統帶着親衛鐵甲士衝到他面前時,僮芝驚駭之下,竟跪地請降。

僮芝一投降,山越軍的士氣徹底崩潰,士卒非降即逃。

外面大雪封山,山越人普遍沒有漢軍的越冬準備,這時候即便逃出去了,也是毫無生路。

漢軍能夠如此行動,完全是因爲諸葛亮爲漢軍準備好了極爲充足的後勤補給,以及超額的運輸力,漢軍一路行軍,每到宿營,即是普通士卒都能享受到熱水泡腳的待遇。

正是因爲如此,漢軍才能在冬日行軍作戰,而沒有造成大量的傷病減員。

漢軍的大獲全勝,早就在諸葛亮完美的後勤補給上註定了。

這正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也。 因此,接下來的幾天裡,山越人又紛紛從大山中走出,向漢軍請降。

很快,漢軍大勝,生擒僮芝的消息傳了出去,不僅僅是僮芝城寨中的士卒重新跑回來投降。就連整個上饒地區,原本依附於僮芝的漢民豪強、山越部落們也紛紛請降。

七八天的時間內,淩統所部竟收得山越部衆三萬餘戶,近二十萬人,整個上饒地區爲之一平。

諸葛亮在收到捷報之後,先後派人安撫衆人,並計劃在開年之後,將他們移往平原,編戶齊民,並派出官吏指導山越百姓耕作桑農。

一時之間,原豫章境內竟爲之一清,各地叛軍亂匪,山越豪強悉數爲漢軍清剿,只剩下了最南面,如今新建贛郡之內的山越大豪潘臨所部。

這並非是因爲潘臨太強,而是因爲其地處偏遠,又是羣山環繞,暫時不易進軍罷了。

如今豫章郡內羣豪降服,亂軍盡除,只剩下潘臨一部,也就顯得格外顯眼了。

可以想見的是,今年開春之後,漢軍肯定會集結主力南下。

到那時候,潘臨要面臨的很可能是上萬人的漢軍主力精銳。

此時的諸葛亮、呂蒙、淩統等人還不知道南面賀齊、高順、鄭寶的大勝。

這樣一來,潘臨這數萬人已經陷入了漢軍東、北四五萬大軍的包圍之中。如果再考慮到南海郡和桂陽郡的漢軍,那當真就是四面合圍,十面埋伏的死局了。

可見,潘臨雖然暫時還在苟延殘喘,也已經是疥蘚之患,無足輕重了。

若是潘臨知機,趁早投降,那還不失保全闔家老小的機會。

若真是要頑抗到底,那真就是給劉封麾下的諸將們提供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了。

會稽南部的局勢,那是歷史上原有的格局,當地的這些山越、漢民豪強也都是在這個時候舉兵造反的。

這些人並不會因爲來的不是孫策,而是劉封就不造反了。甚至因爲劉封對漢化、制度化推行力度更大而造反的更爲積極。

本質的矛盾是劉封推行改土歸流的措施與當地漢民豪強、山越大酋想要維持統治的目標是截然相反,互相沖突的。

但豫章郡、丹陽郡這一波造反卻是大大出乎了劉封的意料。

雖然這個本質矛盾依舊在,可劉封爲了進攻荊州,抽空了揚州本地的精銳武力,境內大部分地區純粹是靠本地的士族豪強以及有限的縣兵、郡兵在維持。

因此,劉封對豫章、丹陽郡的士族豪強,乃至於山越大酋都稍稍放鬆了一些,再加上先前周瑜、賈逵等部也進行過清剿行動。

本以爲這些措施是能夠維持到荊州戰事結束的。

可劉封還是高估了這些士族豪強,山越大酋的智商,也低估了他們的貪婪和野心。

這些人是一點兒都不想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甚至還想要趁機擴大自己的權柄。

陸遜、諸葛亮所平定的這些叛亂,原本的歷史上也曾經有過,但發生的時間卻絕不是現在。

可現在卻是一股腦兒的爆發出來,雖然有着不少好鄰居的暗中挑撥,但更大的原因必然是因爲這些人對改土歸流的怨恨、厭惡和反抗。

這些人抱團式的反叛,就是想要趁着揚州軍主力西征的機會,掀翻劉封在當地的統治,然後以此來和劉封談判,討要好處,乃至於是自治的幻想。

劉封將諸葛亮、陸遜、龐統三人分派各地,既是希望用他們之才幹平定叛亂,鎮撫地方。同時也是希望他們能夠通過這些考驗,獲取功勳,積攢資本。

現在看來,三人做的都要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好。

其中最爲出彩的是諸葛亮和陸遜。

其實這個結果也很符合事實,畢竟這兩位可都是武廟級別的軍事家。

倒是龐統的表現也很亮眼,完全對得起劉封對他的培養和信任。

想必經此一役,日後越級拔擢這三人,應該也沒有多少人會不服了。

諸葛亮的奏報上與賀齊、陸遜一樣,除了彙報事情經過和戰果外,還談到了增建縣邑的事情,

就以豫章爲例,上饒、昌平等地依舊地廣人稀,完全可以再拆分幾個新的縣邑出來。

歷史上上饒地區這裡也有貴溪、弋陽、玉山等縣分屬,可見僅僅以上饒一縣管轄,的確還是太過鬆散了。

對於諸葛亮、賀齊、陸遜等人的所請,劉封是極爲贊同的,但他並沒有立刻決斷,而是將權力下放給了諸葛亮等人,允許他們先行勘探,有了結果之後,上報幕府裁決。

賀齊、諸葛亮、陸遜、龐統四人的捷報,大大減輕了劉封以及整個揚州州府、左將軍幕府的壓力。

同時,他們的大勝,以及對地方勢力的清剿,無疑也會大幅度的增強揚州州府、左將軍幕府對地方實權的掌控。

這些掌控可不是毫無意義的,這些掌控就意味着更多的錢糧,更多的人力,更多的物資。

肉眼可見的是,今年揚州的賦稅一定會上升一個臺階,僅以劉封自己保守估計,錢糧方面恐怕最少也能上漲整整一成。

更別說這些人大勝,還斬獲了爲數驚人的錢財、糧食、珍寶了。

光是賀齊所部,就封存了數十萬石糧食,這些糧食原本都是洪明等人的軍糧,如今悉數落入了賀齊之手。

同樣,諸葛亮在豫章的行動也是一般。

打完之後才發現,除去消耗外,竟然還血賺了許多,光是糧食又淨收入了數十萬石,這還不算其他的皮毛、木材、財帛等等物資。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完全是因爲地方勢力對地方權柄、賦稅的竊取。

這些原本是國家的賦稅,結果全部流入到私人的腰包,甚至成爲了他們豢養私兵,對抗國家,保存自身非法權力的資本。

如今對抗失敗,這些物資自然也會重新爲國家所掌控了。

不過這種橫財也只能發一次,畢竟如此數量的糧食、錢財、各類物資,也是這些地頭蛇們辛辛苦苦幾十年,甚至是幾代人積攢下來的。

(本章完)

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42章 韓循獻策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79章 玄德教子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90章 二愣移木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47章 郭嘉荀攸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8章 晨昏定省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61章 陳羣家書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17章 宴請趙田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14章 獻策屯田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75章 達成契約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15章 潘璋歸心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614章 攻打成都
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42章 韓循獻策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79章 玄德教子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90章 二愣移木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47章 郭嘉荀攸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8章 晨昏定省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61章 陳羣家書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17章 宴請趙田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14章 獻策屯田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75章 達成契約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15章 潘璋歸心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614章 攻打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