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大破雍闓

“動了!敵中軍動了!”

瞭望的士卒突然朝着魏延大聲喊了起來,一邊喊着,一邊還用右手遙指雍闓中軍的方向。

此時戰事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的階段,雍閭都統的右翼連番強攻,最近一次已經成功攻入營寨之中,幸虧左翼軍候反擊得手,這才暫時阻止了對方繼續擴大戰果。

可饒是如此,左翼的危機依舊沒有解決,營寨隨時都有被徹底攻破的可能。

至於中軍,魏延的重賞加上漢軍精銳的超凡戰力,成功穩住了局面。

即便對面前、中兩隊高達兩千餘衆再次發動猛攻,又有板盾、藤牌遮蔽箭矢,可中軍依舊誓死抵抗。

靠着緊急補充的糖水、鹽水,漢軍這邊的體力和氣力無疑是要好過對方許多。

只是漢軍這一邊依舊是人數劣勢,局面仍然十分嚴畯。

雍闓的耐心也已經降低到了臨界點,最後壓軸的一千中軍親衛終於動了起來,朝着前面壓了過來。

“好!”

魏延面容沉穩,只是眼睛之中閃過一絲興奮:“告訴左翼,務必頂住最後半個時辰。傳令中軍,一步不許後退。”

隨後,魏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將手旁的糖水一飲而盡。

“爲某披甲。”

魏延作爲主將,本身又是猛將,可謂是身披三層重甲。

最裡面是多層疊態絲綢內襯,可別小看絲綢,這玩意是古代最能防護箭矢的衣物。纖維結構的緩衝作用能夠有效的阻擋箭矢,並具有高韌性和彈性。

當箭矢射中多層絲綢時,蠶絲纖維會迅速將衝擊力分散到周圍織物,避免單點穿透。

這種防護力自然是不能和金屬甲冑相比的,可一旦配合上金屬甲冑,卻能極大的加強金屬甲冑對穿透性重箭的防護能力。

在絲綢內襯的外面,魏延又套上了一件做工精巧輕便的皮甲。這皮甲很是貼身,且具有一定的柔韌性,絲毫不會影響四肢的活動能力。

最後,纔是來自徐州彭城的精工冷鍛鋼甲。

當魏延穿戴完畢後,本就身材高大的他宛若一座行動的雕像,光是站着不動,就能嚇破不少人的膽子。

魏延穿戴齊備之後,看着雍闓的大軍一步步走近,等到對方靠近到戰線百步左右時,魏延轉身走下城樓,同時對着留守軍官吩咐道:“待我我鐵甲銳士出擊之後,升紅旗,擂中軍大鼓,敢有言退者,格殺勿論!”

“喏!”

魏延走下城樓,先前休息的五十位鐵甲猛士也已經休息完畢,重新着甲。

魏延走到衆人面前,開口問道:“諸君,可還敢戰否?”

一衆漢家猛士慷慨回道:“願隨將軍出戰!”

“諸君,功勞只在陣前取。”

魏延指了指對面越來越靠近的雍闓中軍:“此戰勝,則首功在我,延願與諸君共享之!諸君且看……”

衆人疑惑的目光望了過去,看見的自然是數千逼近的雍闓之兵。

就在衆人不解時,魏延繼續開口道:“諸君且看!這滿野蠻夷,分明就是行走的封侯印綬!正待我等取之!不知諸君可有意同呼!?”

“我等皆願追隨將軍建功立業,馬革裹屍,死不旋踵!”

這一下,除了五十鐵甲猛士外,隨魏延一起下樓的一百大黃弩手也一起高聲呼喊了起來。此時,這些大黃弩手也已經射光了庫存的弩箭,紛紛換裝近戰武器,打算追隨魏延血戰到底。

“善!”

魏延滿意的點了點頭:“大丈夫建功名、取富貴,當在今日!諸君且隨某來!”

漢軍士卒爲魏延所激勵,士氣攀升到了頂點,紛紛追在魏延身後。

雍闓的中軍壓上之後,漢軍這邊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漢軍這邊還能支撐,可漢協軍這邊雖然奮力抵抗,但無論軍械、訓練和素質都遠不如漢軍,又連續作戰,極爲疲勞,眼見對方又來了新的生力軍,軍心本能的開始產生了動搖。

好在就在此時,魏延帶着最後兩百人的生力軍馳援趕到。

魏延手持長柄大刀,親爲鋒矢,殺入敵陣,後面跟着以五十鐵甲士爲核心的兩百漢軍,一時之間,彷彿如熱刀切黃油一般深入敵陣,所阻者無一人是魏延三合之敵,兩邊的百越勇士也俱被擋開。

到了這個地步,別說是漢軍、漢協軍浴血廝殺了,就是雍闓這邊的雍家部曲和百越南蠻兵也俱是殺紅了眼。

雙方已經扔下了上千具屍體,還有數以倍計的傷者,戰鬥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魏延這一波殺出,鋒芒直指雍闓。

僅僅只是五十多息時間,就深入雍闓軍中三十多步,一度衝動了雍闓中軍的陣腳,險些將對方的陣型都給攪亂了。

雍闓畢竟也是南中名將,及時安撫士卒,並將身邊親衛投入戰鬥,總算是擋住了魏延的這一波反擊。

可沒等雍闓稍稍鬆口氣時,城頭突然鼓聲震天,一面碩大的漢字紅旗升上了城樓。

雍闓心中一沉,下意識暗叫不好,趕忙打量起戰場形勢來。

此時,雍閭的右翼軍已經再度攻入營寨之中,雙方圍繞缺口反覆衝殺,一方想要擴大缺口,一方則是拼死反擊。僅僅只是五十多息的功夫,缺口處已經扔下了數十具屍體,逼的雍閭軍想要繼續進攻還得先搬開屍體才行。

中軍方面,魏延決死突擊雖然爲雍闓親軍所阻,但仔細分辨,對方居然並沒有被徹底遏制,魏延仍在前進,只是速度比先前慢了許多。

雍闓緊盯着魏延,莫非對方還有後手?

可這速度卻是不像是後手所在。

糾結了好一會,雍闓猛的想起還有自己的左翼,於是轉頭就想要去看左翼。

沒等他轉過頭,左翼方向突然響起山呼海嘯般的呼聲。

雍闓趕忙轉過頭去看,卻發現左翼原本完整的陣線竟然在自己的眼前開始慢慢崩裂。

雍闓頓時大驚失色,趕忙仔細去傾聽左翼傳來的呼喊聲,認真辨別之下,只聽得左翼漢軍不斷的在山呼萬勝。突然,遠處再次爆發出海嘯聲,漢字軍旗已經衝到了左翼陣後,爲首一將高聲大喊:“呂徵已爲我所斬!我乃大漢魏將軍所部軍司馬黃鳴,呂徵業已授首,爾等還不早降?!”

雍闓不可置信的看了過去,卻發現那漢將手中提着一個人頭,高舉過頭,正大聲呼喝,而他身邊的漢軍士卒也是一起呼喊。而自己左翼的兵卒已經開始徹底崩潰,或是跪地求饒,或是朝着戰場四周逃跑,只有極少數在軍官的指揮下想要向自己所在的中軍靠攏。

這些人成爲了漢軍優先追擊打擊的對象,沿途不斷的扔下一具具屍體。

雍闓對面的魏延也聽到了左翼的呼喊,古板剛矜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他將主力精銳一直暗藏在右翼,爲的就是要將對方右翼徹底打崩,而魏延選擇的動手時機,就是雍闓忍不住將中軍主力投入戰鬥的那一刻。

城樓上升起的漢字紅旗以及城頭高懸的戰鼓聲,都是下達總攻命令的信號。黃鳴果然沒有辜負他,僅僅只是百餘息就成功斬將奪旗,徹底撕碎了雍闓軍的左翼。

黃鳴在擊破呂徵的左翼後,下令漢協軍四散出擊敵軍,而以本部精銳漢兵轉向,從右前方朝着雍闓的中軍殺了過來。

完了!

雍闓的腦中只剩下了這兩個字。

左翼徹底崩潰,中軍還被魏延突出了一個大突出部,士卒已經無心作戰,紛紛左顧。

這樣的局面,縱然韓信再世,吳起復生恐怕也得考慮撤軍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條路,那就是趁着魏延突出靠前,先行將之斬殺!

若是能夠得手,不但能扭轉戰況,更能反敗爲勝。

不過想要完成這一點,那就得看雍闓有沒有霸王之勇猛和項王之膽略了。

雍闓平素也以勇猛著稱,且在南中稱雄慣了,眼見敗局已定,心中不甘,竟真就率領剩餘親衛朝着魏延衝了過去。

魏延看見這一幕,自然大喜過望,當即就迎了上去。

雙方甫一交手,雍闓立刻就意識到不對勁。

魏延身上的甲冑提供的防護力要遠勝於雍闓,而魏延的勇力更是遠在雍闓之上。

甲冑精良,軍械銳利,勁力上風,魏延直接放棄防守,全力進攻,僅僅只是五六合交手,就一刀砍傷了雍闓的左臂。

雍闓的親衛拼死撲上,幾乎用性命拖住了魏延,給雍闓爭取到了一線生機。

雍闓這一逃亡,中軍也隨即崩潰。

右翼的雍閭眼看局勢大危,趕忙撤軍,好在此時魏延正在追殺中軍,而魏延左翼傷亡慘重,好容易守住了營寨,此時也再無餘力追擊雍閭。

這使得雍閭成爲了唯一成建制撤出戰場的主力,逃回了滇池縣中。

雍闓的中軍和左軍被魏延追殺出三十里地,一直追到滇池城下才鳴金收兵。

這一戰,魏延以寡擊衆,以弱勝強,大敗雍闓部曲和南蠻兵聯軍,陣斬兩千一百餘級,俘獲一千餘人,可謂一戰就將雍闓所部給徹底打垮了。

雍闓本人逃回滇池之後重新收拾殘兵敗將,除了右軍還算爭氣,保有一千一百多人外,中軍、右軍攏共不過一千多人,其他的不是跑散了,就是乾脆逃進大山裡去了。

南蠻兵幾乎一個沒有,即便沒有被漢軍斬殺俘獲,剩下的也俱是逃回山中,除了少數被裹挾的以外,幾乎沒有一個南蠻兵是主動進入滇池城的。

看着非死即傷的殘兵敗將們,雍闓心中滿是絕望,將軍隊扔給弟弟雍閭安撫,自己躲入郡府之中喝了個爛醉如泥。

**

另一邊,大勝之後的漢軍一路追殺雍軍至滇池城外,收兵歸途之中,又抓獲了不少躲藏起來的俘虜。

等到魏延等漢軍返回俞元時,時間已是午夜。

好在俞元城外燃起數個巨大火堆,給漢軍指引了歸途,而城中婦孺老人早已經準備了飯食飲水,更爲漢軍準備了熱水清洗身體。

魏延並沒有因爲大勝而掉以輕心,除了讓主力入城休息外,還修繕了城門外營寨的缺口,重新安排了部衆入駐,更派出斥候監視滇池方向,以防雍闓不死心,還想夜襲。

忙完這一切,魏延剛想要休息一會,卻突然得到報告,俞元城南的撫仙湖上駛來了一支船隊,爲數大約五六十艘。

魏延吃了一驚,隨後立刻下達了警報。

好在隨後的消息顯示這是虛驚一場,自撫仙湖趕來的乃是孫策親領的三百精銳,是陸遜在收到魏延消息之後,擔心雍闓會反擊俞元,故此抽調出六十艘小船給孫策,讓其自撫仙湖先行北上,趕來支援。

天黑之後,城門緊逼,魏延站在城門上朝着孫策喊話,請他在一旁營寨中休息。

孫策雖然有些不悅,但在劉封麾下也有數年之久,對此也早已經熟悉。於是,孫策將三百部下安置在營寨之中,而他本人則要求坐籮筐入城。

對於孫策這合理的要求,魏延自然不能拒絕。

很快,孫策就被拉上了城頭,然後從籮筐中跳了出來。

“文長,今日爲何不待將軍之令就擅自迎戰?”

孫策一上城樓,就先聲奪人。他雖然是剛到,但俞元城內外到處都是戰火的痕跡,以孫策的久經沙場自然不難看出。

孫策此來,乃是奉了陸遜之令馳援魏延,結果自己和部下急匆匆的連夜趕來,卻錯過了一場盛宴,孫策如何能高興的起來。

魏延面容有些木訥,今日廝殺一日,剛想休息,又碰上了孫策來援,此時的他已經很是疲憊。

聽到孫策的問話,他勉力開口回答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孫策卻是冷笑道:“非是貪功即可,否則陸將軍必會上奏左將軍,屆時大家顏面上可都不好看。”

魏延沉默片刻,又開口道:“今日雍闓所部爲我所重創,敗退回城。若是伯符將軍不嫌棄,延願與將軍共取滇池。”

孫策嘿嘿一笑,欣然接受。

茲事體大,不管魏延是否分功於他,陸遜無疑都會將魏延的事情上報。至於處理結果,那當然是左將軍親自決斷,他孫策可沒辦法左右其中。

眼下能逼的魏延讓步,分功於他,纔是孫策提起此事的真正目的。

第80章 父慈子孝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84章 魯肅來信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84章 魯肅來信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7章 各方反應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31章 兩封家書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53章 挑選遺孤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61章 陳羣家書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37章 心腹大患第17章 宴請趙田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15章 潘璋歸心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36章 問對徐州第629章 遊說劉 龐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14章 獻策屯田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56章 釜底抽糧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78章 戰役計劃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420章 巡視產業
第80章 父慈子孝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84章 魯肅來信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84章 魯肅來信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7章 各方反應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31章 兩封家書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53章 挑選遺孤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61章 陳羣家書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37章 心腹大患第17章 宴請趙田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15章 潘璋歸心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36章 問對徐州第629章 遊說劉 龐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14章 獻策屯田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56章 釜底抽糧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78章 戰役計劃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420章 巡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