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元龍募資

這可不是劉表沒有自知之明,而是劉備擴張的太過迅速了,短短兩年時間,居然從一郡半的地盤擴張到了兩州半,兵力也從四萬餘人擴張到了十萬加。

但凡有識之士,都會懷疑劉備軍過於虛浮,讓人懷疑他根基不穩。

再加上劉備在荊州面前可是始終保持着低姿態,讓劉表賺到了大把大把的好處,才讓荊州得以對徐州繼續出售糧食。

眼下劉表的荊州一樣是擁兵十萬以上規模的大藩鎮,僅江夏黃家就有兩萬餘兵馬,其中過半爲水軍,又對下游有着上游優勢。

糧爲軍膽,沒有糧食,縱有百萬雄兵也不過是烏合之衆,更何況如今劉備治下的淮泗五郡正遭遇數十年難遇的大旱了。

廣義上的淮泗地區包括了揚州的九江、廬江、徐州的廣陵、豫州的汝南和沛國。

這六個郡中,只有廣陵災情較少,其他五個郡都被這次旱情波及,而最嚴重的九江、廬江則是全境淪陷。

這樣大的面積,幾乎能有一州之地。

以劉表的經驗來看,沒有百萬石以上的糧食救災,最少也得餓死一半以上的災民。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哪裡還有興兵的餘力。

劉表正是自覺隨時能夠切斷劉備的糧食供應,纔會產生輕視劉備的想法,畢竟當一個人覺得對方的生死都捏在自己的手上時,心態也就很難保持平和了。

劉封的話讓劉備陷入了沉思,心中更是意動不已。

平心而論,兩年前他只有大半個下邳和小半個東海時,都有四萬人馬,如今地盤漲了十倍不止,十萬人確實太少了。

尤其劉封在年初時給劉備送來了一份細作情報,上面大致羅列了各路軍閥的兵力數據。

大司馬袁紹的總兵力赫然高達三十五萬之衆,劉表則爲十二萬,而曹操也有八萬人。

這麼一比較,二十萬似乎也不是什麼大數字了。

劉備面露意動之色,衝着劉封詢問起來:“若是突然擴軍一倍,糧食、軍械、甲器、被服等物資可還跟得上?”

“跟得上!”

發現老爹的態度出現鬆動後,劉封自然不可能掉鏈子:“父親有所不知,今年的稅賦至少能在去年的基礎之上翻上一倍,明年還會再漲三成!”

“此言當真!?”

饒是劉備城府極深,也有些震驚失態了。

好在劉備在自家好大兒面前已經不是第一次失態了,次數多的都有些習慣了。

劉備拉住劉封的手,臉上流露着抑制不住的喜色。

這大半年的,劉備只看見花錢如同流水,海量的糧食、被服、工具、財帛被花了出去,變成了田間地頭的水車、河渠和蓄水湖。

要不是之前的積蓄以及劉封大力度的補貼,再加上新投入的工坊開始爆起了產能,就是有錢都未必能買得到這麼許多的工具器械。

工程進度進行的如此之快,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下料狠,物質保障充足,所有的鋤頭、鏟子、碾子都是使用的最好材料,要麼是鐵質工具,要麼是老木樁,要麼是大青石,用料極爲紮實。

尤其是鋤頭、鏟子這類器具,在使用了水利鍛打和模塊生產後,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日產量高達四百餘件。

沒有這個產量,還真沒法補充的起來。

要知道一線工程的日消耗量也是相當驚人的,每天損耗都是一二百件之多。

第二個原因自然是老祖宗的庇佑,芍陂水利工程的大體架構還在那裡,主要還是疏通淤泥,加深壕溝,增設支線水渠和水排,不需要進行開山之類的最高難度工程。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人力資源充沛,不但動員起了淮泗本地的百姓,還送來了將近十萬人的青壯,自然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過饒是如此,眼下的水利工程也只是完成了主體,還有不少可以增擴的空間。但劉封覺得暫時沒有必要繼續增擴了,可以留待日後再說。否則真就要成了爲他人作嫁衣了。

“父親,去年徐州年入一億五千萬錢,這還是父親減免了部分苛捐雜稅的結果。今年預計收入在一億八千萬錢至兩億錢。”

劉封開始掰着手指給劉備算起賬來:“揚州初定,雖然略有存款,卻需犒賞全軍,故此今年的稅賦是沒有了,但明年最少也能有兩億錢保底。”

劉備眼睛一亮,江北兩郡今年是必然要免稅了,既然要施恩,就施的徹底一點,劉備是打算豁免九江、廬江所有稅賦的。

因此,明年淮泗旱情變小一些之後,那肯定是要照常徵稅了。

“最後豫州,估計也能有兩億錢左右的收入。”

劉備明面上就已經有了汝南、沛國、魯國、樑國四個郡國,同時還對陳國有影響力,因此豫州大半已經在他治下。

豫州乃是大州,極爲豐饒,物產豐富,人口衆多,商貿發達。

即便少了潁川和陳國的賦稅,一樣可以輕鬆繳上兩億錢以上的賦稅。

如此一來,明年劉備驃騎府中的收入當在六億錢以上。

別看這個數字不多,可這卻是刨除了所有政府開支之外的淨收入。

而且隨着劉備集團的地盤越來越大,劉封如今生意做的也是如火如荼,今年保底能收入三億錢,明年更有可能突破四億。

原因無非也是三個,一個地盤大了,劉封生意的稅收都便宜在自家鍋裡了。其次就是劉封又開發出了新的拳頭商品——香油、鐵質工具。尤其是鐵質工具,這可是好東西,能夠大大提升農民的工作效率。

另一個就是在治下行商的商隊變得更爲安全了,商路也變得更多了。

如今南下的船隊可以直抵交趾,不但爲交趾帶去霜糖、雪鹽、香油、鐵質工具等等獨一無二的商品,同時也可以從交趾帶回珍珠、象牙、香料、棉布等諸多交趾珍貴特產。

第一批船隊已經南下,劉封特地叮囑了要弄回占城稻和棉花的種子。

得知自己家底如此豐厚,劉備也大爲動心。

他之前猶豫並不是不想擴軍,而是被劉封擴軍一倍給嚇到了。

劉備擔心脆弱的財政會因爲這一輪擴軍而徹底崩潰,萬一鬧出兵變,那可不是說笑的事情。劉備前半生居無定所,毫無根基,只能仰人鼻息。

可他硬是憑着處事公正俠義,對手下恩威並重,即便如此,也有好幾次險些鬧出了譁變。尤其是剛剛接手徐州的時候,雖然曹豹、許耽等人並沒有真實的反意,可劉備那段時間當真是極不好過,整整半年都沒睡過一個踏實覺。

故而劉備剛剛還是想勸說劉封不要急躁,可先嚐試擴軍一兩萬,慢慢增兵。

可現在聽說下半年秋收後就有三四億進賬,明年更是有六億錢之多,底氣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好,那就擴軍!”

劉備當即拍板,如今整個劉家就是劉備和劉封兩個人說了算,擴軍一事就算是定下了。

不過即便敲定,劉備還是決定召集羣臣商議一下。

事情他和劉封可以乾綱獨斷,但如此大事,也不能把心腹們排除在外,否則還怎麼帶領隊伍,凝聚人心?

六日之後,劉備將心腹們都召集了起來。

就連合肥的關羽也被喊了過來,如果不是張飛遠在徐州坐鎮郯城,肯定也是要出席此次堂議的。

堂議一開始,劉備就將擴軍的提案公之於衆。

擴軍一倍。

這四個字一出,整個堂上的諸人都被震懾住了。

饒是陳元龍事必爭先,關雲長膽大如斗,荀公達鎮定自若,魯子敬深肖上意,劉子揚敬近於諂,都被這份提案給震懾住了。

好半響之後,還是劉封咳嗽一聲,打破了沉默:“叔父與諸位先生何以不言不語?”

聽到劉封的話後,場中衆人才彷彿清醒過來似的。

關羽的丹鳳眼中閃過火熱,爲將者,哪裡不希望自己的兵馬多多益善。能力不夠也就罷了,可關羽如今自認爲帶個三五萬勁卒是毫無問題的。

只是劉備麾下總共也就十萬出頭的兵馬,劉封又後來居上,不論是軍功還是地位,都在關羽之上。而且劉封身上掛的可是朝廷的正牌子任命,關羽雖然性格自矜,卻對劉封這個侄兒心服口服。

這樣一來,能落到關羽麾下的兵力大部分情況下也只會是萬餘之衆。

除非是替劉備出戰,否則很難有率領數軍的機會。

漢代軍制,一校是一營,爲兩千人,但一個校尉甚至可以督領數個營。

兩校爲一軍,由中郎將、裨將、偏將等將軍統領。

在東漢大部分時候,往往一箇中郎將就有資格出任最高指揮官,轄制數軍數萬士卒。

以關羽鎮東將軍的軍銜,出任一方統帥是綽綽有餘了,缺的是機會和兵力。

如果劉備軍當真能夠順利的擴充一倍,兵力將可能達到二十至二十五萬人。

那關羽就有極大的可能負責一個方向,麾下最少也能統領三萬大軍。

只是關羽雖然爲人自傲,但公心卻是很強。

即便擴軍對自己有利,但關羽卻沒有盲目支持擴軍,而是勸說道:“兄長,貿然擴軍十萬,弟恐州府所入不足以支持。若是日後有所差池,其害甚重也。”

劉備聽了關羽的勸諫,連連點頭:“雲長所言甚是,只是如今爲兄治下已有三州之地,得朝廷信重,委以東南三州諸軍事。如今揚州新下,其境內山越、荊蠻橫行,屢屢下山犯境。豫州、徐州,又皆是四戰之地,十萬之衆不足以敷用,已日漸捉襟見肘矣。”

劉備這番話的確是實話,堂上衆人仔細一琢磨,還真如劉備所說的那般。尤其大家都是劉備心腹,如今大爭之世,吃進嘴裡的肉又如何捨得吐出去。

既然拿下了揚州,自然要將其納入治下,否則豈不是白白便宜了朝廷又或是其他諸侯?

陳登突然開口,詢問的卻是劉封:“少主坐鎮揚州,登斗膽,敢問少主需兵馬多少可用?”

劉封眉頭微微一皺,又迅速鬆開,他一時間想不通陳登的,故此保守道:“若僅僅只是鎮撫的話,三萬士卒足以。”

陳登隨即又追問道:“若非是鎮撫當何如?”

劉封當即答道:“若是要清剿山越、荊蠻,掃蕩羣山,安定百姓,當需十萬之衆,方可於一、兩年內建功。”

陳登和劉封的對話自然也落入了其他人的耳中。

荀攸緩緩點點頭,開口道:“揚州豫章、會稽多丘陵大山,幅員遼闊,其中山越、荊蠻恐有百萬之衆,其中青壯可戰之兵,當以二三十萬以計之。少主所言十萬之衆,並不爲虛。”

劉備看了過來:“哦,公達也是贊同擴軍嗎?”

荀攸這次沒有避讓,而是直言回答道:“若是將軍府中財力足夠,眼下確是擴軍良機。”

魯肅被荀攸的話驚醒了過來,側目去看劉曄。

劉曄這時恰好也在看他,兩人對視了一眼,同時露出笑意。

不過兩人都沒有着急開口,因爲他們知道陳登必然會先開口。

果然,陳登即刻起身出列,對着劉備拱手作揖道:“主公,以登之見,當從擴軍之策!驃騎府中財力若夠,那自然再好不過,若是財力不足,登願回徐州爲將軍籌募軍資!”

陳登話音一落,魯肅和劉曄都笑了起來,兩人再度對視了一眼,一起出列拜倒:“元龍兄之言,也是我等心聲。若驃騎府中財力不足,我等願爲將軍籌資!”

劉備感動非常,趕忙起身去將陳登攙扶起來。

劉封也特地起身,前去將魯肅和劉曄扶起。

“此乃是國事,如何能讓元龍你等出錢。”

劉備嘴裡說着拒絕的話,但看着陳登目光卻是無比柔和親近:“此事我自有安排,元龍無需憂慮。”

陳登看了眼魯肅和劉曄,隨即對着身前拉着自己手的劉備道:“主公,如今徐、豫皆已大定。少主雖然新入揚州,但以其能,明年定可大治。故此,明年府中之入,當可劇增,屆時當能養得起二十萬衆。”

第37章 心腹大患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18章 委以重任第17章 宴請趙田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50章 舉薦撞車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45章 舉薦太史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58章 毛遂自薦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76章 夜半訪客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76章 夜半訪客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65章 禮送賣家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80章 父慈子孝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238章 直驅陽翟
第37章 心腹大患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18章 委以重任第17章 宴請趙田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50章 舉薦撞車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45章 舉薦太史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58章 毛遂自薦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76章 夜半訪客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76章 夜半訪客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65章 禮送賣家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80章 父慈子孝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238章 直驅陽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