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上虞飲宴

看着遠處劉封一騎當先,身後鐵甲如林,寒光耀目,魏滕心裡對吳範是佩服到了五體投地的地步。

早在數日之前,吳範就做出了預言。

上虞當有紫氣!

結果沒隔幾天,劉封宣佈行縣,第一站就是上虞。

實在是太神了。

看見賈逵帶領着軍中諸將,縣中官吏,以及吳範、魏滕等本地士族豪強出迎的隊伍後,劉封當即下馬,在許褚領着的親衛簇擁下走了過來。親衛隊伍中有兩個較爲稚嫩的面孔,一個是剛滿二十的呂蒙,另一個則是剛滿十歲的淩統。

自錢塘一戰之後,劉封就把淩統和呂蒙收到了身邊做親衛和親隨,這讓凌操、袁雄、鄧當都喜不自勝。

眼下劉封出行,他們自然也得跟着。

“臣等參見將軍。”

賈逵爲首,身後數十人一起拜倒。

原本上虞縣光是士族豪強都不止這點人了,可現在加上賈逵的軍校以及縣中縣丞、主簿等官吏也不過才這麼點人,由此可見,北會稽本地的士族豪強損失有多大。

吳範、魏滕也俱是跪倒在地,吳範偷眼去看劉封,只覺得劉封天庭飽滿,面闊耳厚,英氣逼人。

恰好此時劉封目光轉了過來,眼中精芒內斂。

雙方一對上眼,吳範就被嚇了一跳,趕忙低下腦袋。

“樑道,你我之間,何須如此。”

劉封故做不悅,卻是親自上前將賈逵攙扶起來。

吳範、魏滕等本地士族俱是心頭一跳,而吳範和魏滕更是多了幾分竊喜。

因爲他們主動投效,更拿出了數萬畝田地上交縣府,賈逵對他們很是欣賞,直接將兩人提拔進了縣府之中,由魏滕出任主簿,吳範出任戶曹掾,更是對兩人委以重任,參與政事。

吳範和魏滕也以賈逵爲恩主,盡心效力。

此時看見賈逵深得劉封信任,也難怪他們倆心頭會竊喜不已了。

在賈逵的引領之下,劉封順利的入駐了上虞縣府。

自劉封入駐之後,上虞縣府的安保就由許褚帶人接管,而賈逵則早一天就已經搬離了縣府,住到了縣府對面的大院之中。

“我不是在信中說了,讓你不要折騰嗎?”

入堂之後,劉封不悅的訓斥賈逵道:“讓你跟我住一起委屈你了嗎?”

賈逵卻是怡然不懼,雖然低頭請罪,卻擺明了是下次還來。

劉封只能苦笑搖頭,跟賈逵接觸久了,真要懷疑賈充是不是他兒子了。

這兩人的性格做派簡直截然相反,而結局也實在是太過戲劇性了。

衆所周知,賈逵對曹魏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哪怕並不喜歡他的曹丕、曹睿都承認這一點。

可不論曹丕,還是曹睿,對賈逵都不怎麼喜歡。

曹操病死時,是賈逵站出來,冒着生命危險跑去勸說曹彰放棄王位,可曹丕卻對賈逵敬重多過親近,始終將賈逵外放在外。

曹魏的政權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正常情況下,三大戰區的大都督纔是外臣的頂點,其次是中樞的三公九卿,最後纔是外州官員。

事實上在曹魏宗室凋零之前,外臣是根本沒有資格擔任三大戰區大都督的,以司馬懿的能力之強,在曹真、曹休這些曹二代死光之前,他都沒有任何機會去碰三大戰區大都督的權柄。

張遼在大皇帝身上把自己刷成金色傳說,一樣要被肉票將軍夏侯惇壓在頭上。

當然了,論資歷和功勳,夏侯惇是的確有這個資格,就連張遼對他也是心服口服。可從純軍事角度來說,夏侯惇怎麼都比不上張遼的能力。

等到夏侯惇回洛陽後,張遼就更委屈了。

表面上看被曹丕寵愛的不行,可依舊沒把張遼扶正,而是派了曹休過來接任。

曹休何德何能,能和張遼相比?

可見曹魏三大戰區大都督這一官職的含金量,實遠非三公九卿所能攀比。

如果說還有能夠壓過大都督的官職,那恐怕也只有曹睿死後,非正常時期所設置的魏國大將軍曹爽了,連司馬懿當時的官職都不能算。

因爲那是司馬懿厲害,而不是司馬懿的官職厲害。

賈逵文武雙全,又有扶龍之功,卻只能當最低等的外州官員,連九卿都混不上,可見曹魏對賈逵之涼薄。

甚至在正史之上,都有明確的記載。

曹休因爲性格原因,和賈逵素來不和,曹丕一度被賈逵的能力所震驚,想要授予賈逵符節。

這是賈逵極其關鍵的一次機遇,這也是因爲當時曹魏宗室已經拿不出來三大戰區的人選了。

當時曹休位於合肥戰區,曹真位於關中戰區,而荊州戰區實在是沒有宗室有足夠的能力和聲望出任都督了。

曹丕當時想要提拔賈逵,但爲曹休進讒所罷,最終留下三個字“帝乃止”。

曹丕的兒子曹睿就更是個大明白人了,對於賈逵就三個字“對對對”,賈逵上奏啥曹睿都是大爲滿意,大爲讚賞,然後束之高閣。

賈逵有一個對吳大戰略,非常具有可行性和戰略高度。毫不誇張的說,一旦曹睿採納了這個建議,東吳的滅亡恐怕得提早數十年。

這種戰略上的高度所帶來的優勢,除非陸遜每次都能打出石亭之戰這般輝煌的戰果,才能使得東吳得以保存,否則別說戰敗了,就是贏的不夠多都得亡國。

在對吳作戰中,賈逵敏銳的察覺到東吳一方的劣勢,那就是中路,也就是沿着大別山一線南下的廬江地區。

曹魏攻擊東吳的江東地區,東吳的荊州戰區精銳可以順江之下,增援江東,合力對抗北軍。而如果曹魏進攻東吳的荊州戰區,那麼江東戰區的精銳也能朔江而上,及時增援荊州戰區。

因爲長江的存在,導致他們增援速度極快,反倒是曹魏這一方被大別山切割成了兩個戰區,很難互相接應,只能單打獨鬥。

賈逵發現這一點後,立刻啓奏曹睿,希望在豫州修一條運河,打通豫州的諸多河流與長江之間的聯繫。而代價則是這條運河長達四百里,工程很是浩大,這也是曹睿拒絕的原因之一。

但曹睿卻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賈逵在豫州僅僅數年的功夫,就已經修建了一條兩百里的河渠。

滿打滿算,只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就能完工這條四百里的河道,而這條運河一通航,曹魏的豫州戰區和合肥戰區立刻就連成一體了。

如此一來,東吳這邊當即被動的新開了一條豫州戰線,而有了豫州戰線之後,東吳的江東和荊州兩個戰區立刻就被分割開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互相增援。

曹魏的豫州戰線就像是一個人工大別山,起到了切斷了長江的聯動作用,使得東吳長江中游和下游兩個戰區首尾不能相顧,再也不能隨心所欲的機動兵力。

與之相比,曹魏一方反而三個戰區變得聯動了起來,簡直是一箭三雕的神級謀略。    結果曹睿對此事的態度就三個字“帝善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你說的很好,說的很對,下次別說了。

誇完賈逵之後,曹睿卻掏出了大量的財帛軍械支持曹休打了場石亭之戰。

在此戰中曹休沒有全軍覆沒,全靠了賈逵千里馳援。

結果他脫難之後,居然恬不知恥的責怪賈逵增援不力,更當場羞辱賈逵,要他幫自己撿取儀仗,並直接告狀到曹睿處,還上表彈劾對方。

最後曹睿選擇了和稀泥,而和稀泥的後果就是賈逵被曹休活活氣死,而曹休被曹睿給羞慚到毒瘡發作而死。

與賈逵相比起來,賈充的忠心只對兩個人有,一個是司馬師,他的能力手段全方位碾壓賈充,逼的賈充不敢不忠。

另一個就是郭淮侄女,也是全方位碾壓賈充,弄死賈充的兩個兒子,可眥睚必報的他卻連個屁都不敢放,連傷心難過都要偷偷躲去小屋裡。

最神奇的是,這兩個兒子還都是郭淮侄女親生的,都因爲奶媽被殺而活活餓死。

至於司馬昭、司馬炎,被賈充矇蔽了不知道多少回了,除了陣斬曹髦,委實找不出其他可堪一說的忠心之處了。

和賈逵溝通了一下政務之後,劉封就休息了。

賈逵倒是沒什麼,吳範和魏滕頗爲失望,他們原本還想着趁機在劉封面前表現表現,以期贏得劉封的目光。

吳範和魏滕的失落有些明顯,以至於賈逵都看的一清二楚。

原本以賈逵的性格根本不屑理會他們,可現在兩人的確幫到了賈逵許多,而且做事也十分盡心竭力。

思索了一下之後,賈逵決定安撫一下他們。

“爾等無須如此,徵南爲人公正,賞罰分明。”

賈逵對着吳範和魏滕道:“汝二人的功績我早已上稟徵南,且大丈夫處事,豈能只爲名利乎?”

吳範和魏滕這些天也瞭解了賈逵的性格,尤其是吳範,更是有些摸透了對方。

當即給了魏滕一個眼色,齊齊下拜道:“縣尊之言,發人深省,是我等淺薄了。”

賈逵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文則兄,這……”

賈逵一走,魏滕就臉色難看的望向吳範。

吳範沉吟片刻,毅然道:“周林兄,我等已無退路,況且我剛纔偷偷觀察徵南面向,其人乃極貴之相。況且……”

魏滕眼睛一亮,忍不住追問道:“況且什麼?”

吳範露出個笑容:“況且如今我郡之中,除了虞仲翔,賀公苗之外,還有誰人的聲望及得上週林兄?賈縣尊乃是徵南心腹愛將,以今日觀之,又極受徵南器重。我等已得賈縣尊信任,還怕沒有機會入徵南之眼嗎?”

魏滕聽了之後,深思片刻,覺得吳範說的很有道理。

於是,他重重點了點了點頭:“那依文則兄之言,我等眼下該如何行事?”

吳範輕笑道:“且靜待之!”

吳範和魏滕心態擺的很正,也很有耐心。

不過劉封卻是沒有讓他們久等,在抵達上虞之後的第五日,他在縣府之中設下酒宴,招待吳範、魏滕等上虞士族豪強。

衆人欣然赴宴,隨即發現了些許不同之處。

這次宴會之中,除了常規菜餚外,還多出了不少特色菜。

這些菜色油亮金燦,香氣撲鼻,讓人胃口大開。

在案几之上,左右還有兩個小盞,盞中盛放着白色的晶體,正是作爲調味品的雪鹽和霜糖。

會稽的士族豪強們表現的如同土鱉一樣,只覺得平生第一次嚐到如此美味的食物。

這也不怪他們會有如此的表現,如今的食鹽全靠天然優質的礦鹽才能得到味道鹹鮮,而少有苦味的效果。

絕大部分的食鹽,其實都是黃褐色的苦鹽。

更別說糖了,甜味是所有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味,而華夏是極其幸運的,因爲中原本土是沒有任何糖類作物的,可偏偏很早就獲得了唯二的兩大出糖作物。

在西周宣王時期,甘蔗就從印度傳入中南半島,然後經交趾進入中國南方。而另一大作物甜菜,公元5世紀魏晉時期,由阿拉伯半島經波斯,走絲綢之路傳入了中國西北部,並且開始往中原和南方擴張。

中國古代將甜菜稱作“忝菜”,又名君達菜、火焰菜等。

公元6世紀,南北期樑人陶弘景撰《名醫別錄》,其中有記“忝菜味甘苦、大寒。主時行壯熱,解風熱毒”,可見當時在長江、黃河流域,甜菜已被人們用作藥物治療疾病或作蔬菜食用。

擁有甜菜和甘蔗兩種能夠出糖的作物,使得華夏從來都不缺少糖類,只是缺少製糖的手法以及過濾技術。

劉封在徐州南部廣陵郡中種植了不少甘蔗和甜菜,有效的提升了糖產量。如今佔領了江東之後,是時候利用這些美味收割一波江東豪族們的庫存財富了。

“諸君以爲今日午宴何感?可還滿意?”

宴會進行到末尾,衆人皆十分高興,聽到劉封的問話後,齊聲稱讚起來。

吳範試探性的開口道:“今日之食別出心裁,實乃是範平生首嘗,敢問徵南從何而得庖廚。”

劉封看了一眼吳範,這人當真是會說話,難怪原時空裡把大皇帝拍的舒舒服服的,只憑借占卜之功,差點都能封侯,幾乎連封號都已經定下了。

劉封笑吟吟的回答道:“乃我閒來無事而制。”

吳範、魏滕等人俱是一驚,在宋代以前,華夏人的飲食其實是十分簡單的,美食相當少,調味品主要只有三大類,即鹽、酒和梅。

直到魏晉五胡十六國時期,纔開始大規模使用醬料輔佐調味。

哪怕是盛唐,飲食都和弱宋差了一個量級。

其中一個重要的差距,就是食用油的產量爆發。

東漢時期,就連貴族階層都沒法經常食用油脂,再加上沒有正兒八經的鐵鍋,故此根本沒有炒菜一說。

劉封這一次招待衆人的,恰恰是徐州新的拳頭產品——食用油。

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37章 心腹大患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638章 山雨欲來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75章 達成契約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32章 許耽籌謀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84章 魯肅來信第625章 天雄易手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81章 徵辟劉曄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98章 北伐臧霸第56章 釜底抽糧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53章 挑選遺孤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0章 舉薦撞車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6章 曹家夜話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75章 達成契約第639章 李整破陣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237章 籌謀潁川
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37章 心腹大患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638章 山雨欲來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75章 達成契約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32章 許耽籌謀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84章 魯肅來信第625章 天雄易手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81章 徵辟劉曄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98章 北伐臧霸第56章 釜底抽糧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53章 挑選遺孤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0章 舉薦撞車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6章 曹家夜話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75章 達成契約第639章 李整破陣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237章 籌謀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