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天賜良港

第119章 天賜良港

“兩位壯士休息的可好?”

一大早,周泰和蔣欽剛起來,就聽說劉封已經在院子裡等他們很久了。

兩人大吃一驚,趕忙走了出來。

卻看見劉封笑吟吟的站在院外,身後幾個近侍都端着漆盤,裡面盛放着兩套錦袍,馬靴。

周泰、蔣欽趕忙上前行禮,卻被劉封伸手攔住,笑吟吟的解釋道:“我昨夜觀察了兩位壯士的身材甚是魁梧,衣履卻是髒破,顯是連日趕路所致。故此,今日一早,我準備了兩套錦袍馬靴,供兩位壯士換用。”

周泰、蔣欽二人哪裡見過這等貴人,趕忙又想要道謝,卻還是被攔住。

“兩位壯士莫要客氣,實是有事相求。”

劉封對着一臉疑惑的周泰、蔣欽說道:“小子不才,在我父處領了個差事,要前往海邊爲港口選址。聽聞周、蔣兩位壯士對水事很是精通,便想要請動兩位幫忙,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周泰和蔣欽聽了之後,同時猶豫了起來。

片刻後,周泰開口道:“公子恩重,我等本該爲您效勞,只是昨日裡明公已經安排下任務,我等分身乏術啊。”

雖然被周泰婉拒,但劉封卻沒有不開心,相反,周泰和蔣欽的穩重任事,讓他很是欣賞。

“原來如此,兩位壯士大可放心,我已從我父處求得准許,這也算是兩位的新任務。”

劉封這話一出,周泰和蔣欽自然不會再有二話,立刻表示願以劉封馬首是瞻。

劉封客氣一番,請兩人換上錦袍,好好休息幾天,挑選人手。

三日之後,劉封帶着徐盛、潘璋,周泰、蔣欽四人,並兩隊甲士悄悄的離開了郯城,往東而去。

之前臧霸購買遼東戰馬的事情,給劉封提了個醒。

如果能有一個優良港口的話,那徐州就可以把貿易線路直接打通到遼東,也可以從海上繞行青州、冀州和揚州。

漢代的航海業其實已經相當發達,能夠熟練運用橫隔艙的造船結構,無論在省力高效以及速度方向等把握上,都有新的突破,集中體現於風帆、櫓、舵、錨的廣泛使用上。

除了龍骨技術還沒有誕生,這項技術在中國一直要到宋朝時才被髮明,至於西方,那更要到元朝時期了。

劉封只要將龍骨技術拿出來,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大大提升海船進程,使得海洋運輸、貿易成爲現實。

另外,尋找港口的同時,劉封還在要考察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榷鹽。

當初劉備剛剛入主徐州,又是弱勢州牧,實在經不起風浪。一個風吹草動所帶來的連鎖反應,都是劉封父子都賭不起的。

因此,劉封選擇拿出冰糖和雪鹽來和糜家做生意,而沒有選擇曬鹽法。

不過隨着時局的變化,劉備在徐州已經站穩了腳跟,現在已經可以開始考慮鹽業的利益了。

光武復興以來,因爲民間殘破,經濟凋零,再加上豪強們的運作,劉秀最終做出了暫不榷鹽、榷鐵、榷酒的政策,原本只是臨時性的,過渡到經濟開始復甦後就收歸國有。

但因爲明、章二帝的短命,尤其是章帝,錯過了最後收回國有的窗口期。

從漢和帝開始,整個鹽鐵酒集團已經龐大到難以複製,根本沒辦法再想收歸國有了。

東漢朝廷後面也不是沒有再努力過。

東漢的經濟在和帝死後就陷入困頓,緊跟着就開始了長達二十年之久的天災,老底子徹底被掏空,入不敷出,財政確實難以爲繼。

後世的歷任皇帝都做過各種努力,可鹽鐵之利卻依然被豪強所把持。

漢桓帝時期,他在徐州沿海地帶設置了四大鹽官,分別駐守在琅琊、東海和廣陵三郡的四個縣中,想要虎口奪食,分潤鹽利,卻收效甚微。

整個徐州的鹽利裡,以東海爲最。而東海的鹽利之中,又以朐縣的糜家,鹽鐵之利,冠絕海東。

這份鹽鐵之利,也奠定了糜家徐州首富的地位。

不過糜家雖然把持了大量的鹽利,卻也做不到壟斷。

因爲徐州海岸線非常長,再加上又都是灘塗地,使得徐州的產鹽極其容易,甚至氾濫成災,幾乎沿海地帶有點實力的豪強大族都會摻上一腳。

東漢因爲鹽政不在朝廷手裡,所以也不禁止民間販鹽,因此根本就沒有公鹽、私鹽之分,銷售起來相當容易,也不會有人阻撓。

可這也使得東漢朝廷損失了一大筆收入,而這部分收入,就是劉封想要拿到手的。

沒錯,劉封想要行榷鹽之政。

作爲後來人,沒人比劉封更清楚官府壟斷經營更來錢的了。

而且現在是一個實行榷鹽之政的良好時機,首先,徐州大半製鹽豪族都有強大的武力保障,除了自己家族的鹽工,打手以外,最大的後臺就是泰山軍。

沒錯,就是臧霸的泰山軍。

除了琅琊本地的豪強外,就連東海的製鹽豪強也都和泰山軍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泰山軍爲鹽豪們提供武力庇佑,而鹽豪門則提供食鹽和財貨給泰山軍。

臧霸這兩年,能夠有餘錢提升泰山軍的軍械裝備,衣食所需,甚至還能攢出幾百萬錢購買戰馬,靠的就是鹽豪們的輸送。

要不是鹽豪們和臧霸的合作纔剛剛開始,彼此還不夠互信,臧霸或許也就不會賣糧給糜家了。

畢竟如果只是依靠開陽和他周圍的幾個縣,根本維持不住泰山軍萬人規模的消耗。

現在泰山軍已被劉備拿下,鹽豪們肯定會相當惶恐,而且現在徐州周圍又沒有外在威脅,正是一舉拿下鹽豪們的大好時機。

說不定還能迷惑一下廣陵郡,讓袁綏以爲劉備專心斂財,無意廣陵。

本來劉封是打算帶着周泰和蔣欽出外考察的,沒想到徐盛和潘璋也非要跟着,甚至不惜將練兵的事情交給手下曲軍候代爲管理。

兩人還振振有詞,公子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訓練的事情,士卒們早就熟練了,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了。

劉封最後還是妥協了,他其實也能理解徐盛和潘璋的感受。

這倆貨明顯把周泰和蔣欽當成競爭對手了,擔心他會重用新人,忘了舊人。

徐盛和潘璋這次雖然硬是跟了上來,可心情卻依舊好不到哪裡去。

只因爲這一路上,劉封大部分的情況下,都在同周泰和蔣欽求教水文、水情和水軍的諸多問題。

這落在徐盛和潘璋的眼裡,自然是新人得寵的模樣。

在劉封看不見的地方,倆人已經挑釁過周泰和蔣欽了。

周泰和蔣欽心裡也很窩火,剛開始時他們因爲初來乍到的關係,還有所退讓。

可時間一長,眼看着徐盛和潘璋步步緊逼,周泰和蔣欽本來就不是什麼好脾氣,自然兩邊就對上了。

劉封剛開始時也沒注意,等他發現的時候,兩邊已經對上了。

考慮了下後,劉封索性選擇了放任不管。

徐盛和潘璋脾氣大的很,周泰和蔣欽也不是什麼好脾氣。

強要他們一團和氣,背地裡鬥氣,還真不如索性攤開在表面上來的好。

所以劉封果斷選擇無視,任憑他們針鋒相對,把力氣花在正事上。

“公子,您請看那邊。”

此時,劉封帶着周泰等一行人登上了雲臺山,眺望海邊。

周泰指着山腳下的一處海灣道:“此處港灣背靠朐山,又有鬱洲山大島做屏護,使得風浪進不來,同時還是我們這一路行來,唯一一處岩石土地,當真是天賜良港啊。”

劉封一邊眺望着海灣,一邊聽着周泰和蔣欽的分析,連連點頭。

“只是可惜,此處海灣似乎已經有人了。”

潘璋突然插嘴,緊接着毛遂自薦道:“少主,要不我去問問那是哪家人佔的。看那樣子,也不過是個私港,見不得光。”

劉封點了點頭,可嘴上卻說道:“不急,且再看看。”

潘璋無奈點頭,不再做聲。

劉封看着這一處港灣,心緒萬千。

這一路走過來,徐州鹽業之氾濫,觸目驚心。

尤其是沿海地帶,到處都是煮鹽的窩點,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東海鹽豪所有。

這些鹽豪一個個稱雄鄉里,圈養着大批的鹽丁,爲他們奴役鄉民,煮海製鹽。

糜家也是其中一員,只是吃相比較好,因爲做的足夠大了,需要的勞工數量驚人,所以除了購買來的大量僮僕外,還直接在農閒時招募鄉人。

不同於其他鹽豪,糜家給的報酬十分公道,而且還管吃喝,因此在朐縣的口碑相當好。

其他的鹽豪和糜家一比,那就差的太多了,肯給錢就已經是相當仁善的了,更多的是綁架奴役,爲非作歹,鄉民早已怨聲載道。

劉封這一路走來,就看見了不少鄉民的慘狀,更令人髮指的是,這些鹽豪不但生產食鹽時,巧取豪奪鄉民們的勞力,在售賣食鹽時,還要高價盤剝鄉民一番。

此外,鹽豪們還聯起手來禁止鄉民自制食鹽,以此來逼迫鄉民購買他們的高價食鹽,一旦發現鄉民自制食鹽,就會出動打手砸壞煮鹽的大鍋,甚至毆打鄉民。

整個徐州的鄉民苦鹽豪久已,只是這些鹽豪都是本地豪強,最少也是鄉間大俠,有權有勢,或有武力,根本不懼怕鄉民的怨恨。

“走吧,我們下山。”

確定了海灣的位置和價值後,劉封等人便準備下山。

剛纔潘璋說要去打聽一下那私港,劉封卻是能猜到,這一處私港,十有八九還是糜家的。

畢竟這裡可是朐縣,腳下正是朐山,下面的海灣也是朐山灣,如何能逃得出朐縣王糜家的手心?

這私港並不大,只有少量的船運,大部分還都是漁船,糜家把這港口開放給普通鄉民,允許他們在此卸貨,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很快,一行人下了山後,回到了暫時歇腳的村落。

只是與剛纔離開前不同,此時村子裡竟然聚起了許多人,人羣中還有哭聲傳了出來。

劉封眉頭皺了起來,旁邊徐盛一看,立刻排衆而出,帶着手下幾個心腹上前驅趕圍觀的村民。

只是徐盛驅趕的動作相當溫柔,仗着力氣大,將對方拖開,然後推到一邊,動作雖然無禮,但卻很謹慎,避免傷害到對方。

有些鄉民突然被推開,扭過頭就想罵娘,卻正看見推他的正是徐盛等幾個大漢,腰間還配着長刀,立刻就慫了。

很快,徐盛就清出了一條通道,讓劉封能夠走進人羣。

人羣的中央,圍着七八號人,其中三個人劉封認識,是村子裡鄉民,一對夫妻帶了個女娃。

他們家的女娃長相很是甜美,雖然營養有些不良,卻依然掩飾不住美人胚子。

至於夫妻倆,男的種地,女的植桑,日子倒也是過的去。

劉封他們來時,還曾從這家人家裡購得鹹肉,可見對方家裡也算殷實。

可沒想到對方的男家主已被打翻在地,而無助的妻子一邊想要保護女兒,一邊還想要叫醒丈夫。

而三四個壯漢則閒散站立,其中一個還在踢踹男主人。

周圍的鄉民臉上滿是憤怒的神色,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只是圍着中間那幾個明顯是外村人打扮的壯漢。

從這些人的裝束裡,劉封一眼就認出了這些人的身份,乃是鹽豪家裡豢養的打手,只是不知這些人找這家子鄉民的麻煩是何緣故。

劉封衝着潘璋點了點頭,潘璋立刻走到一旁,抓着個鄉民小聲詢問起來。

很快,潘璋打探完了情報,回來向劉封報告。

“這戶農家的男主人跟幾個朋友一起偷偷製鹽,讓本地的鹽豪給發現了,毒打了一頓,還要抓走這戶農家的女兒。要不是這些村民圍住了去路,恐怕早就把人給帶走了。”

只是村民們最多也只敢圍着對方,不讓對方得以離開,卻沒膽子去救治那個男人,以及搶回少女。

看着早晨還和和美美的一家子,現在卻一個重傷,一個被綁,還有一個即將家破人亡,劉封的心一下子像是被誰給捏住了似的。

劉封擡頭看天,天色蔚藍,乾淨,像是不染一絲塵埃。

可如此乾淨的天空下,卻上演着這般骯髒的事情。

老天不管嗎?

劉封重新低下腦袋,深吸了一口氣。

既然老天沒空管,那就讓我來管管吧。

“住手!”

劉封上前兩步,將場中衆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然後纔開口道:“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女,你們就如此目無法紀嗎?”

這臺詞劉封從小看到大,以往只覺得有趣好笑。

可直到今天,他才明白這看似有趣的臺詞下,那森森白骨,淋淋鮮血。

青衣壯漢中走出來一個青年,一看就是遊俠兒的打扮。

畢竟現實和電視劇裡還有區別的,這青年看見劉封后,眼神微微一縮,雖然沒認出劉封的身份,但從衣着打扮,以及劉封身後的一衆豪傑,能看出劉封的身份不同凡響。

再加上劉封開口就是王法,青年果斷覺得劉封應該是出身哪家世家大族的子弟,家中應有高官顯宦。

“回少爺的話,我們乃是朐縣王家的賓客,小的名叫許勤,來此地是收債來的。”

許勤回頭一指地上躺着那家男人,抱拳道:“這廝借了我們兩千錢已有數月,一直不曾歸還,我家少爺心善,一直容忍,可這廝卻變本加厲,居然想着逃跑。得虧善心人通風報信,要不然還真就讓這廝給跑了。”

劉封瞳孔微縮,現實裡這壞人也挺狡猾啊。

自己提了王法,他們就用天理來堵自己的嘴。

看對方有恃無恐的樣子,恐怕這借錢還就是真的。

不過這裡面大概率會有什麼貓膩,這家男主人九成九是被王家少爺給坑害了。

只看着男子能讓村裡人頂着王家的壓力幫他留住女兒,就知道這人平時在村裡應該很得人望。

這樣的一個人,不大像是那種欠錢不還的人。

“他說謊!”

這時,那個被許勤手下壯漢拉扯着的漂亮少女衝着劉封叫喊了起來:“貴人,他撒謊!是王家少爺故意設局坑害我爹,他們明明答應了讓我爹煮鹽販賣周遭幾個村子,可在我爹借了錢後就反悔了,還把我爹給打了一頓,砸壞了煮鹽的牢盆,更威脅村民不許買我爹爹的便宜吃鹽,而要去買他們的高價鹽。”

這少女口齒伶俐,膽子也大,一五一十的將事情的經過說了個清楚。

許勤有心去阻攔,卻只看見劉封笑吟吟的盯着他。

雖然劉封是在笑,可這笑容有些滲人,讓他本能的不敢動作了。

聽完這番話後,劉封笑吟吟的衝着許勤問道:“你也聽到了,你有話可說?”

“貴人,這女子乃是信口胡說。”

許勤趕忙解釋道:“這男子之前卻是尋我家少主通融,可當時說好了,只能他們村裡煮鹽自用。可這男子竟然不識好歹,包藏禍心,將吃鹽偷偷販賣到其他諸村,因他家吃鹽不乾淨,甚至還吃死了個人。鄉里鄉親的,被那死了人家的鄉親求到頭上,我家少爺心善,此事又和他有關係,自然不能不管,這纔來找人。”

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51章 公瑾難求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44章 韓循該死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629章 遊說劉 龐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235章 父子開府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25章 意料之外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12章 破局之法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26章 八二分成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62章 鼓動曹豹
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51章 公瑾難求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44章 韓循該死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629章 遊說劉 龐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235章 父子開府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25章 意料之外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12章 破局之法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26章 八二分成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62章 鼓動曹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