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造鼎(上)

按王遵之所想,朝廷已形同虛設,王遵之這般呈表上去,定會得到准許。

這呈表於朝廷,亦不過是對朝廷一點尊重罷了。

事情卻顯然並不順利。

半月後,胡策帶着一份旨意,返回帥府。

帶回來的,亦有朝廷的斥責。

“這……這簡直是……”打開旨意,只匆匆看上一遍,王遵之就面色鐵青的將旨意擲於地上。

這時候,新任秘書郎虞昭聞聲步入房間,目視大帥,似是詢問何事。

“虞昭,你也看看,看看這上面都說了些什麼!”王遵之一指地上,怒色滿面的說着。

“諾。”虞昭忙走過去,將旨意撿起,只低頭一看,面上也現出愕然來。

“大帥……朝廷竟將您的呈表給駁回了?”

“不僅如此,還對文陽府前段時日戰事,進行了斥責!”王遵之心情激憤,連忙控制了情緒。

也許是用藥的緣故,王遵之的壽命並沒有只有一月,還是有所好轉,但是傳位之心,就已經很迫切了。

也難怪王遵之如此生氣,這朝廷早已被各藩鎮和節將架空,各藩鎮做事傳位,其實早就自主了。

王遵之屬意誰繼位,這本已是家事,呈報給朝廷,只是例行公事罷了。

誰料,向來從善如流的朝廷,這次竟難得硬氣,反駁還是王遵之目前最在乎之事。

這如何不讓他怒火中燒?

這時,胡策磕頭謝罪,說着:“臣有罪!”

看了胡策一眼,王遵之疲倦的說着:“起來吧,我已經聽說你辭退了朝廷官職,這樣吧,你且下去,先當個縣令吧!”

胡策心中暗喜,磕頭謝了,退了下去。

“大帥,朝廷駁回了您的請求,接下來……已準備好的傳位典禮,是否照舊籌備?”虞昭小心翼翼問着。

王遵之單手按在案上,沉吟只片刻,便陰冷笑的說着:“既然朝廷不要面子,這面子也不必給這朝廷留了,傳位典禮不僅繼續籌備,而且要大辦!”

王遵之冷冷說着,說完,又說着:“魏存東現在是何名號?”

虞昭皺着眉,想了想,說着:“魏存東現在自封鎮北將軍。”

“魏存東自封鎮北將軍,我就自號定遠將軍,我要下令,從今日起,本鎮名號,就是定遠將軍!”

“定遠將軍?”虞昭有些錯愕看向王遵之,遲疑說着:“這……”

王遵之根本未去看虞昭表情,他臉色鐵青:“老夫自封名號爲定遠將軍,召集羣將羣臣,我當一一重新授得官印和旗號,這事速速給我傳下去。”

“你這數日,要加點加工,將所需告身和官印,都雕刻出來,以及定遠將軍之印,在幾日後的傳位典禮上,老夫要將這定遠將軍之位,傳於毅兒……還有,喚毅兒前來。”

“……諾。”見事已至此,虞昭亦不好再勸,只得領令下去。

片刻之後,王弘毅就趕來了。

“咳咳……你來了。”王遵之面色很不好,身體靠於窗前,只勉強支撐着,目光卻依然望着外面。

天空中偶有飛鳥掠過,發出尖銳聲音,王遵之側臉上,亦隨之現出興味之色。知道王弘毅已到門外,於是,他並未轉頭,只望着外面,輕聲說着。

才說一句,便已是不止的輕咳起來,這便是王弘毅進來時,所見畫面。

王弘毅站在那裡,目光落到王遵之頭頂處。

王遵之頂上,黃氣沸騰,不但沒有隨着身體衰退,竟越發強盛,隱隱還有着幾絲青色,可是老人最忌旺運,這氣運鼎盛,不但不是福,反而是催死之兆。

想到這裡,心中就不由深吸了一口涼氣,雖然之前拖了些時日,現在只怕再也難拖下去了。

王弘毅垂下眼眸,暗自嘆息着。

王弘毅雖已經一世,卻並非無心之人。

王遵之對他雖無生養之恩,卻有提攜之義,且平時對他向來甚好,真如父親一般。

眼見其一日不如一日,身體漸漸虛弱下去,王弘毅心裡自是不甚好受。

不過,能比前世多拖上這幾個月,已是萬幸。

王弘毅遂斂起傷感,步入房間,低聲說着:“父帥,我來了,您身體……無礙吧?”

“呵呵,已是老毛病了,不說它了,你且坐下,我有一事,欲與你說。”王遵之對自己身體並不在意,微微笑着,有幾分意興闌珊味道,一指旁邊,說着。

王弘毅走過去,卻未坐下,而是走到王遵之身後,爲其輕輕捶起肩膀來,動作力度恰到好處。

王遵之本一直咳喘不停,這時候,倒真有些見緩了。

王遵之之前連喪三子,只餘這一私生子,自是比他人更加看重子嗣傳承,現在被兒子孝敬,自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這些小事,連他之前那嫡長子亦未曾做過,現在有子如此,他也該滿足了。

對於之前所做決定,王遵之此時已是再無悔意。

不過只一會,他便讓王弘毅停下來,好令其專心聽自己說話。

王弘毅應聲,這時候方坐下。

只聽王遵之說着:“毅兒,我的身體,現在已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王弘毅嘴一張,欲說什麼,卻被王遵之立刻制止住了。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你這孩子不用寬慰於我,我的身體,我自己自是清楚的很。想必,是支撐不了許久了,只現在,有一事,老夫若不早些定下,心中着實不安啊!”王遵之微笑說着,說話間,亦是咳了數下。

將掩口巾帕握於手中,王遵之臉上浮現出一抹不正常嫣紅之色,雖片刻後漸消,仍讓王弘毅看的暗暗心驚。

“正如你所見,我只怕是快不成了,這鎮中不可一日無主,若是我哪日突然去了,只怕給你留下許多麻煩。”

這等話說來實在不祥,王弘毅忙站起身,嚴肅的說着:“父帥,這等話您以後再不可說。您只需好生調養身體,過不了多久,定能痊癒,切不能先從自己這裡先失了信心。”

看的出,王弘毅這番話,實是出自真心。

王遵之很是欣慰,卻只搖頭笑的說:“剛纔我已說了,你不必寬慰於我,這事情,我心中自是有數,多日前,我已將傳位於你之事,寫成奏表,呈交於朝廷,本想朝廷旨意一到,我就名正言順的傳位給你。”

“不想朝廷如此乖戾,竟然駁回了老夫的奏章!”說到這裡,王遵之又怒色滿面的說着,指了指:“你去看看!”

這案上就是有道旨意,王弘毅打開旨意,凝神看上,劍眉緊鎖。

“若是隻有一鎮,老夫會忍了,免得你名義不足,被人討伐,現在擁有二郡,這魏存東能自號鎮北將軍,老夫不能?”

“爲了避免魏存東虎視,老夫本想自封鎮南將軍,想了想,還是自號定遠將軍,這名義足夠號令數郡,又不至於太離譜。”

“我鎮坐擁二郡,杜恭真安敢討我?吾兒,你可敢接下此位,爲老夫分憂?”聽着王遵之冷笑的說出這一番話,王弘毅心裡頓時砰砰直跳,權衡着利弊。

若不應此號,自己以後名分上就很難壓制衆臣衆將,如是應了此號,鎮外方鎮,一些有野心的內臣,就可以此討伐和叛亂。

再凝視王遵之,感受着他虛弱的身體,和蠟燭一樣的生命,以及濃郁的氣運,心中閃過了一個詞:倒行逆施!

不過,這事若真能早早定下來,他做許多事情,便不會再束手束腳,方面了許多,這倒的確是件好事。

關鍵就是能不能撐過以後一年甚至二年,把因此產生的人心浮動鎮壓下去。

若是鎮壓下去,就是造鼎,若不能,就是倒行逆施,自取滅亡。

想了想,王弘毅恭謹的拜下:“諾!”

這一聲應下,氣數瞬間,就削去了三分之一,最可怕的是,原本的金印立刻粉碎,氣運沒有憑藉,雖然還絲絲瀰漫,卻在王弘毅頂上盤着,有着絲絲流失的跡象。

王遵之聽了,仰天大笑,狀極歡暢:“好好,果是我的兒子!”

於是王遵之自封定遠將軍的事,迅速傳了開來,繼而震驚整個藩鎮,衆人震驚之餘,皆同時陷入沉默。

一時間,竟無人對此公開表示不滿。

太素縣,縣衙

自上次亂後,太素縣原本還有三千戶,現在只剩一千戶了,勉強維持着縣級,不過,縣衙並沒有改變,植滿了槐、榆、柳、楊和各色庭院雜樹,偶爾風動,還能隱約聽見風鈴悅耳的撞擊聲。

此時金烏西墜,晚霞殷紅似血,給所有的房舍樹木,都鍍上了一層暗紅色的光,李承業匆忙而走,到了一處,就又見到自己父親在摸着一顆大樹。

到了樹前,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就聽見父親嘆息:“大帥老來昏庸,竟然行此倒行逆施之事,嘿嘿,果是三年之運,此言不假,我等以後,就可奉旨討伐了,不在這王家君臣束縛之內!”

王家既然自號將軍,就算不是扯旗造反,也可請旨討伐,那時起兵的人,自然不受原本君臣名分的侷限了。

李承業也應着:“是,這真是天助我也!”

————

本章一出,就是造鼎的關鍵了,是王弘毅逐鹿天下的真正開端,也是我的關鍵性轉折之一。

話說,寫書也如爭戰,下個月,本書就要上架了,就如一支精兵,布入戰場,血戰於七月,是故旌旗飄揚,馬蹄密集,江山如畫。

逐鹿爭戰,在於名臣良將,運籌帷幄,百姓齊心,捐獻糧草。

本人不才,以此三策。

首更還在上午九點,不要推薦不喊月票,以謝大家的支持。

中更在下午一點,如有特殊情況在下午三點,求廣大讀者推薦票,別小看推薦票,若能本書,時時在首頁推薦榜上顯示,就得了民心,月增氣數不墮。

晚更在晚上五點,如有特殊情況在晚上九點,求月票,若能血戰到頂,就得了天命也!

計窮還看氣運眷,這氣運,大半就在讀者,明天一上VIP,請讀者支持,投我一票,首戰告捷,吹響號角!

荊柯守頓首!

第118章 收房(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37章 壓迫(上)第5章 易命(下)第89章 落定(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149章 桑姑(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59章 痛哭(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243章 破關(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80章 茶思(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36章 移縣(上)第175章 新生(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140章 碰撞(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142章 決斷(上)第55章 請旨(下)第328章 出發(上)第60章 出山(下)第257章 月思(下)第298章 天兆(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107章 明悟(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95章 陷縣(下)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0章 運數(下)第30章 再得(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294章 拔營(下)第225章 新年(上)第162章 從軍(上)第288章 起兵(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12章 能吏(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229章 內閣(下)第124章 氣短(上)第118章 收房(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99章 懸首(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47章 流民(下)第69章 隕落(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299章 旨意(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25章 素兒(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
第118章 收房(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37章 壓迫(上)第5章 易命(下)第89章 落定(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149章 桑姑(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59章 痛哭(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243章 破關(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80章 茶思(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36章 移縣(上)第175章 新生(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140章 碰撞(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142章 決斷(上)第55章 請旨(下)第328章 出發(上)第60章 出山(下)第257章 月思(下)第298章 天兆(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107章 明悟(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95章 陷縣(下)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0章 運數(下)第30章 再得(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294章 拔營(下)第225章 新年(上)第162章 從軍(上)第288章 起兵(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12章 能吏(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229章 內閣(下)第124章 氣短(上)第118章 收房(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99章 懸首(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47章 流民(下)第69章 隕落(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299章 旨意(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25章 素兒(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