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盧高降(下)

“大人,盧帥答應隨我們一同離開,大人算是又完成下一件陛下叮囑之事,下官先向大人道喜了。”

大福樓內,劉朝的一個官員笑的說着,同時吩咐繼續收拾着東西。

劉朝一笑,說着:“這樣順利,我也沒有想過。”

劉朝是五品官,這次辦成了事,雖不可能立就晉升,但就是一筆大功,按照大成的園制,估計就要轉到大府裡當知府,獲得管理地方的經驗,纔可向上晉升。

坐在堂上,劉朝品着茶,慢條斯理的說:“狸下是惜才,盧帥此番跟隨我們回去,陛下自會高興……你們把那個物件也搬上船!”

指着一件金器,劉朝說着。

正在搬運着東西的人連忙應了一聲,兩人合力,將這金器也搬了出去。

看着空蕩蕩的花廳,劉朝浮現出微笑。

雖說這幽州將被胡人佔領,可有着皇帝的船隊,大把的人都起了心思。

這幽州的大半財富,早早就被這些人轉移了。

逃亡的人也分着等級,最次的當然是流民,他們被分配到交州去開墾荒地,話說,這一年中,交州漢人人口由一百五十萬,激增到二百五十萬!

流民中幸運的,就去了蜀中,蜀地人口也增到了三百萬,基本上充實了,原本荒蕪之地也獲得開墾。

還有些流民就零星分佈。

而有些錢的大戶,都攜帶着金銀細軟,去南方買地買房,充實了經濟。

至於有些大族,官伸,更是將幾個郡的金庫運去了南方。

這座城是盧高的根基所在,更騰個乾淨連盧氏在內的世家、大戶、百姓,都是分批的乘船離開,除了幾千幽州精兵,這裡已是一座空城了。

話說千里作官只爲財當這特使,也有大把的好處,政績就不說了,單是爲了早日上船,送的貨物財物,都有半條船。

當然這些財富不是劉朝獨享,上交一部分,打點一部分,下屬分一部分但就算只拿二成,折價就有十萬兩。

現在開國,田宅還不昂貴,買地太多引人注意,但弄個五百畝,城中買幾套鋪子和宅子,再用些點打點上司這前途就順利多了。

“眼下送消息回去吧,說,幽州節度使盧高率部即將赴金陵。”劉朝說着。

現在徐州已平,實際上和幽州隔離的不遠,水師已經都趕到了徐州駐紮,特別是現在二支艦隊都在幽州,有着聯繫,很快就有迴應。

“諾!”

節度使府

許仲一進門就覺氣氛有異。

盧高坐在堂前的主座上,接見力官衆將。

說是衆官實際上文官已經不多了,左右兩個墩上坐着張泰和朱訥,是現在僅存的高級文官正雙手棒着茶杯,小心的喝着。

下面是林立的衆將,都是嫡系親信。

許仲悄悄打量盧高只見他沒有穿着甲衣,戴着金冠穿着袍子,只是氣色不好,許仲不敢多看,行禮,歸隊。

大殿裡又恢復了寂靜。

許久,盧高深長嘆息一聲,說:“你來遲了一點,沒有聽到說法,我就再說一次,我已經決定降了大成皇帝,趕去金陵。”

許仲不安動了一下身子,沒有說話。

盧高又說着:“祖宗家業一日而去,我是心裡難過,想想我祖父,爲了建一點家業,對陣時,身受十七處創,連重甲都扎透了!”

“我父親征討,六個月連下十一城,威震幽州,纔有了我盧家的基業,看來還是我無能無德了……不能保得家業。”

衆將聽了,再也站不住,都跪了下來。

朱訥也起身,說着:“大帥這樣說,我們就慚愧死了,大帥上位後,決策並無失誤,只是天運導致,有胡人入侵罷了。”

張泰也起身說着:“大帥,現在胡人不斷雲集,漢民也被驅趕而來,這時不是說這個時候,還請速速決斷。”

“張先生說的是。”盧高平靜下來,擺了擺手,說着:“都起來吧!”

等衆將起身,又站着後,盧高說着:“胡人圍住了這座城,卻留了一門,這是兵家常計,不過現在正好,城中只有一萬人,我們連夜出城,就去臨海縣登船。”

“胡人不會發覺吧?”

“我們很苦,胡人也很苦,聽說一場雪下來,馬匹就死了上千,胡人在夏天就策馬進攻,沒有養肥,經過耿冬苦戰,早已經疲憊不堪,現在我們是幽州的一顆釘子,胡人必須拔除才能安心,所以纔不惜代價苦戰。”朱訥淡淡的說着:“現在我們撤離,別說是不知道,就算知道,只怕會按兵不動,讓我們離去。”

古時城池極大,有着幾萬兵馬,不可能真的將一座大城團團圍住,頂多困住四門。

而這座城,所建位置有些險峻,胡人困住三處城門,這是攻城時常用的伎倆,留一線生機給城中守軍,這樣一來攻城更易。

其實大成皇帝派水軍援助,胡人並非不知情,不過的確是這樣,現在胡人已經非常疲憊,這顆釘子還有萬人,再拖一個月就不得了,因此寧可讓這支又硬又臭的敗師撤走。本文字由啓航更新組歹匕亓申提供

盧高聽了,說着:“說的有道理,今天夜裡連夜撤走!”

夜中,大批軍隊默默離城,踏步前行,雖在夜中,又是春天,沒有騰起濃密的煙塵,不過還是清晰可見。

一處丘陵上,數百騎圍着一人,遠遠而看。

這人就是忽爾博。

周圍親兵個個黑甲,馬匹扶着角弓與箭壺,還有各樣的長短兵器,每個騎兵臉上盡帶着強悍和戾氣。

騎兵中,還有上百人身披鐵甲,卻是非常精銳的貼身親兵。

就算在丘陵上,同樣保持着嚴整的陣列,確是令行禁止。

“殿下,就這樣讓他們走了?”有人說着。

“不讓他們走,還要拼光多少人?我們的馬匹再打一個月,只怕要死掉一半了。”忽爾博苦笑的說着。

頓了一頓,又說着:“而且他們是幽州漢人的最後抵抗,離開後,幽州就平了。”

說到這裡,心中苦澀。

就算幽並二州平定,連成一片,但至少今年上半年,胡人走動彈不得了,必須把疲憊不堪的馬匹養肥養壯。

而這半年,南方稱帝的王弘毅,就能作出更多的準備,甚至可能攻下洛陽,把戰線推到黃河一帶。

想到這裡,忽爾博心中苦澀無比,這時所望着幽州,盡歸所有,但已經失去了趁着漢人分崩離析的局面一舉搏殺的可能。

以後將是長期相持,不斷流血,直到一方“轟”然倒下。

“現在不能這樣了,必須按照漢人的制度,把漢人組織起來,爲我們生產糧食,打造武器。”忽爾博默默的想着。

得了幽並二州全境,也到了採取懷柔手段的時候了。

這事不是很容易,也不是很難,父汗早就有人吹風,這時上書一說,必可如願。

只是,就算這樣,啓用漢人,建官立制,收取漢人官員,重用漢人降將,能走多遠,還真的難說。本文字由啓航更新組歹匕亓申提供

轉眼一想,忽爾博又覺得,就算不能入主中原,但漢人也是牙,氣大傷,退到草原後也能自保。

可所謂進退不難,想到這裡,忽爾博鬆了一口氣。

過了一個時辰,見人都走遠了,忽爾博說着:“派岱欽佔了這城吧!”

不管怎麼樣,獲知城中有變的是自己,只要將此城攻下,幽州平定下來了,這是大功一件,而這會算到忽爾博身上。

聽着號令,一支騎兵出動,來到了城下,果半晌過去,無人射擊。

又派人搭着雲梯攻城,雲梯上的士兵登上了城頭,沒有人無人反擊,騎馬在城下看到這一幕,不少胡人將領怔住了。

“莫非城中無人了?”這些不知道的人,都在心中猜測着。

隨後發展,驗證了猜測。

城門大開,爬上城牆的士兵將城門打開,歡喜的高喊着!

顧不上懷疑,眼見着城門打開,胡人大軍立就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在城外攻了幾個月,就算再強悍的人,都受不了,都迫切需要一個城市來修養。

這是一場大勝,在這時,所有人的心裡,還是這樣想着。

直到胡人進入城,四處察看後,愕然發現,這城中,不僅沒有百姓,而且凡是值錢的物件,能帶走的都被人帶走了。

不能帶走都被人毀得不能再毀,特別是裡面沒有糧食,讓入城的軍隊都暴跳如雷。

金陵,皇宮

王弘毅散步而行,進了御花園。

此時雲黑天暗,顯得花園幽深,王弘毅漫步而行,遠遠聽遠處傳來一陣琴聲。

怔怔行了數步,注目景緻,只見鼎上猛的一動,一股濃厚的氣運就涌了進來。

到了王弘毅現在的地步,一郡一縣之得失,已經顯示不出了,這樣濃厚的氣運,必是根基深厚。

“秦王不可能,秦王要降,反應還要大,那就是鄭國公和幽州盧高了。”

“但是我還沒有傳旨說降,不太可能就這樣降了,那就是幽州盧高了。”

盧高究竟是在幽州稱王的人,也算是一條潛龍,現在雖已經窮途末路,兵不滿萬,但只要緩口氣,就依舊能夠影響天下,有此相不足爲奇。

想到這裡,已徹明,這時一陣風吹了進來,滿林吹得簌簌作響。

“山雨欲來風滿樓。”

王弘毅怔怔望着,盧高一降,幽並的戰局就平息,實際上天下就已經明顯劃分出來。

下一步,就是爭奪最後的天命了。(

第328章 出發(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89章 落定(下)第136章 出兵(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25章 素兒(下)第38章 叮囑(上)第90章 賞賜(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7章 鞭打(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270章 天譴(上)第178章 意定(上)第97章 合圍(下)第248章 召集(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97章 合圍(下)第32章 破局(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78章 就仕(上)第48章 天意(下)第150章 喻令(下)第34章 破陣(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155章 大戰(六)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5章 易命(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17章 藉口(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10章 運數(下)第37章 暗流(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8章 見親(下)第80章 茶思(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52章 金子(下)第38章 叮囑(下)第77章 衝鋒(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276章 登基(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3章 山民(下)第235章 腐化(上)第133章 兩郡(下)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49章 桑姑(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56章 疑心(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19章 側室(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144章 宴(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135章 機會(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34章 破陣(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224章 稱賀(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97章 合圍(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114章 水賊(下)第307章 夜襲(二)
第328章 出發(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89章 落定(下)第136章 出兵(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25章 素兒(下)第38章 叮囑(上)第90章 賞賜(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7章 鞭打(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270章 天譴(上)第178章 意定(上)第97章 合圍(下)第248章 召集(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97章 合圍(下)第32章 破局(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78章 就仕(上)第48章 天意(下)第150章 喻令(下)第34章 破陣(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155章 大戰(六)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5章 易命(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17章 藉口(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10章 運數(下)第37章 暗流(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8章 見親(下)第80章 茶思(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52章 金子(下)第38章 叮囑(下)第77章 衝鋒(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276章 登基(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3章 山民(下)第235章 腐化(上)第133章 兩郡(下)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49章 桑姑(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56章 疑心(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19章 側室(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144章 宴(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135章 機會(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34章 破陣(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224章 稱賀(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97章 合圍(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114章 水賊(下)第307章 夜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