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餘烈(下)

三月,春風而過,還是一陣陣身上泛出冷意。

此刻宮內已經關閉,一處御書房處,還有着燈火,天上,疏密不定星星閃爍着光芒。

內進被門所隔,隱隱約約見到燈光裡一個人正在書桌上批閱着奏章。

王弘毅正閱讀着一份奏章,卻是奏報着山間旗的事。

“……自入交州,又攻荊南,已有七戰,戰死者總計二千七百餘人,餘有四千三百人,其旗已有怨聲,難以驅使,臣心甚驚,或殺之,或驅之,或許之修養……臣惶恐請罪!”看到這裡,王弘毅目光一跳,用硃筆沉思寫着:“爾做得很好,何罪之有?爾可一令重賞,一令繼續征戰,有所違抗者,盡殺之!”

頓了一頓,又批之:“告之他們,荊州打完就可解甲,欽此!”

只見隨着“欽此”這二句,淡紫色的氣運涌入了其中,隱隱還浮現出一條蛟龍,不過這氣一轉眼就沒有了。

見到此景,王弘毅微微一笑,此時自己凝聚出龍氣,雖還不是天子氣,卻也凝聚成形,口含天憲,所以纔有此異象呼應。

王弘毅分化陰陽,建立法網,運轉造化,治理萬民,這治政的過程,幾使王弘毅有着錯覺,此時就是合道而治天地。

並且,這還真不是虛妄,一筆一念之間,天地翻覆,萬民治理,氣運流轉,每次批閱,都使他感覺到玄之又玄的本質,就算不吸取龍氣,元神受此滋潤,更是圓滿。

這就算是道尊梵祖,也難以擁有這樣的大福,只能通過信仰和祭祀來獲得部分氣運。

不再多想,專心批閱,每筆都演化氣運,勾畫命運波瀾,不斷有絲絲龍氣瀰漫而去,又有着更多氣運凝聚而來,因此破開迷障,直指勝機。

“呵,讓人直接殺進了皇宮,魏越還真是越活越回去了,這說明除了軍隊,別的氣運已經衰敗到了極點了。”

這事在金陵探得,得到這消息的十三司百戶,將這個情報很快傳回了襄陽,到達了這裡被批閱。

王弘毅看着這條,心裡不禁一笑,目光凝視着案前明亮的蠟燭,沉吟片刻,折尾批着:“不錯!”

就單是這個不錯,一絲紫氣就瀰漫而上。

此時王弘毅簡單批閱隻字半句,就有人因此改變命運,受益紫氣,升官發財。

最後,就是一份經過商隊轉折來的情報——大汗北征草原上統一,但嚴重缺乏茶和鐵,因此非常重視商業,也正因爲這樣,所以間諜可混入其中,不需要刺探軍情,大部隊的動向,就已經非常有價值。

85個千戶,和前世自己獲得的信息,250個千戶,相差足有三倍。

此時,聞到了阿休達北征,頓時若有所悟。

草原雖然統一,但是這是指大部落,實際上,零星分佈在廣闊草原上,還有上百支大小不一的部落。

就好比滿清爲了擴大八旗,抓了不少野女真的人加入旗中,阿休達北征,實際上就是不斷掃蕩全草原,把零星部落不斷編入的過程。

不僅僅這樣,草原統一了,自然人口迅速繁衍,直到草原無法承擔爲止。

這也解決了王弘毅心中的迷惑。

前世,垂正十七年,草原也同樣統一,但正式入侵中原,卻是垂正二十三年,其中有着五年時間緩衝。

這不是草原的仁慈,而是收編草原散部必須的過程。

一方面是大汗大軍掃蕩收編,可以說,對付散部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折損微乎其微,因此編戶迅速增長。

一方面是留在原本肥沃草原上的部落,獲得了和平,迅速的繁衍後裔,兒童和少年的夭折更是大大減少。

只要十五年,新一批的草原戰士就誕生了。

再仔細看,還有一條信息,就是忽爾博就任萬戶。

這實際上掌握二萬到三萬騎兵,卻駐紮在靠近中原的防地,這是防備,更是刺探,以及入侵的準備。

當然,這幾年內,也是忽爾博學習漢族文化的過程,並且有着大量“有識之士”,特別是道尊梵祖的人,不遠千里萬里,前去拜見投靠,獻上地圖,以帶路黨爲榮。

也就是這段時間,忽爾博建立了現在不起眼,但日後成就大位的力量——新附軍。

這是以漢人和別的民族的人爲骨幹,建立的軍隊。

開始融合着漢胡兩家氣數,爲日後掃蕩中原作好了準備。

王弘毅凜然,心中迷霧一下子撥開了,整個天下大局,已經清晰可見。

本來覺得自己垂正十七年,一統楚蜀,速度已經很快,但同樣,胡人已經統一,開始掃蕩全草原,凝聚人口和力量,而前世大汗的繼承人忽爾博,此時也率兵三萬,並且開始建立新附軍,吸取大量漢族的人才,龍氣漸漸改變和強大。

計算了下時間,王弘毅還是微微苦笑。

打下荊州,要順理治理,到年底已經快的不能再快,明年垂正十八年,統一吳越的話,掌握半片江山,以後還有大片的疆土要打,但是那時,必正面遇到胡人。

計算了一下,竟然最好的結果,就是宋對金的格局了。

想在草原正式入侵前統一天下,只是妄想罷了。

不過,這纔是自己真正挑戰,也是最後一點因果。

自己終是外來者,就算融合了這個世界,命格還是有上限,若不能打敗胡人,何以登頂成爲天子?

明年,自己必和魏越一戰,只是魏越雖然已經失德,但是他苦心經營的魏家軍卻還在,自己能不能在一年內,把他打敗呢?

特別是目前,魏越看似糊塗,不出兵支援鄭平原,實際上仔細一想,卻又有深意。

魏越真正的根基是軍隊,去年平定五鎮,折損了不少,大批老兵要修養,在疲師時遠征,才受了失敗。

現在不肯出兵,修養生息,訓練士兵,就算外面羣嘲洶涌,萬夫所指,軍隊還是屹然不動,並且在明年時,必恢復鼎盛。

雖然失去了民意,這是無根之木,但是目前的強大還是否定不了。

也就是說,來年必是一場苦戰。

想着,王弘毅眼光一跳,又批示:“十三司加強編制,加強與吳越內的內應聯繫。”

寫罷,王弘毅舒了一口氣,端起茶呷了一口,這時,門處悄然開了。

王弘毅看去,就見得一個宮女將門打開,請禮:“王后求見。”

這個方寸之地是中樞之紐,規矩最嚴,就連王后也不能隨意進入,王弘毅站起來,說着:“王后來了嘛,進來吧!”

宋心悠進來,跟在宋心悠身後的一個宮女,手中端着一隻盤子,盤中一個血燕窩正熱着,冒着白煙。

王弘毅看了,就笑着:“這樣晚了,你還想着,這裡幾份,本來看過就回去。”

王后對王弘毅只需要一欠身,就坐在對面,說着:“我剛從太后那裡回來,太后說王上又批閱熬夜了,回宮後我吩咐燉了一碗血燕,火候還可以,就給你送上了。”

王弘毅聽着,笑了,知道這碗就算是王后送來,也會經過檢查,就說着:“還是王后想得周到,正想傳點東西用呢!”

調羹舀着喝了幾口,就覺得一股熱氣,說:“好!”

王后抿嘴兒笑了。

王弘毅凝視看着,只見就封王后,宋心悠就隱隱有着淡紫氣,與自己相比,只是缺乏了律法所化的規則,卻也真正是貴極了。

心中沉思,現在王位已成,情況就不一樣。

話說天下爭龍,實際上和許多人想象的不一樣,並非是只有一人或者幾人才得了龍氣,而是應運而生,一朝必有大小不同的數人十數人甚至數十人獲得。

這些身懷龍氣的人,未必一定是敵人。

每朝鼎立,不但敵方諸侯身懷龍氣,就算自己陣營中,也可能有數個身懷龍氣輔龍。

這些人無一例外全是建國大臣。

比如劉邦,身懷龍氣者,別的不敢說,漢初三傑中張良、韓信這兩人必身懷龍氣,特別是韓信,得天下實際上在一念之間。

當年楚漢相爭時,有人就勸之:“大王無需多事,只要按兵不動,坐看楚漢相爭,必可混元天下。”

事實上也一樣,但是韓信卻還是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

可是項羽一滅,天下氣運就一半集中在劉邦身上,可以說,自項羽滅後,別的懷有龍氣的人,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時也,命也,一方已經飛龍在天,一方還是蛟龍初長角,豈能對抗?

不過,換句話說,只要能獲得擁有龍脈氣運的人輔佐,其主就更能集人集衆集運,而更快更好的統一天下,至於統一天下後,真龍已成,餘下蛟龍不過庸碌。

別說以後,就是現在的程度,李繼業這樣的人,就不必死了,不過此一時彼一時,那時的確容納不下,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一沉思間,就喝光了,王弘毅站了出來,說着:“我們回宮吧!”

“是!”王后起身,微一行禮,露出一絲微笑。

一王一後都乘輿,起輿後並排行,王后的輿稍微退了半步,卻還不打緊,還可以說話,眼見着夜色深沉,層層宮殿。

王弘毅突然之間,回想起了當年在地球的時光,又想起三年大運後的王守田,不由浮現出感慨,時光一逝似川。

“王后,這裡宮不大,明年我們換個新宮……”

眸子裡閃爍着幽光,王弘毅喃喃的說着。

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66章 選擇(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193章 預兆(下)第18章 大怒(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37章 暗流(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193章 預兆(上)第326章 消息(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234章 收賞(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243章 破關(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73章 豐收(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288章 起兵(下)第73章 豐收(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92章 產子(一)第299章 旨意(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334章 隕落(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56章 疑心(上)第198章 信使(下)第255章 出船(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58章 引戮(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209章 海關(上)第98章 舉師(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82章 憤憂(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38章 叮囑(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171章 壓制(上)第11章 練兵(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119章 通途(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49章 病變(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51章 仙方(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55章 請旨(下)第106章 繼位(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71章 喜事(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264章 尋思(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123章 破關(下)第144章 宴(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6章 突破(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37章 暗流(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295章 陷縣(下)
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66章 選擇(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193章 預兆(下)第18章 大怒(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37章 暗流(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193章 預兆(上)第326章 消息(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234章 收賞(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243章 破關(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73章 豐收(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288章 起兵(下)第73章 豐收(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92章 產子(一)第299章 旨意(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334章 隕落(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56章 疑心(上)第198章 信使(下)第255章 出船(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58章 引戮(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209章 海關(上)第98章 舉師(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82章 憤憂(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38章 叮囑(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171章 壓制(上)第11章 練兵(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119章 通途(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49章 病變(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51章 仙方(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55章 請旨(下)第106章 繼位(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71章 喜事(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264章 尋思(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123章 破關(下)第144章 宴(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6章 突破(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37章 暗流(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295章 陷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