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上)

荊南,鄭平原的府邸。

瀰漫在府中的氣氛,有些壓抑。

楚侯鄭平原此時的心情,很是微妙。連帶着他身邊的這些人,這幾日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觸了主君的怒火。

就算是這樣,鄭平原依舊臉『色』鐵青,幾次發作呵斥。

“襄陽方面可有消息傳來?”坐在大廳的上首,看着眼前垂首站立的官員,鄭平原喝着茶,問着。

一個官員出列,小心翼翼說着:“主公,這幾日小股戰鬥頻繁,並沒有什麼大動作。”

“哼!未見有什麼大動作?”鄭平原表情驟然轉怒,恨不得將手裡的杯盞直接擲到官員臉上,卻還是忍了下來。

“蜀和荊各郡,都上表勸進,讓王弘毅稱楚王,這難道還不是大動作?”越說,越是氣憤,鄭平原索『性』站起身,盯着自己的官員,呵斥的說着。

話說,官員是敏銳的,王弘毅只是讓人暗中籌備,就有着大批官員,上表勸進,而且勸進的是楚王,這無疑觸動了鄭平原敏銳的神經。

鄭平原是楚侯,有了楚王,又置他於何地?

“還有,你身爲本侯的幕僚,出的都是什麼餿主意?恩?”站在一個微微駝背的老文士面前,鄭平原很不客氣的斥責着。

“讓本侯去主動出擊,你是本侯的幕僚,還是吳王的幕僚?是打算讓本侯去給吳王當過河卒麼?恩?”

“主公息怒,主公息怒……”不光是年老的謀士,別的幾人見鄭平原發怒,也撲通一聲,一同跪下了,面現惶恐之『色』。

“還有你,你身爲本侯的威平將軍,現在步卒訓練的又如何?恩?水師訓練的好,那是水師都督的事情,和你有何干系?能與蜀軍平分秋『色』不能?不能,又有什麼臉在家中享樂?”

隨後鄭平原的主意力,又被另一人吸引去。

“更有你,派去的細作,一個個,連襄陽的情報都探不出來,要不是這次鬧的動靜大些,什麼消息本侯也不能得知,你這樣的人,還有何臉面在本侯面前?滾!給本侯滾出去!還有你,你,你們通通給本侯滾出去!”跪伏在地上的官員們嚇的立刻退下。

將幾個臣子趕出去後,鄭平原坐在上首座位上,不斷的喘着粗氣。

這時,才覺得剛纔發怒,將自己內衣都溼透了,緊緊粘貼在身上,滿殿裡死寂無聲,粗重喘了一口氣,出了殿。

幾個守在殿口的侍衛,冷不防見鄭平原出來,嚇得一齊跪倒。

這次發怒,實是積壓的壓力導致,大戰近三個月,二萬水師每天用食就是大事,還要訓練和供養五萬步卒。

新平的荊南五郡,本來應該修養以建立權威,這時卻不得不竭澤而漁,別說是一般的百姓,就是荊南大族也有怨聲了。

積蓄的聲望和水一樣嘩啦流去,這無疑使他感受到自己的根基在快速動搖,也難怪一向心平氣和的鄭平原發怒。

這時,他想起了昔日老父之語,不禁眼圈微『潮』。

“父親,兒不孝,偌大的荊州之地,被個外人佔去大半,兒只能退守荊南,卻不得安生,望父親在天之靈,能庇佑兒子,讓兒能退得蜀軍,重振鄭家家業!”

鄭平原慢慢踱着步繞着走廊兜了一圈,良久,深深的吐了一口氣,返回殿內,卻見有人來報,說是水軍都督求見。

“請他進來。”鄭平原說着,心氣平和。

現在唯一還能讓他有些安慰,就是楚軍水師十分強悍了。

不一會,荊州水師都督趙景從外面步入。

趙景四十歲左右,身材魁梧,相貌英武,四方面容,濃眉,炯炯有神的一對鷹目,挺鼻,厚脣,脣下美髯,打理的甚是潔淨,使整個人都透着一種儒雅,讓人第一眼望去,在外貌上,給此人增分不少。

趙景身上着的是明甲,看樣子,是剛從軍中歸來。

“拜見主公!”趙景一入大廳,一抖明甲,十分利索的跪地,向上首的鄭平原叩拜的說着。

鄭平原雖是世家出身,但實際上的確有天生的才能,這大將趙景,不僅相貌威武,更有着真實本事,出身也很顯赫,是鄭平原結識並且提拔,水師有今天規模,趙景實在功不可沒。

見是趙景進來,鄭平原語氣略略緩和下來,說:“都督快快平身。”

“謝主公。”趙景站起身來,只是一站,就透着精氣神,給人一種此人深沉厚重的凜然感覺。

見到此人,鄭平原心情略微一安,一指旁邊:“都督,坐下談。”

“謝主公。”再次拱手謝恩,趙景神情嚴謹的在一旁落座。

“都督,現在戰局拖緩,讓本侯心中焦慮,都督可有什麼對策?”鄭平原問着。

趙景拱手向上:“不瞞主公,現在局勢,對我軍甚是不利。”

“這話怎講?”鄭平原皺起了眉:“上月,大戰一場,險些讓王弘毅當場身亡,就算其身得免,卻損失了多員大將,連蜀軍水師的都督張範直都當場戰死,這情況下,蜀軍怎會佔了上風?”

聽主公提起張範直,趙景的臉『色』微變,浮現出一絲傷感,說起來,張範直還是他的老部下了,但轉眼就恢復如常,說着:“主公,您也看得出,張範直雖是叛將,但是的確有些才能,能善練兵,蜀軍水師底子雖薄,卻也有了幾分氣象。”

“上月折損數個大將,連張範直也戰死,卻元氣未傷,新任的都督呂肅海年紀雖輕,卻也是我荊州水師出身,精通水戰。”

說到這裡,兩人都是頓了一頓,君臣默然相對。

說實際,二任蜀軍都督,都是荊州水師的人,卻給了王弘毅所用,這實在讓他們無語和感傷,片刻後,趙景又說着:“呂肅海在與吳軍和我水師後的幾場戰鬥中,指揮精良,而且蜀軍手中,還有着火器,在水上作戰大是獲利。”

“往日作戰時,只需船堅兵精,就能佔據絕對上風,可現在蜀軍水師掌握着火器這物,無需接船作戰,就可折損我軍,蜀軍水師雖不如聯軍水師,可有這火器在手,已經隱隱相持。”

“並且臣剛剛聽到一消息,與江陵有關。這也正是臣這次求見主公想要說的事。”

“哦?說來聽聽。”鄭平原聞聽此言,又見趙景臉『色』有些鐵青,心中一格,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諾。”趙景將得到的十萬蜀軍壓境的消息,告之了鄭平原:“各郡起兵卒十萬,只怕禍端不遠。”

這讓鄭平原臉『色』也隨之大變。

這可不同與以前的戰事,十萬蜀軍縱橫在荊州境內,不僅吳軍遭到威脅,江陵難保,就連這荊南,也岌岌可危。

只要這十萬軍能度江到荊南,立刻就是大禍,幾無可敵。

“吳王想必也知曉此事,猜得不錯,他必然會坐不住與本侯聯繫……”站起身,在廳內緩緩的踱着步子,鄭平原思索着這件事。

正在想着,一人出現在廳門外,恭敬請示:“主上,有一人帶有吳王腰牌,說是吳王使者,給主上送信,主上是否見他?”

“讓他進來。”鄭平說着。

很快隨着腳步聲傳來,一個穿着八品軍服的年輕男子,從外面步入大廳,精氣強悍,進來看見了鄭平原,伏身行禮:“拜見楚侯!”

“你是吳王來給本侯送信?”鄭平原平靜的說着。

“標下是吳王帳下的侍衛,奉主公命令,前來給楚侯送信。”這人頭也不擡,伏身說着。

“書信何在?”

“在這裡。”這人舉起一個書信。

無需示意,就有人過去接過書信,檢查過後,遞交給鄭平原。

鄭平原當場拆開書信,快速的閱讀了一遍內容。

“此事,本侯已知曉了,請轉告吳王殿下,就說鄭某不日將至。”面上看不出表情變化,鄭平原淡淡的說着。

前面雖然聯合,但是隻派遣水師都督趙景策應,鄭平原自己在努力消化和鎮壓着荊南之地,現在是準備親身去了。

吳軍侍衛離開後,鄭平原將書信遞給都督趙景,同時問着:“你怎麼看這件事?”

趙景接過書信後,一目十行的將書信看完,皺起眉來。

“主公,吳王說的不錯,現在久戰三月,將士將疲憊不堪,而且這次蜀國公起步卒十萬,勢不可擋,唯有兩軍聯合一處,發動一場水上大戰,將蜀軍水師徹底剿滅,以斷絕水上交通,解除威脅。”

“否則的話,江陵一下,十萬步卒通過水師下得荊南,大勢危矣。”

聽罷趙景的話,鄭平原也覺得,再保留實力,對自己一方,也是極爲不利,嘆息的說着:“就只有應吳王之邀,兩軍全力聯合滅了蜀水師了。”

荊南王弘毅又豈會棄之不要?

荊南不能再失,否則天下之大,再無鄭平原容身之地,不能再退了。

“江陵步卒也不可不加。”趙景說着。

“這就是吳王的事了,吳王已經快速徵船,又調來大批兵將,終於下決心保住江陵了。”鄭平原淡淡的說着。

吳地之兵號稱二十萬,實際上真正可用也只有十萬,徵五鎮折損消耗也不少,將士疲憊不堪,這二萬已經是不傷筋動骨情況下的最大限度。

現在吳王終於忍耐不住,不惜冒着吳地動『蕩』的風險,調動了維持王座的本錢了。

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66章 選擇(上)第76章 急返(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240章 夜襲(下)第249章 潛勢(上)第73章 豐收(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38章 叮囑(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88章 登基第66章 選擇(上)第51章 仙方(下)第190章 新生(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299章 旨意(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24章 氣短(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50章 造鼎(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2章 能吏(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78章 就仕(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119章 側室(下)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18章 大怒(下)第79章 改變(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6章 封賞(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38章 叮囑(下)第44章 來由(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78章 就仕(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91章 神道(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92章 產子(二)第119章 側室(上)第53章 大喪(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93章 產子(三)第223章 平定(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41章 終定(下)第334章 隕落(上)第118章 收房(上)第59章 引戮(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208章 交旨(上)第233章 誅滅(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279章 就戮(下)第81章 大變(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2章 望氣(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132章 雙喜(上)第66章 選擇(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71章 喜事(下)第21章 入門(下)第98章 舉師(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123章 破關(下)
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66章 選擇(上)第76章 急返(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240章 夜襲(下)第249章 潛勢(上)第73章 豐收(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38章 叮囑(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88章 登基第66章 選擇(上)第51章 仙方(下)第190章 新生(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299章 旨意(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24章 氣短(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50章 造鼎(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2章 能吏(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78章 就仕(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119章 側室(下)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18章 大怒(下)第79章 改變(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6章 封賞(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38章 叮囑(下)第44章 來由(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78章 就仕(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91章 神道(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92章 產子(二)第119章 側室(上)第53章 大喪(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93章 產子(三)第223章 平定(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41章 終定(下)第334章 隕落(上)第118章 收房(上)第59章 引戮(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208章 交旨(上)第233章 誅滅(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279章 就戮(下)第81章 大變(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2章 望氣(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132章 雙喜(上)第66章 選擇(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71章 喜事(下)第21章 入門(下)第98章 舉師(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123章 破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