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

拓跋曜行事向來雷厲風行, 等謝知從祖母處用完午膳回來, 就看到王直恭敬的站在在花廳裡等自己。

“王內給事你坐。”謝知進門看到王直便招呼他坐下。

王直怎麼可能坐下,他笑着站在謝知不遠不近處, 等謝知解下斗篷, 王直接過謝知的斗篷去掃雪,謝知也習慣他的伺候,先進內室洗漱換衣, 等她出來時, 王直已經給她煮好一壺奶茶。

謝知愛喝茶,發酵茶、不發酵的她都喜歡,但這輩子估計年紀小的緣故,喝綠茶胃有點不舒服, 所以她讓人弄了一點發酵茶。她對茶道只有一點皮毛研究, 知道鐵觀音是半發酵茶、紅茶是全發酵、黑茶是後發酵,但發酵發到什麼程度算半發酵、全發酵,她有點把握不準。

只能依照工匠做出來的成品大概判斷,她這個茶大約是紅茶,紅茶做奶茶最好,謝知就習慣了每天從外面回來喝上一壺奶茶。煮奶茶不難, 是故謝知身邊的近身僕人都有一手煮奶茶的好手藝。

謝知輕啜了一口奶茶, 對王直笑道:“王內給事, 你煮茶的手藝越來越好了。”說着她親自給王直也倒了一杯茶, 她跟王直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私底下相處並無太多的主僕之分, 謝知也不覺得自己比王直高貴到哪裡去,一樣都是伺候皇帝的奴才。

皇家把底下的奴才分成三六九等,讓大家自相殘殺,卯足勁爲自己效命,最後拋出一句所謂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讓那些士大夫跟打了雞血似地,幫着皇帝統治他的家族。但是士大夫真能跟皇權共治天下,或許吧,但那也是整個士大夫階層,跟個人無關。除非是沒落皇權,或者是皇帝心甘情願退讓。

“還是小娘子這裡的茶水醇厚。”王直起初也不習慣謝知做出來的茶水,但是隨着謝知喝慣了,他又覺得這樣清清爽爽的茶水也不錯。

“你喜歡就帶點回去,我這裡還有不少。”謝知說。

“那我卻之不恭了。”王直笑着朝謝知拱手,又從袖中取出幾張契紙,“小娘子你看這幾間鋪子可合你心意。要是合心意,我就去把鋪子主人改了。”

謝知一看發現這幾間鋪子位於西市,有些處在最豪華的地段,有些位置稍微偏僻些,但這些鋪子居然都是歸少府名下的,這是皇家的私人商鋪?她驚訝的看着王直:“王內給事你怎麼把少府的鋪子給我?”

王直笑着說:“小娘子誤會了,這幾間鋪子是皇莊的鋪子,收益都歸入皇莊,陛下讓我給你選一間合適的,我也選不好,就都帶來給小娘子挑了。”謝知將來是要入宮的,也是王直未來的主子,王直怎麼可能會替主子做主?

謝知聞言把契紙都看了一遍,選了一間住在普通地段的鹽鋪道:“既然是鋪子是皇莊的,就不用改主人,我就把糖放在鋪子裡代售即可。”她纔不要皇家的私產,被外人知道不是找死嗎?她想了想說:“不過我想去鋪子裡看看,看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

王直徵詢道:“那找個晴好的天氣?”

“好。”對謝知來說,什麼天氣出門都無所謂,就算是天上下刀子都刮不到自己,可伺候自己出門的下人就麻煩了,所以謝知冬天儘量少出動,“我那些白糖的做法決明都知道,你回宮時帶決明回宮,讓他把宮裡的人都教會再回來。”

王直笑道:“小娘子放心,奴婢一定好好照顧決明。”決明、柏葉、雲實、白芨、甘鬆,是謝知給她身邊五個小寺人的名字,這五個寺人平時都着女裝在外院伺候,謝知給他們取名時特地選中藥名給五人取名,儘量不女氣。

謝知莞爾:“讓他們去宮裡我有什麼好不放心。”

王直同謝知說笑了一會,喝完一杯奶茶起身離去,玉蔓已經包好一大包紅茶給王直,王直笑着同玉蔓道謝。玉蔓送走王直,回來向謝知稟告道:“小娘子你可要午睡?”

“不了,你把懷荒送來的賬冊給我。”謝知說,她這些年跟五哥一直通訊,莊子上有什麼發明,她都會給五哥送一份過去。五哥對她也很大方,每年都會讓人拉開不少金子,他知道謝知喜歡金子。其實謝知那是喜歡金子,她就覺得金子貴重、份量比銅錢輕,難道她要五哥每年往京城送幾十車銅錢嗎?

玉蔓奉上秦紘送來的賬冊,謝知翻開賬冊,依然是一如既往的爛,謝知心中長嘆,她聽阿孃說五哥現在是軍中軍需官,她就不明白,這麼糊塗的賬五哥怎麼能看得下去的,她拿着鉛槧漫不經心的寫寫畫畫着,不一會就把她今年的收益算出來的,她吃了一驚,五哥對自己真大方,居然送了這麼多金子給她。

謝知並不知道,她的牲畜養殖法讓秦家軍吃肉的機會大大增加,尤其是她前年說出的沙地養豬法,讓秦紘在邊關開了一個養殖場,專門養豬。豬肉脂肪多,比兔肉吃起來痛快多了,秦紘能感覺到家族私兵向心力都強了不少,所以對小妹出手也大方。這次謝知來信問他要十頭小馬或是矮種馬,秦紘爽快的給她拉了三十匹過來,還特地配了幾個馬倌照顧馬匹。

他偶爾跟父親提起阿菀時,兩人都不理解阿菀爲什麼會對耕作養殖這方面感興趣,按理她是天生貴種、金枝玉葉,不應該注意吃穿住行嗎?偏偏她平時不愛首飾、不愛脂粉,要是待在家裡,可以穿去年的舊衣服,連衣服上繡點花紋都嫌麻煩,簡樸程度能把謝蘭因逼瘋。

謝蘭因也想起了自己大父和成祖,她沒見過大父,但是成祖她見過,貴爲皇帝,他一生簡樸,關心農作,駕崩前半年還穿着麻衣、卷着褲腳下地。祖母曾告訴過他,大父也是這樣的人,他當了二十年中書令,在修史同時還不忘寫三本農書,不然他怎麼能跟成祖君臣相得?

導致謝蘭因聽到女兒在小莊子,就自動套入成祖當年的老農模樣,然後她就很想哭。阿兄說的一點沒錯,阿菀就該是皇子,不是公主,她生錯性別了。謝蘭因感慨女兒生錯性別,只因爲她熱衷農事,卻不想她寶貝女兒比她想象的性子還要野,她已經開始在小莊子上養自己私兵。爲什麼謝知要賺錢?爲什麼她花錢如流水?就是因爲她養兵。

當然這些只是最隱秘的存在,謝知把自己挑選出來的侍衛都交給她親爹留給她的暗衛培養了。蕭賾臨終給妻女留在的暗衛目前都在謝知身邊了。本來暗衛是分別保護皇后和公主的,但皇后既然已經是秦家婦,那就跟他們無關,他們只守護蕭家公主。

對於謝知培養暗衛的舉動,他們舉雙腳贊成,他們心裡始終想要回到樑國,殺了篡位者爲先帝報仇。如今小公主讓他們私下培養暗衛,他們求之不得,還當小公主是想先帝報仇。其實謝知根本沒想給她爹報仇,她爹是自願赴死的,臨終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讓蕭家江山穩固,她去把僞帝殺了,讓蕭家江山動盪,她怕她爹在九泉之下吐血。

當然將來拓跋曜要是想要收復南朝謝知也支持,也樂意落井下石,將僞帝和李老嫗打入塵土。這不是謝知爲了復仇連母國都不顧了,而是她站在後世觀點來看,國家統一是不可逆的歷史潮流,北朝雖民族矛盾也激烈,但是南朝已積習難返,士族當道、階級固化,想要國家恢復活力,除非能狠下心把身上的爛瘡挖了。

但是沒一個皇帝能狠下心,或者是他們有心無力,所以南朝的沒落是註定的。雖然有點不孝,但是謝知真覺得她爹死前估計是真憋屈,但凡有一分可能,她爹怎麼會願意赴死?他就是知道自己就算逃走,也頂天一個魏國樑王,所以纔不願意走。他的自尊不許他如此苟延殘喘,赴死好歹能得個好名聲。

歷史是最殘酷的,任你多聰明、多有才華,一個南北小國的皇帝註定不可能廣爲人知,被人朗朗上口的永遠是盛世明君,比如秦皇漢武、唐宗明祖,別的皇帝只有對歷史感興趣的人才會去看去琢磨。

但是她爹赴死後,估計青史上狠狠記上一筆。天底下像他這麼聖父的皇帝,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肯定被後世篡位者大讚特贊。謝知反省幾秒,覺得自己這麼吐槽親爹太不孝了,她爹還是很寵她的。

接下來的幾天,謝知就專心糖鋪的事宜,她將糖分成三個等級,最高級是冰糖,這個也是最少的,中等是紅糖的,最下一級的是製作紅糖、冰糖留下的殘渣,這個價格最便宜,也是謝知估計賣得最快的糖,因爲價格便宜。

事實也正如謝知所料,她最便宜的糖末末是賣得最快的,因爲什麼人都能買了嘗一點,開張七天糖渣就賣完了。同時冰糖也賣得很快,反而是紅糖的銷量最好不好。這也是正常的,紅糖雖然比冰糖便宜很多,但價格也不便宜,不在乎錢的人不屑買紅糖、沒錢人頂多買點糖嚐嚐味道,紅糖的銷路變窄了,但銷量比較固定,很多相對有點小錢的人家,每月都會買上一點甜甜嘴。

對這個銷量,謝知還是很滿意的,不會突然發大財,但是細水長流,也是一筆不菲的收益。也不出謝知所料,冰糖和紅糖的出現讓長安城不少勳貴震動了,不時有人明裡暗裡的來鋪子打聽消息。

要不是大部分頂級貴族,或是長安城的老人都知道這間鋪子的後臺是誰,大家早動手明搶製糖配方了。即便如此,拓跋曜也收到好幾家的暗示,想讓他分一杯羹給他們。其中反映最急的居然不是崔家而是李家。

這一日拓跋曜上完課,從御書房回寢室休息,宮女們侍奉拓跋曜洗漱換衣,宮人奉上拓跋曜的午膳,拓跋曜看到一碟素餡豆腐皮包子,不由笑道:“這道菜阿蕤喜歡,常大用——”他話還沒說法,就想到阿蕤已不在宮裡,女學也關了,她可能還要有五六年才能入宮。

常大用如何不知聖人的心意,他立刻上前道:“聖人是否要李貴人陪同?”李貴人是拓跋曜親舅的女兒。拓跋曜母族不顯,族中長輩官位最大隻有正五品,在勳貴滿地走的長安非常不起眼。但是他們生了一個好女兒,拓跋曜的生母從小美色過人,十二歲就因容色出衆被選入宮中伺候天和帝。

十五歲生下天和帝的長子,也就是拓跋曜,天和帝在長子出生後就賜死李氏,立拓跋曜爲太子。李家雖有一個皇帝外孫,但從來沒有沾過皇帝的光。天和帝在位時,他似乎完全忘了長子的生母,李皇后只在皇家祭祖時會被禮官提到,別的時候都是默默無聲的存在。

天和帝既想不到提升李家官位,逢年過節也從來不曾賞賜過他們。後來天和帝駕崩,拓跋曜對母族倒有賞賜,但也是例行賞賜,並無特別偏愛。直到他這次選妃,李家送了拓跋曜親舅的女兒,也是他表妹入宮,拓跋曜似乎纔想起母族,還給他舅舅、大表兄提了官位,甚至五位貴人中他對李氏和崔明珠的庶妹崔六娘也最偏愛。

作爲拓跋曜的心腹,常大用當然能明白李貴人爲何能受寵,因爲她是入宮幾個貴人中唯一還能給聖人紅袖添香的人,她還寫了一手尚可的字,所以才讓聖人格外偏愛她。他見聖人午膳寂寞,就想讓李貴人過來給聖人排解寂寞。

拓跋曜微微頷首,“讓她過來。”

常大用連忙吩咐宮人去請李貴人,李氏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梳妝打扮,她也知道聖人喜歡她是因爲她身上書卷氣,所以總把自己往文靜素雅裡打扮,穿的衣服都是素淨的,她今天甚至穿着一身豆綠的常服,她聽宮人提過,聖人之前很喜歡的謝家小娘子就喜歡穿這種素淨衣服。

入宮的五位貴人中,就屬她身份最卑微,三個崔家就不說,除了年紀太小的崔七娘聖人從未被寵幸過外,崔五娘端莊大氣、身份高貴;崔六娘姿容嫵媚、善解人意;獨孤家的小娘子天真無邪、開朗伶俐,跟聖人也是打小認識的,時常能把聖人逗得哈哈大笑。

李貴人思來想去,這四位她都壓不過,她就只能靠模仿那位據說是盛寵太過,被崔太皇太后壓着不許入宮的謝小娘子。據說她性格沉靜、卷不釋手,自己也是這樣的人,聖人應該能看在謝小娘子的份上對自己多看重吧?

常大用在看到李貴人時愣了愣,有些疑惑她怎麼穿這麼素淨來面聖?他目光落在李貴人身邊的大宮女身上,大宮女的頭低垂,心中暗暗叫苦,她也勸過李貴人不要穿這麼素淨面聖,這不合規矩,但是貴人執意如此,她又能如何?

拓跋曜用完午膳,正坐在棋盤上自己給自己下棋,看到棋盤他又想起阿蕤,以前中午阿蕤要是不累,不午睡就會陪自己下棋,一開始他根本贏不了阿蕤,後來阿蕤慢慢教自己怎麼下棋後,他纔有反敗爲勝的機會,現在阿蕤稍有不慎就要輸給自己,每次輸了便不肯跟他再下,拓跋曜只能暗暗讓子,好歹讓她贏幾局,才哄得她繼續跟他玩。

思及往事,拓跋曜微微淺笑,論棋力阿蕤已屬頂尖,朝中大臣能下過阿蕤的也沒幾人,那些都是歷練了多少年的老臣。他的阿蕤是最聰明的。拓跋曜並不知道,現代有種班叫圍棋興趣班。

謝知從小就學圍棋,因爲她太公堅信學圍棋的孩子聰明。就太公這句話,謝知上來十來年的圍棋課,稱不上大師,一般人也罕逢敵手,拓跋曜讓她,她何嘗不是讓着拓跋曜,大家相互讓子,吵吵架,纔有感覺嘛。

拓跋曜聽李氏說過,她在孃家也學過下棋,所以想着今天陪李氏下盤棋,等李氏穿着一襲豆綠的長衫進來時候,拓跋曜微微一怔,心頭浮起一絲莫名的熟悉,他放下棋子,打量着李氏,她這是想學阿蕤的穿着?

“表哥。”李氏忐忑的給拓跋曜行禮,私底下李氏總是喊拓跋曜表哥的。

私下相處時,拓跋曜並不喜歡端着架子,尤其是對自己的女人,只要她們不犯大忌,拓跋曜向來懶得教導她們,後宮養女人不就是爲了讓自己輕鬆嗎?幹嘛弄的女人都怕自己?他指了指對面的位置道:“坐。”

李氏看着拓跋曜擺開的棋盤,知道聖人是想跟自己下棋,她連忙執起棋子緊張的看着拓跋曜,拓跋曜莞爾:“不用緊張,你先下。”

李氏定了定心神,屏息下了一子,拓跋曜眉頭微挑,也跟着下子,兩人開局下子很快,不一會就擺出一個棋局,拓跋曜只消一眼就知道李氏是在背棋譜,他眉頭皺了皺,還是耐着性子給李氏慢慢下,“你今天穿得這麼素淨?”

李氏有些緊張的拉拉裙子,這動作又讓拓跋曜不動聲色的蹙眉,李氏慌張地說:“我新作的衣衫,表哥覺得好看嗎?”

“太素淨了,犯忌諱,以後宮裡別穿。”拓跋曜淡淡道,要不是李氏是他生母的侄女,他也懶得提點她。她這是聽了什麼人謠言,才覺得阿蕤穿的素淨?阿蕤穿衣不算素淨,時常會穿着石榴紅、鵝黃之類的亮色,她膚色白、人又長得好,穿着些衣服不見俗氣,反而越發顯得她粉妝玉琢。

就是兩年前,她莊子上的亞麻種出來後,她喜孜孜的對他顯擺了一段時間亞麻衣服,都是素素靜靜的顏色,但是衣服裙襬上都會繪上她的畫,也不覺得素淨,只覺得素雅。這也只是兩人中午見面時她穿的,外面她從來不穿。李氏這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哪怕是常大用都覺得拓跋曜對李氏另眼相看是因爲謝小娘子的關係,但其實拓跋曜從來沒把李氏當阿蕤的替身,阿蕤是獨一無二的,拿李氏這樣的人當替身,那是在侮辱阿蕤。她哪裡有半點跟阿蕤想象的地方?

李氏不覺拓跋曜是在提點自己,她只覺得難堪,但她也知道表哥對自己再和善也是皇帝,皇帝說的話她只有聽着,不能覺得委屈,她勉強露出一個笑容,柔順道:“表哥,我以後不穿這些衣服。”

拓跋曜到沒在意她的神色,以他的身份,唯一能讓他看臉色的也只有崔太皇太后了,聽李氏應了,他也沒有多責備她,他看着棋盤的走向,問李氏:“你學過多久的棋?”

李氏低聲道:“我學了一年多。”李氏以女子來說,才華真算不錯,但拓跋曜用謝知和謝家成名才女的標準來衡量,就顯得李氏是文盲了,畢竟謝家那些成名才女的才名是可以名留青史,跟男人一起媲美的,能名留青史的男人本來就出衆,她們還要比男人更出衆,要求就更高了。

“學得還不錯,以後多努力。”拓跋曜吩咐常大用收了棋盤,也沒跟李氏下完一盤,他對李氏的感情還沒到可以容忍陪她下臭棋。

李氏茫然的看着拓跋曜,不知道他爲何把棋盤收走,拓跋曜起身道:“過來給我磨墨。”下棋不行、聊天更不行,他說的話她都聽不懂,那就做點正經紅袖添香該做的事,給他磨墨。

李氏屈身應是,坐在拓跋曜身邊給他緩緩磨墨,拓跋曜翻看着最新推出的志怪小說,別人看小說爲消遣,拓跋曜看小說是爲了解世情,他喜歡從小說裡瞭解外面的世情,雖說小說也有杜撰,但總比他待在宮裡一無所知好。

李氏看到拓跋曜在翻看志怪小說,不由湊趣道:“陛下,我小哥處也有不少世情小說,我讓他都給你送來。”

“哦?你看過這些小說嗎?”拓跋曜問。

李氏搖頭,“家母對我教導甚嚴,從來不許我看這些小說,就怕我看過小說後移了性情。”

拓跋曜聞言一笑,也不多說話,人的性情要是看過幾本小說就能移了,那不看小說遲早也會移走,“行,你讓你兄長給我送幾本小說來。”

李氏聞言大着膽子說:“表哥以後有什麼吩咐都可以讓我小哥去做,他從小就替表哥做事。”李氏向拓跋曜暗示自家的衷心。

“哦?你小哥會做什麼?”拓跋曜漫不經心的問,怎麼說都是自己母家,總要給幾分面子。

“我家大人說我小哥文不成武不就,也就勝在聽話。”李氏說。

拓跋曜似笑非笑,“這裡誰都聽話。”聽話?他身邊缺聽話的人嗎?就算想從自己手裡得好處,也不能送個廢物過來。

“我小哥還會算賬。”李氏脫口而出。

“所以?”拓跋曜挑眉看着李氏,常大用心中一沉,明白這是陛下要生氣的前兆,連他都已經明白李貴人的意思,聖人怎麼可能會不明白?

“陛下不是新開一個糖鋪嗎?我小哥可以幫你去皇莊監工。”李氏道,誰都知道鋪子是屬於皇莊的,那糖一定是從皇莊裡出來的。她覺得自己這要求並不過分,誰都知道糖是暴利,他們作爲皇帝母家,從中分一杯羹不過分吧?他們也不要獨佔。

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97章 奔喪(下)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79章 打拐(下)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66章 謝修尚主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96章 奔喪(中)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06章 逃命第268章 南樑(四)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65章 南樑(一)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92章 失態的秦紘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3章 謝家往事第113章 守城(五)第69章 如何揚名第17章 蘭因成親第80章 瑤姬傳人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68章 道觀偶得第197章 奔喪(下)第13章 誠意(下)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59章 生波(一)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51章 年前(一)第105章 戰勝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04章 敵襲(下)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59章 生波(一)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10章 守城(二)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07章 見面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93章 暗中籌謀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章 宮亂第197章 奔喪(下)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185章 生產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49章 婚禮(上)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51章 分家(上)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1章 到家
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97章 奔喪(下)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79章 打拐(下)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66章 謝修尚主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96章 奔喪(中)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06章 逃命第268章 南樑(四)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65章 南樑(一)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92章 失態的秦紘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3章 謝家往事第113章 守城(五)第69章 如何揚名第17章 蘭因成親第80章 瑤姬傳人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68章 道觀偶得第197章 奔喪(下)第13章 誠意(下)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59章 生波(一)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51章 年前(一)第105章 戰勝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04章 敵襲(下)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59章 生波(一)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10章 守城(二)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07章 見面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93章 暗中籌謀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章 宮亂第197章 奔喪(下)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185章 生產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49章 婚禮(上)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51章 分家(上)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1章 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