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

拓跋曜沒回京前就詔令京城官員準備回平城祭祖的事, 只是沒大肆宣揚, 直到過完太皇太后壽誕,他才宣佈要帶部分皇親勳貴回平城祭祖。這一次不是出征, 又是祭祀先祖, 即便拓跋曜再不喜歡太子, 只要他一天是自己太子, 祭祖之事就只能是自己和太子,沒有別人可以取代。拓跋曜早在着手廢太子,也不跟太皇太后計較這一時的得失。他將初三皇子以外的成年皇子都帶回平城祭祖,三皇子則留在京城代他鎮守京城。

拓跋曜對三皇子的栽培之心路人皆知,可陛下一日不挑破, 就沒人敢公開議論這件事, 只在私下討論。很多人都沒想拓跋曜是想廢太子, 他們只是覺得太子年紀漸長,陛下忌諱太子, 是故特意借三皇子壓制太子。謝簡聽到自己的幕僚如此猜測, 不禁嗤之以鼻,拓跋曜正值壯年, 又是最意氣風發的時候,怎麼可能忌諱一個無權無勢的毛小子?他一開始就不想讓崔家子成爲太子。

平心而論,三皇子的資質也不比太子差太多, 只是太子被太皇太后養的太過純善, 並不適合做一國之君。當然這其中也不缺拓跋曜的引導, 不然拓跋曜的兒子怎麼可能如此純善?謝簡嘴角泛起譏諷的笑意, 提筆給秦宗言寫了一封信,讓秦宗言早做準備,如今朝堂內外皆無大事,拓跋曜又大權在握,正是收拾秦家最好的時候。謝簡併不準備出手幫忙,能提醒他們一次已是他的極限,他還想趁着這次機會好好看看,秦宗言那老狐狸到底留了多少底牌。

謝簡對魏國也好、樑國也罷,並無多少忠心,誰能壯大謝家,謝簡就忠於誰。他會幫助秦家,無非就是秦家跟謝簡關係太親近,一損俱損,一旦秦家出事,謝簡相信拓跋曜肯定不會對自己出手,但也肯定會打壓謝家。要是換了以前,謝簡可以忍下,畢竟花無百日紅,謝家目前夠顯赫了,再多佔便宜,他怕以後落不得好。可現在有機會能讓家族更進一步,還不需要他多操心,他何樂而不爲?謝簡定定的看着遠處半晌,回房問陳留:“你可想去平城?”

陳留是在平城出生的,但她出生不久,大魏便遷都了,她對平城幾乎沒印象了,“太皇太后說讓我們這次都一起去。”畢竟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陳留這種對軍國大事不在意的人都以拓跋曜爲榮。

謝簡微微頷首:“你不是想阿菀嗎?說不定這次在平城能見她。”

陳留相見孫女,可有機會見了,她又猶豫的說:“她也要來平城嗎?不如我偷偷去建德看她好了。”

謝簡啼笑皆非,“建德離平城還有一段距離,你恐怕沒時間過去看她。”作爲備受拓跋曜尊敬的大長公主,祭祖不需要陳留來,但她肯定要留在太皇太后身邊伺候,哪有時間去建德?又不是可以當日來回的距離。

陳留訝然道:“這麼遠?阿生不是說很近嗎?”

“他走慣遠路,自然覺得近,你又沒走慣。”謝簡說,“我還擔心你去平城的路上不舒服。”

陳留見丈夫關心自己,心中甜滋滋的,“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我會自己照顧自己的。”

魏國立國百餘年,歷代皇帝始終心心念念想要收復南方,這心願終於在拓跋曜這裡實現,不止拓跋曜意氣風發,舉國上下皆歡欣鼓舞。拓跋曜藉着太皇太后壽誕,大肆封賞功臣,又馬不停蹄的準備去平城祭祖的事宜。或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這些天他對太子態度都好了很多,衆人去平城祭祖的事也全交給太子處理。

太子對拓跋曜本就孺慕,如今得父看重,他辦事越發細緻,一心一意的想把這事辦好,連太子府都不怎麼回。謝寶珠則是命人打點太子的行李,又命郭良媛、秦良娣隨行伺候。太子府裡男主人遠行,女主人必須要在,不然出了什麼事都無人做主。太子對妻子沒什麼好不放心的,她無愧是太傅精心教養的曾孫女,一言一行都是太子妃的典範。太子信心滿滿、躊躇滿志,完全沒發現妻子深深掩在心底的憂慮。

謝寶珠既憂慮太子之位不穩,又憂慮陛下對阿姑的心思,也不知是不是自己多思多慮,她總覺得陛下對阿姑的態度似乎不一樣了,以前沒人敢在陛下面前提起阿姑,阿姑就是宮裡的禁忌,可現在陛下就放任夢澤暴露在衆人面前。旁人都以爲夢澤是陛下的新寵,可謝寶珠很清楚夢澤並未侍寢,陛下收用的那幾個南朝貴女都被收入後宮了,唯獨她還當宮女之,顯然陛下沒把她當成后妃。都說夢澤跟阿姑容貌相似,陛下對阿姑念念不忘,長得像還不肯收用阿姑,他這是想要正主?謝寶珠被自己驚世駭俗的想法嚇到了,不會的!陛下是一代明君,他肯定不會君奪臣妻的!謝寶珠喃喃的自我安慰。

京城各方都在準備平城祭祖事宜,謝灝身爲平城郡守,參加完太皇太后壽誕便馬不停蹄的趕回平城。阿生和獨孤氏則隨陳留一起出發。謝知聽說拓跋曜要來平城,不由一怔,自她離開京城後,雖一直有拓跋曜的消息,可從來沒想自己跟拓跋曜還有離這麼近的一天。

鳳容問謝知:“你要避開嗎?”

謝知搖頭,“我能避到那裡去?”轉眼都過去十來年了,有什麼可避的?避開反而顯得自己放不下。

鳳容提醒她說:“你要小心拓跋曜。”

謝知雙目微垂,輕聲“嗯”了一聲,應付拓跋曜可不是小心能解決的。

兩人正說話間,門外響起輕輕的敲門聲,鳳容起身開門,謝知見是自己的丫鬟,起身問道:“是阿藤醒了?”

丫鬟給兩人行禮說:“女君,郎君請你去書房。”

謝知和鳳容互視一眼,心裡都浮起疑惑,出什麼事了?自從秦紘回來後,就把所有的事都包了,讓謝知好好休息,這會請她去書房,是有什麼他解決不了的事?

秦紘還真遇到了一件他沒法解決的事,事情要從高句麗講起。秦家對高句麗的控制不是一年兩年,還是十幾年了,秦家不可避免的跟高句麗的王室、貴族有了聯姻,其中身份最高的就是秦淑媛。秦淑媛可以說爲了秦家犧牲了一生,眼看高句麗王室大廈將傾,秦家第一時間就把在高句麗的秦氏女能接都接了回來,秦淑媛是最後一個離開的,離開前還配合秦家把新任高句麗王給弄死了。

秦淑媛爲秦家立了大功,按說她提的任何要求秦紘都樂意答應,可是沒想到她居然會提出要把女兒嫁給阿生。阿生的妻子,秦紘早跟父親有默契,將來要娶琅琊王氏女,而不是一個亡國公主。秦紘雖然自己爲了真愛出族,可從來沒想過讓兒子娶真愛。這也不能說他是嚴已律人,寬以待己,如果他當年是阿生這樣的身份,阿菀又不是展現了足夠的實力,他哪怕心裡在喜歡,都不可能爲了阿菀出族。

不是說他唯利是圖,而是感情是需要權勢維持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革島作爲依仗,他跟阿菀也不會那麼幸福,生活中瑣碎小事會磨滅一切感情。不顧一切的感情只會毀了阿菀,與其將來後悔,秦紘情願將感情壓在心底默默守護。秦紘以阿生已跟太子之女定親爲由,婉拒了秦淑媛,但沒想秦淑媛居然說讓女兒做妾都可以。

秦淑媛大約是外人中最瞭解秦家實力的人,就是秦宗言那幾個兒子都沒秦淑媛瞭解,所以爲了女兒的終生幸福,她一定要跟秦家緊密聯繫在一起。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只是秦家族女,不趁着現在他們對自己最看重的時候提要求,等過幾年就晚了。至於太子之女秦淑媛壓根沒放在心上,邊關多得是娶雙妻的武將,京城貴女的妻子常年在京城,得寵的都是邊關的妻子,就憑着女兒的身份才貌,也不會不得寵。

秦紘揉揉眉頭,他真不擅長處理這些兒女情長的小事,秦淑媛又不是旁人,只能派人將妻子叫來,讓她來勸秦淑媛。他可以讓兒子政治聯姻,這點阿菀早默認了,不會拿他怎麼樣的,但他要是擅自給兒子找個侍妾,他晚上回去沒肯定好果子吃。

秦紘原以爲謝知會勸秦淑媛很久,沒想不到半個時辰,她就把秦淑媛說通了,秦紘忍不住好奇的問妻子:“你怎麼勸她的?”

謝知說:“我說認她女兒當女兒,以後她就是阿生的親姐姐。”謝知是女人,女人最瞭解女人,她明白秦淑媛的顧慮。她這次是死遁回秦家的,這也就意味着她女兒不再是高句麗貴女,只是秦家一個無名寡婦的女兒,就算有高句麗王室的身份,等這孩子長大也找不到什麼好親事。

所以秦淑媛壓根不是想讓女兒當妾,她是想要女兒終生有靠。謝知說把她認作女兒,上族譜的女兒,以後就是阿生的親姐姐,這樣的好事秦淑媛考慮都沒考慮就答應了。妾再得寵也是妾,隨時可以丟棄,阿姊卻是一輩子的。且有謝知的背書,她還怕女兒找不到依靠嗎?要是換了別人,謝知也不會這麼大包大攬,可秦淑媛爲他們做了不少事,要是連小要求都做不到,也太讓人寒心了,就是謝知自己都過不去。

秦紘一怔,“就這樣?”

謝知好笑道:“還能如何?阿生又不是皇帝,人人都想嫁。”

秦紘摸了摸鼻子,對謝知說:“阿菀,我帶你去看個人。”

謝知好奇的問:“誰?”

“你去看了就知道了。”秦紘賣了個關子。

謝知狐疑的望着秦紘,他這樣子也不像是要給自己驚喜,反而像是要帶她去弔喪,他這是找了什麼人回來?她半開玩笑地說:“這麼嚴肅,不會是帶我去見你的仇人吧?”

謝知沒想秦紘居然點頭了,謝知這下真被秦紘搞糊塗了,仇人?什麼仇人能讓他如此鄭重其事?

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207章 謝寶珠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02章 敵襲(上)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96章 奔喪(中)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23章 書房議事第83章 別後重逢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102章 敵襲(上)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3章 誠意(下)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160章 生波(二)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1章 宮亂第110章 守城(二)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90章 大赫連氏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65章 南樑(一)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06章 逃奴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7章 蘭因成親第23章 書房議事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1章 到家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61章 過年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66章 南樑(二)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97章 奔喪(下)第113章 守城(五)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61章 生波(三)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9章 遴選伴讀(下)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33章 波瀾又起(二)
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207章 謝寶珠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02章 敵襲(上)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96章 奔喪(中)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23章 書房議事第83章 別後重逢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102章 敵襲(上)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3章 誠意(下)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160章 生波(二)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1章 宮亂第110章 守城(二)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90章 大赫連氏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65章 南樑(一)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06章 逃奴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7章 蘭因成親第23章 書房議事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1章 到家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61章 過年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66章 南樑(二)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97章 奔喪(下)第113章 守城(五)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61章 生波(三)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9章 遴選伴讀(下)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33章 波瀾又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