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

大喜的日子,秦紹平時表現再不靠譜, 被人耳提面訓許多天, 也知道今天不能暴露本性, 一整天他應對都很得體,入洞房後也不聞新房有什麼聲響傳出, 謝蘭因緊張了一天,在聽到僕婦來報說郎君和女君已經歇下,她終於徹底放鬆下來。

秦宗言好笑的摟着她道:“我早說會沒事的,你就這麼不信任我?”

謝蘭因仰頭說:“這我們的長子成親嘛。”不管嫡庶,長子的身份終究不同。

秦宗言再不喜歡秦紹,聽到謝蘭因說秦紹是他跟蘭因的長子也心情大好, 他輕笑道:“他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將來還有許多孩子成親。”

謝蘭因心有慼慼,秦宗言孩子還真不少, 也就這兩年不見他有庶子女出生。

“阿鏡, 等回去後我們就把小十接過來養如何?”秦宗言徵詢妻子的意願, “你要是不喜歡小十,我們就養八娘?”小十、八娘是秦宗言的幼子女,今年都才三歲。秦宗言之前就想讓妻子撫養庶子女,只是小十和八娘當時年紀還太小, 秦宗言怕他們站不住, 夭折讓阿鏡傷心, 始終沒多提這事。

現在稍微大點了, 也不怕隨時生病夭折, 他就想讓妻子養兩個孩子。他擔心自己在戰場萬一有個意外,留下阿鏡一人孤苦無依,阿菀再孝順也是要嫁出去的女兒,他還是要給阿鏡留個真正的依靠。

“不要。”謝蘭因一口拒絕,她自己女兒都不養,去養別人的孩子做什麼?“我們不是有阿狼嗎?有他就夠了。”

“可阿狼畢竟年紀大了。”秦宗言很看重嫡子,也希望母子能和睦相處,可私心他還是想讓妻子有個貼心小兒子,“小十現在什麼都不懂,你放在身邊養,他肯定視你若親母。”

謝蘭因道:“視若親母就是親母?阿菀明知道我是她姑姑,她都這麼親近我,親生的就是不一樣。再說阿狼這麼好的孩子,多孝順我,你再讓我養小十,他心裡會怎麼想?這對小十也不好,你說他將來覺得自己是嫡子還是庶子?”

秦宗言因幼年受苦,特別在意嫡子,對嫡子培養也是最上心的,謝蘭因又不準備插手秦家軍務,哪裡願意再養個半嫡子出來?這不是等着得罪秦紘嗎?謝蘭因還指望秦紘將來跟女兒守望相助,庶子再多,沒有軍權,怎麼給女兒當助力?

秦宗言見她真心不想養孩子,也不再勉強她,以後再儘量小心,爭取長命百歲,也好多照顧阿鏡幾年。

謝蘭因同秦宗言回房,洗漱完畢,看到只穿了一件寢衣坐在牀上的秦宗言,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哎呀!他們洞房怎麼辦?”

秦宗言難得一愣,什麼洞房怎麼辦?

謝蘭因吞吞吐吐道:“就是說他們敦倫的時候,阿紹他能不能——”

秦宗言失笑,“放心,我派人教過他的。”只要不是廢人,男女敦倫哪裡需要人教?這是男人的本能,不過尉遲氏是正妻,跟姬妾不同,秦宗言還是請人專門教導過秦紹。

秦紹自幼陪伴瘋母和獒犬長大,心裡並無美醜之別,他對女人的概念也只分兩種,有威脅、沒威脅的。尉遲氏性子怯弱,由侍女伺候換了寢衣後,就坐在牀腳怯生生的看着秦紹。秦紹忙了一天早累得不行,但想到父親的叮囑,他不耐煩的拉開衣服,走到尉遲氏身邊跟她交|配。人類真奇怪,居然能隨時發情,不像獒犬隻有固定時間才發情。

尉遲氏緊張的快暈過去了,待秦紹靠近,她努力的呼吸,一動都不敢動。秦紹撲打她身上時,她咬住手指、捂着自己的臉,不想讓秦紹看到她醜陋的容貌。秦紹交|配完,離尉遲氏遠遠的睡着,臨睡前還想洞房每一步他都做完了,阿耶不會再打他吧?

尉遲氏偏頭看着背對着自己一動不動的男人,淚水不止住的滑落,她在哪裡都是累贅,只有姨母疼她,可現在連姨母都要離開她了,她留在這個世上到底有什麼意義?這個新婚之夜,秦紹和尉遲氏都沒睡好。秦紹不習慣跟人睡一窩,幾乎整夜沒閤眼,尉遲氏則睜着眼睛哭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謝蘭因早早起身,她一夜沒睡好,始終似醒非醒,秦宗言睡覺向來警覺,自然也沒睡好。不過謝蘭因體弱,一夜沒睡好,精神有些懨懨的,秦宗言早起打了一趟拳法,精神氣便完全恢復,見愛妻如此,難免對長子夫妻有了意見。剛結婚就害阿鏡這麼擔心,以後怎麼辦?

等秦紹、尉遲氏一前一後進來請安時,他也沒露過笑臉。不過他向來嚴肅,也就在妻女面前有笑臉,大家倒也不奇怪。謝知昨晚倒是睡得不錯,但今天早起半個時辰,跟謝蘭因一樣,都有點提不起精神來。謝蘭因摟着女兒輕拍她的背,讓她趴在自己懷裡閉目養神。

尉遲氏進門就見被謝蘭因摟在懷裡的謝知,她微微一怔,她是認識謝知的,兩人都見過好幾次了,但她沒想謝知居然跟自己婆母如此親近。她還是低着頭給謝蘭因、秦宗言磕頭請安。

謝蘭因不是會爲難媳婦的婆婆,尉遲氏見過禮,她馬上讓侍女扶她起來,還給她備下豐厚的見面禮。謝知和秦紘也上前給大哥、大嫂行禮,尉遲氏再羞怯也知道給小叔子和小姑子準備見面禮。等衆人見禮完畢,謝蘭因再帶着兒媳婦去拜見丘穆陵氏。

謝知則由秦紘送去上學,謝知不捨的問:“五哥,是不是你跟大人明天就要回懷荒了?”秦宗言在京城待得已經夠久,要不是秦紹成親對象是尉遲氏,崔太皇太后特許他留在京城舉辦婚禮,他早回懷荒了。

“我不回去。”秦紘說,“我同母親一起回去。”父親怎麼可能放心讓母親一人回懷荒?

“真的?”謝知雙目亮晶晶的看着秦紘。

秦紘輕笑地說:“真的,我還沒教會阿菀騎小馬,怎麼能走呢?”

謝知甜甜笑道:“我不騎小馬,等到了中秋,五哥帶我去我的小莊子好不好?”

“你去小莊子做什麼?”秦紘問。

“莊頭跟我說,莊上孵了好些雞蛋鴨蛋鵝蛋,等中秋小雞小鴨小鵝都要孵出來了,我去看小雞小鴨小鵝。”謝知說,她養兔子是爲了兔毛,兔肉反在其次,養家禽比兔子划算,公雞可以當年吃,母雞養上兩三年,下蛋少了再吃。就是家禽跟兔子一樣,太容易死,她慢慢琢磨怎麼養吧。

“好,我跟你一起去。”秦紘一口答應。

這一日謝蘭因先帶着尉遲氏去拜見丘穆陵氏,然後再帶她入宮去見病重的於太妃,於太妃看到新婚的外甥女,枯瘦的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她吃力的指着跟了自己三十年的兩位女官,讓她們以後跟着尉遲氏,又將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給尉遲氏後便溘然長逝。

尉遲氏跪地嚎啕大哭,若不是親眼所有,沒人想象一個向來聲音細弱的少女能發出如此淒厲的哭聲。謝蘭因心裡嘆息,她能理解尉遲氏的傷心,她輕按眼角也跟着一起哭了。宮裡宮侍們快速換上素服,只不過崔太皇太后尚在,於太妃也不過是個侍妾,所以葬禮辦的並不隆重,宮人給於太妃收殮完畢便送到了宮外皇家寺院停靈。

葬禮的一切都在皇家寺院舉辦,拓跋曜身爲承重孫也去給於太妃磕了頭。時下還沒有嫡子給庶母戴孝的規矩,他身爲皇帝,能在靈前給去世的庶祖母磕個頭已算有孝心。加上他現在還守着天和帝的重孝,衆臣更覺幼帝宅心仁厚。

崔太皇太后在於太妃收殮時去上了一炷香,等於太妃靈柩送到拓跋曜祖父魏高宗陵墓旁陪葬時,太皇太后也派心腹女官去送她一程。女官回來說於太妃靈柩已下葬,尉遲氏哭暈在墓前時,太皇太后嘆道:“是個孝順孩子,不枉費阿於養她一場。”

女官給太皇太后遞了一盞靈芝茶,“太妃總算也看着尉遲姑娘出嫁,她也放心了。”

太皇太后偏頭問跪着抄經的拓跋曜:“你見過步六孤紹,覺得他人如何?”

拓跋曜憤放下筆說:“容貌酷似步六孤將軍,器宇軒昂,看着還不錯。”

“人好就好,希望他們小夫妻能和睦。”崔太皇太后說。

拓跋曜道:“您放心,步六孤家是講理孝順的人家,步六孤紹不會對尉遲姑娘無禮的。”

崔太皇太后點頭,又問身邊女官,“我記得他們家老夫人是頓丘的女兒。”

“正是。”女官說。

“那也是個討喜的孩子。”崔太皇太后說,跟頓丘一樣討喜。崔太皇太后日理萬機,平時在朝堂上跟臣子勾心鬥角,回到後宮就特別不喜歡跟那種說話還要讓人多想一會的貴夫人說話。頓丘和丘穆陵氏討好自己討好得光明正大,索要的不過些不重要的財物,崔太皇太后如何不喜歡這樣的人?就權當養個寵物,寵物還不會說話,不會察言觀色。

崔太皇太后的想法,拓跋曜知道的一清二楚,但別人不知道,崔家人還以爲她特別喜歡頓丘母女,丘穆陵氏既擅長裝扮,又將夫婿攏得緊緊的,他們就想讓丘穆陵氏教上崔五娘幾手,讓崔五娘也開開竅。

至於頓丘跟北海王的不倫之情,還有丘穆陵氏虐待步六孤老將軍元配之子,這在崔家人看來太正常了,魏國哪個公主不如此?也就是陳留稍好一點,這也是陳留無子,要是陳留有了兒子,他們不信陳留會如此善待謝灝、謝洵。

當然這些事崔家不可能告訴崔太皇太后,他們跟丘穆陵氏、頓丘的來往也頗爲隱秘,秦宗言能發現是因爲他始終派人在監視丘穆陵氏。拓跋曜能發現是崔五娘主動顯擺,他從崔五娘口中套出來的。崔陟還是要臉的,畢竟丘穆陵氏是步六孤老將軍的遺孀,私下偷|情是一回事,要把私|情宣揚的人盡皆知,那是要跟步六孤家結仇。

拓跋曜幾乎每天都會來崔太皇太后處抄經,抄寫經書講究一氣呵成,他這章中間停筆了,只能將這頁廢棄重新抄寫。崔太皇太后看着他微微顫抖的膝蓋道:“起來吧,今天就抄到這裡。”

“是大母。”拓跋曜恭敬應是,讓宮女扶着自己起身,他膝蓋跪久了,沒法自己起身。宮女扶着拓跋曜坐在胡牀上,給他揉搓着酸脹的膝蓋。

崔太皇太后起身關切的看着拓跋曜:“還疼嗎?我今天忘記時辰了。”

拓跋曜受寵若驚的看着崔太皇太后,目光裡帶着濃濃的孺慕,“大母,我沒事。”

崔太皇太后漫不經心的問:“明珠最近課業如何?”

“挺好的。”拓跋曜說,“連字都端正了不少。”

崔太皇太后微微笑道:“我聽說她的作業都是你改的?”

拓跋曜說:“也不是我改的,是先生看過後我再看的。”

崔太皇太后頷首道:“明珠貪玩,你多督促她些。”

拓跋曜說:“她已經很用功了,橫豎她也不用出仕,無須太費心。”

崔太皇太后道:“那也不能太縱容她,我看謝家小丫頭都比她用功。”

“阿蕤不一樣。”拓跋曜笑着說:“她是自己愛學習,又被謝太傅壓着,只能用功。”

崔太皇太后說:“你太傅是老糊塗,我看他對寧馨也沒那麼嚴厲。”

拓跋曜道:“我覺得挺好,當初晉武帝有個左貴嬪,我將來也要封阿蕤做夫人,她還比左貴嬪漂亮。”拓跋曜語氣中帶着濃濃的攀比之意,“謝氏門第可比左家高多了。”

崔太皇太后笑罵拓跋曜:“你纔多大,就想這種事,回頭讓你太傅好好罵你。晉武帝好內,你可不能學他。”魏國皇帝后宮塞滿了各種公主、貴女,他們又是異族當政,對漢人既仰慕又忌諱,拓跋曜會想跟晉武帝攀比也不奇怪。

“我知道。”拓跋曜恭聲應道。

崔太皇太后擡手愛憐摩挲他發頂,“聖人先回去唸書。”說罷她轉身去書房同大臣議事。拓跋曜目光一眨不眨的看着太皇太后,直到看不見太皇太后背影,才失落的垂下雙眸。

女官心有不忍道:“陛下,太皇太后也是事務太忙才無暇照顧你,她心裡是十分牽掛你的,她知道你一直在食素,特地讓太醫署炮製了茯苓粉,吩咐我們每天用人乳兌一碗給你吃,讓你補身體。”

“真的?”拓跋曜驚喜的看着女官,“茯苓粉是大母吩咐太醫署給我做的?”

女官肯定的說:“是的。”

拓跋曜欣喜道:“我一定會天天喝的。”

女官笑了,“太皇太后知道您的孝心一定會開心的。”

拓跋曜由宮女按通腳上經絡,起身回建章宮,剛出門就遇上崔明珠,崔明珠欣喜的看着拓跋曜,“皇帝哥哥。”

“明珠。”拓跋曜駐足問她,“你怎麼在這裡?”

“我來給姑母請安。”崔明珠說,她比拓跋曜長一輩,是崔太皇太后的侄女。

“大母去書房議事了。”拓跋曜說。

“哦。”崔明珠不是很在意的應道,她本來也不是來給姑母請安的,姑母那麼忙,哪有空天天見她,“皇帝哥哥,我給你一樣好東西。”

“什麼好東西?”拓跋曜問。

崔明珠神神秘秘的將拓跋曜拉到暗處,從懷裡掏出一個小荷包遞給拓跋曜,“皇帝哥哥,這個給你。”

拓跋曜挑眉:“這是什麼?”

“素肉乾。”崔明珠說。

“肉乾還有素的?”拓跋曜故作詫異道,心裡已經猜到崔明珠送來的是什麼東西了。

崔明珠期待的看着拓跋曜:“你嚐嚐,這素肉乾可好吃了。”

拓跋曜解開荷包嚐了一口,果然是用葷湯熬出來的素雞,他淡淡道:‘味道還不錯。“

崔明珠得意洋洋的說:“是吧,我也覺得味道不錯,特地帶你給吃的,我還讓人煮了一盞豆腐,已經送到你宮裡去了,皇帝哥哥你回去就嚐嚐,要是喜歡,我以後天天讓人做。”

拓跋曜道:“明珠費心了,以後別爲這種小事費心了。”

“怎麼是小事呢?皇帝哥哥什麼事都是大事。”崔明珠臉紅紅的看着拓跋曜,“皇帝哥哥吃幾年素食,我也跟你吃幾年素。”

“不行。”拓跋曜一口拒絕,“你還小,怎麼能吃素?”拓跋曜心裡暗哂,用葷湯煨出來的素菜叫吃素?她要吃素就跟阿蕤一樣,踏踏實實跟自己吃純素,半點肉食都不沾。

“我就比皇帝哥哥小一歲,你也能吃,我爲什麼不能吃?”崔明珠反駁。

“我是男孩子,你是小女郎。”拓跋曜摸了摸她頭髮,摸到一手的滑膩,崔明珠爲了梳漂亮的髮型,每天頭上都會塗刨花水固定髮型,拓跋曜勉強忍住噁心,有摸了一下,“我不許你糟蹋身體,不然我會心疼的。”

拓跋曜說完,見崔明珠含羞帶怯的看着自己,他頓了頓暗想,他要是對阿蕤這種話,阿蕤會怎麼樣?估計要用自己今天發燒的表情看着自己吧。思及此,拓跋曜嘴角泛起笑意,不想再跟崔明珠浪費時間,他還要回去聽太傅上課,“明珠乖,不許胡鬧。”

崔明珠柔順道,“我都聽皇帝哥哥的。”

拓跋曜對她溫柔一笑,“你在宮裡好好玩,我先回去上課。”

“好。”崔明珠戀戀不捨的看着拓跋曜,“我送皇帝哥哥出門。”

拓跋曜心中長嘆,要是阿蕤自己有崔明珠一半乖巧多好?可惜這壞丫頭慣會見風使舵,有事鍾無豔,沒事夏迎春,拓跋曜想想就恨得磨牙,但又不忍心罰她。會裝可憐也不錯,宮裡容不下太單純的人,每個人都要學會做戲。

拓跋曜邊走邊想,何博士說阿蕤挺喜歡聽管子,還問了他不少關於農耕方面的問題,農耕歷來是朝廷大事,拓跋曜也很重視,他是不是找個時間帶阿蕤去皇莊玩?小姑娘不是很喜歡自己養小莊子嗎?他讓王直給她找幾個小莊子練手,將來宮裡的事比莊子複雜多了。

拓跋曜回到建章宮,常大用就上前稟告道:“聖人,崔五娘子派人送來一盞豆腐。”

“豆腐?”拓跋曜微微一笑,崔明珠會送自己豆腐?她自己都吃不下豆腐這種粗陋食物,“呈上看看。”

常大用將崔明珠送來的豆腐奉上,拓跋曜一看就知道這絕對不是豆腐,他接過常大用遞來的食柶淺嘗一口,居然是魚腦做成的,他將魚腦吐出來,又清水漱口道:“以後她送來的魚腦由你們分吃。”看來崔家家底還不錯,居然能把魚腦做豆腐。

常大用大驚,“奴婢不敢。”因拓跋曜食素,建章宮所有的宮侍都一起食素,半點肉食都不敢沾,連肉湯都不喝。

“你們不用陪我食素。尤其是宮裡那些小內侍,年紀都還小,沒必要把他們拘束太緊。”他對這些下人是否食素完全不在意,他爹還要一羣賤奴爲他食素守孝?簡直笑話。他唯一的在意的就是謝知,他對謝知陪自己食素很矛盾,既捨不得她整天吃素,又忍不住喜歡她陪自己做一切事。

“你明天叫太醫來給小娘子請脈,問他能不能給小娘子喝人乳茯苓湯。”拓跋曜吩咐常大用,“要是可以,以後讓小娘子每天喝一碗人乳茯苓湯,別告訴她是用人乳兌的。”小丫頭肯吃牛乳、羊乳,就不肯吃人乳,明明她小時候乳母的奶也吃到一歲多,怎麼現在反而不肯吃了?還口口聲聲說自己大了,五歲的小娃娃就大了?拓跋曜哼一聲,分明是給自己找藉口。

常大用恭聲應是,陛下口中的小娘子只會是謝小娘子一人。

等拓跋曜踏入書房,看到謝簡,他就放下所有雜念,專心跟着謝簡讀書。他很感激謝太傅,沒有太傅,他恐怕早被太皇太后馴服了,拓跋曜冷嘲想到,大部分時候對自己嚴苛,偶爾對自己流露些小溫情,這不是太傅教過他的上御下手段嗎?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能日理萬機的太皇太后對自己施展如此手段。

謝簡對拓跋曜也很滿意,他有一切明君的潛質,用心教導,不愁他將來變成明君,甚至如果有機緣,統一樑國,他變成聖君都有可能,這點讓謝簡暫時放下別的一切,專心教導拓跋曜。身爲一個看中名利的世家子,沒有比一個明君太傅身份留名青史更讓謝簡激動的事。

於太妃的喪事很快就辦完,崔太皇太后也依照於太妃的遺願,將她身邊的宮人送出宮,又讓於太妃身邊幾個老女官去步六孤府伺候尉遲氏。謝蘭因見府裡來了管事的人,樂得帶着繼子女兒去公主暫住。

她每天早起陪女兒鍛鍊、送女兒下課,白日陪陳留管家理事,閒了同陳留說笑,晚上再去接女兒,日子過得很是逍遙。

陳留也很喜歡謝蘭因留在府上陪自己,但想到步六孤家的一團亂麻,又不想讓謝蘭因在京城耽擱太久,偶爾也會提醒謝簡一句,讓他早點送女兒回去。但謝簡只當沒聽到,陳留也不好多說,免得丈夫和女兒認爲自己想把女兒趕走。

謝知有點擔心母親跟繼父長久分離,會影響夫妻感情,不動聲色的向秦紘打聽,他們準備什麼時候回去,秦紘心知繼母不願離開女兒,他也不作惡人逼着繼母回去,橫豎父親忍不了多久,再過段時間肯定會派人來接母親。

他拿着父親留下的錢,在京城結識了一幫紈絝弟子,每天下午出門,都要到快宵禁纔回家。要不是謝知見他早起還唸書,每日武術也不曾拉下,她都以爲五哥被京城的紙醉金迷帶壞了。

秦紘見繼母、阿菀先是焦急的盯了自己幾天,確定自己有分寸後,就不再管自己,反而每晚都讓人給他熬湯滋補身體,心中很是感動,父親待他再好,終究是男人,沒繼母那麼心細如髮。

謝蘭因陪女兒在京城玩了兩個月,估摸着快到秦宗言容忍的極限,就準備跟秦紘回懷荒,沒想將軍府傳來了尉遲氏懷孕的喜訊。她連忙回到公主府看望尉遲氏,又準備了許多補品給她。尉遲氏低着頭不說話,自從母去世後,尉遲氏就跟秦紹分房睡了,這孩子是他們洞房時懷上的。

而謝蘭因也知道,府裡懷孕的不止尉遲氏一人,還有尉遲氏給秦紹準備的兩個侍妾,她們懷孕的時間跟尉遲氏差不多,聽到這消息謝蘭因徹底無語,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就秦家這能生的能力,怎麼都不用擔心家族傳承。

謝知看着形容枯槁、毫無喜氣的尉遲氏,心裡非常擔憂她的身體,又不想給喜氣洋洋的衆人潑冷水。其實連謝知都能看出來,謝蘭因她們怎麼可能不知道?衆人不說,只是不想增加尉遲氏壓力。謝蘭因倒是想提醒尉遲氏顧及自己身體,但想到她到底不是生母,這種事她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還是讓尉遲氏自己做主,再不濟她身邊還有於太妃給的兩個女官。

兩個女官也很遲疑,尉遲氏畏秦紹如虎,如果這次不生,她們還不確定尉遲氏下次再有懷孕的可能,而且打胎也傷身,很多女子打胎後就再也懷不上了。就在衆人遲疑這個孩子是否要生的時候,尉遲氏突然有一天早上流血不止,謝蘭因忙請陳留去宮中請太醫,她到時也能叫太醫來診斷,但沒有陳留那麼方便。

陳留很厭惡鬱久閭氏,所以秦紹成親、尉遲氏懷孕,她都沒去道賀,只礙於親戚關係送了一點薄禮,但她再厭惡鬱久閭氏,也不會坐視尉遲氏流血而亡。她甚至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去宮裡喊太醫就診。於太妃才走了兩個月,崔太皇太后也不是人走茶涼的個性,聽說尉遲氏大出血,立刻讓太醫署的太醫令去給尉遲氏診治。

所有人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太醫院的太醫輪流守護尉遲氏,可尉遲氏的流血還是不停,太醫最後診斷是胎漏不停,有可能是血崩之疾。謝蘭因只生養過一胎,她懷阿菀時蕭賾怕她多想,從來不許旁人在她面前胡說八道。

而陳留、崔太皇太后都是老人了,見多了宮裡宮外婦人懷孕,聽到胎漏、血崩兩字,就知道尉遲氏沒救了,尉遲氏這症狀不常見,但也有人得過,基本都是懷孕兩三月時突然血崩不止,最後不治而亡。果然尉遲氏身上也沒有奇蹟出現,她在傍晚就合上了眼睛,臨終前她已經沒什麼力氣了,她只有一個請求,就是把她跟於太妃葬在一起。

這要求讓衆人爲難,畢竟於太妃是高宗妃子,葬在高宗妃園,尉遲氏跟高宗無親無故,哪有葬妃園的資格?她最應該去的地方是步六孤家的祖墳,最後還是太皇太后的動了惻隱之心,特許尉遲氏葬在妃園附近。不在高宗陵墓之內,但也離得不遠。

等謝知知道尉遲氏去世的消息,已是尉遲氏下葬之後了,她震驚的看着阿孃,“您說長嫂——”

“她生病了,纔會突然去世的。”謝蘭因知道女子懷孕危險,但不知道女子懷孕有這麼危險,稍有不慎就要命,她緊緊的摟着女兒,幸好阿菀要入宮,入宮就不用生孩子,阿菀也就不會有危險了。

生病?謝知不信尉遲氏會得什麼突然暴斃的急病,但要說將軍府有陰私也不可能,尉遲氏身邊還有於太妃留下的兩個女官,她們是肯定不會害尉遲氏的。謝知想來想去,突然想到一個可能,尉遲氏今年才十三還是十四?這麼早的孩子懷孕很有可能得宮外孕,在沒有B超和手術的古代,得了宮外孕只有一個下場就是死。

謝知驀地打了個寒噤,不敢想象尉遲氏有多痛苦,她還那麼小,要是她能在現代多好,現代她就有救了。

尉遲氏難產而亡的事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畢竟因爲生產而亡的女子太多,但是這事不僅給謝知、謝蘭因留了濃重的陰影,就連秦紹都怕了,他甚至畏懼着兩個懷孕的侍妾,生怕她們也像尉遲氏一樣死去。他不是膽小的人,跟尉遲氏也沒感情,但尉遲氏走的太快太突然,讓他完全來不及有任何反應,他第一次知道,原來人命可以這麼脆弱。

尉遲氏下葬不久,謝蘭因便帶着尉遲氏的衣冠回到秦家,她要在秦家的祖墳給尉遲氏立個衣冠冢,她畢竟是秦紹的原配發妻,葬在京城,也應該在秦家祖墳留個地方,將來孩子給她上香火也方便。謝蘭因已經決定將秦紹的妾生子養在尉遲氏名下,不讓她連個香火都沒有。

謝蘭因來京城時是歡天喜地的,哪怕當時天和帝駕崩,也不能掩蓋她的好心情,回去時則悒悒不樂,要說她跟尉遲氏有感情是假的,可看到這麼小的一個孩子就這麼突然走了,她心裡十分難過。

秦紘一路上也沉默不語,他從來沒有想過長嫂會以這種方式離開,女人太脆弱了,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讓她們死亡,長嫂是爲了生孩子死的,而母親是抑鬱而終的……不過秦紘到底沒謝蘭因那麼多愁善感,見謝蘭因悶悶不樂,他有意哄謝蘭因開心道:“母親,你是在想阿菀嗎?等明年我們又能回來看她了。”

聽到繼子提及愛女,她臉上也露出淺淺的笑意,口是心非道:“也不用年年來看她,這樣太麻煩了。”

秦紘微笑道:“不麻煩,不過母親體弱,可能受不住每年勞頓,要是哪天能把阿菀接到懷荒就好了。”

謝蘭因說:“我也想,就是她祖父可能捨不得。”

“總會有機會的。”秦紘說。

兩人說話時都沒有想到,在十來年以後謝知真長住在懷荒鎮,但在此之前謝蘭因也就趁每次秦宗言回敘職時纔有機會同女兒團聚,而謝知除了偶爾去自己小莊子,或者陪陳留去道觀外,每天也就兩點一線,來往於謝府和學堂,生活始終很規律,就這樣,時間波瀾不驚的過了五年。

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68章 道觀偶得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66章 南樑(二)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51章 分家(上)第114章 守城(六)第109章 守城(一)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61章 過年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69章 如何揚名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6章 試探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65章 南樑(一)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185章 生產第105章 戰勝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66章 謝修尚主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71章 姐妹情深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18章 夫妻閒話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2章 入宮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07章 見面第12章 誠意(上)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51章 年前(一)第66章 謝修尚主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14章 守城(六)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12章 誠意(上)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193章 鑄金人第191章 大伴清(下)
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68章 道觀偶得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66章 南樑(二)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51章 分家(上)第114章 守城(六)第109章 守城(一)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61章 過年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69章 如何揚名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6章 試探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65章 南樑(一)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185章 生產第105章 戰勝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66章 謝修尚主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71章 姐妹情深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18章 夫妻閒話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2章 入宮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07章 見面第12章 誠意(上)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51章 年前(一)第66章 謝修尚主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14章 守城(六)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12章 誠意(上)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193章 鑄金人第191章 大伴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