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年前(一)

正平九年十月, 已是冬季,長安城昨夜下了入冬以來第一場大雪,早上起來地上的積雪已有一寸厚。阿羅早起披上厚厚的斗篷去外面走一圈,回屋吩咐紈素把小娘子的白狼皮斗篷取出來。

這件斗篷是秦紘派人送來的,這是他九歲冬獵時的戰利品——一頭正值壯年的白狼王。狼皮被他剝下來做成斗篷送給,謝知非常喜歡,每年天氣一冷就要披在身上。紈素一入冬就翻出來曬過、放在外面,阿羅一說, 她立刻從衣櫃裡翻出斗篷放在香籠上薰香。

謝知打完拳, 看到紈素翻出狼皮斗篷, 詫異的問:“外面這麼冷。”

“可不是, 地上的雪都有一寸厚了。”阿羅等身上暖和,才進入內室對謝知說:“也虧得學堂停課了。”謝知自五歲去學堂上課起, 除非是過年,不然學堂就沒停過課,哪怕是天上下着鵝毛大雪都要去學舍上課。今年也不知怎麼回事, 一入冬宮裡就停課了, “要是開春後學堂再開課就更好了。”

謝知笑而不語,她們的學堂怕是永遠不會再開課了, 因爲崔明珠過年就滿十三歲,照着古代按虛歲算都十五歲的大姑娘,先生們怎麼會允許她再在學堂待着?學堂就是爲了崔家女存在的, 崔明珠不能去上課, 學堂也就沒有存在必要。因此一入冬太皇太后就放了女學生們的假, 也沒說再次開課的日期。

謝知估計過完年崔明珠也該入宮了,不知崔家會送幾個女兒入宮?她對上不上課沒太多感覺,經過五年的系統學習,她已能熟練閱讀任何古籍,即使是小篆寫成的、沒有任何標點符號的先秦古文,她都可以當白話文一樣閱讀,她不需要天天去上課,只要在家看書,遇到不理解的問題再找先生問即可。

祖父事務繁忙,分不出太多時間給她解惑,但何博士很樂意教導她,學堂一放學,何博士就讓她帶了兩車竹簡回去慢慢看,看完再找他換。因此謝知這段日子在家裡過得很滋潤,想看書就看書,想寫字就寫字,想彈琴就彈琴,沒人會拘束她,下午、晚上還能給幾個姑姑玩,不比宮裡上課日子瀟灑多了?謝知甚至看書速度都比在學堂快。

謝知背完一段古文,用過早膳,披上斗篷去給大母請安。花廳裡僕婦們來來往往,每年年前的這段時間都是陳留最忙的時候,家中的各個農莊都會在此時入京上繳今年的收益。

陳留是不愛擺架子的長輩,見謝知進來,招呼她坐下,對謝知說:“你阿孃和五哥都派人過來,一會讓他們去你那裡。”今年謝蘭因沒回京,送來的年禮都厚了三成,陳留看的舒心同時,又想着該怎麼回禮,免得步六孤家認爲謝蘭因補貼孃家。

謝知應是,又問陳留:“大母,三姑呢?”

陳留說:“屋裡休息,說是昨夜沒睡好。”

謝知關切的問:“怎麼會沒睡好?是身子不舒服嗎?喊府醫看過了嗎?”

“看過了,說是要好好休息。”陳留提起女兒就頭疼,都足歲十五歲、虛歲十七歲的大姑娘,還整天這麼不着調,還能做出跟丫鬟熬夜玩搏戲的事來,這要不是自己親女兒,陳留早把她嫁人,眼不見爲淨。

“我去看三姑。”謝知說。

“你去吧,中午來我這兒用膳,我們吃鍋子。”陳留說,進入冬季,謝家的午膳基本以鍋子爲主,熱湯熱菜,誰吃着都舒服。鍋子還是謝知讓廚子做出來的,不算嚴格的火鍋,就是以高湯爲底,將白菜、豆腐、蛋餃之類的食物煮熟,配飯一起吃。謝知以前過年時,家裡年夜飯必然有這麼一道菜。有湯有葷有素又暖和,特別適合冬天吃。

“好。”謝知披上斗篷,吩咐玉蔓帶秦家派來的兩個管家先去自己院子。玉蔓、婉如、清揚、零露都是謝知的貼身丫鬟,名字皆取自詩經《野有蔓草》,這四個丫鬟年紀跟謝知差不多,其中玉蔓年紀最大,今年十二歲,性子也最沉穩,其她三個丫鬟年紀在十歲、十一歲不等。

玉蔓領着兩個管家先去外院用膳洗漱,要收拾乾淨再來拜見姑娘。謝知則去謝寧馨院子看她,謝寧馨散着頭髮、懨懨的躺在榻上,手裡捧着暖爐,她怔怔的看着窗戶上的窗花,不知心裡在想什麼。

謝知極少見到三姑有這模樣,她想來是最精力十足的。謝知輕輕敲了敲花罩,見謝寧馨回神朝她望來,她走進花罩問:“三姑你在想什麼?身體不舒服嗎?”

“阿菀。”謝寧馨身體往裡面挪了挪,示意謝知坐到榻上來。

謝知脫下斗篷和外衣,洗手淨面後才坐到謝寧馨的榻上,伸手摸摸謝寧馨的額頭,不燙,“阿姑,你昨夜沒睡好?”

謝寧馨搖搖頭,看着謝知說:“阿菀,你說成親好嗎?”謝知一怔,謝寧馨繼續道:“我看四妹、五妹那麼開心,或許成親真不錯?”

前幾年尉遲氏的遭遇給所有人心裡都蒙上一層陰影,陳留問過太醫,說她這種情況很多發生在早生產的女孩子身上,年紀稍大一點生產就不大會有這種情況,是故陳留將女兒留到了十五歲纔開始議親。魏國向來流行早婚,虛歲十二三歲成親的比比皆是,像謝寧馨這種虛歲十七還沒嫁人的,套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大齡未婚女青年。

不過謝寧馨有當太傅的父親和當大長公主的母親,她再大齡也不愁嫁。而謝簡的庶女不可能跟謝寧馨一樣留到虛歲十七都不嫁人,是故她們十二三歲時就開始議親,等過了臘月,四娘就要出嫁,再有五個月五娘也要嫁人了,這還是謝簡特意多留幾年的緣故。謝寧馨知道父母爲自己好,可看到自己同齡的朋友、比自己小的妹妹都嫁人了,只有自己待字閨中,她又有些茫然。

“成親有什麼好的?”謝知估摸三姑是看到四姑、五姑都出嫁了,心裡抑鬱,她板着手指說:“等嫁了人,我們就不能睡到自然醒,每天早起要請安,白天要伺候婆婆、晚上要伺候夫君,還要生兒育女,如果良人有弟弟妹妹,還要教育小叔和小姑……”謝知一樣樣的給謝寧馨算賬,“別的不說,你看現在四姑、五姑每天餓得頭暈眼花的模樣,你說嫁人有什麼好?”

陳留生財有道,又跟秦家有生意來往,因此公主府生活很富裕。陳留待庶女不親近,但也不會剋扣庶女口糧。加上公主府又有謝知這個外掛在,這些年即使她沒有故意琢磨菜式,在她偶爾指點下,公主府廚子的手藝也比別人好太多。家裡敞開了供應,可就養出了一個個小胖子。公主府的女兒走出去,各個體態豐腴,微胖界的美人,一看就是能生的。

只有謝知從小知道體重管理,不會刻意節食,但也不會暴飲暴食,她又不吃任何零食、甜食,看起來最瘦。魏國不似樑國以瘦爲美,但每個少女都有愛美之心,誰都希望自己是婚禮上最美的人,所以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府裡四娘子、五娘子都開始艱苦的節食減肥養白之路。

謝寧馨聽了謝知的話,吃吃直笑,她捏着謝知的小臉說:“要你這麼說,嫁人不是火坑嗎?”

“本來就是火坑。”謝知說,不然她爲什麼上輩子三十多歲都沒成親,不知有多少人催自己結婚生子,她都不肯。她一個人生活多瀟灑自在,幹嘛想不開踏入婚姻墳墓?其實要不是自己後來穿越,謝知都想去美國做試管,找人代孕生兩個孩子了。

“可是人都要結婚的。”謝寧馨呢喃道:“不結婚怎麼辦?”

誰說人都要結婚,古代不結婚的女人多的去了,她聽阿孃說,謝家就有好幾個姑祖沒成親,但是這話不能跟三姑說,三姑不是適合單身的人,“所以晚幾年成親好,可以多過幾年逍遙日子。”

謝寧馨欲言又止,“阿菀,你知不知道——”

“知道什麼?”謝知問她。

謝寧馨蹙眉道:“沒什麼。”算了,糟心事還是不要跟阿菀說了。

“你是說年後崔家五娘要入宮嗎?”謝知了然問。

謝寧馨驚道:“你知道?”

“我早知道了。”謝知平靜的說,這種炫耀機會崔五娘怎麼會放過?在學堂放假前崔明珠就明示自己,她快要入宮了,就差沒說具體時間。她不說時間,謝知也能猜出來,大約就在過年以後。

照着魏國坑爹的皇后立金人制度,崔五娘入宮頂天也就左右昭儀名分。魏國自皇后以下有三個等級,左右昭儀、三夫人和貴人,其中左右昭儀和三夫人皆有定數,貴人沒有定數。

聽起來昭儀似乎是皇后以下最貴的份位,可再貴還是妾,謝知不明白崔明珠有什麼好炫耀的。再說自古皇帝成親就是親政的標誌,崔太皇太后傻了才讓拓跋曜立後。

在拓跋曜沒有壓制住崔太皇太后之前,或是崔太皇太后沒駕崩前,拓跋曜後宮是不可能有皇后存在的。等崔太皇太后不在了,哪怕崔明珠當皇后又如何?她覺得她還能在後宮橫着走?當然這點以崔明珠的腦子是不可能想到,謝知有些壞心眼的想。

“阿菀你別擔心,陛下不會辜負你的。”謝寧馨安慰謝知,心裡替侄女發愁,她聽阿孃說同時入宮的不止崔明珠,還有崔明珠的兩個庶妹,同時獨孤家、李家也有女郎要入宮,這纔剛開始就有五六個妃子,阿菀將來日子怎麼過?她年紀這麼小,入宮又晚,她怎麼跟她們爭?

“我知道陛下不會辜負我的。”謝知從來不指望拓跋曜爲自己守身,或者說她從來沒想過皇帝有節操。在這個別人強迫婦女叫奸,皇帝強迫婦女叫幸的皇權時代,跟皇帝說一生一世一雙人太可笑。就算寫這詩的人也沒有做到,又憑什麼讓皇帝做到?再說她有什麼資格讓皇帝爲自己守身?

從頭到尾入宮與否從來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拓跋曜的。除非她中途又穿越,不然不入宮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就目前的社會風氣而言,除非跟三姑一樣低嫁,否則嫁誰都有同樣的問題。比如她祖父,自七姑出生以後就不再納妾,幾個侍妾也在無所出,顯然是準備跟祖母一夫一妻到老。

可他照樣在書房還有四個年輕貌美的丫鬟伺候他起居,只是這四個丫鬟沒有任何名分,也不曾生養,年紀到了就發嫁出去,就是連名字也是固定的,向來只換人不換名。說祖父跟她們是清白的,誰信?

就這樣她祖母都感動的不行,跟祖父老房子着火,夫妻兩人天天在女兒孫子女面前秀恩愛、撒狗糧,連幾個姑姑都說想嫁祖父一樣的良人。這些都還是謝知知道的,誰知道祖父是否還有她不知道的人。

別說女人,就是男人,如果祖父肯收,那些想要投靠的男人也願意獻身。潛規則算什麼,只要能一步登天,大部分人都願意放棄節操。看看歷代寵臣傳,沒個抵足而眠、如膠似漆,都不算寵臣,就古代皇帝的節操,謝知很難不想歪。

當然作爲一個孝順的孫女,謝知還是相信自己祖父的節操,他不至於葷素不忌到這程度。但是低嫁真能解決一切?肯定不行,光看本朝那些打殺侍妾外室的公主貴婦就知道,男人想要出軌,任憑你身份再高都壓不住,他們會抓住一切偷腥的機會。她爲什麼不穿越帶個隨身空間,不然自己早修真去了,誰玩宅鬥宮鬥?不過現在這情況,她也滿足了,總比穿成農女好一萬倍。

她只希望拓跋曜將來能跟祖父、繼父一樣,她也滿足了,不然讓她忍受一頭種馬,她真怕自己會當懿安郭後。謝知心中長嘆,實在不行就當事業合作伙伴,兼固定炮|友,生不逢時,這時代也只能這麼做,靠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

“阿菀,你準備何時入宮?”謝寧馨問。

“我不知道,要等我再大一點。”謝知說,她跟祖父早有默契,這幾年她是絕不會入宮,現在入宮的那幾家貴女,崔家、獨孤家、李家哪家不比她有底氣?她進去受氣嗎?

許是這裡大部分貴女都有外族血統,崔明珠也好、獨孤家、李家的幾位女郎也罷,都比謝知早發育,崔明珠現在已是窈窕少女,只比自己大一歲的獨孤小三娘都有癸水,只有謝知還是幼童模樣,所以謝簡有足夠的理由讓孫女晚入宮。

“你養好身子也好。”謝寧馨說。

謝知頑皮一笑,湊到寧馨耳畔道:“三姑,你是不是想嫁人了?”

寧馨臉紅紅的瞪了謝知一眼,“沒有!”

謝知嘻嘻笑道:“我纔不信。”祖母在三姑十歲時讓祖父收了六個年紀在七歲到十二歲不等的小弟子,這些小弟子基本都是出生寒門或是沒落士族,各個眉清目秀、聰慧伶俐,經過五年的挑選,祖母已定下一位才華出衆,長的也不錯的弟子做寧馨的未婚夫。他比寧馨大兩歲,按照祖母的想法,兩人明年訂婚,後年結婚,三姑正好足歲十七,處在古代黃金的生育年紀。

謝寧馨遲疑了一會道:“阿菀。”

“嗯?”

“你替我送個荷包給玉郎行嗎?” 謝寧馨說,賀君行是謝寧馨內定的未婚夫,他字如玉,家裡人大多稱呼他玉郎。謝寧馨幼時還同他一起玩,等寧馨滿十三歲,陳留就拘束女兒不許同賀君行私下見面。謝寧馨跟賀君行想要互送禮物,都靠謝知或是謝大郎、二郎傳遞。

“好啊。”謝知一口答應,“我讓大哥給他。”她也滿十歲該避嫌了,這些事讓大哥、二哥去做。她不贊同低嫁,但對賀君行印象不錯,就是祖父都對他讚譽有加,祖母運氣還是很不錯的,只選了六人就能選出一個品行才華都不錯的人來。

謝寧馨臉上露出歡喜的笑容,“那我們後天去抱朴觀好不好?”

“不好。”謝知搖頭,那麼冷的天氣出門幹嘛?

“你這丫頭,整天都不愛動,也不知道你怎麼這麼瘦的。”謝寧馨嫉妒的看着侄女消瘦的小身板。

謝知呵呵一笑,我運動的時候你們沒看到啊,“阿姑,你把荷包給我,我下午讓大哥給你送。”謝知準備溜了,免得被阿姑抓着出門。

謝寧馨如何不知她的脾氣,又好氣又好笑的點着她額頭,從繡簍中取出一隻繡工細緻的荷包,謝知看着荷包感慨阿姑對賀君行是真愛,不然怎麼會做這麼細緻的荷包,可傷眼睛。謝知從謝寧馨院中回來,從懷荒來的兩個管家已在外院吃飽喝足,梳洗完畢,穿戴的整整齊齊的來拜見謝知。

謝知坐在垂着簾子的花罩前問兩人姑父、姑母的身體情況。謝知滿七歲以後,見外人都是如此。其實時下風氣並不保守,女子可以隨意外出,哪怕外客來家,女子也能同男客同桌吃飯。但謝知不同,她將來是要入宮的,即使宮裡皇太后可以養面首,也沒聽過有妃子私通的,或許有,但這些妃子肯定都死了,誰讓拓跋家的皇帝各個都強勢。

謝知跟拓跋曜一起長大,如何不知他溫文爾雅面具下那純正大男子主義兼直男癌的想法,行事保守總比放縱好。即使拓跋曜身邊最親近人的、甚至是拓跋曜自己都認爲,她在拓跋曜心目中是不同的,謝知也不會恃寵而驕,因爲她跟拓跋曜本質是君臣關係而不是愛侶。

管家詳細給謝知說這一年秦家的情況,又把謝蘭因和秦紘的信給謝知。謝知先看阿孃的信,繼父自八年前生完十子八女,這些年再沒添丁。謝知算了算,大概就是繼父跟阿孃成親一年以後,他就不跟侍妾生娃。不過就這樣繼父的孩子也夠可觀了,足足有十八個。阿孃信裡說這些年家裡給秦二郎、三郎和二孃舉辦了婚禮,三人婚嫁對象都是懷荒當地大族的兒女,婚後也挺和睦。

陳留是受尉遲氏刺激,讓家裡女兒晚嫁,秦家的女兒則一慣晚嫁,除了繼父的長女秦珍。謝知也對秦珍的認識僅限於她的名字和秦紹胞妹的身份,別的一無所知,連謝蘭因都不知道秦珍到底嫁了誰?出嫁後過得如何?

秦紹自尉遲氏死後沒有另娶,而是從尉遲氏留下的兩名侍妾中選了一位扶正。這兩名侍妾也姓尉遲,一位是尉遲氏的庶姐,一位是她族妹,扶正的是尉遲氏的庶姐。秦紹同大小尉遲氏生了三子一女,兩個兒子都是庶姐生的,長子過繼到尉遲氏名下。

謝知看完了母親的家常裡短,又翻開秦紘的信,秦紘的信也挺長,他沒說秦家的家常裡短,說了自己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一起去草原巡視夜宿時的感想,謝知一直覺得五哥是被戰爭耽擱的文豪。他要是肯專心鑽研文學,肯定將來也是名留青史的大文化人,起碼也能跟昭明太子、劉勰這樣的人媲美,當然他對農業的熱愛也有可能讓他當賈思勰。

最後秦紘在信封末尾寫上,他這次護送年禮的侍衛大多是秦家軍退下的老兵,雖說大部□□有殘疾,但都可以幹活,忠心也可以保證,從此以後他們就是謝知的侍衛,不再是秦家兵。

謝知心頭微鬆,她當然不信這些人會真正忠於自己,但是人的感情、忠誠都可以是慢慢培養出來的,謝知現在最需要的是武力震懾。等她培養出自己的軍隊,她就可以不用這些人了。謝知提筆回了兩封信,信件大部分內容是她之前寫好的,少部分是她接到母親和五哥信後再加上去的內容。

她讓婉如把她密封的幾個小罈子送給管家,讓他們把這些小罈子分別送到阿孃和五哥手裡。這些罈子裡裝的是謝知最近新制的紅糖、白糖和冰糖,在這個基本只有麥芽糖的時代,白糖和冰糖無疑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所以謝知需要軍人來武力守衛自己的小莊子。

但小莊子裡最重要的並不是這些糖,糖只能賺錢,改變不了大格局。她最需要軍人保護的是她剛從胡商手裡拿來的一樣種子,這纔是可以改變格局的大寶貝,她所在時代中的華夏,這顆小種子甚至引發了一場糧食革命,它讓華夏當時的都城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億級人口的龐大帝國,甚至還有人認爲,中華帝國因它而失去血性。

不過現在談這些都太遠了,謝知纔剛把種子弄到手,她起碼也要在莊子裡培養五六年,將植物習性都差不多瞭解,纔開始進一步在自己莊上種植。全國推廣,起碼也要等自己當上皇后、太后再說。

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02章 敵襲(上)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52章 年前(二)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12章 守城(四)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66章 南樑(二)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69章 如何揚名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149章 婚禮(上)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24章 內宅瑣事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62章 赫連鳳容第207章 謝寶珠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64章 賞雪(二)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23章 書房議事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04章 敵襲(下)第80章 瑤姬傳人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10章 守城(二)第79章 打拐(下)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13章 誠意(下)第19章 謝家往事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208章 太子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05章 戰勝第69章 如何揚名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97章 奔喪(下)第89章 母女談心
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02章 敵襲(上)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52章 年前(二)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12章 守城(四)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66章 南樑(二)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69章 如何揚名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149章 婚禮(上)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24章 內宅瑣事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62章 赫連鳳容第207章 謝寶珠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64章 賞雪(二)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23章 書房議事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04章 敵襲(下)第80章 瑤姬傳人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10章 守城(二)第79章 打拐(下)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13章 誠意(下)第19章 謝家往事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208章 太子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05章 戰勝第69章 如何揚名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97章 奔喪(下)第89章 母女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