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

自從唐軍出現在卑沙城下,夜間從來沒有大舉進攻過,最多就是弓箭手遠遠放放火箭加以騷擾,使得高句麗人的夜間防禦逐漸鬆懈下來,被唐軍攻了個措手不及。再者唐軍放棄了雲梯爲主的進攻,而選取了繩索鐵鉤,大大出乎了高句麗人的意料。而且城頭上以弓箭手和長槍兵爲多,面對唐軍的繩索攀爬一時之間毫無辦法,這才被王文度等人一舉攻上城牆。若非這兩個主要原因,唐軍根本不可能順利攻上城頭。

一片混戰中,高句麗人的弓箭手都成了擺設,長槍兵也威力大減,被唐軍逼近後毫無反抗之力,只有不停的節節後退。此消彼長之下,更多的唐軍登上了城牆,牢牢佔據主動之後緩步推進。

金大旭被王文度一刀之威震懾,不由自主退了一步,隨即就爲自己的膽怯羞愧,高舉腰刀猛力砍向王文度的腰際!

王文度正被幾個高句麗人圍攻,猛然見金大旭偷襲過來,趕緊用力扭過身子,這一刀堪堪劃過左邊肋下,頓時鮮血噴涌而出。王文度大怒,怒吼聲中雙手握刀連斬四人,對身側的敵人視而不見,轉身撲向金大旭。身側幾名唐軍見到王文度受傷,大喊着衝過來,和其他幾名圍攻王文度的高句麗人廝殺起來。

金大旭一刀的手,還沒來得及高興,王文度劈頭一刀已經砍到!金大旭大駭,趕緊就地一滾,勉強躲過了這一刀,翻身爬了起來。王文度得勢不饒人,又是兩刀劈頭而來,看樣子不把金大旭砍爲兩半誓不罷休!

金大旭看見對方全身浴血,腰間也不停地噴血,竟然依舊悍不畏死,早沒了和對方一戰的心思,全力擋住兩刀之後步步後退。不料退開幾步後,腳下忽然踩中一支槍桿,身子不由得向左側一滑!王文度哪會錯過這大好機會,疾步上前一刀捅在金大旭左胸,在對方的慘呼聲中猛然抽刀,反手又是一刀斬下了金大旭的頭顱!

“兄弟們,敵將已死!殺!”王文度一把抓住金大旭的頭顱,高高舉在手中大吼一聲。

“將軍威武!殺!”見到王文度斬殺敵將,唐軍將士們士氣達到了頂峰,人人奮勇衝殺過去。

高句麗人本來就落於下風,金大旭被殺後無人指揮,被唐軍一陣猛烈砍殺之後隊形大亂,終於支持不住向着城下逃離。唐軍源源不斷上了城牆,徹底把城頭控制了起來,並且打開了城門。程知節見狀大喜,趕緊下令後繼大軍跟着進城。

“王將軍,你沒事吧?”程名振走上城頭,見到王文度靠在城牆上,身上血跡淋漓,大吃一驚趕緊詢問。

“小傷,不礙事!”王文度強咬牙關擠出幾個字,撕下衣襟準備包紮傷口。

“且慢!”程名振取出一隻布袋遞了過來,“用這個!”

“多謝將軍,末將也有這個,竟然忘記了!”王文度懊惱的拍拍額頭,“水師也從終南山藥廠訂購了這種救護包。”說完伸手從腰包裡掏出一個同樣的布袋,找到金瘡藥和繃帶自己包紮起來。

“王將軍,下面就交給本將軍了,請你堅守城門,迎接程大將軍入城!”程名振收回布袋,振臂高呼道:“兄弟們,且隨本將軍一鼓作氣追殺高句麗人!殺!”說完不等王文度反應過來,就舉起腰刀衝下了城頭。

王文度一愣,只好無奈的搖搖頭,向着城門處走去。

城頭上的唐軍已經清理完了殘餘的幾十名敵軍,而城門外也涌進來了一千多人,在程名振率領下,兩處合兵一處向着城內殺去。而在城門外面,一萬多後繼大軍還在源源不斷的開進城中。

金大喜聽見戰鼓聲響,就趕緊召集人馬前來增援。不料剛剛望見城頭,就接到了金大旭陣亡、西門失守的噩耗,金大喜又驚又氣,怒吼着命令手下加快速度,不惜一切代價奪回西門。金大喜所部拐到西門附近的大街上時,程名振率領的唐軍迎面殺了過來。

此時程名振手中已經有了四千多人,金大喜根本沒想到西門迅速失守,只帶來了六千多人。雙方接觸後,不由分說就廝殺起來。

高句麗人深知若是不能把唐軍趕出去,卑沙城必然失守,在金大喜的嚴令下人人奮勇向前。唐軍人數雖然居於劣勢,比起高句麗人卻更加精銳,雙方一時勢均力敵,喊殺慘叫聲中殘肢鮮血亂飛,幾乎每個呼吸間都有人倒地身死。

程名振砍翻身前幾人,忽而看見前方正在大聲吶喊的金大喜,帶着幾十名親兵就衝了過去。雙方一片混戰,根本沒人留意到程名振的行動,直到程名振一行殺到金大喜身前,連續斬殺十幾名高句麗人,金大喜才發現程名振。金大喜發現對方竟然是前幾天一直率部攻城的將軍,當下不聲不響的縱身上前,從側方一刀砍向程名振左肩頭!

金大喜這一刀勢大力沉,方位也十分刁鑽。可惜程名振早就留意着他,不避不讓的雙手舉刀一擋,只聽得當的一聲,火星四濺中雙方各退一步。

程名振穩住身形,踏前一步一刀刺向金大喜的前胸。金大喜側身一閃,反手一刀划向程名振的脖子。程名振左手緊握刀柄,右手握住刀背,擋住這一刀之後,趁着雙刀相接的機會猛力向前一推!金大喜猝不及防,又不敢撤回腰刀,只好也雙手舉刀力抗程名振,一時被推的連連後退。

金大喜力氣遜於對手,情知再退下去必然慘敗,猛然一矮身子,縮回腰刀用力捅向程名振的前胸!這一刀若是捅實在了,程名振不死也會丟半條命。金大喜這一手是想要敗中取勝,試圖逼迫程名振退開。而程名振生性彪悍,雖然是不得已而爲之,卻絲毫沒有後退的意思,微微一側身子,猛力一刀砍向金大喜的脖子!

雙方几乎同時砍中對手,程名振畢竟佔據了主動,微微側身間躲避開了胸前要害,金大喜這一刀重重擦着程名振腰間而過,頓時鮮血狂涌!程名振踉蹌着後退幾步,拄着佩刀才站穩身形,看着地上翻滾的金大喜頭顱,嘴角艱難地扯動了一下。

“程將軍,你沒事吧?”幾名親兵趕緊圍了上來,取出救護包準備包紮。

“咳咳……本將軍沒事!”程名振一屁股坐在地上,“敵將已死,讓兄弟們勸降,負隅頑抗者殺!”

“爾等將領已經身死,還不速速投降!”

“速速投降!”

廝殺雙方都聽見了喊聲,唐軍這邊歡呼雀躍,紛紛跟着高呼。高句麗人擡頭不見金大喜,軍心頓時崩潰,馬上有人四散而逃,更多的人卻扔掉兵器跪地投降。

這時程知節和王文度也從後面趕了過來,詢問過程名振的傷勢之後,趕緊讓人把他擡下去療傷。隨後程知節讓王文度帶人控制俘虜,自己親自率領大軍追殺逃跑的高句麗人,力爭儘快控制全城。

按照作戰計劃,大唐水師被劉仁軌分成兩部分。留在此地海域的有六成兵力,外海有四成兵力,由另一名水師副將劉博文率領,隨時可以前來支援劉仁軌所部。回到大船上,劉仁軌就派出小艇向劉博文送信,讓他時刻做好出戰準備。隨後劉仁軌召集了麾下將領,討論了一番高句麗水師可能出現的方向,重新調整了船隊的位置。

劉仁軌心裡其實很是忐忑,若是今晚攻佔不了卑沙城,一旦水師出個什麼意外,登岸的唐軍就會陷入險境。因此佈置完之後,劉仁軌就登上船頭,靜靜地看着火光中的卑沙城。直到聽見唐軍震天的歡呼聲,劉仁軌提着的心才放了下來。

卑沙城民風十分彪悍,很多漁夫竟然使用魚叉和自制弓箭對唐軍進行攻擊,造成了不小傷亡。潰敗的高句麗兵將也隱藏在房屋街道中,不時釋放冷箭,唐軍前進速度十分緩慢。

程名振包紮好之後,趕到程知節身前,指着前方地上的幾隻魚叉,語氣憤懣道:“大將軍,這樣下去不行啊!這些高句麗漁民實在太可惡,自以爲我大唐將士不會殺他們,竟然處處下黑手!若是不好好教訓一番,如何消心頭之恨!將來也不好控制不是?”

程知節沉吟一會,低聲道:“皇上歷來不許殺戮普通百姓,不過這些高句麗漁民都有武器,而且處處阻擊我軍,理當不能算作普通百姓。”

程名振心領神會,馬上下達了新的命令。隨着唐軍無差別的攻擊,這些高句麗漁民死傷幾千人之後,終於老老實實呆在了家中。沒有了這些人的搗亂,唐軍一個半時辰之後,徹底控制了全城。隨後在將領們的默許之下,唐軍將士開始全城搜捕‘暴亂漁民’。

膽敢反抗者格殺勿論!家中藏有兵器者格殺勿論!曾經阻擊唐軍者誅殺滿門!

次日東邊露出魚肚白的時候,卑沙城終於逐漸寧靜下來,城中到處都是高句麗人的屍體。雖然程知節嚴令焚燒房屋,但是依舊有數百間房屋被摧毀,無數高句麗人無家可歸,被唐軍強制關進了軍營。

這一晚到底死了多少高句麗人,唐軍並沒有明確的記載。王文度後來有一次喝醉了酒,曾經和妻子簡單提了下這一夜的情況,據他說唐軍清點城中剩餘人數的時候,僅僅只剩下一萬多高句麗人。

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一百八十五章 漕幫的鼎力協助第十章 排戲(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九章 排戲(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
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一百八十五章 漕幫的鼎力協助第十章 排戲(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九章 排戲(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