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

長安,太極宮。

案几後面,一箇中年男子正在看信,看完後又拆開一個袋子,取出幾張紙來準備觀看。這男子相貌英武,頜下三縷長鬚,眼神沉穩有神,臉上不怒自威,帶着上位者的威嚴,此人正是當今天子李世民。李世民如今四十一歲,不過看上去卻只有三十來歲的樣子。

李世民剛看了一眼,就咦了一聲。一邊看一邊驚歎,看完後對身邊的內侍吩咐了幾句,那人躬身退了出去。李世民看完之後,忍不住又從頭看起來。

這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響了起來,緊跟着走進來一個妙齡少女。這少女相貌俊美,一雙眼睛如秋水和星光一般清亮,臉上帶着一副淡淡的雍容華貴。若是說妙玉是美豔的桃花,這少女就是清麗的天山雪蓮。

李世民擡起頭來,笑道:“雯兒,你怎麼來了?”

這少女雯兒回道:“聽說兕子妹妹有些不適,我去看看。”

李世民一拍額頭:“內侍剛纔來稟報過,朕忙得很竟然忘記了。你最喜歡詩詞書法,來看看這些。”

雯兒走了過來,拿了起來觀看。見到這字體,也是一愣,仔細揣摩起來。李世民一臉笑意,也不催促。

“這是何人所作?”雯兒看完後,問了一句。

李世民笑道:“是曹憲的弟子張煥所作。曹憲在信裡,對這個弟子推崇備至。”

雯兒眼眶有些溼,喃喃低語幾句。

李世民嘆息道:“雯兒,那首《江城子》看上去是在悼念亡妻,不過太淒涼了些,讓你想起母親了吧?”

雯兒答非所問:“我很喜歡這些詩詞。”說完拿了這幾張紙就要離去。

李世民大急:“雯兒,父皇還要和起居郎討論下這個字體,你給父皇留一份如何?”

李世民口中的起居郎,就是大名鼎鼎的褚遂良。此人師從虞世南,深得右軍書法真諦。因精於書法,被魏徵大人舉薦給了李世民,深受李世民賞識。

雯兒想了想,抽出一張紙來留在桌上飄然離去。李世民拿起來一看,上面只有一首詩,短短的二十幾個字。顯然是故意留了一張字最少的,李世民苦笑一聲搖了搖頭。

雯兒出了太極宮,將那幾幅字交給侍女帶回去,自己轉身去了立政殿。立政殿本來是長孫皇后寢宮,皇后去世後,李世民悲痛不已再未立後。如今的立政殿,由晉陽公主李明達居住。李明達自小多病,取了個小名兕子,李世民夫婦希望她能像小犀牛一般強壯起來。

雯兒進了立政殿,幾名宮女和內侍趕緊上來行禮。雯兒臉色清冷,點點頭進了裡間。牀邊上倆個宮女正垂手侍立,見她進來了趕緊躬身行禮。

雯兒淡淡道:“兕子怎麼回事?”

一宮女回道:“昨兒和晉王殿下去花園裡玩,似乎受了涼有些發燒。”

雯兒走近牀邊,微微掀開被子。牀上是一個粉妝玉琢的小女孩兒,正是兕子小公主。兕子眼角有些溼潤,臉上還有些潮紅。雯兒伸手摸摸她額頭,確實有些發燙。

雯兒皺皺眉:“太醫怎麼說?”

“太醫說,不是大問題,過幾天就會好起來。”

雯兒用厚毯子將兕子裹起來,抱在懷裡就向外走去。

倆宮女很慌張:“公主殿下要去哪裡?萬一皇上怪罪如何是好?”

“我去和父皇說!”雯兒頭都不回,拋下一句話就出了立政殿。

倆宮女面面相覷,其中一個道:“不會有事吧?”

另一人道:“這位公主如何的受皇上寵愛,你又不是不知道!怎麼會有事?再說了,兕子小公主有她照顧,你我也少擔些責任不是!”

李世民此時正在和褚遂良爭論,焦點自然是那筆字體。李世民認爲是行書,而褚遂良堅信是楷書的一種變化,一時爭執不下。李世民英明寬容,從不在乎臣下和自己爭論,因此褚遂良毫不相讓。

正在爭執不下時,雯兒抱着兕子走了進來。李世民一愣,顧不得爭論,上來就準備接過兕子。

雯兒卻不給他,淡然道:“兕子睡着了,她的病沒什麼大礙,我抱她去我的寢宮,等大好了再回立政殿。”

李世民有些尷尬:“朕一時疏忽了,你照顧她朕也放心。你抱她去吧,朕稍後過去看你們。”

雯兒對正在行禮的褚遂良點點頭,微微對李世民彎腰行了一禮,抱着兕子走了出去。

李世民摸摸鬍子,有些訕訕:“朕這個女兒一貫如此,對人冷淡的很。”

褚遂良趕緊躬身道:“公主雖然性子冷淡,心底卻極好,皇上多慮了。”

李世民嘆口氣道:“朕幾次要給她封號,她都不答應。對朕還是有心結啊!”

這種話褚遂良如何敢接口,只是低頭不語。

李世民自覺失言,笑道:“不妨再找幾位大臣來,一起討論下這手字體。來人,去傳房玄齡,岑文本,魏徵長孫無忌等人覲見。”

雯兒回了寢宮,正準備將兕子放在牀上,小丫頭卻醒了過來,一臉燦爛笑道:“姐姐!”

雯兒淡淡一笑:“你病了,我帶你過來方便照顧。”

兕子嘟嘟嘴:“讓姐姐擔心了,兕子沒事的!姐姐,抱!”

雯兒又將她抱了起來在臉上親了一下,兕子又嚷着要聽故事。雯兒抱着她在殿中踱步,一邊講故事給她聽。等到兕子睡着了,雯兒將她放下,取了那幾首詩詞再次觀賞起來。看了一陣,起身走到書桌前,提筆書寫了起來。

“小癡!”

雯兒寫好之後,對外面喊了一聲。隨聲進來一個少女,這少女明媚皓齒,也是一臉清冷,進來後走到書桌前。奇怪的是這少女竟然是侍衛打扮,而且看身上裝束地位還不低。

“把這封信送去江都,交給一個叫張煥的士子。”雯兒語氣平淡,似乎只有面對兕子纔有笑容。

小癡也不答話,點點頭接過信件就轉身離去。雯兒走到牀邊,一邊輕輕拍着兕子,一邊似乎在思索什麼。

太極宮裡,此時爭執的正熱鬧。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在書法上造詣都很高,自然誰都不服誰,爭吵不休。李世民一臉笑意觀看,並不插言。

褚遂良再次開口道:“這字體廋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捺猶如利刃切刀,怎麼看都是楷書的變化。雖然有些連筆如同遊絲行空,很像行書,其實歸其根底還是楷書!”

長孫無忌反對道:“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而且筆畫簡爽,猶如楷樹枝幹因而得名。這字體字裡行間都有些天馬行空的感覺,臣認爲應該歸於行書一類。”

房玄齡和魏徵支持褚遂良,岑文本則支持長孫無忌,又是一番爭吵。

李世民笑看了一陣,忽然發現孔穎達並沒說話,笑問道:“孔愛卿有何看法?”

孔穎達字衝遠,乃是孔子第三十二代孫。此人是博學大儒,編撰的《五經正義》,摒棄了門戶之見,廣採博覽兼容百家。可以說,是此人一手統一了經學史上的紛爭。同時,孔穎達也是著名的大書法家。

孔穎達微微一笑:“皇上,各位同僚,此事何必爭論,找來那創立這字體之人一問便知啊!不知此人是哪家子弟?”

岑文本也道:“按理說此人筆力深厚,應該不是默默無聞之輩纔是。”

李世民笑道:“此人你們應該不認識,不過他的老師是江都曹憲!”

聽說是曹憲,衆人恍然大悟。曹憲是儒學大家,如今雖然九十高齡,聽說還在江都辦學教誨地方。既然是他的弟子,創出新字體想必也有曹憲指導。

李世民取出信箋,讓衆大臣傳看一遍。

長孫無忌問道:“皇上,可是曹大夫的信?”

李世民點點頭:“不錯!曹大夫信中還提到,他的這個弟子叫做張煥,多才多藝。前陣子和江都一個花魁叫做妙玉的,一起編排了一場戲,十分的新穎,據說引起好大轟動。張煥做了好幾首詩詞,都是由妙玉演唱的。”

聽到張煥和妙玉的名字,衆大臣中一人身子一震,隨即恢復了正常。

孔穎達問道:“皇上,另外幾幅字在何處?單單就這二十餘字,實在不過癮得很!”

李世民苦笑道:“剛纔雯兒過來,全拿走了。”

聽說是這位公主拿走了,衆大臣都搖頭嘆息。被她拿走了,那是絕對見不到了。

李世民又將張煥的幾首詩詞背了出來,幾位大臣又議論贊嘆了一番,相繼告退出了宮。

李世民正想去看看兕子,忽然想起一事,兕子很喜歡戲曲。皇后去世後,兕子一直十分傷心。這次有新鮮玩意,不妨下道詔書讓那妙玉前來長安,給兕子表演一番。想到這裡,李世民馬上傳來內侍,發下了詔書。

長安城宏偉巨大,由宮城,廓城和皇城組成。城西北的橫門大街一帶,稱爲西市,是著名的商業區。而大多數百姓都居住在城東,也稱爲東市。東市裡,朱雀大道因是高官貴胄居住地,最爲繁華,可謂寸土寸金。

此時在朱雀大道一家官邸內,一個清瘦的中年男子正在書房裡踱來踱去。此人一身紫袍,面白長鬚相貌堂堂,只是臉上微微有些急躁,不時擡頭看看外面。

大約盞茶功夫,外面飛跑來一個男子,看裝束似乎是管家。這人來到書房,輕輕敲了門。

中年男子喝道:“還不進來!”

那人趕緊走了進來,關上了門。

中年男子問道:“管家,那丫頭最近似乎鬧了點風雨,你可知道?還有個叫張煥的,和丫頭什麼關係?”

管家低聲道:“此事起因是爲了花魁之爭,張煥善作詩詞,被杜娘子找了去。後來和小姐時常往來,杜娘子似乎樂見其成。”

中年男子皺皺眉:“那張煥品行如何?”

管家回道:“只有個老父親在,很是孝順。在學堂裡也很是謙遜,最近更是屢出風頭,被曹大夫收爲弟子,如今可以說是名動淮南道了。老爺可是想見他?”

中年男子沉思不語,那管家也不敢動,垂手站立一側。

過了好一會,中年男子開口道:“既然是曹大夫弟子,來年春一定會來長安應試,到時候再說吧。你下去,密切關注着那丫頭的情況,隨時彙報。對了,不可讓夫人知道!”

管家低着頭,嘴角似乎抽動了下,躬身退了下去掩上了門。

中年男子嘆息一聲,語氣中十分索然。

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九章 排戲(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食主力大軍到來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五)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四十七章 淘寶開分店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
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九章 排戲(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食主力大軍到來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五)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四十七章 淘寶開分店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