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

此前學子們衝擊皇城的時候,李世民就準備親自趕去朱雀門詢問原委。不料剛出太極宮,就得知出了岔子,張煥被執金吾將士一箭射傷,當時李世民心裡即疑惑又憤怒。所幸張煥並無大礙,而後來又發生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李世民竟然沒來得及詢問尉遲敬德,張煥到底如何受的傷。直到人都散去,只剩下長孫無忌、馬周和尉遲敬德時,李世民纔開口詢問。

尉遲敬德道:“皇上,當時薛仁貴尚未下令攻擊,那放箭之人乃是私自行事!那人名喚王礱,是執金吾一員什長。王礱放箭之後,被城頭的公孫小癡一箭射中,薛仁貴當場將他擒拿。”

若是張煥在此,定然又要驚訝一下了,那黑甲將軍竟然是戰神薛仁貴。

“審問過王礱了嗎?”

“皇上,末將有罪!末將忙於安撫學子們,隨口問了幾句,那王礱一言不發,末將就令人先將王礱押解了回去。不料那王礱趁着守衛不留意,竟然從馬上一躍而下撞了個腦漿迸裂!”

李世民臉色一沉:“怎麼如此不小心?去傳薛仁貴來,朕親自詢問當時的情況。”

尉遲敬德不敢怠慢,趕緊出宮去將薛仁貴傳了進來。薛仁貴還是第一次進宮見駕,十分惶恐的將當時的情況說了一遍。李世民再三詢問王礱放箭的時機,薛仁貴十分肯定的說,當時自己正準備下令攻擊,就聽見身後弓弦響,王礱肯定是在下令之前就出手的。

李世民問完之後,擺擺手令薛仁貴退出去。

長孫無忌皺眉道:“皇上,此事必定是有人指使!”

“輔機說來聽聽。”

“若是因爲失手放箭,王礱肯定會爲自己辯解。其實按照當時的情況,薛仁貴即將下令,王礱只要一口咬定依令行事,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有問題。而他一言不發,事後又找機會自盡,想必是怕熬不過審訊供出他人。不得不說,王礱自盡反而給人慾蓋彌彰之意!”

御史中丞馬周面貌清瘦,一臉的儒雅,聽見長孫無忌所言,連連稱是。

李世民道:“輔機,你徹查此事!朕要知道,是誰在朕眼皮底下向王礱下的命令!”

長孫無忌道:“皇上放心,明日此時,微臣一定查出結果稟報皇上!”

“微臣李巖求見皇上。”

“進來吧。”

大理寺判寺李巖年方四十,長相十分威武,進來後就大禮參拜。

李世民道:“起來吧。朕傳你來,所爲何事你可知道?”

“回皇上,竇剛已經告訴微臣了,乃是爲了三司會審崔康一案。”

李世民點頭道:“那幾個告狀之人,你可妥善安置了?”

“回皇上,微臣將他們都留在了大理寺,一應證據證人也都妥善安置了。”

“輔機,你深知朕的心意,就由你給他們說一下三司會審的事情吧。”

“遵旨!李大人,馬大人,皇上的意思是……”

此時在朱雀門外,學子們已經三三兩兩開始離去。房玄齡因要趕去禮部接手試卷,因此只是叮囑張煥先回去好好檢查傷口,就匆匆趕往禮部。張煥則在人羣中找到了妙玉等人,在王玄策等人簇擁下回到了家中。

杜枝娘正在家裡急得跳腳,見他們回來了才放下心來,免不了又將張煥數落了一番。得知張煥已經被欽點爲狀元,而且還被封爲散騎常侍,臉色才緩和下來,督促着他趕緊去找孫思邈查看傷勢。

孫思邈最近幾乎沒出過門,潛心在編撰《千金方》,因此絲毫不知道外面的事情。聽說張煥受了箭傷,倒是嚇了一跳趕緊查看。好在傷勢本來就不重,又加上太醫使用了宮中秘製的金創藥,傷口並未再流血。

孫思邈道:“小傷而已,晚上老道再給你換一帖藥,不出三天包你完好如初。”

“多謝外公!不知《千金方》編撰的怎麼樣了?”

“方纔完成了一半,只是這刻印成書極爲麻煩,老道想將此書推廣天下困難重重,甚爲頭疼啊!”

此時各行手藝人都敝帚自珍,很多人教徒弟都要留一手。向孫思邈這樣準備將研究成果推廣天下的,可以說萬中無一。

張煥心裡敬佩不已,想了想道:“外公儘管放心,等到書籍編撰完成,我一定幫你大量印刷成冊。”

“外公,相公既然答應了,肯定會做到的,你別擔心啦。”苗影見張煥答應了,也很爲孫思邈高興。

孫思邈感嘆印書難,只因此時使用的是雕版印刷,首先要製作原稿,然後將原稿倒着攤在木板上,然後由工匠在木板上按照原稿雕刻文字圖畫。有些精細的圖畫,還要大師級工匠出馬雕刻。雕版製作麻煩,而且使用壽命有限,基本上一本書印完,這幅雕版也就沒什麼用了。

張煥在揚州時,就想將活字印刷術研究出來。不過當時家境貧困,再加上自己僅僅知道原理,沒有資金和工匠如何弄得出來,也就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後來諸事纏身,就將這件事情拋到腦後,如今孫思邈提出刻印書籍艱難,張煥就準備這次一定要將活字印刷研究出來。

孫思邈知道他從不說大話,既然滿口答應了,想必是有主意,心裡也頗爲喜悅,接着又和張煥說起了下下江南一事。苗影見外公說起此事,臉色馬上就垮了下來。

“相公,去年離開揚州的時候,計先生等人建議找塊風水寶地給爹孃大修陰宅,我答應了。當時你事情多,我就沒告訴你。前幾天計先生來信說,基本已經完工,就等着我回去主持遷墳。我一直拖到今天才告訴你,就是不想讓你分心。如今你被皇上欽點爲狀元,還封了官,雖然還沒正式下詔,不過也是遲早的事情。我心願也算是了了!我準備和外公明天就動身回揚州去!”

張煥一愣:“這麼急?”

孫思邈捻鬚道:“已經選好了遷墳的黃道吉日,就在七天之後,再不動身就要耽誤大事了!”

張煥知道遷墳這件事在此時意義非凡,雖然十分的不捨,也只好默然點頭。

苗影強笑道:“相公,有機會我一定會來長安看你的!你放心,等你回到揚州的時候,一定會看到一艘這世上最大的海船!”

孫思邈道:“老道見那媚娘十分聰慧,這陣子就將金針之術傳授給了她一些,還留下了一本金針圖解給她。影兒離開之後,你練完功讓她給你施針。好在給你用針並不複雜,影兒施針的時候她也看見過,應該沒什麼問題。”

張煥再次道了謝,苗影出去喚來媚娘仔細吩咐了一番。孫思邈向媚娘詢問了一番要領,見她對答如流,又讓她取出金針在小銅人身上尋找穴位,也都絲毫無差,這才完全放下心來。

因張煥受傷,苗影又要離去,所以雖然張煥被欽點爲狀元還封了官,家中氣氛反而有些沉悶。晚間面對着滿桌菜餚,衆人都沒什麼胃口。倆個小傢伙也感覺到了異常,老老實實的待在武順身邊。

草草吃過飯後,杜枝娘等人都相繼離去,只剩下張煥和三個女子。四人回到張煥房間之後,妙玉取出一張紙來遞給苗影,苗影看了之後並未說什麼,只是對着媚娘淡淡笑了下。

張煥有些疑惑:“那是什麼?”

妙玉微笑道:“相公,那是楊老夫人擬定的文書,內容是正是將媚娘給你做妾。”

張煥皺皺眉,此時的妾和奴僕下人一樣,是毫無地位的。《唐律》明文規定‘妾通買賣、妾乃賤流’,而且就算嫡妻去世,妾也是不能升爲正妻的。張煥覺得如此做法,未免太對不起媚娘了。

媚娘本來一臉笑容,正準備給苗影和妙玉敬茶,見張煥不語,不知道他是什麼想法,只好呆呆的站着。

妙玉道:“相公,你不願意?”

媚娘聞聽心裡頓時緊張起來,定定的看着張煥。

張煥搖頭道:“你和影兒通情達理,我感激不盡,豈會不願意?只是在我心裡,並沒有什麼妻妾之分,都是一般看待的。讓媚娘做妾,未免委屈她了。”

聽他如此說,媚娘才鬆了口氣道:“多謝相公憐惜,小女子蒲柳之姿,能得以侍奉相公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豈敢有其他想法。”

媚娘心底其實未嘗不感到有些委屈,只是自己進了一趟皇宮之後,算是看透了人情冷暖。張煥不但有才華,而且爲人溫柔體貼,對自己的親人也很好,就算是做妾,想必他也不會虧待自己。又有剛纔那番話,媚娘算是放下心來了。

張煥點點頭道:“你放心,我剛纔那些話不是隨意而說的!不但是你們,以後有了子女我也會一視同仁!”

媚娘嫣然一笑,口稱姐姐分別給妙玉和苗影敬了茶水,算是將這身份定了下來。

這些日子以來,苗影對媚娘態度也好了許多。今天張煥處於生死之間時,三女可謂是上下一心,苗影心中一些芥蒂也終於消除,內心基本接受了媚娘。張煥見到這一幕,心裡也是既感慨又高興。

妙玉和媚娘知道他倆分別在即,肯定有話要說,寒暄幾句之後就笑着離去。

二女離去後,苗影眼淚嘩的一下就滾落下來。想要抱着張煥,又擔心觸碰到他的傷勢,只好牽了他手痛哭。張煥百般安慰,才讓苗影停止哭泣。

自從家中買來侍女之後,苗影就很少服侍張煥洗漱。離別在即,苗影親手去打來水,細心地幫着張煥洗漱了一番。

躺在牀上後,苗影絮絮叨叨的叮囑了張煥很多事情。張煥絲毫不覺得厭煩,反而感到一股濃濃的溫情。苗影說了會話,忽然湊到張煥脣邊,緊緊地吻住了他。

這還是倆人第一次親吻,好在苗影已經年方十四,在此時也算是成年了,張煥的心理障礙也少了很多。再加上離別在即,張煥也不忍心讓苗影難過,脣舌相交許久之後才分開。

苗影自覺有趣,又來幾次深吻才作罷。張煥今日身心俱憊,再加上又受了傷,和苗影說着說着話就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來人!”

張煥次日睡到很久才醒來,見身邊並沒有苗影,只留下一絲淡淡的處子香味,一愣之下趕緊喊人詢問。

房門推開,進來的卻並非侍女而是妙玉。

妙玉有些傷感道:“影兒妹子和孫道長已經走了。影兒妹子說你受了傷,送別時若是動了情緒會影響傷勢恢復,因而一大早就悄悄走了!”

張煥眼睛瞬間就溼潤起來,想着苗影的一顰一笑,只覺得悵然若失。

妙玉微微嘆口氣走了過來,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九章 排戲(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九章 排戲(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