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

崇明坊內共有十八棟三層的樓,立在八橫一縱的道路兩側,由混凝土的磚石結構建成,草青樹翠,百花盛開,鳥語花香,蜂飛蝶舞。

朱祁鈺一步步的向前走,看到了一個偌大的蹴鞠球場,因爲皇帝的蒞臨,匠城實行了嚴格的坊禁,百姓們都在家中,蹴鞠球場裡空無一人,但是朱祁鈺還是看到了頻繁使用的痕跡。

“那邊是酒館嗎?”朱祁鈺興趣盎然的看着球場旁邊掛着牌額的地方問道。

李賓言俯首說道:“是,工匠輪休的時候,會來到這邊吃酒。”

朱祁鈺看着那酒館,問道:“一月輪休幾天?”

“四天。”李賓言對匠城可謂是瞭如指掌,他趕忙回答道。

朱祁鈺對蹴鞠球場和酒館是比較滿意的,他叮囑道:“要做好教諭,不要讓工匠們用力氣賺來的錢,去撲買籌賭,一入此門誤終身。”

李賓言臉色極爲嚴肅的說道:“謹遵陛下教誨。”

朱祁鈺對着坊內的環境極爲滿意,他隨意的走進了一棟樓內。

他在京師的聚賢閣後建了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別墅,可謂是窮奢至極,厚重的波斯地毯鋪滿了三層豪宅,各種傢俱盡顯皇家奢侈,那時候他就曾經說過:不讓大明的工匠們望梅止渴,只講奉獻,不講回報。

三層樓都是混凝土立柱,磚石牆面,樓板搭建而成。

樓板是空心預製板,使用的水泥標號是‘六腳’標號,就是以朱祁鈺六倍的腳力,也無法留下痕跡的水泥。

空心預製板的最大特點就是省錢,其次可以大規模的縮短工期,還可以減少運輸成本,以及標準化建房。

用木板釘製出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佈上鋼筋後,用水泥灌滿空心部分,多次淋水,等水泥完全乾硬之後後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空心預製板了。

空心預製板的樓板空心尺寸,大約是一拳的標準,就是朱祁鈺的拳。

爲什麼不採用澆築的方式?

朱祁鈺在講武堂的大豪宅,就是澆築結構,質量更好,更加結實。

好處有很多,就是貴。

空心預製板壞處也有很多,好處是便宜。

“這是…”朱祁鈺看着一個闊口的位置,疑惑的問道。

李賓言看陛下指的地方說道:“倒垃圾的地方,住在二樓三樓的工匠可以把垃圾通過垃圾道,一樓可以處置垃圾。”

“便民。”朱祁鈺露出了笑容。

朱祁鈺並不打算滋擾百姓,並未打開木製的房門看的意思,因爲肯定會得到一大堆的感謝和感恩,也只會得到這些。

他在樓上溜達了一圈,便離開了這棟樓。

朱祁鈺離開了崇明坊,回頭看了一眼,對着李賓言說道:“很不錯。”

崇明坊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乾淨衛生,綠樹成蔭。

即便是公廁,是的百姓們上廁所要到樓下的公廁來,樓內是沒有的。

糞道,那可是連宋高宗趙構都要眼饞的生意,趙構寧願被朝臣們痛罵糞霸,也要賺這個錢。

朱祁鈺在匠城裡隨意的轉悠着,沒一會兒許多緹騎從各個坊裡走了出來,對着盧忠耳語着。

各個緹騎走訪各坊,是要看是崇明坊如此,還是整個七十二坊皆是如此。

毫無疑問,皆是如此。

包括路燈。

李賓言隨行的過程中,講了講當初的建城的一些事兒。

在松江府盤踞着一夥沙幫,專門倒騰建築用材,橫行一時,沙老大,更是和南京五城兵馬司的都尉關係密切。

南京五城兵馬司店塌房的買賣,都要跟他手裡買建材。

松江府這麼大的盤子,沙幫能不來鬧騰?

這一鬧騰,可算是撞到了鐵板上,工匠們正熱火朝天的建新城,建設自己的家園,這一窩蜂的傢伙衝了過來,還把一個阻攔的小工給打了。

工匠立刻就抄起傢伙跟這幫沙幫打了起來。

結果最後就是駐松江府京軍開始了長達兩年的剿匪。

將整個松江地面,以致於南衙、浙江部分的流匪給剿的一乾二淨,俘虜多數都送到了雞籠島伐木去了。

沙幫,成爲了這個時代,掃黑除惡的一個註腳。

匠城裡的路燈是最近裝的,但是在之前,就發揮了吊人的作用,畢竟吊人這件事,是工匠們在做,並不侷限於路燈。

朱祁鈺一直在匠城逗留到華燈初上,看着路燈一盞盞的亮起,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些燈光並不是很明亮,算不上燈火輝煌,卻足以照出輪廓來。

追求光明,是一種本能。

“真好,大好河山,還是得多走走,多看看。”朱祁鈺站在大駕玉輅上,準備回自己的別苑。

就像一個公司倒閉的時候,老闆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一樣,皇帝是最後一刻才接受國破的現狀。

忝官尸祿,欺上罔下。

官吏就像是泥塑的雕像一樣,對上欺騙,博取信任,對下隱瞞,掩蓋真相,弄出一副歌舞昇平的局面,事實上的危急,在平靜的水面下,暗流涌動。

朱祁鈺還是得多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才能保證自己不是最後一個知道國家要亡了的帝王。

朱祁鈺乘坐大駕玉輅返回了松江府別苑。

並不是青浦匠城沒有爲陛下準備駐蹕下榻之地,李賓言有恭順之心,而是朱祁鈺回去有大事要做。

楊翰在九江府對白鹿洞書院的談判,並不順利,確切的說,沒人理會楊翰。

楊翰到了九江府之後,和江西左右佈政進行了溝通,對整個侵佔田畝的案件進行了一番走訪調查,瞭解了詳情之後,飛鴿傳書詢問皇帝的處置。

皇帝下了一道很長的聖旨。

這道旨意還是起到了分化作用,接到聖旨之後,部分的書院最終同意了朝廷的安置方案。

楊翰前往白鹿洞書院宣旨之後,白鹿洞書院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

他們對陛下提出的解決安置方案,不聞不問。

白鹿洞書院幾乎是整個江西書院的風向標,那些本來有些鬆動的書院,也出現了些許態度上的反覆。

白鹿洞書院是什麼態度?

造反?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造反就得交三遍的稅,已經吃了南衙僭朝一次苦的縉紳們,怎麼肯受二茬的罪?

而且造反還不一定能成功,大昏君手裡握着軍隊,太能打了。

但是收慣了租子的縉紳們,又不想直接投降。

這直接投降就很沒面子,還丟了裡子,只好用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來當鴕鳥。

非暴力不合作,約等於一暴力就合作。

好說好商量的時候不答應,非要暴力一下,才肯合作,這多少是有些大病。

朱祁鈺有暴力嗎?

暴力就是火藥、鋼鐵、銀幣和理論。

回到了別苑的朱祁鈺放下了飛鴿傳書,拿起了筆嗤笑了一聲說道:“把腦袋埋在了土地,就可以裝作是沒聽見了是吧。”

“第二道聖旨,如果他們還不肯接受的話,那就別怪朕不客氣了。”

朱祁鈺的第二道聖旨,仍然以教諭爲主。

大概意思是希望這些個山長們,能夠好好說服他們背後的縉紳,體諒體諒朝廷和皇帝的難處,爲朝廷分憂解難。

百姓們沒了鞋,就要進京砍皇帝的腦袋,這不是皇帝的難處嗎?

爲了保住自己的腦袋,給百姓一雙鞋而已,就這麼點小小的要求,縉紳們都不答應,這不是不爲朝廷分憂解難,不體諒陛下的難處嗎?

同意安置,縉紳們不僅不會賠錢,還能賺錢,畢竟船證還是很值錢的,即便是拿了船證不出海,販售也就足夠了。

朱祁鈺在聖旨的最後,給了他們一個月的考慮時間。

一個月後,作爲壓艙石的京軍就佈置停當了,即便是這幫老財主們,想弄出什麼亂子來,也是無濟於事。

朱祁鈺停筆用印,將寫好的聖旨交給了興安,帶着探尋的語氣問道:“倒是奇怪,江西這邊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又是登聞鼓,又是聖旨,京師那邊居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江西這二百三十八所書院出身的朝士們,爲何一言不發?”

“怪哉。”

興安將聖旨仔細覈對之後,笑着說道:“陛下,這還不是陛下寬仁嗎?”

“羣臣們都知道陛下下了旨,不就是明擺着告訴朝臣們不要管嗎?這誰還敢上書言此事?”

朱祁鈺嗤笑的說道:“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興安笑着解釋道:“朝臣們不總是拿着似是而非的道理胡說八道嗎?”

如果是江西左佈政姚龍主持此事,那彈劾姚龍不法的奏疏,自然是如過江之鯽層出不窮。

但是是陛下在親自下旨。

誰知道陛下到底是想辦江西的這些縉紳,還是奔着滿朝江西出身的朝士呢?

到底是不是餌兒,是不是陛下打的窩,沒人清楚,但是不參與準沒錯。

朱祁鈺還是有些失望的。

他在江西打的窩,也確實有整治一下朝中同鄉、同榜、同師結黨風氣的打算。

結果朝臣們壓根不理會這些書院山長和縉紳們的號喪。

興安繼續說道:“再說了,朝中現在正爲了削宗俸的事爭論不休,應當是沒空理會江西縉紳們的訴求了。”

襄王殿下的降襲制一出,便引出了滔天巨浪!

宗親們自然不甘心就這麼被降襲,被考封,老朱家的子嗣居然連個世襲的爵位都沒有了?

但是這些宗室子弟又不敢鬧得太厲害,主要原因是陛下不在京師。

陛下在京師那鬧起來是要待遇,陛下不在京師,鬧起來就是要造反,那性質完全不同。

宗室子弟雖然被當豬養,但是不代表他們不知道輕重緩急。

所以鬧歸鬧,但還是沒人衝進聚賢閣把襄王拉出來上斷頭臺。

跟着宗室一起鬧得還有膏粱子弟,世襲武勳。

這一刀砍在了世襲宗室身上,本就深受講武堂考評的武勳們立刻跟着起鬨,這要是鬧成了,武勳也免受戍邊之苦。

而文臣之中,意見居然也分成了兩派。

清流言官、科憲言官們,旗幟鮮明的反對降襲制和考封制,表面上的理由是五常大論的親親之誼,其實刨根問底還是利益。

榮養宗室的花銷,以前是地方承擔,現在是朝廷承擔。

宗室被地方供養的時候,受苦的是百姓,得利的是地方官員,畢竟這王府採買,可是一筆大買賣!

宗室被朝廷供養的時候,受苦的是戶部,得利的負責採買的京官。

不管誰負責採買,能沾沾手,過一次手,就沾一手油不是?

襄王的降襲制,居然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對,襄王反而成爲了少數,只有戶部的沈不漏沈尚書,爲襄王搖旗吶喊。

朝中爲了這個事兒,分成了兩派吵的昏天暗地,江西縉紳和學院們送到京師的書信,也便如同泥牛入海,沒有一點動靜。

“皇叔辛苦了,明明是朕硃批的,捱罵的卻是他。”朱祁鈺倒是知道京中的情況,知道這段時間襄王的壓力有多大。

興安笑着說道:“爲大明奔波。”

興安猶豫了下說道:“按理來說,陛下既然給了安置,又不是白拿,這船證也是硬通貨,他們爲什麼就是冒着風險裝糊塗呢?”

“他們難道不知道怕的嗎?”

這是興安有些想不明白的地方,陛下的條件並不算差,但是縉紳們,就是不肯答應呢?

朱祁鈺放下了茶杯說道:“他們自然是知道怕的,若是不知道怕,這會兒就該大鬧起來了,而不是裝糊塗。”

“船證現在管理嚴格,一張船證要不少的銀幣。”

“但是他們也不免擔心,這船證日後會不會貶值,確切的說,他們不確信船證會不會如同大明寶鈔一樣,變得一文不值。”

“收租收習慣了,讓他們去海上搏命他,自然是不樂意的。”

興安恍然大悟,俯首說道:“陛下英明。”

朱祁鈺繼續說道:“其實最關鍵的是,皇叔說得好啊,官選官和世襲之間總是有一根橋樑互通有無,這地就是那根橋樑。”

“這佔了地,就等於佔據了生產資料,等於有了權勢,宗族本身就是世襲罔替的,地沒了,他還怎麼世襲罔替?”

興安恍然大悟,這第二條可能纔是根本原因。

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
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