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

瓦剌人要南下的消息,再次傳遍了整個京師,大明皇帝下旨停止休沐,立刻朝議之事,立刻就在京師喧囂塵上。

大家都議論紛紛,有些人擔憂,有些人磨刀霍霍,有些人則是哀嘆準備收拾離開,有些人則是抱着一絲僥倖。

各個詩社立刻再次開始了類似於布仁行惠議類似的社論,但是這次的社論,至少已經沒有投降派,大肆鼓動割地、賠款討瓦剌人歡心的社論了。

投降的呼聲,會被殺頭。

次日起清晨,九天宮闕的宮門,緩緩打開,朱祁鈺依舊是騎着白馬到了奉天殿下馬。

朝臣們點卯,大漢將軍檢查攜帶之物,才放朝臣入了奉天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羣臣俯首行稽首禮。

這是新年之後第一禮,自然要三呼萬歲,平日裡都是陛下聖躬安。

“平身。”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前方發來急報,瓦剌賊心不死逞兇,意欲犯邊,今日召集諸臣,商議退敵之策。”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今天朝議就是此事。

之前就已經傳下去了。

于謙率先出列,俯首說道:“陛下,臣以爲京營茲事體大,實力未復,不可擅動。宣府總兵、昌平侯楊洪,可堪重任。”

“大同也有郭登坐鎮,若是陛下不放心,可讓京師總兵、武清侯石亨前往大同鎮守。”

于謙還以爲陛下要親征,率先提議。

大明京營一旦出動,必然是皇帝親征,比如朱棣五次北伐、朱瞻基平定漢王之亂,朱祁鎮跑去迤北送菜,都是皇帝親征。

于謙不認爲大明京營此時出京,是個好事。

大閱上,操演軍士,都能被火門槍的火藥迷了眼,要是出征,前途未卜,這陛下要是此時親征,怕是又要出大事。

于謙不反對皇帝親征,但是那要做萬全的準備。

尤其是京師講武堂已然設立,陛下整飭軍備之心,勢不可擋,但是現在,不是個好時機。

朱祁鈺對於此時京營的實力,心中有數,攻守之勢,依舊是瓦剌攻擊,大明防守的狀態。

他點頭說道:“瓦剌此次前來,朕以爲瓦剌抱有試探之心,逼迫朕達成城下之盟之意,更甚於破城掠地。”

宣府那麼好拿下,也先抓到朱叫門,八月十五到十月份這一個半月,就先拿宣府了。

“至於大同府,朕以爲郭登可堪重用,無須調任石總兵前往。”

“石總兵在京師,整飭操練十團營軍馬,也是頭等大事,耽誤不得。”

石亨原來以爲自己有仗可以打了,結果陛下讓他練兵,他也知道,邊軍守城有餘,進攻不足。

想要滅國之戰,還是得靠京師的十團營。

于謙也是鬆了口氣,在他看來,陛下有點急於求成,這次沒有火急火燎的要親征瓦剌,他也是放下了心裡的一顆大石頭。

自知之明這四個字,看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何其困難?

于謙振聲說道:“臣以爲,應該傳詔韃靼、兀良哈兩部,不得助紂爲孽,若是此次韃靼不思悔改,爲虎作倀,協同瓦剌,進攻我山外九州!”

“臣以爲,待有一日,掃庭犁穴,韃靼部也在其中!”

分而化之,從這次開始,于謙已經開始了他的滅虜三策的下策。

“臣聽聞,近日瓦剌部與韃靼部爭大汗世子之位,可以此爲契機。”

于謙從來不是一個提出問題,而不給方案的人,他早就想好了,怎麼讓瓦剌人和韃靼人兵戎相見。

于謙的上中下三策,最次的一策,也是要不戰而屈人之兵,讓瓦剌失去進攻大明的能力。

“四夷館脫古今天在殿外候着嗎?”朱祁鈺點頭問道。

禮部右侍郎儲懋出列說道:“四夷館韃靼臺吉脫古思猛可,在殿外恭候多時。”

朱祁鈺點頭說道:“宣。”

脫古也請求朝見好幾次了,脫脫不花準備的賀禮,一千匹種馬五千匹四歲戰馬,已經到了長城下,正在盤點入關了。

脫古並沒有批左衽,散發上殿,而是穿着使臣朝服,正衣冠走入了殿內。

他的母親是兀良哈部酋長沙不丹的女兒,兀良哈部對大明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脫古尚漢學,也懂禮數,若非他耳上有耳洞,大家根本看不出來他是韃靼人。

脫古從殿外拾級而上,走進了殿內之後,行三拜九叩之禮,俯首說道:“臣脫脫不花子脫古,四夷館通事,拜見四海一統之大君,大明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脫古是四夷館八品通事,禮節上倒是挑不出毛病來。

“平身。”朱祁鈺點頭說道。

這個打扮纔對嘛,披頭散髮,坦胸露乳,還批左衽,一副我就是蠻夷的模樣,別說朝臣不待見,朱祁鈺也不待見。

教化了這麼多年,就教化出一個蠻夷來?

“陛下,容臣啓奏,父親準備的種馬和戰馬已經至長城下,此乃臣等部族賀陛下登基的微薄獻禮,還請陛下容臣等賀喜之意,與陛下同慶。”脫古站起身來後,俯首說道。

“這事朕已經派御馬監前去查點了。”朱祁鈺回了一句,這千匹種馬,可算不上薄禮了。

脫古見陛下收了禮,趕忙俯首說道:“陛下,容臣陳情,父親久被瓦剌馬奴掣肘,而動彈不得,往昔不聞王化,多有脅迫,今日今時,瓦剌新敗式弱,父親欲立世子,還請陛下降旨冊封。”

脫古說話是很看地方的,這裡是大明奉天殿!說是太子,那是想幹什麼?

元朝已經滅亡了!北元都滅了!

他們現在只是元裔,最高也只敢稱可汗,只能稱世子,稱太子,那是準備表明自己的不臣之心,然後引得大明跑去殺的血流成河嗎?

脫古從來不認爲抱着祖宗榮光活着,是什麼好事,反而是讓百姓走卒們,時常處於擔驚受怕的境遇下。

朱祁鈺頗爲玩味的看了一眼脫古,問道:“可有人選?”

“臣弟小王子馬可。”脫古大喜過望,趕忙俯首說道。

他在京師,就是爲了達成父親和大明皇帝的盟約,確切的說,是求的陛下請印信封爵,這件事陛下終於願意說了。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他笑着問道:“你這小王子,可能到四夷館來做譯字生員?待到成年再回草原便是。”

于謙頓時眼睛一亮。

四夷館負責通譯語言文字,設有譯字生員學班,教化之後,再回草原,不能說絕無不臣之心,但是熟夷總比生蠻強就是了。

朱祁鈺也是想到了美利堅的CIA培養了那麼多,諸如阿明、馬西埃、杜瓦利埃這種獨裁者,利用這些獨裁者,進行後殖民時代的殖民。

他覺得這種法子很好。

當然他不認爲CIA把阿片類的罌粟種植方法,印製成冊,滿世界搗鼓罌粟種植園是好事。

這種罄竹難書的罪行,朱祁鈺是不會學的。

“謝陛下教化之恩!”脫古立刻再次長揖在地,顫抖不已的說道。

漢學,是這片大地上的顯學,能進四夷館讀書,那是福分。

塞外苦寒,筆墨紙硯何其金貴,小王子馬可也不是不愛讀書,只是塞外貧寒,讀書實在是奢侈。

“平身吧。”朱祁鈺看着脫古這個激動的樣子,也知道這對雙方都是好事。

質子學漢學,這是漢時教化四方之法,這個小王子算是個試點,如果是能夠培養出一大批精明,那是再好不過了。

“禮部擬旨,交由文淵閣呈遞。”朱祁鈺將差事吩咐了下去,算是答應了下來。

胡濙出列說道:“臣領旨。”

“退下吧。”朱祁鈺揮了揮手,宣見之後,脫古是沒有資格立在朝堂之上,而且朝議的乃是退敵之事,也不方便脫古在場。

分化韃靼兀良哈與瓦剌的結盟關係,並不困難,因爲他們之間本身就是個鬆散的聯盟,而且矛盾極深。

只需要一張詔書,就可以讓他們離心離德。

不能讓瓦剌人找齊了幫手,然後一擁而上,跟楊洪打,楊洪是很厲害,但是雙拳難敵四手。

之前阿剌知院率領軍隊圍攻宣府,就是牽制住了楊洪,但是楊洪依舊帶着楊俊,馳援了土木堡,可惜爲時已晚。

“瓦剌既然下來戰書,如何退敵?”朱祁鈺繼續問道。

剪除羽翼之後,瓦剌人本部兵馬,依舊是兵強馬壯,大明京師十團營,又無力馳援。

難道任由瓦剌人逞兇邊方?

“臣以爲,無甚退敵良策,山外九州地形開闊,瓦剌多馬軍,轉進如風,這是場硬仗。”于謙俯首說道。

朱祁鈺點頭,于謙對瓦剌人的判斷一向精準,這種知己知彼,料敵於先,是于謙站在朝堂,執掌牛耳的本事。

他深吸口氣說道:“興安,念。”

興安的身後跟着一排的宮宦,這些宮宦手中拿着一大堆的聖旨,這都是朱祁鈺昨日收到戰報之後,想到的所有的支持。

他不能僅僅是口頭支持。

“宣府者,京師之藩籬,居庸者,京師之門戶。未有藩籬,門戶之不固,而能免盜賊侵擾之患者也…”

興安宣旨的時候,總是喜歡吊着個嗓子顯得陰陽頓挫。

這一大堆的聖旨,就是朱祁鈺要給楊洪的支持。

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八章 有內鬼!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八章 有內鬼!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
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八章 有內鬼!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八章 有內鬼!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