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

朱祁鈺到底寫了什麼,讓很少誇讚的于謙,都讚不絕口?

其實並不複雜。

是一本《減省漢字的筆畫案》的書,上面是簡繁對照表,朱祁鈺對繁體字進行了大規模的精簡。

這一本上,有兩千個日常用字,是朱祁鈺親自寫的,目的就是簡化文字的學習中的負擔。

魯迅先生曾經激烈的倡導過簡體字,甚至要廢除漢字。

在他的名著《孔乙己》裡,也提到了茴的四種寫法,來劇烈的抨擊正字書寫困難,導致的文化知識傳播速度的緩慢。

魯迅先生的這種激烈的倡導,一來是時也運也,二來,何嘗不是一種求上而得其中,想要開窗戶,就大喊掀屋頂的做法?

比如壹隻憂鬱烏龜,這麼簡短的一行字。

讓朱祁鈺去寫,他也懶得去寫。

所以他在硃批的時候,已經開始下意識的使用簡體字去批覆。

但是大明朝的朝臣們,並不是看不懂。

因爲簡體字本身在大明朝就有極大範圍的使用,只不過他們不叫簡體字,叫俗字。

比如之前陳循哪來的那本《水滸傳》,裡面就有大量的俗語俗字。

朱祁鈺也不是無的放矢,胡亂瞎搞,教條主義一頭扎進了死衚衕裡。

不是什麼都可以生搬硬套。

他是取了類似於《月儀帖》《高貞碑》《乞假帖》這類碑文臨摹字帖、宋元以來的俗字譜《目蓮記》、京本通俗小說《全相平話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等裡面的俗字。

這些俗字,可不是他自創的。

比如《乞假帖》就是王獻之的,比如《集字聖教序》是鼎鼎大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你能說王羲之寫的字不好?

所以說,俗字推廣和使用,是有極大的文化基礎的。

正字這種東西,除了公文往來,其實也很少用於民間刊物了。

《水滸傳》裡就大量的使用了俗字,方便刊印坊刻的師傅們刻字,也方便百姓們閱讀。

“陛下,真是…真是…真是劍走偏鋒,另闢蹊徑啊!”于謙將《減省漢字的筆畫案》鄭重的放進了袖子裡,滿是笑意的看着大明皇帝。

他去了一趟山外九州,陛下對於國事的處理越來越遊刃有餘。

而且思路清晰,方法也很多。

“陛下,可是要有人反對可如何是好呢?”于謙笑着提出了一個問題。

繁體爲何是所謂的正體呢?不就是爲了知識壟斷嗎?

知識的解釋權在以一衆腐儒的手中,不識字的百姓,可不就是被予取予奪的目標嗎?

朱祁鈺樂呵呵的說道:“那本身就是俗字表嘛,這個秉承自願原則,誰愛用什麼用什麼唄,他反對就用正體,想省點勁兒的就用俗字表就是了。”

“朕又沒說廢除正字,願意用俗字,朕又不是看不懂。”

朱祁鈺沒打算立刻馬上廢除掉繁體字,那不現實,所以他遵循了鼓勵俗字,允許正字的狀態。

你用什麼都行,我不耽誤你,你也別來耽誤我。

鄉野識字用什麼?

當然是沙堆和樹枝了,筆墨紙硯在這個時代,是一種很昂貴、很奢侈的消耗品。

所以,對於鄉野而言,俗字的使用,將大大的降低識字的難度,增加文化的向下傳播。

“陛下聖明。”于謙略微有些感慨,陛下還真是有趣,明面上的確是願意用哪個用哪個。

但是真的用的時候,大約都會選擇俗字,簡單易用,大家都懂,當然老學究絕對不少,但是他們能影響到天下人用的俗字嗎?

太難了。

朱祁鈺繼續說道:“全相平話三國演義、水滸傳、唐三藏西天取經,這些都已經讓官刻進行大規模刻印了,讀了書識了字,自然要讀一些故事,就算是朕給百姓們農閒時的消遣。”

寓教於樂,勞逸結合。

他說的這些都是京本通俗小說集裡的東西,大明皇宮的古今通集庫裡有很多很多,拿出來幾本,稍微改幾個就可以用了。

大明司禮監下設漢經廠、道經廠、番經廠,三座經廠刻字匠、雕印匠、裱褙匠、折配匠等工役數千人。

是大明最大的刻書、印書的機構。

朱祁鈺另外一本書則不是他寫的了,而是算學。

元朝時候,是數學鼎盛的時代,流傳下來的算學極多,朱祁鈺挑選了大約相當於後世小學文化程度的《算學》。

朱祁鈺給百姓們第一次發的刊物就兩本,語文和數學。

只是爲了讓他們讀書識字更簡單些,能夠把事情寫下來,看得懂的地步。

第一階段的教科書,朱祁鈺已經做在了前面。

于謙點了點頭說道:“陛下,臣已經沒什麼疑問了,只需要一道聖旨,山外九州就可以做了,京師這邊稍微複雜點,臣會親自盯着的。”

“不過如果一旦開始,就沒有回頭路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直到現在,朱祁鈺一句話,就可以收回成命,一句話就可以讓這個政策戛然而止。

但是朱祁鈺並不怕承擔責任,他搖頭說道:“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守舊者的一切都化爲灰土之後,也絲毫無傷於滔滔江河的萬古奔流。

朱祁鈺表示了堅決推行農莊法的決心。

土地兼併是一種王朝避無可避的問題,他的集體農莊法,有可能會人亡政息,更有可能像軍屯法一樣敗壞。

但是能攔住一點點國朝向下滑落的趨勢,他就會去做。

既然坐到了這個位置,那就必須做些什麼。

朱祁鈺猶豫的說道:“要不要讓楊王回宣府?朕總覺得那邊得有人壓着,楊王在京,如同猛虎入籠,他在朝堂上也很少說話,自己也不自在。”

“瓦剌人的狼子野心朕是知道一些的,楊王在宣府,朕纔會安心許多。”

于謙左右看了看,有點含糊的說道:“這事,陛下應該和楊王說。”

“聽言之際,宜加審擇,言果當理,雖芻蕘之賤,必從之。言苟不當,雖王公之貴,不可聽。”

“在京文武衙門凡有內外軍機及王府切要事務,陛下一言而決,何須問臣。”

于謙的意思是聽取諫言的時候,應該加以審擇選,如果有理,即便是割草打柴之人,也要聽從,如果不當,雖然王公之尊貴,也不能聽。

在京文武衙門,內外軍機,王府切要事務,都是皇帝的事,不應該問他這個臣子。

這話誰說的?

當然不是于謙說的,是太宗文皇帝朱棣告訴朱高熾的聖訓。

朱棣規定了一個皇帝的權責範圍,哪些事兒皇帝必須做,哪些事兒,皇帝可以交給臣子做。

臣子插手了皇帝範圍,那就是僭越,砍了都是輕的,全家蒙難纔是正解。

“楊王說等於少保回京再言此事,看來少保是同意朕的想法了?”朱祁鈺點了點頭。

其實在多數朝臣的眼中,楊洪領着的兵,是一股抗衡于謙統領京營的重要力量,這也是于謙含糊其辭的原因。

但其實朱祁鈺卻清楚的知道,防備于謙,還不如想想怎麼君聖臣賢,更可靠些。

猜忌來,猜忌去,空耗彼此的信任,還沒個卵用。

好好練兵,哪天把瓦剌車平了,再討論抗衡之事,纔是正道。

最主要的是沒必要,于謙和他朱祁鈺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他們都想大明革故鼎新,讓大明變得再次偉大。

志同道合,就沒必要猜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選擇信任,朱祁鈺就不會在事情沒有發生的時候,去選擇懷疑。

如果哪一天,于謙真的反了呢?

那朱祁鈺就會自認倒黴,承認自己看走了眼。或者自己大約到了比朱叫門,還要差勁兒的地步了。

連用人,尤其是像用於謙這樣的臣子,都縮手縮腳,還做什麼皇帝呢!

乾脆引頸待戮好了。

“陛下以爲這京師之戰,打的如何?”于謙忽然說起了另外一個問題。

朱祁鈺言簡意賅的說道:“好!”

“好在哪裡呢?”于謙再問。

“好就好在,大明贏了,而且是大獲全勝!”朱祁鈺十分肯定的說道。

大明贏了,這就是關鍵,失敗者,連呼吸都是錯的。

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十三章 拿去!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
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十三章 拿去!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