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

朱祁鈺看着憤怒的李賢。

那種發自內心的憤怒。

如果稱呼李賢爲儒學士,那是在罵他,應該叫他道學士。

因爲大明的儒學士,更多是稱呼那些在社學和儒學堂讀書,剛剛讀完蒙學的人。

若稱呼李賢這位正經的科舉出身的大學士爲儒學士,就像是在罵他小學還未畢業一樣。

但是李賢讀的的確是儒家經典,的確可以稱之爲儒學士。

儒家的經典,對道德是有一定的約束和要求的。

這也是朱祁鈺不喜歡的一點,這種約束和要求,發展到了現在,變成了一種宗教性的東西,甚至僭越公權。

大明的這片土地只能有一個太陽!

但是無論什麼樣的學問,亦或者正經的宗教的總經,都是勸人向善,這是招攬信衆的基本訴求。

那麼這羣連儒學士都嫌棄的重利盜跖,人厭狗嫌的東西,該怎麼具體定義呢?

朱祁鈺笑着說道:“一羣蟲豸!”

“蟲豸的下場只有死亡,不肯交稅的蟲豸,更加該死。”

朱祁鈺已經很剋制了,作爲一名皇帝,他到了南京之後,徐承宗去給他們開會,這算是朱祁鈺第二次好言相勸了。

他把一羣膽大包天的傢伙抄了家,砍了頭,殺雞儆猴。

如果還有人膽敢在大寒潮的時候,繼續僭越公權,謀求私利,朱祁鈺一定會讓大軍,將他們盡數抄家。

朱祁鈺從來不是個好人,而是個被罵作是亡國之君的惡人。

這一點朱祁鈺自己清楚的知道,而且認可,也希望大明上下清楚的認知,到這一點。

他是個無道昏君,別用槍指着他,真的會死。

他話鋒一轉說道:“但是我們無不注意到,也存在通過自己雙手來積累財富的人,也就是正常勞動,納稅而富的人。”

朱祁鈺在南京天天沒事溜達,看到了很多的手工戶,在努力的賺錢,養家餬口,這些人做生意,按時納稅。

大明有沒有研究貧富差距的人?

有,而且很多。

比如浙江監察御史陳以謹就曾上奏:「百年以來,末利大興,遊惰成習。田多汙萊,數口之家室無餘蓄,重以急徵私求,愈不堪命。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比如翰林院文林郎蔡羽上書陳言:「民之貧富,由來尚矣。富者起於勤,而貧者由於惰業。」

「故勤者日衆日樽,以至蓋其藏;惰者日荒日廢,以至於流亡。是故貧者役於富,流亡者庸於土著。」

「此利其利,彼資其力,亦猶農末相資,而不相病也。」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這個道理沒錯,但是把複雜的貧富差異問題,簡單歸咎到百姓是否勤勞上去,是片面的,是把複雜問題簡單化,這是官僚惰政的主要手段。

翻譯翻譯就是樹靶子。

關於貧富差距的思考,在大明的歷史上,比比皆是。

比如蘭陵笑笑生的神書《金瓶梅詞話》,裡面對於貧富的描寫更多。

“所以,你究竟想問什麼?朕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蟲豸就該去死。你還想問什麼?”朱祁鈺笑着問道。

李賢的十四問是一個很模糊的問題,他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問什麼。

他很疑惑,所以需要陛下解開一些疑惑。

“臣想問這到底是爲什麼?他們已經很有錢了,爲何還要囤積銀兩呢?”李賢低聲問道。

朱祁鈺瞭然,這纔是一個大學士該問的問題。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如此瘋狂的斂財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明知道被陛下發現,他們在操作銅錢的多寡,來威脅朝廷屈服,他們必然要死。

但是他們還是在鋌而走險。

陛下已經明明給出了答案,還需要魏國公親自去用各種威逼利誘的手段,來威脅他們,不要擅動。

朱祁鈺笑着說道:“朕在第一次鹽鐵會議的時候,就提到了,財富即是權力。”

“因爲社會勞動的不可描述,御製銀幣的本質無法描述,只能通過御製銀幣的事實,也就是一枚枚銀幣去描述。”

“道可道,非常道也。”

“那麼只要御製銀幣保持製作精美,依舊可以做爲社會勞動的儲蓄和量度,私人必然就會不斷的、無限的積累貨幣。”

“所以他們跟朕爭奪財權。”

李賢認真的思考了許久,最終還是搖頭說道:“陛下並未解開臣的疑惑。”

“臣知道了他們爲何如此大膽,但是卻還是有不太明白的地方。”

朱祁鈺眉頭緊皺的說道:“那你問啊,你不明白什麼?”

李賢搖頭,迷茫的看着于謙,他不知道自己在迷茫着什麼。

于謙也不知道李賢到底在迷茫着什麼,明明陛下已經把他所有的問題,都解開了。

但是李賢依舊是一臉的迷茫,顯然他心中還有一個巨大的疑惑,但是這個疑惑卻如同深海里的冰山一樣,根本無法窺見。

李賢無奈的說道:“臣愚鈍,臣明明心裡還有疑問,但是臣卻不知道心裡的疑問到底是什麼。”

這可能就是最讓人難受的地方了,就是明明心裡有疑惑,但是卻是連在迷惑什麼,都不知道。

重重迷霧包括着李賢。

朱祁鈺認真的梳理了下這一路上談到的內容,承認私權和確定公權神聖不可侵犯;保護私權不是無限寬縱私權;更加回答了那些人是蟲豸必須被消滅。

還解答勢要豪右爭奪金花銀和御製銀幣的流通,其實是在爭奪貨幣管理權。

那還有什麼問題,困擾着李賢的呢?

朱祁鈺看着李賢略顯痛苦的表情,陷入了思索。

李賢自詡學富五車,而且還是做了十九年的官,因爲得罪了楊士奇在地方十六年。

回到了京師,倒黴的他,碰到了土木之變,僥倖活下來了。

倒黴的他,南下巡鹽,又碰到了叛亂,因爲太有才華,被叛軍抓住了,再次僥倖活了下來。

李賢絕對不是一個翰林院那羣死讀書的人,但是即便是如此,他依舊迷惑。

他現在就像是一葉扁舟,在一個十分平靜的海面之上,四周白茫茫的一片,他甚至不知道往哪裡滑動,纔是彼岸。

他連方向都不清楚。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朕知道你想問什麼了。”

“啊?”李賢呆滯的看着皇帝。

朱祁鈺笑着說道:“其實你想問的這些蟲豸的根基,他們走的路,他們是如何用私權竊取了公權,而且如此肆無忌。”

“只有弄明白這個問題,日後施政才能遊刃有餘。”

李賢忙不迭的點頭說道:“對對對,就是他們走的路!”

朱祁鈺笑着說道:“其實答案很簡單,這種基於剝削的財經事務的運作,剝削式積累,是勢要豪右之家的核心,也是根基。”

“剝削式的積累財富的方式,最終會導致勞動、土地和貨幣都失去了他們本來的面目,最終是它們異化,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封建把人變成鬼。

資本呢?可以把人變成人妖物怪。

李賢如同看到了前進的方向一般,呆滯的問道:“剝削什麼?”

“剩餘…社會勞動。”朱祁鈺本來想說剩餘價值。

但是顯然這個概念,並不是國富論的框架,而是資本論的框架了。

這要解釋起來,就太麻煩了,朱祁鈺換了個李賢更容易理解的詞彙。

“導致了什麼?”李賢猛地站了起來,但是卻沒注意到是在車駕之上,碰了一下車轅,但是他絲毫不在意,而是滿眼的興奮。

在一個問題困擾了他幾個月之久,他終於接近了答案的時候,那種興奮,難以言表。

朱祁鈺示意他坐下,認真的想了想,說道:“更確切的說,導致了…”

他換了個說話方式說道:“捨本逐末,禮樂崩壞。”

朱祁鈺換了個大明語境下,更容易理解的詞,剝削式的積累,最終會導致兩個惡果。

一、人們過度神話貨幣。

錢有時彷彿就是至高無上的神:所有人全都必須臣服於它,順從它的命令,在它的權力祭壇前,頂禮膜拜。

金錢至上,最終導致的必然是所有的勞動、土地、海洋、貨幣、鬥斛、權衡、印璽、仁義統統都被異化,明碼標價,最終社會風氣崩解。

夜不收,不計生死的在草原上,爲大明的安危奔波,這種對大明的忠誠,對皇帝的忠誠,是可以用金錢去衡量的嗎?

顯然不可以。

但是若有一天,高舉着:「忠誠只是背叛的代價不夠」,並奉若圭音,不就是禮樂崩壞嗎?

朱祁鈺沒有請胡濙翻譯,更沒有用李賢他們聽不懂的話,用了言簡意賅的兩個詞,他直接自己翻譯成了,大明人能夠聽得懂的話。

朕,大明戶部尚書,兼禮部尚書!

沒有人,比朕,更懂翻譯!

于謙猶豫了下問道:“陛下,剩餘什麼?”

“社會勞動。”朱祁鈺和于謙快問快答了一句。

于謙嘆息。

他一直感覺陛下另外有一套,基於《國富論》延伸而出的更能解釋社會現象的理論體系,但是陛下就是不說。

比如胡濙所說的三倍利,則無法無天。

這句話在渠家人身上應驗了。

朱祁鈺不是不想說,是這東西沒有社會基礎,去強行解釋,完全是鏡花水月,會曲解它本身的含義。

李賢呆滯的思索着,他的眼神愈加的明亮,深吸了口氣說道:“謝陛下教誨,臣明白了!臣全都明白了!!”

“就是旅途無事,討論一下財經事務而已。”朱祁鈺擺了擺手說道:“很簡單的,一些道理而已。”

于謙嘆了口氣,很簡單嗎?

看看李賢那個吃力的模樣,這一點都不簡單啊!

剝削可以理解,剝削式的積累,也可以理解,但是捨本逐末,禮樂崩壞,卻是新解。

捨本逐末的本來意思是捨棄耕種農桑,追逐錢財微末之道。

禮樂崩壞的本來意思是禮樂的規章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

但是陛下顯然不是這個意思,但是大家又都能十分順利的理解其中的意思。

朱祁鈺笑着說道:“那有勞李愛卿,將奏對,一字不差的送到京師去。”

李賢連連點頭的說道:“臣領旨。”

于謙倒是頗爲好奇,胡濙收到奏疏的時候,會不會徒嘆一聲,自己失業了呢?

朱祁鈺一臉嚴肅的說道:“所以,我們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要從兩個角度去出發。”

“一,我們確保公共財富,也就是社會勞動,可以再生產出來,即爲保證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二,如果罪惡不被懲罰,善良一定會辜負。”

“如果循規蹈矩,只能賺取薄利;而違法、掠奪、竊取和詐欺的報酬卻異常豐厚;必然人人爲惡。”

“懲前毖後,方可期治平之世。”

朱祁鈺必然要離開南京城,回到他忠誠的順天府。

南衙諸事繁瑣,朱祁鈺也希望李賢能夠保住大軍的勝利成果,而不是大軍班師回朝之後,所有的事情,又回到了原樣。

當然朱祁鈺也會留下一整套的方法來確保南京的絕對忠誠,讓南衙變成皇帝的形狀。

他來之前是勢要豪右的天下,南京城就不是絕對的忠誠,他走之後還是勢要豪右的天下,南京城依舊不是絕對的忠誠,那他不是白來了嗎?

車駕停了下來,朱祁鈺滿是輕鬆的說道:“好了,我們到了。”

“李賢你弄明白了這兩問之後,好好理解之後,再思索你的十四問奏疏中,剩下十個問題應該有的面目。”

李賢滿是羞愧,俯首說道:“臣惶恐。”

浪費陛下寶貴的時間去詢問問題,卻是連問題都沒弄明白,最終還是陛下點透了他內心的疑慮。

其實陛下所說的所有話,遵循的一個基本的邏輯。

那就是現象、問題、原因和方法,這是一個實事求是的邏輯,所以陛下能夠猜出來他的疑慮。

雖然他一直在用實事求是的方法,去解決許多問題,但都是生搬硬套。

在迷茫的時候,他卻將下意識的將這個邏輯,扔在了腦後。

李賢不認爲羣臣猜測陛下身後有高人的那個說法,他以爲認爲陛下本身就那麼高。

睿哲天成,英明自結。

陛下有才那是天生的,只是過去大家都沒發現,讓明珠蒙塵罷了。

朱祁鈺看着偌大的馬鞍山工地,駕步司平整了新的道路連接官道驛路,馬鞍山的煤井司遠遠就能看到,還有煙囪在冒着白氣,那是燒燋的煙氣。

叮叮噹噹的聲音和吆喝聲混合成一片,空氣中瀰漫着一股煙塵和火急火燎的煙火氣。

這都是當初那些叛軍的勞動成果,他們需要服苦役五年,這是懲罰。

但是服役這五年的時間,如何讓他們改過自新?

朱祁鈺又抄了一套方法論,大明皇帝抵達了他忠誠的馬鞍山十二團營軍營,準備查看一下自己的方法是否有效。

他傾向於有效。

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
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