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

朱瞻墡爲何要來和林,就是爲皇帝陛下查漏補缺。

他領的皇命是王化和林,大明皇帝陛下坐鎮京師,對漠南漠北的局勢,有些管中窺豹。

這也在正常,若是陛下全知全能,還要他們這些臣子做什麼?

在有了政策支持下, 如何快速實現對韃靼的全面王化,是朱瞻墡出塞之後,第一要務。

在皇帝陛下眼裡,瓦剌人已經跑到了撒馬爾罕,留在和林的三萬人馬,完全可以無視, 但是朱瞻墡一出塞外之後,才發現陛下還是有了些許疏漏的地方。

瓦剌人在和林所剩無幾,但並不代表着瓦剌對韃靼、兀良哈諸部完全沒有影響, 在王化韃靼之前,必須要做的事,就是把和林這些瓦剌人,培養成大明的狗。

這三萬人是訓練有素的劫匪,是長期與大明邊軍廝殺的悍勇之輩。

草原廣袤、沙海無涯,無論是營建城池,還是建長城,根本不可能防得住這些劫匪。。

三萬騎卒來去如風, 四處燒殺搶掠,煽風點火, 朱瞻墡就是再有至德在身,與世無雙的智慧,哪也是無計可施。

所以朱瞻墡從捕魚兒海趕至和林, 爲的就是安撫這些傢伙, 維持邊境安定, 所用的方法,就是老三樣, 請客、吃飯、收下當狗。

用大明的語境,就是朱瞻墡企圖將和林的瓦剌人,再次變成大明的羈縻區域。

朱瞻墡滿飲一杯,笑着說道:“阿剌知院,也先東歸,則大明至少得出兩位國公了,當真是普天同慶之喜事。”

阿剌知院眉頭緊蹙的喝了一杯,眉頭逐漸舒展,他聽明白了朱瞻墡的話裡的意思,那就是若是也先東歸,瓦剌主力回到和林,大明王師必然聞風而動,不會坐視不理。

“殿下,大明真的肯出兵相據?”阿剌知院頗爲認真的問道。

朱瞻墡看了一眼羅炳忠,羅炳忠立刻開口說道:“阿剌知院可知,大明爲何肯寬宥韃靼和兀良哈部?”

阿剌知院立刻回答道:“皆因陛下虛懷若谷,胸襟寬廣,一視同仁,乃至仁之君,方纔饒恕韃靼。”

這都是準備好的說辭,千穿萬穿唯有馬屁不穿,這話說的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至於大明皇帝到底是不是至仁之君,大家心裡都有數。

若非御製銀幣徹底把草原脆弱的財經事務破壞的一乾二淨,若非大明的商賈搞出了賣身契買賣,若非大明皇帝的農莊法接納韃靼逃民,若非韃靼諸部的臺吉們朘剝過甚,若非大明百戰精兵的京軍陳兵北古口,脫脫不花怎麼可能老老實實的跑去京師獻上盟書。

說是盟書,其實不過是降書耳。

所以皇帝這麼多的手段,哪一個和仁字沾的上邊?

但是場面話還得在場面上說。

羅炳忠笑着說道:“其實捕魚兒海之戰後,大明太祖太宗皇帝都曾經冊封過韃靼諸部諸王,僅瓦剌就有四王,完全是因爲元廷變汗廷。”

蒙古南下,入住中原,這是仇怨,沒個說法,沒法向天下人交待。

這份仇怨,在捕魚兒海之戰後,大明報了仇,元廷被打掉了帝號,不敢稱帝,以可汗自居,這件事才能過去。

羅炳忠繼續說道:“土木堡天變殉國六十六卿,至今未曾加封,至今所有文臣武勳,皆爲罪臣,其後皆爲罪臣之後,罷爵的罷爵,褫奪恩蔭的褫奪恩蔭。”

“二十萬京軍、近三十萬的民夫、宣府、大同兩鎮之地,近百萬百姓屍骨累累,京師、山外九州戶戶披麻戴孝。”

“土木天變,在我大明還沒過去,也沒個說法。”

“也先若是東歸,陛下勢必要討個說法的,陛下不討個說法,就沒法給天下人一個說法。”

“阿剌知院,你覺得大明會不會出兵?”

冤魂長嗟嘆,陛下心病猶在。

羅炳忠並不知道在聚賢閣御書房內,就有土木堡陣亡將士文臣武勳的靈位,陛下每年八月十五都會祭祀,哪怕出巡都會戴在身邊。

但是羅炳忠還是精準的猜到了皇帝的心思,畢竟陛下不是一個難懂的皇帝,也不是一個難猜的人,陛下什麼性格,基本上都是一清二楚。

陛下一刻不敢忘記仇恨、忘記歷史,因爲忘記等於背叛。

大明也沒有忘記。

羅炳忠的話雖然拗口,但是阿剌知院聽的明明白白,是威脅,是定心丸。

威脅,就是大明對瓦剌餘恨未消,要是阿剌知院不知好歹,破壞大明王化韃靼之大計,那他阿剌知院就是喪家之犬。

定心丸,則是羅炳忠講的很明白,也先東歸,大明必然會出兵,而且是傾盡全力。

大明的皇帝要出兵、大明的軍隊要出兵、大明的文臣武勳要出兵,大明的百姓更要出兵,這涉及到了大明的根本。

阿剌知院閉目養神,一言不發。和林的龍庭王帳之內,十分的寂靜。

“殿下若有吩咐,莫敢不從。”阿剌知院嘆了口氣,俯首說道,最終他還是選擇成爲大明的狗,給大明當狗可能會死,但是去撒馬爾罕,他一定會死。

朱瞻墡不動聲色舉起了酒杯,笑着說道:“滿飲。”

“滿飲!”阿剌知院趕忙舉起了酒杯。

大明沒有給他任何的承諾,但也是承諾,就是默許了他在和林苟延殘喘,有這一條也就夠了。

阿剌知院接連喝了很多,也不知道是真醉還是裝醉,醉意朦朧的說道:“殿下有所不知,這西進之事,非同小可,大石一意西進,我本就反對。”

“這西進精銳壯丁都走了,婦孺老幼留守和林,大石就給了我三萬兵馬,頂多護這些婦孺老幼周全。”

“這也就罷了。”

“當初明明說好的,在撒馬爾罕站穩腳跟之後,這些婦孺老幼,就開始西進,到西域去過好日子。”

“三年了,不,快四年了,我左等右等,等來了大石調兵的手令。”

“我帶着精銳壯丁走了,這些婦孺老幼怎麼辦?他們既不能放牧,也不會打獵,若何能活?”

阿剌知院話匣子一開,止不住的訴苦,尤其是這漠北生活。

他說着說着居然兩行清淚劃過了臉頰,也不知道這是鱷魚的眼淚,還是猛虎落淚。

塞外何等苦寒?和林屬於漠北,日子本就難捱,這些年的天象有變,愈發寒冷,這壯丁都西進了,婦孺老幼不堪長途跋涉只能留守。

他阿剌知院再帶兵走了,這些婦孺老幼只有死路一條。

朱瞻墡一時間也分不清楚這阿剌知院是真情還是假意,是真的擔憂這些婦孺,還是給自己跪下當狗找個理由,還是給他設套要援助。

“也先不地道。”羅炳忠知道朱瞻墡不好接話,立刻附和阿剌知院共情了一句,關係搞得那麼僵硬,完全沒有必要,若是襄王搭話,那大明就得給點承諾或者好處。

羅炳忠這話接的,恰到好處。

阿剌知院停止了囉嗦喝了一杯悶酒,重重的嘆了口氣,不再談論瓦剌內政,他已經知道大明無意將漠北和林王化,只是讓他們老老實實的不要南下劫掠。

大明塞外養蛐蛐、鬥蛐蛐已經過去了,當初永樂年間,封瓦剌四王是爲了養狼牽制韃靼。

可是這養着養着,就養出了一箇中山狼,在土木堡狠狠的咬了大明一口。

日後,大明斷然不可能再在草原養狼,有什麼事,大概還是會自己動手。

這是一種外交策略的改變,用後世的話說就是從代理人戰爭轉變爲親自參戰。

朱瞻墡和羅炳忠的配合自打在襄王府就是極爲默契,到了貴州安定地方,又生死與共三年之久,他們二人配合可謂是天衣無縫,該說的話,該表達的意思,都弄的明明白白。

朱瞻墡有些好奇的問道:“正統十三年,瓦剌爲何要攻明?就是因爲大明覺得瓦剌不恭順,降低了瓦剌朝貢規模?”

“還是因爲坊間傳聞,也先求娶大明公主,被稽戾王拒絕,惱羞衝怒,憤而興兵?”

也先攻明的狼子野心,整個朝堂昭然若揭,只有稽戾王自己不知道,還對也先等瓦剌四王頗爲親厚,每次瓦剌朝貢遣使,都是厚賞。

但是正統十三年,也先攻明的戰略目的,真的是滅掉大明?

也先也不像是個喜歡白日做夢的傢伙。

阿剌知院對這件事極爲清楚,他想了想說道:“回稟殿下,當時大石說是伐明,其實目的是河套,這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攻伐大明,也是逼迫大明承認瓦剌佔據河套。”

“可誰承想,這打着打着,就把皇帝俘虜了,當時大軍中有幾種意見。”

“伯顏帖木兒,也就是大石的兄弟,想的是讓稽戾王喬裝打扮,逃回大明便是。”

“大石和孛羅想殺稽戾王祭旗,南下滅明,一勞永逸,海罕的想法是抓着皇帝到京師敲詐一筆。”

“這幾方勢力左右扯皮,扯來扯去,扯了兩個月,都沒扯清楚,但是給了大明時間,於少保在京師已經準備妥當,故瓦剌在京師大敗而歸。”

阿剌知院說起了前塵往事,瓦剌壓根就沒打算一戰滅明,草原人的確是有些魯莽,但並不是蠢,大明有多強,他們被摁着打了八十年,多少有點數。

所以在俘虜了稽戾王的時候,瓦剌也是有點措手不及,各方勢力意見不一,扯皮扯來扯去,猶猶豫豫,反而是什麼都沒撈到。

京師之戰,瓦剌人吃了敗仗,土木堡贏的東西,全都在京師之戰中吐了出去。

阿剌知院當時的想法是把稽戾王送回去,一個糊塗蟲當皇帝,那是長生天對瓦剌、韃靼的恩賜,是長生天對他們重塑大元往日榮光的祝福。

若是稽戾王在京師,那京師之戰還沒開打,稽戾王必然南逃,瓦剌必勝。

“稽戾王若是京師之戰時,在京師之內,可當千軍萬馬,不至少是二十萬兵馬!”

阿剌知院話鋒一轉說道:“若是大明沒有稽戾王,瓦剌何須西征呢?”

“唉,都是命數。”阿剌知院極其鬱悶的說道,舉起酒杯就喝了一杯悶酒。

朱瞻墡站起身來,說道:“孤有些乏了,今日休息一日,明日便要回大寧衛了,若是有事,遣使到大寧衛會盟便是。”

瓦剌和韃靼的會盟制,朱瞻墡並不打算取消,這是一種政治協商,提供一個對話的渠道,而不是直接開打。

“謝殿下!”阿剌知院終於有了幾分底氣,面露喜色。

大明幫不幫是一回事,肯不肯聽是另外一回事,自從土木堡天變之後,瓦剌根本沒有和大明對話的渠道。

阿剌知院站起來送客,客氣的問道:“殿下不多留幾日,看一看這和林龍庭的風土人情?”

朱瞻墡袖子一甩說道:“不了,皇命在身,要趕回大寧衛,孤就不多留了。”

“走!”

“恭送殿下!”阿剌知院、賽因不花和一衆瓦剌將領,俯首恭送。

朱瞻墡回到了自己的營帳之內,讓羅炳忠收拾行囊。

“羅長史,那個阿剌知院,你怎麼看?”朱瞻墡喝了一杯馬奶茶,砸了咂嘴,這草原的茶,朱瞻墡是真的有點喝不慣。

羅炳忠言簡意賅的說道:“是個明白人,所以該死。”

朱瞻墡握着兩個定州鐵球,轉來轉去的說道:“他不能死啊,他死了,留在和林的瓦剌人羣龍無首,必然會南下劫掠,王化韃靼茲事體大,容不得半點馬虎。”

“羅長史,那個賽因不花,你怎麼看?”

羅炳忠思忖片刻紮緊行囊說道:“是個糊塗蟲,無足輕重。”

朱瞻墡點頭說道:“若非他當初解救了那些被俘的墩臺遠侯,他早就被鋤奸了,任其自生自滅吧。”

“羅長史,韃靼的烏格齊、阿噶多爾濟、滿都魯,你怎麼看?”

羅炳忠歸置好了行囊說道:“烏格齊嘛,很精明,不過老了,精力不濟也有點糊塗了,人老了,講的話便沒了分量。”

“阿噶多爾濟易怒,這等人最是容易犯錯,很好對付,也無須對付,他自己會走到絕路之上。”

“至於滿都魯,此人深藏不漏,行事極其周密,漢學極好,考個舉人完全不是問題,此人該死,可當初賀總憲使韃靼,滿都魯血戰女真使團,便殺不得。”

朱瞻墡癱在椅子上,思考了許久才說道:“咱們到了大寧衛,把這個滿都魯送到大明去,此生不得回草原,便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孤一路走來,所見所聞,皆是民間疾苦,塞外苦寒,百姓伶仃,這治韃和治貴,完全不同,羅長史,這王化韃靼,你怎麼看?”

羅炳忠癱在椅子上,嗤笑了一聲說道:“殿下心如明鏡,何須問我?”

“說說。”朱瞻墡敲了敲桌子,示意羅炳忠不要太囂張,朱瞻墡可是以襄王之尊在詢問他羅炳忠這個長史!

羅炳忠笑着說道:“簡單,一個字,仁,兩個字,大仁。”

朱瞻墡有些失神的說道:“何爲大仁?”

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
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