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

江淵不怨恨金濂,相反還非常感謝金濂。

當初因爲官兒癮太大犯的錯誤,被金濂臨終時候說了出來,這算是把這件事提前引了出來。

于謙在得知之後,立刻找到了陛下,要求陛下嚴懲,江淵爲過去的錯誤買單,放下了包袱,終於可以輕裝向前了。

江淵相信憑藉着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再次上位。

不就是個兵部尚書嗎?又不是沒坐過。

這次張鳳對金濂家眷的窮追猛打,江淵或許知情,或許不知情,在盧忠的反覆調查之下,江淵並未參與此事。

朱祁鈺坐到了軟篾藤椅上,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反而是越想越氣,怎麼能不氣?

“那個沈翼,讓他立刻來見朕,朕還不信了,沒了他張屠夫,朕難不成還要吃帶毛豬不成?”

“若是沈翼不行,朕就親自攬了這戶部的差事,也省的跟戶部扯皮了!”朱祁鈺敲着桌子,怒氣沖天的說道。。

“還有這個張鳳,立刻令文淵閣寫好詔書,立刻將其革罷納監!三司會審,今日事今日畢,明天朕不想在朝堂上看到張鳳那張臉!”

堂堂六部左侍郎,朱祁鈺說罷免就罷免,沒有詢問任何人的意見,這不符合他一直以來執政的方式,但是他還是要獨斷專行。

革!

立刻,馬上,一天也不能等下去!

朱祁鈺這個革罷的詔命一出,京師消息靈通的官吏,都清楚的知道,陛下這是真的動怒了。

歷來陛下對六部主事的任免,都是慎重慎重再慎重,比如當初的江淵、陳汝言之爭,比如王直找的接班人王翱和項文淵之爭。

這一次如此獨斷專行,立刻就有人嗅出了不對勁。

王直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他帶着王翱匆匆來到了聚賢閣,看到聚賢閣的燈還亮着,就趕忙通稟。

京官任免全憑陛下一意而決,這是當年太宗文皇帝時常親征畫好的權利範圍,王直並不是反對這件事,而是要問問爲什麼。

若是旁人問起來,他作爲吏部天官,卻不知道爲何正三品的六部左侍郎會被革罷,那他這個吏部天官還做不做?

王直一進御書房,就感覺寒風一陣陣的吹,這聚賢閣御書房與往日並無異常,唯一的原因,就是坐在軟篾藤椅上的陛下,面若寒霜。

于謙早就到了,也是坐在凳子上一言不發,面色鐵青。

于謙在大明那就是個老好人,誰彈劾于謙,都從未遭到過任何的報復和苛責。

能把于謙這老好人弄的面色這麼難看,可見於師父也是真的生氣了。

“臣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陛下要革罷張鳳,臣本不該多問,但茲事體大,臣還是來了。”王直先是見禮。

王翱趕忙行禮:“臣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

“平身,朕快被氣死了,興安,賜座。”朱祁鈺倒是沒有遷怒王直的意思,而是坐直了身子,將其中原委一一道來。

朱祁鈺將錦衣衛調查的物證人證,讓王直看了看說道:“沐陽伯屍骨未寒,張鳳就原形畢露。”

“朕知沐陽伯嚴苛,對待下屬多有暴怒,但是沐陽伯一力擔保他張鳳做這個戶部主事,張鳳如此恩將仇報,朕實不齒。”

“無才無德,如何據六部明公之位?朕容不得他!”

“剛纔於少保也是聽到了消息,來到了聚賢閣,得知此事後,就一直不怎麼說話了。”

于謙對着王直點了點頭,才冷冰冰的說道:“此子,不爲人臣。”

于謙準備了一籮筐的話,什麼戶部尚書茲事體大之類的話說服陛下,不要一意孤行,結果於謙一句話沒說出來,反而被陛下說服了。

王直目瞪口呆的看着手中的書證和物證,盧忠是陛下手中一把極爲鋒利的刀,那是自陛下還是郕王時候,就已經完全投奔陛下的人。

自正統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陛下首次監國至今,盧忠從不辦冤假錯案,樁樁件件,都會過大理寺和刑部會審,辦得朝中臣工,啞口無言。

而且盧忠極少用刑,除了那次在稽王府,事從權宜,盧忠用過刑之外,北鎮撫司的刑具都快生鏽了。

而且能讓于謙罵人,這可是頭一遭。

“臣亦不齒!”

“臣亦容不得他!”

“他想幹什麼啊他!”王直額頭的青筋都在跳,憤怒的喊着,臉色通紅。

王直似乎比陛下還要生氣。

王直歲數也大了,在尋摸吏部天官繼承人這件事上,他選了王翱。

換位思考下,要是他選的王翱,在他走後,這麼對付他的家眷,他王直怕是得氣的從土裡爬出來。

王直是感同身受。

王直還不滿意的說道:“就這麼革罷,太便宜他了,應該查一查,認真的查一查,查一查他有沒有問題。”

王翱更是滿臉的迷茫,他實在是想象不到張鳳爲何這般愚蠢,明明眼巴巴的位置就要到手了,這是要拱手讓給沈翼嗎?

王翱疑惑的問道:“是不是張鳳不知道金尚書在保他?張鳳是不是以爲金尚書會看在同鄉之誼上,力保沈翼,才如此動作?”

王翱提出了一個可能性,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朱祁鈺點頭說道:“沐陽伯的確只和朕單獨聊過此事,朕聖旨都擬好了,興安。”

興安拿好裱好的黃帛聖旨放在了桌前。

用黃帛裱的聖旨,那都是極爲重要的。

尚節儉的陛下,小事都只用紙張,黃帛是不賜的。

顯然陛下認爲戶部尚書任命乃是大事,故用黃帛。

奈何這擬好的聖旨,卻再也不可能發下去了。

“一會兒把這聖旨給朕燒了,眼不見心不煩,朕就當朕和沐陽伯瞎了眼,看上了他!”朱祁鈺指着那張聖旨,看着就來氣。

內帑太監林繡一臉肉疼,這一丈長的黃帛,那可是要五十枚銀幣才能置辦。

“陛下,沈翼到了。”一個小黃門匆匆走了進來,低聲說道。

“宣。”

沈翼四十多歲,瘦瘦高高,兩腮有些凹陷,顯得顴骨極高,長得不算周正,兩隻手併攏沒有一絲縫隙。

他俯首說道:“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沈翼很少能進御書房,聚賢閣他倒是常來,陛下舉行鹽鐵會議的時候,他都會參加,但是能進御書房,這還是頭一遭。

這房間書很多,燈很明亮,有擺鐘、水鍾,桌上分門別類的放着一堆的奏疏,還有一堆厚厚的備忘錄。

“免禮。”朱祁鈺調整了下情緒,他好奇的問道:“你是不是和沐陽伯是親戚?”

“是。”沈翼俯首說道:“陛下容稟,臣的姑老太爺,是金尚書的三外公,三裡五鄉,都是親戚,也很正常。”

朱祁鈺眉頭緊蹙的算了半天說道:“這算是出了五服了吧。”

“是。”沈翼趕忙說道。

有的人消息靈通,有的人消息就不那麼靈通了。

沈翼的消息並不靈通,王直知道的事兒,沈翼並不知道,他甚至都不知道張鳳要被革罷的消息,他看到王直還以爲陛下要跟他做思想工作。

沈翼和金濂搭檔了六年時間,太清楚金濂這個人了。

金濂看不上他沈翼的主要原因,還是他沈翼貪財愛錢,其次還有同鄉、出五服的親戚關係。

金濂是不可能舉薦他做戶部主事的。

所以,張鳳當戶部主事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兒,金濂也早就跟沈翼談過了。

沈翼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Tтkan⊕Сo

“金尚書薨逝,戶部之事一團亂麻,不過好在已經梳理清楚了,不會影響陛下對韃靼動武。”

“五萬五千臺武剛車,五十萬斤新式火藥,四十萬箭簇,長短兵十七萬餘等,皆以進入武庫,臣剛跟兵部交割。”沈翼拿出了一個賬本,遞給了興安。

這是他來聚賢閣之前,在辦的差事,他辦完纔敢到聚賢閣覲見。

他在用事實告訴陛下,他不會因爲戶部尚書任免,有任何懈怠。

項文淵之事就在眼前,他沈翼不會和項文淵一樣犯糊塗。正三品的侍郎,那也是光耀門楣的大官了。

朱祁鈺拿過了賬本,認真的看了起來,仔細覈對之後,放下了賬本。

準備和韃靼人開戰,那自然是朱祁鈺這個皇帝料敵從寬的本性使然,這份準備是京師武庫的準備,而不是已經開拔的大軍的武備。

大軍的武備,早就在武清侯石亨開拔的時候,都已經備齊了。

這也是朱祁鈺瞧不上張鳳的地方。

武清侯石亨開拔,讓張鳳負責武備,左等右等,糧草都看不到,更別說武備了。

江淵爲此到了金濂府上,可是看着金濂病重,也只能徒嘆並未言明來的目的,金濂畢竟舊在官場,猜到了江淵的目的,最後這件事就交給了沈翼。

沈翼把這些事,辦得妥妥帖帖。

沈翼的能力很強,可是沈翼就是喜歡錢,一雙手,一個銅板都不放過。

“沈侍郎啊,朕聽說你小名四兩,可有此事?”朱祁鈺有些爲難的說道。

沈翼無奈的說道:“有。”

“臣幼時生了怪病,睜不開眼,後來一個江湖行走的郎中,拿銀子在臣眼前晃,臣就睜開了眼,父母給臣起了小名,叫四兩。”

“因爲那時候,那個銀子,四兩重。”

朱祁鈺敲着桌子說道:“朕知道了,戶部掌國帑,若是缺錢花,就到內帑借,要多少,朕都可以給你,但是千萬不要動國帑的錢。”

“要不朕也保不住你。”

“臣明白,臣不敢,以前居京師大不易,臣現在住着官邸,吃穿用度皆是朝廷,臣也沒有用錢的地方了。”沈翼趕忙說道。

江淵的事兒都給金濂掀了鍋蓋,他沈翼當年差點犯的錯誤,那金濂肯定會說。

他貪財的事兒,陛下顯然心知肚明。

這戶部尚書的位子,這輩子是沒什麼指望了。

當然再喜歡錢,他不敢動國帑的錢,主要是腦袋比銀子更值錢。

大明最新定了俸祿,而且陛下還弄了個官邸,這官邸壞處自然多,但也不是沒有好處。

比如這日常用度柴米油鹽,尤其是僕人之類的花銷,都省了去。

京官的錢和富賈鉅商、勢要豪右相比那自然不夠看,但絕對夠用了。

“嗯,好好辦差。”朱祁鈺站起來,走到了沈翼的面前說道:“沐陽伯薨逝,戶部事累重,辛苦些。”

“臣省得。”沈翼俯首說道:“臣告退。”

朱祁鈺看着沈翼離去的背影,再看看那個賬本,看向了王直問道:“王尚書,你覺得這個沈翼行不行?”

“沈翼賢明,卻不能持正守節,臣以爲看的緊一點,可用。”王直想了想說道:“反正張鳳萬萬不能用。”

“臣斗膽,若是爲大明效死,爲陛下盡忠之人,是這番下場,日後天下安敢有人爲大明效死,爲陛下盡忠呢?”

王直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兒,他可是琅琊王氏供養就學,現在他和琅琊王氏完全切斷了聯繫,他死後,他的家眷面對的報復只會比這種潑髒水更加嚴重萬分。

于謙居然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說道:“陛下,求榮得辱,乃是亡國之兆,陛下,臣以爲王尚書所言有理。”

“嗯,讓沈翼平調左侍郎,暫掌戶部事,朕也會多留意戶部事。”朱祁鈺怎麼說也是大明戶部尚書,他處理戶部部事還是可以的。

王直忽然想到了一個人,俯首說道:“陛下度支部郎中王祜連續三年考評上上,德行才能都是不錯,是不是可以補戶部右侍郎的闕兒?”

“臣的意思是先到通政司擔任正四品的右通政,在戶部任事。”

朱祁鈺對王祜的印象極爲深刻,組建計省的時候,王祜是度支部的大使,現在是度支部的郎中。

朱祁鈺滿是忌憚的的說道:“就那個天天跟朕的內帑太監林繡吵架的那個王祜?”

“那人,實在是太能吵了,好幾次內帑太監林繡,差點跟王祜打起來。”

“就是他。”王直點頭說道,他看那個王祜方方面面都不錯,要纔能有才能,要德行有德行,做事認真可靠,當然除了給陛下添堵這事以外,都很好。

于謙眼前一亮,他一直在思慮這戶部黃青不接,這不是有現成的人才嗎?

朱祁鈺對王祜非常忌憚,能把寫出《氣人書》的內承運庫太監林繡氣到要動手的地步,可見其吵架算賬的能力。

“也好,按王尚書說的辦吧。”朱祁鈺滿是頭疼的答應了,無論如何先把這張鳳給辦了。

至於日後吵架頭疼的事兒,負責吵架的是林繡,又不是他朱祁鈺。

“臣等告退。”王直帶着王翱離開了聚賢閣,走出講武堂的時候,王直突然停下,低聲說道:“王翱啊,你在地方做了二十五年才入京對吧。”

王翱立刻停下腳步心有餘悸的說道:“是。”

王直看着天空半輪圓月,雲層被月光打出了層層銀光,低聲說道:“你扈從陛下南下平叛有功,你這位置是靠自己爭取來的,咱們倆兒,既沒有提攜之恩,也未有舉薦之恩,不過配合也算默契。”

“你呢,乾乾淨淨,沒有裙帶非議,我呢,清清靜靜,沒有後顧之憂。”

“好好做事,若是哪天我走了,別讓陛下這般頭疼纔是,不好看,更不體面。”

王直說完,也沒等王翱回答,就徑直走了,留下了王翱一人在風中凌亂不已。

王直這番話,算是徹底的劃清了界限。

張鳳這辦得到底是什麼事兒?!

王翱輾轉了半個大明,終於從地方調任京師,這陛下對他很是信任不假。

可是在京師三年來,若不是王直幫襯,他哪裡能理清楚這吏部諸事?

最近王翱在督辦南衙貪腐案、四川戥頭案,那是他一個剛調任京師的地方官能辦的了的?還不是王直這老尚書的面子在?

“王尚書!”王翱一跺腳趕忙追了上去。

當年他王翱得罪了楊士奇,顛沛了二十五年,現在的王翱十分清楚,這朝堂是混沌的,不是涇渭分明的,人情也極爲重要。

半夜時分,興安揣着那份聖旨,來到了北鎮撫司的詔獄內,見到了被緝押的張鳳。

盧忠的動作依舊是疾如風,說拿人,絕對不留到第二天,立刻就把人納監了。

“這是任免你爲戶部大司農的詔書,陛下親筆寫的,還未送去文淵閣。”興安拿過來一個火盆。

陛下讓他燒了聖旨,他不敢不燒,但是去哪裡燒,那就是興安自己做主了。

興安選擇當着張鳳的面兒燒。

不爲別的,張鳳惹得陛下龍顏大怒,興安當然不能讓他好過,就是要看他心如死灰,就是要看他如喪考妣的模樣。

興安是個俗人,盧忠也是個俗人,自然一起來了。

“陛下本不願你當這大司農,是金尚書臨終力保了你,可惜了,你自己毀了。”興安點燃了那份聖旨,扔進了火盆裡,連連搖頭的說道:“可惜了。”

“不!”張鳳臉色劇變,他已經全然想明白了。

張鳳想要撲滅那火盆,可火勢極爲旺盛,他才轉過頭求助興安大聲說道:“大璫,我要見陛下,我只是…一時一念之差。”

“請大璫幫我傳話,若是大璫幫我傳話,我日後必有厚報。”

“哦?厚報?多少錢啊?”興安的眼神在火盆明滅的火光下,顯得十分的詭異,聲音也很詭異。

這個人人都說不愛錢的張鳳,似乎很有錢的樣子,盧忠和興安對視一眼,彼此心知肚明,盧忠離開了牢房,將舞臺留給了興安。

興安清楚的知道,這個張鳳真的不是一念之差。

他報復金濂嚴苛的心,不知道醞釀多久了,直到樹倒了,他纔敢動手罷了。

興安玩味的看着張鳳說道:“現在沒旁人,張侍郎有什麼話要說,咱家都可以傳遞給陛下。”

興安不騙張鳳,他真的會說,而且一個字也不會漏。

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688章 康國公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推薦幾本書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
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688章 康國公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推薦幾本書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