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宣皇是誰?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一個無懈可擊的絕技,你最擅長的武器我比你還擅長,便無往不利。

可這一招,對個人的才學要求極高,劉吉不缺的恰恰就是才學。

賀章其實對劉吉之前的做派多少有點不屑一顧,胡濙的無德、不體面,是爲了大明朝廷能夠體面,賀章之前就沒看穿這一層,才彈劾胡濙。

那劉吉無恥又是爲了什麼?而且就朝堂這戰鬥力而言,劉吉別說跟賀章過招,頂多就是比馬瑾之流強上幾分。

在賀章的眼裡,劉吉就是那種只會死讀書之人,有些才學,也願意爲陛下灑水洗地,可是他多少配不上胡濙關門弟子這個身份,賀章自稱胡濙門下弟子,胡濙雖然沒反對,可胡濙並沒有應過,賀章提到胡濙家裡的東西,都是怎麼提過去,怎麼提回來。

如今,胡濙已經老到禮部事都已經無法主持了,姚夔中正有餘,變通不足,眼瞅着朝堂之上,連爲陛下灑水洗地的人都沒有,賀章也着急,陛下可以不在乎個人名聲,但是這輿論的高地,若是不佔領,一定會被敵人佔領,真的弄的風力大盛,即便是英明如陛下,也很難處置。

朱祁鈺很欣慰劉吉的這個改變,無恥的確無往不利,可無恥、無德都是旁人扣來的帽子,劉吉的確是成長了,這是進步。

“滷城之戰。”劉吉搖頭說道:“都說臥龍善文不善武,此言差矣。”

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用兵如神,三國第一軍師,可在正史裡,諸葛亮的形象,似乎更偏內政一些,那諸葛村夫,到底有沒有軍事天賦?

“宣皇平定孟達,自宛城至新城,一千二百里晝夜星馳,火速登程,三日至,圍城殺孟達,破蜀吳合兵之策,聲名鵲起,宣皇徵遼東攻公孫淵,正月啓程,八月至,九月平,其疾如風,侵掠如火。”劉吉說起了宣皇,侃侃而談。

可是,陛下這一怒一喜,真的只是演給姚夔看的嗎?有沒有敲打的想法?

“忠武侯以糧道爲餌定勝合乎情理,文安侯以糧草爲餌,亦合乎情理。賀總憲總不能說,於少保不會打仗吧。”

都察院的御史就是要咬人的,於少保貴爲百官之首,也不是咬不得,要是巡按天下、監察百官的御史們,和地方官、京官沆瀣一氣,一丘之貉,這都察院不管,錦衣衛管不到,東廠不能管,那豈不是要再設個西廠管管?

“無錯無罪,免禮吧。”朱祁鈺臉上帶着笑意,賀章又不是誣告,事實清楚,作爲廷臣,作爲朝臣,作爲都察院總憲,提出異議是他的職責所在。

司馬懿用兵突出一個雷厲風行,突出一個乾淨利落。

朝會還在繼續,國事紛擾,除了北伐凱旋的大事之外,最大的事兒,便是浚國公陳懋押解交趾秋糧藁稅入京。

朱祁鈺覺得應該給陳懋等王爵之禮,可禮部在這件事上,非常堅持,堅決要以國公禮,朱祁鈺是皇帝,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許諾了,哪有撤回的道理?可是禮部在這件事上,甚至可以說是頑固,朱祁鈺讓姚夔和賀章留下再議。

“莫要推辭,爲國事奔波,有獎有罰才長長久久。”

“宣皇怕的是蜀國,還是怕武侯呢?”

朱祁鈺看了看劉吉,劉吉是有些得意的,但是朱祁鈺太清楚了,賀章手下留情了,是賀章不想贏,不是劉吉打贏了,劉吉學問好,賀章學問就差了?滷城之戰,朱祁鈺都研究過,賀章要彈劾于謙,能不做準備?

尤其是賀章聽劉吉提起滷城之戰後,賀章就開始放水了,確切的說,從一開始,賀章就在放水。

“謝陛下寬宥。”賀章再拜謝恩,才起身歸了班。

司馬懿一生打仗講究的就是一個速戰速決,來去如風,在曹丕稱帝后的三國時代裡,司馬懿若是沒碰到諸葛亮,司馬懿就是三國最亮的那個仔,打誰都是一個我必勝,砍瓜切菜,而且速勝,小鬍子看到司馬懿都得叫一聲祖師爺。

事實上,司馬懿的確是在曹操病故以及一衆老將打不動之後,最能打的那個。

“倘若是因爲於少保設奇謀就要論功過,那忠武侯以糧道爲餌做奇謀,也未見蜀後主責罰忠武侯,說忠武侯不該如此。”

“你們都察院那個馬瑾,不勤勉也就罷了,這學問怎麼回事兒?宣皇他都不知道是何人,打發去翰林院學習一二。”朱祁鈺的話裡顯然帶着嫌棄。

朱祁鈺左右看了看,愣是沒人給馬瑾一個臺階下,就讓馬瑾在那裡尷尬的臉色漲紅,此時同門相殘,不好隨意搭腔,朱祁鈺只好輕聲咳嗽了一下,說道:“宣皇是晉高祖司馬懿。”

賀章沉默了片刻,纔對着月臺之上的皇帝俯首說道:“於少保自然有軍事天賦,陛下,臣沒有異議了。”

劉吉將於謙和諸葛亮相提並論,于謙配不配?在朱祁鈺本人看來,于謙當然配得上,在滿朝文武的眼中,于謙也是配得上的,諸葛亮是活在史書裡的人物,于謙可是活生生的擎天博雲柱、架海紫金樑。

朱祁鈺等了片刻,仍然沒有人出列要跟劉吉論戰,作爲皇帝,作爲裁判,朱祁鈺這纔開口說道:“諸位愛卿不說話,那朕就默認你們沒有異議了,以史爲鑑可以知興衰,劉郎中此番言論,深得朕心。”

“賀總憲!”朱祁鈺略微有些不滿的說道:“兵部的事兒,你要管,禮部的事兒,你也要管嗎?是不是哪天,泰安宮的事兒你也要管!”

諸葛亮送婦人裝扮,司馬懿受到如此屈辱,仍然按兵不動,什麼兵法、什麼陣法、什麼奇謀、什麼速勝,什麼旁人指摘,統統四個字,縮頭烏龜。

“臣遵旨。”賀章俯首領命。

“忠武侯不會打仗,怎麼會是武侯呢。”賀章像是有些爲難的說道。

賀愛卿這三個字一出,賀章就知道陛下並不是真的在動怒,說到底,剛纔那頓脾氣,發給姚夔看的。

司馬懿碰到了諸葛亮之後呢?

這朝堂之上,正在上演同門相殘的大戲,胡濙雖然不應,但也沒否認,在外人看來,賀章可不就是胡濙的弟子?隻手遮天賀總憲,對誰行弟子禮?這劉吉則是胡濙正經認得徒弟,這一出同門相殘大戲,大家看的起勁兒,奉天殿上極爲安靜,馬瑾這一開口,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謝陛下解惑。”馬瑾如蒙大赦,趕忙謝恩,這得虧陛下給了個臺階,否則馬瑾今天就是第二次下不來臺了。

劉吉繼續說道:“可是宣皇在五丈原碰到了忠武侯的時候,反而是其徐如林,不動如山,滿朝文武皆言,司馬懿,畏蜀如虎。那請問賀總憲,這武侯,可會打仗?”

說穿了,陛下要他像這次一樣,做水猴子。

賀章見火候差不多了,選擇了認輸,這便是撤回了對於謙的彈劾,賀章做了這左都御史,成了這總憲之後,就沒有一次把彈劾收回去的,就連黔國公府的案子,賀章都是一劾到底。

以糧草輜重爲餌,忠武侯諸葛亮用過,那文安侯用就不行了?

朱祁鈺沒怪馬瑾不知宣皇何人,朱祁鈺也是去上書房補課的時候,聽聞胡濙說起過,才知曉。

賀章俯首說道:“陛下,若臣是浚國公,回京看望,陛下給等王爵禮,臣只能自縊以謝天恩了,有些聖眷,消受不了。”

要論過,就要先否定諸葛亮,這個即入文廟又入武廟的諸葛亮,要否定,那可真的太難了。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興安一甩拂塵,大聲的說道。

在原來的歷史線上,朱見深要是有辦法,他放着東廠、錦衣衛不用,非要再設個西廠?

西晉滅亡是兩任皇帝被俘,北宋的滅亡是兩任皇帝被俘,稽戾王被俘了,大明沒變成晉朝,仰賴陛下和於少保的力挽狂瀾。

“賀總憲,又將陛下置於何等處境?今日論出過錯來,陛下豈不是要得一個不如蜀後主的評斷?”

“有理,那就依着禮部吧,籌備去吧。”朱祁鈺認同了賀章的說辭,讓禮部去籌備。

“朕從未認爲於少保以糧草爲餌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這糧草也是後勤,後勤不就用來消耗的嗎?前線如何消耗了糧草是前線的事兒,如果後勤沒有補給上,那是朕的過錯。”

“臣不敢,臣萬死。”賀章嚇了個趔趄,趕忙俯首請罪。

朱祁鈺樂呵呵的站起來說道:“興安,把鮫珠拿來些,給賀總憲穿個門簾,不妥不妥,拿一千銀來,門簾不能花銷,銀幣可以,有過就罰,有功就賞,這次賀總憲爲這事兒奔波,有功,該賞。”

朱祁鈺看着姚夔離開,又等了一會兒纔開口說道:“賀愛卿啊,你…明白嗎?”

當初蕭鎡被錢溥牽連,朱祁鈺出面,賀章都是一步不讓,若非朱祁鈺出了個孬點子,讓蕭鎡提領這個案子,算是交待,也算是有了個說法。

賀章站定,其實心裡也捏了一把冷汗,若非提前上了個奏疏,盡顯讀書人的秉性提前表明了心跡,今日陛下是否會就坡下驢,他請罪,陛下就直接應允,放歸依親倒不至於,可是外放出京,倒是有可能。

“《綱憲條例》九十六條,是俞尚書和都察院一起修的,朕熟讀綱憲,賀總憲並無誣告行徑,句句爲實,何罪之有,這奉天殿是大明的神器所在,賀總憲一心爲公,職責所在,何錯之有。”

修史是一件很嚴肅的事兒,規矩很多,門道也很多。

曹丕去世,孫權覺得魏國國主新喪,正是伐魏的好時機,孫權便在黃初七年八月出兵攻魏,司馬懿百日之內先打敗了孫權,又擊敗了諸葛瑾,斬殺張霸,這還算上動兵之前,黃初七年十二月,司馬懿班師升爲了表驃騎將軍。

這一場論功過,劉吉大勝賀章,朱祁鈺作爲本就拉偏架的裁判,把這次於謙用糧草爲餌的事兒,定性爲了糧草消耗,日後再有人拿這件事說事,那就是跟皇帝作對了,贏家通吃,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談判桌上。

“你知道朕要你做什麼?”朱祁鈺滿臉笑意的說道。

諸葛亮有沒有軍事天賦?那自然是有的,軍事天賦就是軍事天賦,這東西罕有,沒必要分出個高低貴賤來。

“陛下,臣無故彈劾於少保,臣有罪。”賀章甩了甩袖子,跪在地上請罪。

“陛下,臣以爲還是禮部說的有道理。”賀章留下之後,也是贊同禮部的公爵迎送禮法,而不是王爵。

說于謙不會打仗,那纔是睜着眼說瞎話,那西晉、北宋皇帝被俘之後,西晉衣冠南渡變成了東晉,北宋泥馬渡江變成了南宋,當初徐有貞要播遷南衙,只有徐有貞一人嗎?連俞士悅都把妻兒送走了。

這個宣皇,便是司馬懿,這是歷朝歷代對晉國皇帝的稱呼,以皇相稱,而非以皇帝二字,如若不是修史,稱謂只要知道是誰便是,若是修史,說司馬懿,那就是宣皇二字。

“有些事陛下不方便,東廠不合適,錦衣衛太招搖,臣來做正正好。”賀章言簡意賅的說道。

朱祁鈺這才說道:“說說理由。”

“你承認就好。”劉吉見賀章不反對,才繼續說道:“滷城之戰,忠武侯以糧道爲餌,乃是奇謀,司馬懿不明,命張郃追擊,被伏擊,最終導致滷城之戰險些成爲宣皇陷陣之地,自此之後,宣皇便有了畏蜀如虎的名號。”

“臣遵旨,臣告退。”姚夔剛纔被陛下發火嚇的一個激靈,趕忙離開了奉天殿,在姚夔一隻腳踏去的時候,姚夔就聽到了皇帝陛下的話。

“宣皇是誰?”馬瑾低聲詢問着旁邊一位御史,這一問,幾乎朝堂半數的臣工都看向了馬瑾。

司馬懿打仗的風格,從平定孟達開始,就是其疾如風,侵略如火的做派,一副我就是比你強,怎麼打怎麼贏。

“諸位愛卿還有異議嗎?”朱祁鈺坐直了身子,巡視了一圈問道。

交趾十三司的遮洋船已入密州市舶司,船隻卸貨南下松江市舶司,因爲密州市舶司的海港會結冰,再不走只能明年春天冰雪消融再走了,而陳懋本人帶着藁稅奔京師而來,禮部因此議禮。

正統十四年,大明皇帝被俘了,大明反而在京師城下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而後再接再厲,逼得瓦剌西進跑的無影無蹤。

晉朝作爲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其皇帝皆不以廟號相稱,而是以皇一字稱呼,是一種恥辱,這不是大明獨特的叫法,也不是大明讀書人窮講究,比如唐初李世民談起司馬懿時,也是以宣皇稱呼,而不是晉高祖,歷朝歷代對晉朝都不是很尊重,稱呼也差一等,這是因爲晉朝自己不尊重自己,那別人自然不會尊重他了。

賀章明白什麼?明白陛下在心裡,仍然把文官看做敵人,泰安宮一年五十萬銀的安保費,防的不是武將,是文官,陛下從來沒有真的信任過除了於少保以外的文官,就連出入泰安宮的胡濙,也是如此。

這是于謙事實上的功績。

胡濙在講史解釋這一段的時候,還談到了土木天變,胡濙直言,若非陛下和於少保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大明怕是也要變成晉朝,後世評斷大明曆代皇帝之時,也都是皇字相稱了。

賀章俯首說道:“臣明白。”

“謝陛下隆恩。”賀章也沒推辭,這事兒今天定了性,日後便不能起幺蛾子,若是日後再提起,於少保免不了,要被逼到不視事的份上,興文匽武自於少保起,不把於少保給絆倒了,想興文匽武也是無計可施。

見陛下拿出了銀子恩賞,賀章也放下心來,陛下剛纔一怒一喜,就只是單純演給姚夔看的,給賀章塗上一層僞裝,而不是什麼喜怒無常的御下之術,並沒有敲打的意思。

皇帝陛下,連銀子都拿出來恩賞了,足見皇帝陛下對賀章這趟差,辦得非常滿意。

整整一千銀!

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904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
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904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