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陸子才和欣克敬又互相看了一眼,才知道陛下到底想要知道什麼。

關於人體解剖這塊,大明不如前宋。

前宋的時候有個大宋提刑官名爲宋慈,就極擅長法醫鑑定,一本《洗冤集錄》算是開了歷史之先河。

理學講究死者爲大,視、聽、言、動非禮不爲、內無妄思,外無妄動,但是宋慈宋提刑,就直接把人擡到了大街上,讓大家看着解剖,以避褻瀆屍體的嫌疑。

這在理學家們看來,簡直是大逆不道的行徑!

大明在這方面是比較剋制的,但是陛下藉着凌遲,讓他們繼續關於人體的探究,無疑是對醫學的大力推動。

陸子纔出列說道:“陛下,臣需要一個畫師。”

“臣可能需要一班仵作。”欣克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說道。

朱祁鈺一聽,這要求很合理,立刻說道:“好說,順天府丞夏衡,你們順天府的仵作借調一班給陸院判。”

至於犯人劉玉會不會因爲作畫,死的更慢一些,更痛苦一些,這就不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了。

這羣狗奸細都要被凌遲了,連大明律的正刑都沒有資格享受,他們哪有什麼死者爲大的忌諱呢?

剮就是了。

順天府尹夏衡出列俯首說道:“臣領旨。”

興安一甩手中的拂塵,大聲的喊道:“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這朝議算是結束了。

但是廷議纔剛開始,大家要從奉天殿到文華殿去,繼續議政,這關門議政的事,就是討論機要之事了。

農莊法到底要不要做,該怎麼做,是小範圍試點,還是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全部推廣,都要在這廷議之上解決。

文華殿常年放着一副巨大的堪輿圖,而於謙也早就準備好了對六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司禮監內閣、武勳們解釋爲何要推行農莊法的理由。

其實很簡單,農莊法是軍屯法的一種繼承和延續。

于謙站在地圖前,拿着一根長杆,指着山外九州的地方說道:“恢復山外九州軍屯勢在必行。”

“瓦剌人虎視眈眈,臣在巡查路上,就不止一次遇到了瓦剌人的斥候遊弋,若是無法恢復山外九州軍屯,瓦剌人開春之後,必然趁勢而下。”

于謙不止一次精準的判定了瓦剌人的行動,在所有人認爲瓦剌人不敢入關的時候,于謙說瓦剌人必然南下。

朝臣皆以爲于謙在藉機攬權的時候,瓦剌人破了紫荊關長驅直入,直逼京師城下。

現在於謙說瓦剌人賊心不死,大家都沒有什麼懷疑了。

的確是賊心不死,若是賊心已死,那太上皇早就回京了。

“山外九州軍屯法,農莊法皆可,臣等沒什麼異議,可是爲何要在福建也一起推行此法呢?”胡濙率先問道。

胡濙當年還幫朱棣尋訪過建文帝,作爲永樂年間以來的禮部尚書,他始終奉行:誰在龍椅上,他就支持誰。

對於廢立正統睿皇帝的事,他沒有參與,但是不代表他不支持。

默認有的時候也是支持。

比如玄武門之變時,李靖作爲李淵的頭號悍將,卻是一言不發。

玄武門之變,尉遲恭進宮持械於李淵之前。

從頭到尾,李世民要對付、逼迫的就是李淵禪讓,至於李建成和李元吉,不過是添頭罷了。

于謙眼神中兇光乍現,厲聲說道:“因爲一些縉紳們面臨兵禍之時,他們逃了!既然逃了,他們的地,他們的特權理當收回。”

“食國之俸,享國之尊,在兵禍橫行之際,上不能爲國朝分憂,下無法束民安地方,守土牧民之責不履行,自然棄之如敝履。”

縉紳,可不僅僅是有地的地主。他們是各級官吏、致仕官、封贈官、捐納官以及國子監和府州縣學的生員。

大明律規定:「凡京官及在外五品以上官有犯,奏聞請旨,不許擅問,六品以下,聽分巡御史,按察司並分司取問明白,議擬聞奏區處。」

「若府州縣官犯罪,所轄上司不得擅自勾問,只許開具所犯事由,實封奏聞。若許推問,依律議擬回奏,候委官審實方許判決。」

縉紳犯了公罪,可以收贖;犯了私罪,得以解職、調離或降等抵罪。

這是他們的司法特權。

而同樣的,做過官的還有俸祿,即便是生員,也有朝堂發放的月鹽銀。

不僅如此,縉紳還享有徭役優免權,即便是人死了,還可以免役三年。

舉人以上的縉紳,還有一定的蠲免二稅的土地的特權。

這些權利是國朝賦予他們的,國朝有難,他們卻立刻逃難。

等到兵鋒退去,回來接着享受,哪有這樣的道理啊!

于謙說完之後,胡濙沉默了許久,說道:“那就試試吧。”

胡濙聽明白了,于謙支持農莊法的核心是因爲縉紳們靠不住了,已經不足以作爲大明的手腳,代天子牧民守土,自然要換個法子。

李賓言作爲都察院的新魁首,自然是坐直了身子,愣愣的問道:“那包攬糧差之事呢?縉紳都沒了,怎麼收糧呢?”

所謂包攬糧差,就是春秋兩稅的時候,下鄉收稅的糧官,多數有縉紳包攬。

這可是涉及到了官員腰包和考績的頭等大事,做到好,官員腰包鼓鼓囊囊,吃的滿嘴豬油,考績也是甲上優等,升官有望。

做的不好,那自然是口袋空空,考績丙下劣等,前途一片黯淡。

縉紳們包攬了糧差,士紳大戶或者有功名在身,那自然是自家的田能不交就不交,自己庇護的人家,也是能少交就少交。

那少交的、不交的部分,咋辦呢?

攤派啊!

本來百姓們自己種出來的糧食,又憑白攤派了一頭爛賬,那怎麼可能願意呢?

天下間大同小異,民風彪悍的地方,聚衆自保、嘯聚山林。縣裡的馬步捕快、青壯差役、縉紳家奴齊出,就開始用武力脅迫。

那自然是要掏出刀子來,比劃比劃,火併幾場,見見真章,可是老百姓們哪裡鬥得過縉紳們?

死傷些人,最後還是被強收。

勉強收上來的依舊不夠,那就繼續攤派下去。

包攬糧差這事,油水有多大?大約就是縉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七成還是人家的!

各縣戶房書辦吏目和豪強們分肥,最主要的是給知縣事和知府們留下一大份。

經過了知府知縣事、縉紳、糧差、戶房書辦層層剝盤,到了太倉,又有幾何呢?

這裡面還有個漕運漕工百萬所繫之事,一路上有人偷、有人搶、還得有人送。

那送到京師一石米,到底需要在地方收多少米呢?

李賓言也是進士及第之後,一步步爬上來的,他在奉天殿失語,說什麼亡國之策,是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纔會這麼說。

福建百萬百姓起於阡陌,呼嘯而過,僅僅是因爲冬牲之事嗎?

冬牲就像壓到駱駝的最後一片稻草罷了。

稍有天災,不用想,那就是刁民奮起阡陌,揭竿而起了。

于謙用力的吐了口濁氣說道:“李御史問到了點子上,所以就是一成半,多一分多一釐,都不多收。”

“至於這天下農莊的一成半,能到京多少,那就是吏治的問題了。”

王直歲數大了,上朝的時候,看起來總是萎靡不振,但是說道了吏治之事,他猛地睜開了眼。

他看着于謙的模樣,只能連連感慨,後生可畏,吾衰矣。

“吏治這事,陛下勿慮,臣來做就是了。”王直看着坐在正中央一言不發的朱祁鈺,俯首說道。

至少在朝堂上,達成了初步的一致。

農莊法要推行,至少現在山外九州、京畿和福建試一試,這裡的阻力是最小的。

因爲縉紳這羣人,已經不能再維護大明江山穩固了。

朱祁鈺到底想做什麼?

他其實要證明一個道理,普天之下的百姓沒了縉紳這幫吸血鬼,會活得很好。

而普天之下的縉紳,沒了百姓,只會死掉。

物理意義的死掉!

“他們怎麼能甘心呢?”李賓言搖頭嘆氣的說道。

于謙才感慨的說道:“所以纔有義勇鄉團,訓練民兵。”

“與其武裝抗稅遍地都是,還不如因勢利導,正所謂堵不如疏,越是剿,反而是越剿越亂,越是鎮,反而是越鎮越多。”

“訓練精壯,不就是當初誠意伯劉伯溫所說的,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嗎?”

“這也是我大明立國之本。”

朱祁鈺見沒人再提問了,才十分確信的說道:“辦這事,絕不簡單,但是一旦辦成了,功在千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總不能真的到了水泊梁山的地步,讓宋家莊打起了替天行道的旗子來。”

“朕這個天子,卻是損不足而奉有餘。”

水滸傳,是被朱祁鎮列爲了禁書,但是朱祁鈺上次開了口子,讓汝安詩社,敞開了印,敞開了討論。

水滸傳講的是造反的事,但只是單純講的造反的事兒嗎?

大明時常以大宋作爲反面例子,那水滸傳裡,替天行道的卻不是皇帝,這種事,在大明,不也正在發生?

這一百零八好漢,固然不是什麼好人,那是誰製造的他們呢?

水滸傳的開篇,說的很明白了,洪太尉誤走一百零八魔星。

“土木堡一戰,六師盡喪,若是繼續如此下去,國祭太廟之時,朕無顏面面對列祖列宗。”

“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問起朕來,我大明是不是國泰民安、四海昇平?”

“朕難道說閩南民亂、瓦剌南下、麓川反覆嗎?”

“朕不能那麼說啊。”

朱祁鈺要臉。

朱祁鎮自然是不要的,他面對太廟的時候,大概是絲毫不在意。

朱祁鎮復辟之後,能給也先立廟,也是天底下獨一份了。

大明的法統乃是前元失綱,反抗前元暴政。

這朱祁鎮給元朝在肯特山下的養馬奴立廟,這種事都做出來,到底是誰的責任?

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898章 火併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推薦幾本書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
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898章 火併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推薦幾本書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