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

“可汗旳意思是,這一路上還有軍功可以拿?”賀章大喜過望,拍了拍胸前的頭功牌,眼中放着如同沈翼看到錢一樣的綠光。

脫脫不花略微有些迷茫的點了點頭,破壞和議,茲事體大,可是這賀章眼中爲何全是興奮?

賀章敏銳的察覺到,這個脫脫不花是個香餌,他也早有安排,但是依舊有些不放心的叮囑了馬碩一番。

“賀總憲,我雖然是蠻夷,但是我韃靼久聞王化,還請賀總憲解惑。”脫脫不花看賀章早有準備,便不再理會有人截殺之事了。

也不知道那頭功牌是何等奇物,引得大明將帥臣工如此追捧。

賀章笑着說道:“但講無妨。”

“若是此次我入京獻上盟書,自此大明與韃靼同氣連枝,那我韃靼和大明則是榮辱與共,興衰相依,大明盛,則韃靼安,此言可謂有理?”脫脫不花首先拋出了一個觀點來。

大明給韃靼的盟書,條件優厚到了脫脫不花不敢想的地步,當然代價極大。

不過韃靼還有什麼好失去的嗎?

當年韃靼僅有乞顏部一部,而後變成了七十二部,大明的做法和當年成吉思汗合併鐵勒諸部,一模一樣。

這也是讓脫脫不花放下所有,前往京師獻盟書的原因。

大明盛則韃靼安,是脫脫不花藏在內心的話。

賀章突然發現,自己之前有些誤判,那個滿都魯腦後長着反骨,雖然起了誓言,此生不再反明,但是這脫脫不花的覺悟,要比滿都魯要高許多。

賀章點頭說道:“此言有理。”

“那我有一言,不得不說。”脫脫不花眉頭緊蹙的說道:“大明的沉痾爛疾,至今未愈,此行結盟,我心實乃焦慮。”

賀章疑惑的問道:“可汗所言具體何事?”

“楊士奇。”脫脫不花坐直了身子說道:“這等欺世盜名之輩,至今還是大明太師,何德何能?我聽聞在大明做官,至少得進士出身。”

“楊士奇乃是建文餘孽,本就是方孝孺舉薦,入朝爲官。一生未有功名在身,是與不是?”

賀章看着脫脫不花,這個塞外的可汗,爲何對楊士奇這般恨之入骨?

“是。”

楊士奇沒有功名在身,卻登堂入室,確確實實是建文朝入朝爲官,而且是方孝孺舉薦的,爲方孝孺平反的風力,少不了這位大明太師楊士奇,推波助瀾。

“我聽聞楊士奇並非儒學大家,胸中既無韜略更無長策,以易學爲主,一手卜噬爐火純青,是與不是?”脫脫不花繼續問道。

楊士奇本人雖然是說不上胸無點墨,但決計不是什麼大儒,擅長易學,占卜吉凶,倒是一手絕活。

“是。”賀章肯定了脫脫不花的說法,楊士奇的文采到底如何,賀章作爲大明文官,倒是心知肚明。

楊士奇擅占卜易學,天下人人皆知。

擅長易學不是什麼壞事,但是經史子集不通,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

脫脫不花看着賀章說道:“楊士奇還有一手好字,那臺閣體,我可是看過好幾次!一手臺閣體,糊弄天下人。是與不是?”

臺閣體是一種文體,本身是一種書法,字體方正、光潔、大小一律,比印刷不遑多讓,極爲美觀。

而後逐漸成爲了大明科舉必用的一種字體。

但是這臺閣體在宣德年間逐漸變了味兒,不再單純的指書法,而是一種風氣。

報喜不報憂,只說好不說壞,大明總是天下無敵、國泰民安、天下安定、事事順利的錦繡浮誇文章。

當今的大皇帝陛下,尤其厭惡這種臺閣風,嚴令過禁止堆砌辭藻的空洞文章。

下令以法爲分,以名爲表,以參爲驗,以稽爲決,以事爲常,其數一二三四是也,任何不是實事求是爲主的奏疏,皆留中不發。

所以景泰年間,看起來天災人禍不斷,這裡的蝗蟲那裡的旱災,不得安寧。

但賀章卻知道,大明這麼大,正統年間和景泰年間,天災人禍其實大抵相當,只不過過去上下一心,遮掩了下去而已。

“是。”賀章看着脫脫不花,這脫脫不花對楊士奇居然如數家珍,連楊士奇擅臺閣這事,都這麼清楚。

脫脫不花繼續追問道:“楊士奇教子無方,其子橫行無忌惡事數十起,楊士奇百般迴護,直到這楊士奇死了,這兒子才被捉拿歸案,明正典刑,是與不是?”

這都是正統年間的大事,賀章還彈劾過楊士奇兒子不法,和楊士奇有了些小摩擦,若非楊士奇倒的快,他也不會比王翱等人好到哪裡。

賀章說道:“是。”

脫脫不花終於圖窮匕見,略帶憤怒的說道:“論公,大明自文皇帝龍馭上賓之後,北邊邊關軍備鬆弛,接連失地,南失安南,東張海禁,倭患頻繁,皆乃楊士奇之禍也。”

“論私,其品行不端,瞞上欺下,禍國殃民,大張賄賂之風,我韃靼貧寒,拿不出冰敬炭敬,就百般刁難。”

“我觀大皇帝陛下,乃是英主豪傑,不圖虛名之輩,爲何不將這楊士奇掘墓鞭屍,列入佞臣,難不成是大皇帝現如今,開始圖虛名了不成?!”

賀章的兩個拇指繞了兩圈,也是想明白了爲何脫脫不花對楊士奇之流恨之入骨,自然不是和大明共情那麼簡單。

脫脫不花其實不那麼恨大明,確切的說,脫脫不花更恨瓦剌。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

漠南漠北的蒙古各部之間的矛盾,真的要追溯,要追溯到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開始說起,一直到天保奴被瓦剌也速迭兒捕殺,其中世仇,真的要說,脫脫不花走到大明京師,也說不完,更說不清楚。

僅脫脫不花本人而言,他年少時候,被瓦剌追殺,狼狽不堪,藏過雪窩,吃過雪水,當了可汗,也是被瓦剌的太師脫歡、也先二人架空,直到瓦剌西進,脫脫不花才喘了口氣。

人人皆言脫脫不花軟弱可欺,怯懦無比,可脫脫不花自己清楚,長生天的白毛風都沒收了他。

這些欺辱自然是瓦剌人給他的。

脫脫不花自然是恨瓦剌多過大明,而瓦剌則是大明養的狗,而養狗的人自然是楊士奇無疑。

馬哈木能在大明封王,脫歡、也先敢把孛兒只斤黃金家族架空,還不是藉着大明的勢耀武揚威。

大明養狗被自己的狗咬了,皇帝都被瓦剌給俘虜了。

證明這養狗的戰略的全面失敗,當初定下了養狗戰略的楊士奇,爲何不作處置?

賀章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仿若聽到了天大的笑話長笑起來。

賀章笑着道:“陛下慕虛名?”

“既然陛下不尚虛名,爲何不做呢?”脫脫不花頗爲疑慮的問道。

賀章認真斟酌了一番,看着脫脫不花笑着說道:“時也運也,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今日觀昔,亦如後人觀今。”

“三兩句話講不清楚,若是可汗到了大明,自然就明白了。”

文官三大法寶,贊之、倍之、全面否認。

忽悠皇帝忽悠的他找不到北,一條政令加倍執行破壞政令,將一件事、一個人全面否定。

兩宋黨爭就是你今日全面否定我,明日我全面否定你。

大明在明太宗文皇帝龍馭上賓之後,經歷了許多的變故,名正言順的太子朱高熾登基一年崩,宣宗皇帝少年登基,漢王作亂,而後英年早逝。

九歲的稽戾王登基稱帝,神器假手於人,主少國疑。

楊士奇自然有過,但並非寸功未立。

說的難聽點,換個人說不定還不如楊士奇。

一些政策,當時看是合理的,但是過後再看,卻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言其蠢,因爲當時的局勢已經不在。

沒有什麼萬世不移之法,需要時時改變。

但是這其中政治思量,賀章心裡清楚,但是他爲何要告訴脫脫不花呢?

脫脫不花看出了賀章的推諉,一甩袖子說道:“你們這些讀書人,就喜歡咬文嚼字,裝腔作勢,你不告知與我,我自面聖之時,親自詢問陛下便是!”

賀章的兩個大拇指又繞了一圈,權衡利弊之後,笑着說道:“既然可汗真的想知道,其實很簡單,陛下向前看。”

“向前看?”脫脫不花滿是驚疑,隨即額頭青筋跳了兩下,俯首說道:“謝總憲解惑。”

向前看,雖然只有三個字,卻是讓脫脫不花若醍醐灌頂。

大明的政治智慧在這三個字上體現的淋漓極致。

賀章看着脫脫不花,這個人不是個懦夫,更不是個蠢貨。少時被百般追殺,脫脫不花能夠脫險,並且坐穩可汗之位數十年,也不是什麼易與之輩。

若是有臣工輔佐,未嘗不會成爲一代名主。

可惜,脫脫不花的名臣是太師也先。

車駕剛剛出了大寧衛,喊打喊殺的聲音便響徹耳邊,賀章看了眼馬碩,馬碩立刻起身出了車駕,沒過多久,馬碩的甲冑上都是血。

“三百馬匪,盡數伏誅。”馬碩找到了點檢糧草、火藥軍備的賀章,稟報了下戰績。

賀章四處巡查了一番,再次命令前行說道:“很好,定爲馬指揮請功。”

馬碩上下打量了下賀章,笑着說道:“不得不說,賀總憲現在身上終於有股子明公那味兒了。”

“之前沒有嗎?”賀章樂呵呵的問道。

馬碩滿是嫌棄的搖了搖頭說道:“也不是沒有,就是差了點意思。”

“你能把你的弓送給我嗎?”賀章看着馬碩背的黃花弓問道。

馬碩頗爲大方,將弓遞給了賀章,笑着說道:“一把普通的三十六斤的軟弓而已,贈與賀總憲又何妨?”

“君子六藝,只剩清談。”賀章接過了弓,左手持弓握箭,右手拉弓射箭,每發一矢,隱有風雷之聲,靶爲三十步外一棵樹幹,三箭全中。

賀章射箭的手法,並不是從箭袋取箭,而是從左手持弓握箭手中取箭,這樣射的更快。

這種手法是大明軍中慣用射箭手法,名曰參連。

“好箭法!哪天朝堂上惡了陛下,可以到軍中討口飯吃了。”馬碩看着賀章三矢皆中,立刻高聲說道。

三矢皆中,可爲箭手,而且還是速射。

賀章這一趟漠南出使,學會了騎馬、學會了射箭、學會了騎射,多少懂一些兵陣,而且還找到了都察院清談之風的解決辦法。

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並沒有清談,現如今只剩清談。

賀章背好了弓箭,走向了樹幹,用腳蹬樹幹拔下了箭羽,笑着說道:“被陛下罷免的時候,我就給陛下守泰安宮去,在馬指揮手下討生活。”

“此次出使收穫頗豐,這還得謝謝胡尚書。”

說到這個,賀章就是手一頓,他和胡濙不對付,但是還得處處感謝胡濙,這讓他頗爲憋屈。

“武清侯派來接應的人到哪裡了?”賀章放下了內心那些委屈,問起了正事。

武清侯會派人來接應使團,大約在五千馬軍,護送使團返回大明。

賀章掐着指頭算了算說道:“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相向而行,三日就合兵一處,在合兵之前,就是刺殺脫脫不花的最佳時間,希望他們來的快一點。”

“傳令下去,所有人夜不卸甲,準備血戰。”

“把我的甲冑取來。”

這是最兇險的三日,賀章都要提兵上陣,就是要把他們車駕裡的那個韃靼可汗,脫脫不花安然送回北古口大營。

三百個馬匪只是試探而已,真正的殺招還在後面。

那些韃靼王怎麼可能放任脫脫不花離開?

賀章穿上了甲冑,翻身上馬,行不到半日,散在外圍的斥候回報聽到了馬蹄聲,逾萬衆。

賀章也看到了馬蹄帶起的揚塵,他將自己的鉤鐮槍掛在了得勝鉤上,大聲的喊道:“結陣!”

隨後賀章扣上了兜鍪面甲,驅馬向前。

韃靼的騎兵越來越近,賀章還看到了女真人那金錢鼠尾辮混在韃靼騎卒之中。

賀章和馬碩並駕,立於戰陣之前,使團車隊結成了圓陣最利於防守,可是一味的防守,只是坐以待斃。

賀章聽到了奔雷之聲,馬蹄踏在草地上如同悶雷,天搖地動。

馬匹不安的扭動着,賀章端起了鉤鐮槍,大聲的喊道:“日月永照!”

“殺!”

人數少甲冑鮮明的是大明軍,而人數多、無甲無胄的則是截殺之人。

無數箭矢夾雜着夕陽西下的紅暈,帶着呼嘯之聲,飛向了彼此軍陣,箭雨如同蝗蟲,遮天蔽日,慘叫聲此起彼伏,喊殺聲將這一切遮蓋,騎卒、步戰狠狠的撞在了一起,血流成河。

戰爭本無對錯,只有立場。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發新書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寫在十月末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十三章 拿去!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發新書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寫在十月末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十三章 拿去!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