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

康國的大石老了,久居蘭宮不出;康國的太子瘋了,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整個康國的百姓,瓦剌人、突厥人、蒙古人、烏茲人等等,都切實的知道一個消息。

那就是王復切切實實做了權臣。

所有戎事、政事,皆由王復一人決定,也先被王復徹底架空。

當王復做了權臣之後,康國並沒有任何的變化,因爲這些本來都是王覆在處理。

相反,一直擔心火併的佔分配階級的所有人都鬆了口氣,包括瓦剌諸部的臺吉、突厥諸部的特勤、烏茲別克人的部族首領,他們更不希望發生火併。

因爲火併,就會出現分配階級的變化,相比較火併,他們更喜歡一個穩定的康國。

康國的百姓也鬆了口氣,撒馬爾罕常年處於頂層火併的狀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再平常不過,只要撒馬爾罕不亂起來,康國就會穩定。

百姓們也喜歡一個穩定的康國。

王復做了康國實質上的王,在陳循帶領着使團進入撒馬爾罕,王復跪迎聖旨之後,王復這個康國的王,得到了大明的認可。

而王復投桃報李,減免了五成大明入康國的鈔關稅緡。

“天山商路的堪輿圖,所有的山川、水文、崗哨、暗哨、雷區示意等等,都在這裡了。”王復將一張佈防圖交給了陳循,這是康國給大明的禮物。

是大明和康國和平共處的基本條件。

撒馬爾罕至碎葉城,碎葉城至阿拉山口,阿拉山口過艾比湖延阿西特蘇河東出至百泉鎮,走天山北麓山道一直至輪臺,就是天山商路的主要城池。

走過輪臺,出天山隘口便是安樂(吐魯番)城,復東行七百里便是哈密。

輪臺(烏魯木齊),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的輪臺。

西漢時輪臺叫車師六國,漢屬西域都護府。

貞觀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天山北麓設庭州,下轄四縣,輪臺就是四縣之一。

貞觀二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天山北麓隘口建輪臺城,輪臺成爲軍鎮,扔隸屬庭州,輪臺鎮的靜塞軍,爲大唐守衛絲綢之路長達百餘年,一直到大唐丟了西域,輪臺和靜塞軍的大名,便只出現在文人墨客的文字之下。

而此時,輪臺以西的天山商路在康國手中。

輪臺以南至哈密,在哈密國將軍也密力火者手中,而哈密國的都城並不在哈密,而是在安樂城。

嘉峪關、瓜州、哈密、安樂、輪臺、百泉、艾比湖、阿拉山口、碎葉城、撒馬爾罕,沿路主要城池的山川、水文、防務等等,都到了大明的手中。

“輪臺歸我大明。”陳循擺出了自己的條件,如果康國需要大明的支持,那麼輪臺鎮這個天上北麓的礙口,必須歸大明管理。

王復倒是頗爲平靜的說道:“飛地嗎?大明和輪臺還隔着一個也密力火者吧。

陳循看了眼伯顏、和碩、阿史那合霍等人,才繼續說道:“不勞王諮政操心,這是大明的事兒,一個貳臣賊子,既然叛出大明,就不要過問大明事了。”

貳臣賊子,十分的刺耳。

王覆被噎了一下,蘭宮諮政大院議事廳內,立刻變得寂靜了下來。

王復和哈密國將軍也密力火者一樣,都是權臣,都是實際上的王,同樣有實無名。

陳循這指着鼻子罵,讓康國和大明的談判,變得十分的僵硬。

陳循看着王復如同便秘一樣的神情,纔不鹹不淡的說道:“也密力火者想要對大明朝貢,大明答應了,但是換取了哈密、安樂(吐魯番)城的駐防,輪臺城並非飛地。”

陳循解釋了大明爲何要輪臺鎮,這地方易守難攻,大明不是無法攻打,而是在攻打的過程中,有太多的變數,對於大明而言,攻打輪臺,是一場軍事冒險。

一旦康國和也密力火者聯合,大明攻打輪臺便會腹背受敵,如果能夠通過談判獲得,那大明便可以減少無所謂的傷亡,慢慢蠶食也密力火者,最終建立西域行都司,將整個西域囊括大明四方之土之內。

這也是爲何陳循願意坐下來的原因。

王復喝了口茶,不住的點頭,蒙頂甘露他也有,味道十分的純正,他不鹹不淡的說道:“別說一個輪臺,就是大明要阿拉山口,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大明打的下來,儘管拿去。”

王復這一句話,又讓這場談判,變得僵硬了起來。

伯顏帖木兒看着王復和陳循互嗆,心裡忍不住的嘀咕,他猜測王復是大明的人,但是看這架勢,一丁點都不像。

陳循作爲大明文淵閣大學士,內閣首輔,若王復真的是奸細,陳循能不知道?

若是陳循知道,怎麼還一句一個貳臣賊子?

若是王復真的是大明的奸細,此時順勢答應大明的要求,割讓輪臺鎮便是,爲何態度又如此的強硬?

伯顏帖木兒陷入了迷茫,這王復到底是不是大明的奸細?

王復嗤笑一聲,不屑的說道:“大明打的如意算盤倒是不錯,輪臺歸大明所有,那艾比湖和百泉鎮無險可守,大明佔領整個阿拉山口以東,指日可待。”

“若是有膽,就自取便是。”

陳循嘴角抽動了下,甩了甩袖子說道:“康國要什麼?”

王復玩味的看着陳循,笑着說道:“一、康國入大明鈔關稅賦減免五成;二、在輪臺設置貢市,不得以銀幣、景泰通寶結算;三、輪臺軍鎮駐兵不得超過萬餘;四以輪臺爲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助捕;五、大明每年供銀十萬,絹二十萬匹,至百泉鎮交割;”

康國入大明鈔關稅賦減免五成,是和康國減免大明四成相對應。

貢市設立,代表康國這個藩屬國與衆不同的地位,貢市代表的是日常化貿易,而非每年、每三年、每十年一次的朝貢。

輪臺駐軍的限定,是保證百泉、艾比湖、阿拉山口等地的安全。

輪臺爲界,逃亡罪犯互相引渡,自然是因爲當初河套渠家人的歷史教訓。

而最後一項,明面上是助軍旅之費,其實就是租賃輪臺費用。

每年十萬銀幣,二十萬匹絹。

王復自問,他開的條件並不過分。

伯顏、和碩、合霍等人聽王復說完,整個人都挺了起來,互相看了幾眼,根本無法掩飾彼此的震驚!

這王復已經不是獅子大開口了,這是在漫天要價!這是在欺天啊!

旁的不說,就這十萬銀幣、二十萬匹絹的助軍旅之費,就非常的離譜!

這是問大明要軍餉?!

陳循聽完王復的條件,臉色變得醬紅,指着王復,連點了數下,才大聲呵斥道:“王復,你午時三刻的大夢還沒醒嗎!”

午時三刻是一日陽氣最盛的時候,陳循說王覆在做白日夢。

王復頗爲平靜的說道:“不答應,就自己取,不瞞陳學士,也密力火者的使者也在撒馬爾罕。”

“你威脅我?”陳循看着王復不可思議的問道。

王復一樂,佯裝大驚的說道:“呀,陳學士學聰明瞭,沒錯!顯而易見,我就是在威脅你啊!”

和王復談判,已經七十三歲的陳循得虧是沒有什麼基礎病,否則早就被氣死了。

“哼!”陳循再次甩着袖子,大怒離開。

伯顏看着大明使者離去,纔開口說道:“王諮政啊,要鈔關減免,還要貢市,這也就算了,還要助軍旅之費,是不是太過分了些?”

太貪心!

大明已經派出使者,正式確定康國的法理地位,並且將康國納入了大明的朝貢國,甚至還簽訂了貿易協定。

陳循出使康國,這是一個態度,表明了大明就是康國的靠山。

無論是奧斯曼王國還是帖木兒王國,亦或者其他諸多小國,諸多部落,在作妖的時候,都要掂量下,康國背後的靠山!

這個靠山到底能不能靠得住,誰都不知道,所以無論做什麼,都要先思考下大明的態度。

這就是靠山的意義,有就可以狐假虎威、狗仗人勢。

“過分嗎?一點都不。”王復放下了茶盞頗爲嚴肅的說道:“如果這都無法答應,我們就和也密力火者達成協定,掣肘大明西進的步步蠶食。”

“我們是大明遠征軍,要點軍旅之費怎麼了?按理來說,軍餉、糧草、軍備應該全都要!我單要點軍餉而已。”

伯顏帖木兒汗顏,這大明的書生果然上嘴皮下嘴皮一碰,全是道理,說的他無言以對。

明明是敗犬西進,硬生生的說的如此的冠冕堂皇,有理有據。

輪臺城對康國而言,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因爲康國鞭長莫及。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就是輪臺現在對康國的意義。

拿着雞肋要挾大明,這王諮政也是膽大包天。

王復頗爲嚴肅的說道:“若是沒有貢市,咱們康國何來長治久安?我們有寶石、犀角、象牙、羊牛馬牲畜等物,但是鹽鐵銅油香料等物奇缺。”

“若是無法簽訂盟約,百姓如何生育繁息?牛羊如何被野漫山?”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吾之期許。”

伯顏帖木兒忍不住打量這王復,現在這個康國實際上的王,實在是太爲康國着想了。

“那大明要是不答應呢?”伯顏帖木兒有些忐忑的問道。

如果大明不答應條件,陳循大怒離開撒馬爾罕,這剛剛安穩下來的康國,豈不是又要風雨飄搖?

王復搖頭說道:“大明不虧,他們會答應的,此事不急。”

“如此苛刻的條件,大明會答應嗎?”阿史那合霍有些驚駭的問道,大明剛強,如此要挾,大明的顏面何在?

王復想了想還是解釋道:“大明得到的更多。”

“輪臺城對我康國而言實乃雞肋,但是對大明而言,卻是勢在必得。”

“一旦輪臺城納入大明麾下,也密力火者那幾萬人,就會變成甕中之鱉,被大明一口一口蠶食,大明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建立西域行都司。”

“大明失去是銀兩和絹帛,也密力火者可是失去了所有進退騰挪的空間,要麼全面倒向大明,要麼立刻起兵謀反,攻打嘉峪關。”

“嘉峪關百里雄關,也密力火者是打不下來的。”

“所以也密力火者死路一條。”

輪臺城到了大明手中,也密力火者就被逼入了牆角之中,大明建立西域行都司的野望將不再是空中樓閣。

王復既然提出了條件,自然經過了極爲慎重的思量。

大明現在有的是錢,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對大明而言,都不是問題。

伯顏帖木兒、和碩、阿史那合霍再不多說,既然王復已經決定,那就看看大明的反應再說。

王復聊完了正事,扶額說道:“昨天阿失臺吉是不是放火燒了自己的寢宮?損失幾何?”

說起阿失臺吉,在座的幾位都是滿腦門的官司。

昨日,阿失臺吉將火油潑在了地毯上,點燃了寢宮,若非怯薛軍拼死相救,阿失臺吉昨天就被自己一把火給燒死了。

和碩嘆了口氣說道:“銀錢損失事小,死了七名班直戍衛才把阿失臺吉救出來,其中有三名瓦剌四部臺吉子弟。”

班直戍衛的怯薛軍,有很多都是瓦剌諸部臺吉的子嗣,爲了救阿失臺吉,死掉的七個班直戍衛裡,有三個是臺吉子嗣。

阿失臺吉是瓦剌、突厥、烏茲人牽扯王復的政治籌碼,阿失臺吉畢竟是太子,王復若是做的過分,他們還有得選。

但是阿失臺吉這個籌碼,實在是太燙手了!

王復也是一臉的迷茫,和碩已經看的很好了,但是這阿失臺吉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

他認真的思忖了許久說道:“既然覺得寢宮不好,在修好之前,把阿失臺吉扔馬廄裡住着吧。”

伯顏帖木兒想了想說道:“我去把太子請到馬廄住幾天!”

王復點了點頭對着怯薛軍萬戶和碩說道:“把死掉的七個人的生平交給我,我去安撫瓦剌諸部的臺吉們。”

阿史那合霍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說出口,他想說的是,要不把阿失臺吉殺了吧,省的礙眼。

不過考慮到他自己女兒是王復的可敦,阿史那合霍纔沒說出口。

和碩點頭說道:“我已經寫好了,都在這裡。”

“真是會惹麻煩啊!”王復看完了死掉的名單,就是頭疼不已,遞給了伯顏帖木兒。

這死掉的七人之中,最棘手的一人,是和碩特部的首領隔乾颱吉的次子。

和碩特部,是瓦剌四大部族中除準格爾部以外,實力最強的一部。

準格爾部是瓦剌本部,就像乞顏部對蒙古的意義,和碩特部首領隔乾颱吉,在正統年間,還是大明冊封過的賽刊王。

現在,隔乾颱吉的次子,因爲阿失臺吉縱火燒自己的寢宮死在了火災之中,阿失臺吉屁事沒有,王復還得給他擦屁股。

因爲大明使者入撒馬爾罕,接旨等事太過於重要,伯顏帖木兒也是剛看到名錄,他看完之後臉色數變,將手中的名冊用力的甩在了地上,憤怒無比的說道:“造孽!怎麼沒燒死這個孽種!”

王復走過去拿起了名冊拍了拍說道:“交給我吧。”

王復爲什麼是康國的王?

因爲遇到這種束手無策的事兒,只有王復能平事。

------題外話------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意思是滿頭白髮的人也不認識干戈,指的是和平安康,歲月靜好的意思。

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904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二十章 登基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
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904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二十章 登基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