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陳循作爲大學士,國子監祭酒事,透出風要迎歸太上皇時,整個朝野頗爲震動,尤其是朱祁鈺親自下的命令,讓朝臣們不得不心悅誠服的說一聲。

當今聖上,真的很大氣!

陳循作爲大學士先和文淵閣、六部尚書溝通之後,迎歸之事,毫無疑問通過了朝議。

嶽謙作爲正使,季鐸作爲副使,請了天子旄節朱旛之後,就準備向着大同府而去。

按照行程,迎歸太上皇的使團和于謙會在大同府回合,再行北上。

“此番前往迤北,風雪阻路,定要注意安全,一路上車馬勞頓,切勿飲生水。”朱祁鈺坐在書房,對着站在面前的嶽謙叮囑着。

嶽謙神態複雜的說道:“末將領命!”

自己這趟是要幹殺人的事兒,也沒打算活着回來。

他以爲朱祁鈺會叮囑別的,第一句卻是叮囑他莫要飲用生水,霍去病英年早逝,多傳聞飲用生水所致。

陛下的這番叮囑,是囑咐他的安全。

雖然明知道是陛下要他辦大事,明知道,估計回不來了,但是他倒是安了心,自己做掉了太上皇,自己也活不成,但是家人絕對會被優待。

這就夠了。

朱祁鈺手裡握着一份敕諭,裡面是讓嶽謙做掉朱祁鎮的命令。

嶽謙是宣旨的人,他拿的是王直捏造的所謂的禪讓詔書。

這世間誰最想朱祁鎮死,除了朱祁鈺外,嶽謙首當其衝,于謙派了這麼一個人歸京,自然有他的用意。

“且去吧。”朱祁鈺將敕諭交給了嶽謙。

弒君之事,大逆不道,但是此時的朱祁鎮已經是太上皇了。朱祁鈺要設計一套能夠保住嶽謙、袁彬等人話術。

這些臣子,算是給他朱祁鈺辦心頭大事的忠貞臣子,最不濟也要保住他們的家人,若是處理得當,未嘗不能留下他們,更名改姓繼續做事。

事成之後,這都是他的班底,而且屬於那種窮途末路的獨臣,他手裡的劍指向哪裡,這些人,就會撲到哪裡。

朱祁鈺並沒有明說,他自己都不清楚能不能保住他們。

“臣!遵旨!”嶽謙接過了敕諭,他知道那是什麼,他俯首問道:“陛下,可還有其餘的事嗎?”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見了於少保,代朕問好,問問他藥有沒有定時服下,順便幫朕看看他口罩是否帶好,塞外風沙極大,朕擔心他的痰疾。”

“末將領命。”嶽謙再次俯首領命。

他慢慢的退出了書房,走出了郕王府的時候,眉頭緊蹙,在寒風中搓了搓手,天氣有點冷。

這一去,怕是回不來了,多想再好好看看,這日月河山。

不過,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罷!

他清楚的知道那道敕諭裡寫的什麼,更加清楚的知道,于謙派他回京,留在陛下身邊聽用是爲了何事。

他沒有逃避。

“嶽指揮,我家明公有請。”一個小廝攔住了嶽謙,隨後出示了信牌,乃是吏部尚書王直的王府的家僕。

嶽謙點頭說道:“老倌前面領路。”

王直的宅子比九重堂稍差了一些,但也就是差了一點點而已,王直乃是琅琊王氏之後,雖然琅琊王氏早就沒落了。

但也只是當年“王與馬,共天下”的威風不在,自從他在永樂二年中了進士之後,他在京師的一應用度就都是王氏負責了。

宅子九曲迴廊,嶽謙終於來到了正廳,見到了王直。

王直先是詢問了一番陛下的臨行叮囑,看着那封未拆封的敕諭,知道陛下的決心已定。

王直並不清楚袁彬那封敕諭,皇帝中旨,又不過他們吏部。

很好。

王直長長的鬆了口氣,這種命令,只有大明天子才能下達。

無論是誰私自去做,都不見得能夠做得成。

哪怕是一百個王直也不如的于謙,他同樣也做不成。

羣龍無首,則惶惶終日不可安定。

但是羣龍之首,卻是優柔寡斷,豪不果決,惜身圖名,那隻會讓天下終日疲於內耗。

惜聲圖名,這件事就不可能解決。

很好!

王直用力的點了點頭,認真思忖了一番,笑着說道:“嶽指揮,老話說得,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一座山上怎麼可以有兩隻老虎呢?那豈不是亂了套了?”

“獲事明主,掃除寇亂,垂名竹帛,是所願耳啊,嶽指揮,此去迤北,山匪極多,還是萬分小心和周全纔是。”

山匪極多,就是王直對嶽謙的明示。

示意嶽謙大膽幹,放心幹!連理由都找好了!

朝裡有想要朱祁鎮回來的人,但是他吏部尚書王直、戶部尚書金濂、兵部尚書于謙、工部尚書石璞,四部尚書都是土木堡驚變之後,做廢立之事的人。

他就是告訴嶽謙,不用擔心其他,但是絕不能讓朱祁鎮活着回京。

也可以假託匪患之名,死嘛,方式太多了,雷劈死的、水淹死的、落馬死的、狗咬死的,死個人還不簡單嗎?

朱祁鎮親征的時候,留下了諸臣之首的王直,替他朱叫門看家,看着看着,這家就換了個主子。

等到朱祁鎮回來,甚至復辟的時候,能放過他?

那必不可能。

王直的暗示不能說極爲明顯,只能說是昭然若知了。

嶽謙眨了眨眼,他還在爲自己項上人頭擔憂的時候,王直已經給他找好理由了。

他卻說道:“陛下旨意,臣不敢不奉。”

嶽謙是聽從陛下調用,而非聽從王直調用,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誰的人。

王直就是暗示的再明顯,沒有陛下的授意,他是萬萬不會做的,即便是能夠回朝保住性命,那也是陛下寬仁。

回朝之後,自己是生是死,其實是陛下說了算。

他是個武夫,但不笨,更知道自己即便是活着,也是萬萬不能和別人勾連。

沒這個覺悟,怎麼可能把弒太上皇的事辦成呢?

弒君者,哪裡是那麼好當的?

他既然敢從宣府回到京師辦差,就沒打算活着把事辦妥。

自己一命,換太上皇一命,不虧了。

“你可知廖永忠?”王直吹了出浮在水面的茶葉,看着茶葉上下沉浮,說起了往事。

他要知道嶽謙到底有多大的決心,絕不可誤了陛下心頭大事!

這涉及到了大明江山社稷之固!

嶽謙點了點頭說道:“知道一些。”

廖永忠和他的哥哥廖永安兩人,是最早一批投奔朱元璋的將領,在鄱陽湖水戰之中,廖永忠親手俘虜了陳友諒的兒子陳理,阻斷了陳友諒敗退之路。

而廖永忠也被朱元璋親自提字,賜下漆牌,上書:“功超羣將,智邁雄師”。

廖永忠南北征戰數十年,先後平定了兩廣,滅掉了蜀夏。

但是廖永忠乾的另外一件事,卻被人津津樂道,他溺死了小明王韓林兒。

元氏失綱,天下狼煙四起。

在開始的時候,最大的反元勢力,是劉福通的起義軍,劉福通擁立的韓林兒爲帝,建國號宋,也稱韓宋。

韓林兒的父親在造反之初,就自稱宋徽宗八世孫,乃中國主。

反元起義軍藉着反元復宋的旗號,迅速擴張,而當時朱元璋也接受了韓宋的冊封,被封爲了吳王。

所以名義上,小明王韓林兒是君,天下皆臣。

後來劉福通與元末大將察罕帖木兒打的你死我活,同歸於盡。

失去了實力的小明王韓林兒求助吳王朱元璋庇護,朱元璋派了廖永忠。

廖永忠帶着小明王韓林兒,路過瓜州的時候,將韓林兒溺死了。

“那你可知廖永忠的下場?”王直喝了口茶,低聲問道。

“逾制僭越,被賜死,身死爵除。”嶽謙眉頭緊蹙的說道。

廖永忠下場悽慘,爲大明披堅執銳,最後卻撈了個被賜死的下場。

王直什麼個意思?這是勸自己看看廖永忠的下場,不要做嗎?

開玩笑,陛下敕諭都在手裡了。

王直重重的嘆了口氣,搖頭說道:“你都知道,還回來。”

嶽謙瞬間就懂了,試探自己之決心,保證萬無一失?

嶽謙搖頭說道:“某非無家無國之貳臣賊子,上有命,莫敢辭。”

“要是想跑,當初拿着王尚書給的禪讓聖旨的時候,早就跑了,不用等到現在。”

“當初的時候,某就想到了,王尚書何必饒舌?”

嶽謙對這些讀書人是非常不屑的,不就是死嗎?多大點事兒,整的彎彎繞繞的。磨磨唧唧的。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若是朱祁鎮回到了京師,那大明黨爭立起,本就天下疲憊,戰亂四起的大明朝,亟待恢復,朝中可生不得亂子。

他那麼多的抵背殺敵的軍士死於邊方,戰友之仇,怎麼能報的了?

王直搖頭:“是某唐突了,不該懷疑指揮之決心。”

他繼續說道:“季鐸爲副使,乃是當初孫太后欽點之人,你千萬提防,省的壞了大事。”

“知道了。”嶽謙稍微品味了下,重重的點了點頭。

“有勞嶽指揮了。”王直站起身來,俯首行禮,爲嶽謙送行。

這一句有勞,就有可能讓嶽謙搭上性命。

這趟迤北迎歸回來,嶽謙很大概會落得和廖永忠一樣的下場。

那可是殺的當今陛下的哥哥,正統一十四年的大明皇帝啊!

但是嶽謙乃是軍伍出身,講究個一言九鼎,既然他已經應了,那自然沒有後悔的道理。

反而有點嗤笑王直的謹小慎微,自己要跑等得到現在?

嶽謙從御馬監領了馬匹,從德勝門出,向着居庸關、宣府、大同而去。

季鐸人在東勝衛,他要找到季鐸一起持天子旄節朱旛,出使瓦剌。

嶽謙準備了許多種手段,他甚至請了陛下身邊十二騎中的兩位,一起同行。

陛下身邊有十二騎,曾跟隨陛下在德勝門外衝陣奪旗。

除了盧忠以外,其餘人等以甲冑跗面,從不以真面目示人,無人知其姓名。

這不知姓名的二騎,除了是監督者,也是行刑者。

無論是袁彬,還是嶽謙,朱祁鈺都全當是後手,這不知真名的兩名錦衣衛,跟隨陛下衝陣奪旗的緹騎足夠忠誠,他們已經對朱祁鎮出過手了。

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這兩騎乃是絕對忠誠,這纔是朱祁鈺的殺招。

朱祁鎮,必死無疑!

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730章 無題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十三章 拿去!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686章 記賬貨幣
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730章 無題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十三章 拿去!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686章 記賬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