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

尼古勞茲看着胡濙,點了點自己的腦袋低聲說道:“我這裡,還有很多好東西,你把你的想法說出來,我就把我的想法說出來。”

“很公平。”胡濙面色如常,只是大拇指微微蜷縮收到了手心,如果熟悉胡濙的人,比如於謙、陛下等人,就知道胡濙已經生氣了。

他點頭說道:“想要得到什麼,必須付出什麼。”

“鴻臚寺卿楊善,通事馬歡,給我們的羅馬使者結一下賬。”

“貴使住到會同館驛已經兩年有餘,埃萊娜公主已經嫁入了泰安宮內,我們不算,那麼尼古勞茲本人,在會同館的所有費用,結算一下。”

“戶部那個金老頭,整天找我禮部的麻煩,這裡開銷大,哪裡開銷大,我禮部乃是六部之首!花銷大點不正常嗎?”

“可是這唸叨來念叨去的,實在是心煩。”

胡濙說完人有點呆滯,那個四處找六部尚書要求省錢的金老頭,沐陽伯金濂,已經逝世了。。

這讓胡濙更加煩躁。

馬歡一愣,他拿出了賬本和一個算盤說道:“一共是七千三百四十兩白銀,按照羅馬銀幣三成銀,大明銀幣七成銀折算一共是一萬七千一百二十六枚羅馬銀幣。按羅馬金幣精算是七千三百金幣。”

尼古勞茲人傻了…

他萬萬沒料到,這個和他朝夕相處的大明通事,居然真的在給他記着賬目,而且還如此的詳細,每個月的衣食住行都記錄在冊,甚至連匯率都是提前算好的!

大明人,實在是太陰險了!

胡濙可是清楚的記得,尼古勞茲還欠着徐有貞五枚銀幣,徐有貞當初在河套的時候,看到了羅馬使者的窘迫,好心借錢。

當時胡濙就十分清晰的知道了羅馬使者的弱點,他們太窮了。

尼古勞茲的確是個學者,可是他沒錢。

大明皇帝對所有翻譯的書籍進行了定價,但是這是給整個通事院的賞賜,尼古勞茲可以分到一點,但是絕對無法支持他在大明奢靡的生活。

“還有三百名羅馬士兵在大明朝服役,作爲韃官和韃軍存在,你知道那個南衙的應天巡撫李賢嗎?他強烈反對任何韃官和韃軍的存在。擁躉極多。”

“我們禮部爲了平息清流言官們的流言蜚語,還要安撫羣臣,這筆費用我們就不跟你詳細算了,也算不清楚。”胡濙沒有給尼古勞茲任何反應的機會,又甩出去了一張自己的底牌。

不打的時候好言相勸,真的要衝突的時候,那就直接打死,這種風格,是當今陛下的風格。

把拳頭攥緊了,然後一拳打死。

第二張牌,是三百多名扈從尼古勞茲和埃萊娜來到大明的羅馬士兵。

尼古勞茲的神情有些黯淡的說道:“我要見陛下,我獻了很多我們羅馬的書籍,陛下對此大爲讚歎!”

“我們陛下那麼好見的嗎?”胡濙穩穩當當的喝了口茶。

胡濙生氣的理由很簡單,羅馬使團,三百餘人,吃穿用度都是大明禮部的支出,現在突然越過了線,想要越過「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這條線。

胡濙不敲打下這尼古勞茲纔是怪事,胡濙可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

賀章罵胡濙無德,胡濙就讓賀章德不配位,在都察院總憲的位置上,如坐鍼氈。

尼古勞茲終於有些頹然的看着胡濙,他忽然想起了埃萊娜來到大明後,對大明的第一印象,那就是霸道!

“好吧,好吧,我沒有錢。”尼古勞茲攤開了手,他是一個亡國使臣,哪裡有什麼尊嚴可言,能每天見到禮部的尚書,那是因爲大明對外面的世界十分好奇罷了。

能怪大明朝過河拆橋嗎?

只能怪他們羅馬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胡濙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笑着說道:“其實,我想到的東西,你已經說出來了。”

“嗯?”尼古勞茲前所未有的迷茫。

胡濙如此強勢的拋出了兩張底牌,一張是他們使團的貧窮,一張是他們羅馬的遺民,目的就是讓剛剛提出一點要求的尼古勞茲,不敢也不能提出要求。

可是爲何這又開始說這個話題了呢?

大明的處事哲學,讓尼古勞茲陷入了迷惑之中。

胡濙的拇指展開,開口說道:“大明的百姓的確善良,正是因爲這種善良,才讓統治固若金湯,我們不否認,我們的善良有些時候,帶給了我們十分沉重的歷史教訓。”

尼古勞茲試探的問道:“具體的呢?”

胡濙靠在藤椅上,才幽幽的說道:“唐初之時,我中國唐朝太宗皇帝剛剛登基,突厥的頡利可汗,就帶着十數萬兵馬,來到了渭水河畔,逼着唐太宗皇帝簽下了渭水之盟的條約,極盡羞辱。”

“你說過那位偉大的君主,他後來不是把頡利可汗給抓到了帳下跳舞嗎?”尼古勞茲知道李世民,中國不同於羅馬,史料如此的清楚和完整。

胡濙繼續說道:“唐朝教化四方,先後嫁公主於吐蕃,突厥,契丹,大理,唐朝興盛之時,四方來朝,萬國來賀。”

“可是唐朝一旦衰亡,西夏、遼國、金國相繼建立,鐵蹄踏處,生靈塗炭。”

“這就是你所說的善良的惡果。”

尼古勞茲認真的回想了下自己看到了史料,才激動的說道:“這不止發生了一次,還有那個,那個東邊的倭國,不也是你們教化的嗎?”

“所以說,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得了!教化他們,必將反噬大明!倭國不聞禮儀,不聞教化,怎麼可能進犯大明海疆!”

胡濙搖頭說道:“瓊州在宋時乃是流放之地,經過洪武、永樂、宣德年間的改土歸流,今年終於有了第一個瓊州的進士,寫了大學衍義補的丘濬,就是土生土長的瓊州人。”

“時至今日,誰能說瓊州非大明之疆域呢?”

“同樣的道理,還有貴州、雲南,川藏,此乃教化之功。”

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屢見不鮮,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狼子野心,中原王朝自古一以貫之的教化理念,讓彼此融合,最終才形成了穩定的統治格局。

羅馬亡國之後,並沒有新的羅馬誕生,分裂和離心力,始終是泰西的政治格局。

這是羅馬的悲哀,也是世界上無數消亡文明的悲哀。

胡濙忽然仰起頭來,頗爲自傲的說道:“羅馬是否能夠歸來尚未可知,但,中國必將一直存在。”

尼古勞茲的眉頭擰成了大疙瘩,他搖頭說道:“我可以理解你的意思,可能我對你們的歷史瞭解還不夠多,所以,我還是無法理解,你爲何如此篤定。”

胡濙的意思很明確,善良的天性,帶來的困擾小於帶來的好處,所以大明人依舊保持着善良的本性。

惡事誰來做?

自然是揹負着亡國之君惡名的陛下了。

尼古勞茲作爲羅馬人,雖然已經在竭力學習大明的歷史,可是他畢竟瞭解極少,無法理解胡濙的底氣何在。

胡濙看着尼古勞茲愁容滿面的模樣,笑着說道:“你看,有的時候,不是我不說,我說了,你又聽不明白,更加困擾,還不如不說。”

“你又贏了。”尼古勞茲不得不點頭承認胡濙說的對,他的確聽不明白。

胡濙疑惑的問道:“那麼我說了我的思考,你的呢?”

尼古勞茲坐直了身子說道:“在腓尼基人和希臘人時期,也就是羅馬共和國時期,殖民的定義,其實是遷徙。”

“那些土地空曠而肥沃,充滿了高大的樹木,這個時候的殖民,就是它的本意,繁衍人丁。”

胡濙認真的理解了下說道:“這個可以理解,就像現在的雞籠島一樣,哪裡空曠無人,但是土地肥沃適宜耕種,大明現在將流放的囚犯,送到雞籠島上,就是遷徙。”

尼古勞茲炯炯有神的盯着胡濙,無論尼古勞茲說什麼,胡濙都能立刻明白甚至找到例子,這纔是他們之間不能平等對話的原因,胡濙實在是太懂了。

尼古勞茲繼續開口說道:“在羅馬帝國時代,我認爲殖民的定義是尋找肥沃的土地進行開墾,農業墾殖,是那個時代的特點。”

胡濙看着奮筆疾書的馬歡,這個通事在飛快的記錄着他們的談話內容,胡濙瞥了一眼,纔開口說道:“這不難理解,陝西、山西、北直隸,有很多的百姓通過關隘到達新闢的靖安道開墾荒田,這在大明叫走西口。”

“人丁不斷的增長,導致土地無法供養這麼多的人丁,土地慢慢的集中到了少數人的手中,導致多數人只能去尋找新的土地,開荒種田。”

“實在找不到,活不下去了,只好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爭命了,民亂不都這麼來的嗎?”

“福建鄧茂七百萬之衆,不就是福建布政使宋彰搞得冬牲案,眼下的四川戥頭大案,也是例子。”

馬歡停筆,這話太犯忌諱了,他都不知道該不該記下來,他看着胡濙,很希望胡尚書能夠謹言慎行。

“寫吧。”胡濙解決了馬歡的疑慮,馬歡負責記錄,最後都是給陛下看的。

他胡濙乃是無德之人,無德之人口出狂言,那不是很正常嗎?

尼古勞茲倒是知道,胡濙這話的確犯忌諱,作爲大明的禮部尚書,作爲最高秩序的朝堂明公,胡濙把民亂的責任扣在官員的頭上,這是對他本身的階級的背叛。

尼古勞茲面帶痛苦的說道:“東羅馬時期,殖民的定義變成了異族統治,就像是元朝在大明,這話雖然你們大明的官府並不認可。”

東羅馬在最後的歲月裡,其實都是奧斯曼王國的附屬國,就連君士坦丁十一世當上羅馬皇帝,也是因爲奧斯曼王國的前任蘇丹的指派和任命。

“都會自己找例子了。”胡濙立刻想到了崖山那塊石碑。

倭國的那些僞儒學士們,總是叫囂着崖山之後無中華,其實目的就是竊據正朔罷了。

如果崖山之後無中華,那大明是什麼?

關於元朝是否是中原王朝正朔,這一點胡濙不打算和尼古勞茲多討論。

建立了“大元”這個國號的忽必烈,是怎麼打贏的爭奪汗位之戰?

時至今日,韃靼和瓦剌之間的仇怨,甚至超過了他們和大明的矛盾。

于謙曾經爲陛下梳理過元朝的世系,六十年,三輩兒人,十四位皇帝的輪轉,也是元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至少在統一口徑上,是承認元朝正朔的,畢竟大明的太祖高皇帝登基的時候,就說忽必烈是草原真人入主中原。

“殖民的定義在各個時代各有不同,意義也不是完全相同,無論是何種屬性爲主,其他屬性都從未消失過,必須要選擇一種屬性爲主,防止主次不分,這就是我的理解。”尼古勞茲總結性的說道。

殖民的定義,有人口遷徙,有農業墾殖,有異族統治,這種不同屬性之間,並不矛盾,但是必然會有一種爲主,其他爲輔。

胡濙卻是一言不發的靠在藤椅上,眼觀鼻,鼻觀心,似乎是睡着了一樣,他的額頭沁出了一些汗,他聽尼古勞茲總結,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不是尼古勞茲是什麼至聖先師,三言兩語胡濙就有了頓悟。

胡濙像是抓住了什麼,又像是什麼都沒抓住,看似是一層窗戶紙,卻怎麼都捅不破。

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疑慮些什麼,問題又是什麼,他只是覺得自己明白了,又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明白。

倘若這個時候,有人打擾他,他或許一輩子都想不明白,可無論是楊善、馬歡還是尼古勞茲,都不敢打擾胡濙。

把胡濙惹毛的下場,就是感恩戴德的痛苦着。

胡濙忽然坐直了身子,面帶笑容。

他想明白了。

他知道了自己的疑問,他知道了自己到底在想什麼。

他知道了陛下到底要帶領大明何去何從。

陛下早就知道了大明的路在何方,並且指引着大明堅定不移的往前走着。

大明的王化之路,不是以遷徙人口爲主,也不是以農業墾殖爲主,更不是異族統治爲主,陛下是以商品控制爲主的王化之路。

無論是雲貴川黔,還是漠南漠北,遼東、倭國,陛下都走的商品控制爲主要屬性的王化之路。

這就是陛下的大道之行。

胡濙左手握拳擊在右掌之上,站起身來,如同一陣風一樣的消失在了會同館。

尼古勞茲看着胡濙離去的身影,看着馬歡問道:“胡尚書今年多大了?”

“七十八了吧。”馬歡想了想說道。

“你覺得你七十八了,還能跑的這麼快嗎?”尼古勞茲的這個問題是設問句,尼古勞茲才五十多歲,都跑不了這麼快。

“胡尚書養生有道。”馬歡笑着說道。

胡濙坐上了車駕,向着講武堂而去,他蹬蹬蹬的跑進了聚賢閣的御書房裡。

“陛下,臣想明白了!知道陛下要走什麼路了!”胡濙略微有些氣喘的說道。

朱祁鈺讓興安趕緊上壺涼茶說道:“喝口水,慢慢說,朕都沒想明白的事兒,胡尚書這是替朕想明白了嗎?”

朱祁鈺不開玩笑,他還在思索到底該何去何從。

他給胡濙的課題,也是他長久以來的疑慮,大明應當開海,現在海禁已經鬆弛,可是鬆弛之後,該如何做呢?

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
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