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

朱祁鈺不親自打魚的原因,還是怕魚跑了,他空軍次數太多了,這不是技術原因(確切),是因爲他是皇帝,稍微動彈下,羣臣們立刻聞風而動,若是強行打魚,撈不到,還不如讓王翱去打。

事實上,王翱一直做的很好,在反腐抓貪上,傾盡全力。

反腐抓貪需要掃黑除惡的行動配合,效果纔會更好。

朱祁鈺和于謙向着欽天監而去,十大曆局那邊,給朱祁鈺帶來了不少的驚喜,連土化肥都做出來了,就是用牛糞堆肥或者用人尿,是氨肥,效果大約等同於氨水。

去欽天監是僞裝,他這個皇帝,經常到欽天監視察,欽天監就在貢院對面,所以他出現在貢院附近,非常合理。

朱祁鈺一邊走一邊說道:“朕聽聞,連兩浙商總費亦應都來參考了,他不是棄儒從商了嗎?這又回來了?”

作爲皇帝,他知道一個商人的動向,主要原因是費亦應在倭國對袁彬、嶽謙等人的助益是無法忽視的,畢竟管理那麼多的一揆村落需要大量的人手,而且山野銀山也需要吏員。

尤其是如何將倭人視如牛馬這件事上,商賈更加擅長。

大明的文人墨客是不願意去倭國這種蠻夷之地,那只有逐利的商人會去。

費亦應作爲兩淮商總,在與朝廷聯合出海以及爲大明取得利益上,做出了探索,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所以費亦應下獄之後,朱祁鈺看在他爲大明做出了貢獻的情況上,寬宥了他,當然,費亦應搞商舶拆股認籌之事,本質上並沒有犯罪,更沒有違背大明律。

朱祁鈺知道費亦應入京,但對他的情況不甚瞭解,不知道費亦應已經被魏國公徐承宗拋棄,家主和商總的位置都丟了。

于謙倒是知之甚詳,將費亦應的情況簡單的做了個概述。

“這次考取功名,估計是費亦應自己想明白了自己到底要什麼,否則這個時候,費亦應應該在浙江重新起家,而不是在京師應考。”于謙倒是罕見的爲費亦應說了句好話。

王翱靜靜的聽着,這是帝王與肱骨之臣之間的談話,往常他哪有這個機會聽到這個?

花錢也聽不到。

朱祁鈺點了點頭,費亦應真的想重新起家,其實不難,即便是沒有了魏國公府的支持,費亦應仍然是一個很有頭腦的商賈。

若是怕魏國公和橫林費氏爲難,大可以去廣東。

廣州市舶司方興未艾,費亦應前往廣州市舶司發展,大有可爲,就一手拆股認籌,朱祁鈺也相信費亦應能夠爬起來。

但是費亦應還是來到了京師,參加了科舉。

朱祁鈺看着國子監和翰林院進進出出的翰林和太學生,有些無奈的說道:“朕發現國子監這個魚窩,還是因爲舉子進京趕考,朕想了解下貢院的運行,關注下大明的選優取士,可是看着看着,就看到了這三條街的豪奢宅院。”

“朕盯着這魚窩很久了,還專門讓興安差遣了人去購置房屋,很可惜,不夠資格。”

不夠格,是因爲在這裡購置宅院,要社會地位,具體而言,至少在廷文武四品以上,或者武勳世爵。

朱祁鈺真的是來體察民情,發現魚窩,那是意外之喜。

于謙搖頭說道:“臣沒關注過這事,經紀買辦,也不會找我購置這裡的宅院。”

經紀買辦去九重堂收買於少保,幾乎等同於站在鎮撫司衙門前,大喊自己要刺王殺駕!

“宗人府事管理大明宗親,因爲藩王就藩,這宗人府事便職能逐漸轉移到了禮部,現在藩王歸京,這宗人府事諸務逐漸恢復,朕就琢磨着,是不是把世爵一起管一管?”朱祁鈺提到了一個可能。

將世爵納入宗人府的管理之中,是朱祁鈺的一個考量,大明並沒有專門管理世爵的機構,所以世爵的教育就體現出了世界的參差不齊。

英國公張輔幼子張懋,九歲入講武堂,三年全優畢業,十五歲遠赴開平衛戍邊,十六歲開始征戰沙場,在大明王化韃靼的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石亨在大寧衛剿匪的名單,就是張懋深入虜營探察敵情取得的。

但是反觀會昌伯府,太后親族,密謀造反,落了個滿門抄斬的下場,楊洪長子楊傑,憑藉父親的偏愛承襲昌平侯世爵,也落了個被褫奪爵位,把爵位還給了楊俊。

這並是不意外。

洪熙、宣德、正統三朝,政治環境寬鬆,皇帝對勳戚更加寬容,勳臣犯一般過失可能被譴罷閒住減俸,但仍保留爵位,寬縱的下場,就是勳戚知法犯法、視王法如無物,肆意妄爲,膽大包天。

強悖無人臣禮,且屢犯奸利事,就是目前大明武勳的現狀。

宗人府正在逐漸完善職能,從單純的管理王府長史等事,修輯玉牒,增加了諸多隻能。

奠昭穆、序爵祿、麗派別、申教誡、議賞罰、序錄子女嫡庶、生卒、婚嫁、官爵、名諡;並核承襲次序,秩俸等差,及養給優恤諸事。

如此多的職能,自然要增設堂官、屬官。

朱祁鈺作爲大明皇帝,宗人府作爲管理大明宗親的機構,朱祁鈺當仁不讓做了宗人令,這是大明宗人府最高級別的官員。

“臣以爲甚善。”于謙對宗人府最近的擴建知之甚詳,因爲于謙和宗人府事、寧陽侯陳懋的坐班是在一棟閣樓之內。

大明勳戚犯罪率持續不斷上升,一些勳戚辦得那些事,實在是有失大明勳貴的身份。

比如豐潤伯曹振及修武伯沈煜、泰寧侯陳桓三人,容留通姦,並混雜僧娼飲酒,還被都察院的御史知道了,左都御史賀章,連章彈劾三人。

朱祁鈺原來以爲是酒後失儀,就判了個罰俸一年,不許領職事,結果盧忠去了解了一番,才知道根本不是簡單的混雜僧娼飲酒那麼簡單。

事情比較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在僧侶的主持下,這三人召集近百人,開了一場類似於後世海天盛筵的無遮大會,還被五城兵馬司、錦衣衛、都察院御史抓了個正着。

朱祁鈺改判三人罷爵、子嗣承爵、遠戍交趾三衛。

大明雖然丟失了交趾,但是依然保留着交趾編制,仍然有三衛所在交趾十層大山附近駐紮,交趾黎朝對着三衛所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攻伐,始終因爲地形和作戰意志等多種原因,無法得手。

所以,將勳戚納入宗人府管理,是朱祁鈺對大明勳貴的管理的一種嘗試。

至少不讓他們這般丟大明勳貴的臉纔是。

“聖上駕到!”興安甩了甩拂塵,大聲的喊着。

朱祁鈺走進了十大曆局之內,入門就看到了欽天監許敦、天文生貝琳等人早已恭候多時。

許敦帶領欽天監十數名官、數十名吏行大禮見駕。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許敦等人的禮數極爲周全。

今天是獻祥瑞的日子,自然要莊重,而且許敦申領了一塊奇功牌,希望陛下能夠恩准,所以格外認真。

即便這塊奇功牌不是他許敦的,但是按照大明皇帝以往出手闊綽,欽天監上下人均一塊頭功牌不在話下。

“免禮,看來許監正是勢在必得啊,朕這剛進門,就把朕架了起來?”朱祁鈺滿是笑意的伸手,示意所有人平身。

許敦俯首說道:“臣不敢。”

“今天要獻什麼?搞這麼大陣仗?”朱祁鈺看着欽天監披紅掛綵,甚至連要獻的祥瑞,都用大紅綢布蓋着。

許敦站直起了個腔調,抑揚頓挫的說道:“黃帝起而御世,王母乘以獻環,不過一至於廷,遂光千古之冊,茲蓋恭遇陛下,徳函三極,道攝萬靈,天佑大明,得此神物!”

“臣等爲陛下賀。”

朱祁鈺看着許敦認真的模樣,搖頭說道:“馬屁少拍點,東西是你們發明創造的,朕就是出了點錢,到底是什麼,搞得神秘兮兮,吊人胃口。”

“陛下請隨我來。”許敦其實還準備了不少的車軲轆話,但看陛下不愛聽,也就戛然而止,帶着陛下一行人走進了庭院之內。

“在揭下紅綢之前,容臣三言兩語。”許敦再起腔調,不過這次不再是恭維的話,而是訴說這紅布之下祥瑞的故事。

如同後世創業公司四處求投資需要講一個好故事一樣,許敦要獻的祥瑞,自然也有故事。

“詹忠諾乃松江府人士,乃是紡紗戶,景泰五年七月五日回家的時候,詹忠諾踢翻了自己妻子的紡車,這紡車被踢翻之後,倒在了地上,可是這紡車還在轉動,只是紡錘變成了直立而已。”

“詹忠諾靈機一動,把幾個紗錠豎着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能夠紡更多的紗嗎?”

朱祁鈺莫名其妙的覺得這個故事異常的熟悉,他稍加思忖,明白了這個故事裡違和的地方,那就是詹忠諾踢翻了紡車這個意外。

很多發明創造都喜歡冠以意外,比如青黴素的發現,比如不鏽鋼的製造流程,都是意外的出現。

顯而易見,紡車改良,整個大明都在做,能讓許敦如此鄭重獻出,那必然是經過了反覆改良,絕對不是一個意外,但是講故事,講究無巧不成書。

許敦面色沉重的說道:“很多手工作坊的紡織戶都感受到了這種八個紗錠的新器械帶來的恐慌,詹忠諾一天紡紗是別人八天紡紗的量,在一些工坊東家的指示下,一些紡織戶衝進了詹忠諾的家,搗毀了詹忠諾的紡車。”

任何故事裡都會有的反派。

只不過許敦沒有將搗毀紡車的罪責歸咎到被鼓動的、盲動的紡織戶身上,而是歸咎到了鼓動他們的工坊東家。

這是一種典型的景泰年間的敘事風格,工賊的出現,到底是工賊本身,還是受人指使?

陛下時常體察民情,對此極爲了解。

欺君可是殺頭的大罪。

而且涉及到了奇功牌大事,任何引起陛下不快的言論,都有可能讓紡車申領奇功牌出現波瀾。

許敦面色帶着幾分輕鬆,繼續說道:“詹忠諾帶着妻兒投奔了匠城,松江巡撫李賓言對這個有八個豎着紗錠的紡車非常感興趣,匠城的工匠們集合起來,改良了紡車。”

“而後紡車依舊有若干的問題,比如使用期限太短、紗錠數量較少、無法大量生產等等,所以,詹忠諾帶着改良後的紡車,來到了十大曆局,尋求幫助。”

“歷時半年有餘,這架紡車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許敦說完,拉開了紅綢布,一臺八十紗錠的紡車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詹忠諾搖動着把手,讓紡車穩定的運行着。

大明人人知道,陛下九五之尊,不務正業,喜歡奇技淫巧。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作爲億萬瞻仰的陛下,動心起念,都有人追捧,而大明的工匠們,也在極力的滿足着陛下的這方面愛好,一如宣德年間,全民鬥蛐蛐那般。

朱祁鈺饒有興趣的看着紡車的運轉。

爲了展示紡車的效率,許敦還專門請了個秀娘,用獨輪紡車,來做對比。

結果一目瞭然。

在簧鋼出現之後,大明終於有了飛梭,兩頭裝有彈簧的梭子,大大的提高了織布的效率,相應的織布效率的提升,刺激了棉紗的需求。

在松江府這個棉紡聚集之地,出現了棉紗一錠難求的局面,棉紗的價格飆升的同時,意味着棉布價格的增長,飛梭的普及,並沒有讓棉布的成本大幅度的下跌。

這種八十紗錠的紡紗車出現,並不是意外,更不是偶然。

松江府是大明棉紡聚集之地,那裡的紡織戶最多、紡車最多,而匠城作爲李賓言在松江府的重要政績,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陛下以爲如何?”許敦有些忐忑的不安的問道。

故事講完了,也演示了成果並且做了對比,許敦心心念唸的奇功牌,到底能不能落入欽天監,就看陛下的抉擇了。

奇功牌極其珍貴,尤其是軍功之外的奇功牌,所以多數人已經不求個人取得奇功牌,只要持有奇功牌的人在自己的職司,那就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兒了。

“好,很好,非常好!”朱祁鈺頗爲欣喜的說道:“興安,取敕諭,朕要用印,所求奇功牌,朕允了。”

八十錠的紡車出現,意味着大明棉紗業的蓬勃發展,而棉紗業的發展會大力刺激棉花的種植,大明已經沒有地可以種棉花了。

那去哪裡種棉花?

西域可以、雞籠島可以,海外近乎於無限的土地可以。

而棉布,是繼大明絲綢、瓷器、茶葉之外,又一大收割貿易差的利器。

飛梭、八十錠紡車的出現,大利大明開海事務。

“陛下小心!”盧忠在朱祁鈺的三步之內,似乎是看到了什麼,一個飛撲當在了皇帝面前,緹騎聞風而動,一堵人牆出現在了朱祁鈺的面前。

朱祁鈺用完了景泰之寶,才通過人牆,看到了那個秀娘拿着簪子,一臉的茫然。

秀娘是來刺殺皇帝的,但是剛拔下了簪子,人牆已經出現,秀娘當場愣在了原地。

興安、盧忠、于謙等人都是在皇帝的三步之內,而十步之內是三名緹騎,十步之外才是秀娘站的地方。

“叫什麼名字?”朱祁鈺撥開了人牆,打量了下那個簪子,就是很普通的簪子,不是簪子模樣的匕首。

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688章 康國公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
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688章 康國公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