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

石亨是個惡漢,這是毫無疑問的一點。

于謙在提到石亨的時候,對他的評價是:此人可用不可信。

之所以他沒有背叛大明投靠瓦剌,是因爲瓦剌人根本提供不了更高的背叛籌碼。

他在大同做鎮守,架空大同知府,甚至連大同總兵官、武進伯朱冕都給架空了。

將整個大同鎮弄成了自己家一樣。

爲了建個宅子,動用了將近三萬人的民夫,並且大肆斂財,過往商隊要交稅也就罷了,連土匪打劫都要給他交稅。

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根本無法架空知府和勳戚出身、頂頭上司總兵官,他的能力相當的出衆。

一到大同,他就組織了三千人的軍隊,他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出城打劫。

打劫的目標非常的廣泛,從商隊到行腳商人,從流寇到馬匪,從兀良哈到瓦剌,他誰都打劫,每次都能滿載而歸。

不僅賺錢,他的隊伍也越來越大。

對於流寇和馬匪他秉持的理念是能招安就招安,不能招安就乖乖聽話,可以在大同的地界打劫,但是隻能打劫一點點。

但是絕對不可以殺人。

按照石亨的理解,行腳商和商隊都是移動的提款機,一茬一茬的可以一直拿錢,殺了就沒錢賺了。

不遵循他的規矩的馬匪,一律物理意義上毀滅。

實現了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石亨逐漸站穩腳跟之後,開始不停的恢復洪武、永樂年間的軍屯,這些軍屯因爲流寇、馬匪、瓦剌人被廢棄。

他弄到這些軍屯之後,變成了他自己的田。

傭戶就是他自己的軍卒和軍卒家屬們,所以他的軍隊人越來越多。

但是石亨卻按時交稅,還是按着軍屯十抽五的交皇糧,知府直接樂開了花。

知府被架空了,還開心?

知府交皇糧,也是有指標的,這些指標被不在冊的石亨給交了,他就不用看着當地鄉紳的臉色去攤派了。

知府不需要求着鄉紳納糧,說話那叫一個硬氣,叉着腰對着鄉紳就是一頓痛罵。

在知府的眼裡,他是維護地方穩定、生財有道的治安官。

在總兵官眼裡,他是忠誠而可靠、不斷擴大隊伍的部下。

在流匪們眼裡,他是貪得無厭、一眼不合就掏大刀的惡鬼。

在百姓的眼裡,他是代他們交租、還帶着他們發財的大善人。

“罪將石亨,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石亨一進文華殿,離正廳還老遠,就哐當的跪下行禮。

朱祁鈺下了早朝之後,就準備見一下石亨,于謙大力推薦的人物,虎背熊腰,孔武有力,一手老繭,一看就是打仗的好手。

“石亨啊,你這消息很靈通嗎?剛在奉天殿發生的事,你擱詔獄都知道了?”他聽着石亨的稱呼打趣了一句。

石亨俯在地上,大聲的說道:“陛下答應了朝臣臨危受命之後,京師人人歡呼雀躍,人人歡呼,聲勢之浩大,罪將在詔獄裡都聽到了。”

“獄卒們也在討論,陛下登基,實乃是衆望所歸、人心所向啊!”

好傢伙,這連環的馬屁就拍上了?

朱祁鈺搖了搖頭,興安去北鎮撫司的詔獄提的石亨,他在大明皇帝的耳邊,小聲的嘀咕了幾聲。

“行了,把腳銬摘了吧,在牢裡都不帶,到了朕面前反而要帶了?”朱祁鈺十分無奈,這石亨怎麼這麼多心眼?興安去的時候,石亨住單間,不帶鐐銬,這來了,就帶上賣慘了。

“謝陛下隆恩,臣定當銘記五內,爲陛下牽馬墜蹬。”石亨終於鬆了口氣,慢慢站起身來。

他其實很怕很怕。

他在大同府是土皇帝,但是他面前的是真皇帝,而且這個郕王殿下,還是于謙一手扶上去的。

而且聽說,郕王對於謙極爲信任,幾次徹夜長談討論國政。

而他和于謙算不上水火不容,只能說是你死我活。

鐐銬是他的小試探,小心機罷了。

朱祁鈺看着石亨混不吝的樣子,確信的說道:“以後不用行跪禮,稽首禮即可,大同陽和口之戰,罪責不在你,而是奸人透露了你的行蹤。”

“哪個奸人害我?陛下告訴我,我去活剮了他!”石亨怒目圓瞪的喊道。

“朕替你殺了。”

“謝陛下隆恩。”

一個快問快答之後,朱祁鈺愕然,石亨連他登基的消息都知道,大太監郭敬被斬首的消息,他能不知道?

揣着明白裝糊塗,就是要謝陛下隆恩,這就是朱祁鈺對石亨的第一印象。

朱祁鈺不再跟這廝耍嘴皮子,他直接問道:“也先南下在即,宣府楊王和大同劉安、參將郭登,收攏殘兵,無力馳援,瓦剌必然南下,你可有什麼退敵良策?”

“陛下,宣府大同兩鎮互爲犄角,只要守將不擅開城門,自無陷落的可能,但是他們卻無法出城作戰。”

“收攏殘兵,是混入奸細的最佳時刻,一旦將帥離城,兩鎮必陷。”

“那麼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只要能夠守住這三關,瓦剌斷無可能進入關內。”

“陛下,臣願領兵三千,可鎮一關之地,若也先來犯,他若踏過我所在城關,必然是踩着我的屍體而過!”

朱祁鈺看着堪輿圖上的三關之地,不住的點頭。

“你和於尚書的意見,完全一致。”他頗爲感慨的說道。

石亨趕忙說道:“於尚書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坐鎮京師,決勝於千里之外,真乃是人中…”

“停,說正事,你擱朕兒這拍馬屁,於尚書又聽不到。”朱祁鈺打斷了石亨的施法。

石亨看了半天的堪輿圖,頗爲無奈的說道:“陛下,末將剛纔又看了看,這三個關隘,其實一個也守不住。”

“於尚書也是如此看法,說說你的想法。”朱祁鈺一愣,這倆不對付的人,對於戰事的態度出奇的一致。

石亨點了點山外九州確信的說道:“於尚書必然是認爲:山外九州的流民入關,開關放百姓進來,瓦剌人奪取這三關易如反掌。”

“不開關,則相當於將山外九州拱手相讓,民心喪則失地。”

“其實讓臣來看,這開不開關,都一個樣兒,這三關,一個都守不住。”

“瓦剌窺伺中原多年,連郭敬這類四朝老宦都爲他販賣禁物,這三個關隘,必然是奸細無數,裡應外合,沒有不破之理。”

石亨何人?大同軍閥,他能不知道郭敬乾的那些腌臢事嗎?他知道的門清兒,所以對邊戍,他和于謙的判斷非常相似。

朱祁鈺閉目良久,他之前和于謙談過一次,希望可以把戰場定在塞外,于謙否決了他的提議,甚至認爲內三關都守不住,瓦剌必至京師。

“臣有守城十略,還請陛下過目,末將沒什麼本事,就是會打仗,於尚書雖然才智無雙,但難免有遺漏之處,請陛下查閱。”石亨從囚服的袖子裡,拿出了兩本奏疏來,很長很長。

朱祁鈺拿過了那兩本奏疏,笑着說道:“朕看看你寫了什麼。”

第一本是具體的城防建議,的確是個查漏補缺,石亨常年在大同與瓦剌人打交道,對他們的本事門清兒,有很多針對性的招數。

第二本奏疏則是抓拿胡商,清查奸細,這也是石亨在大同的主要工作之一。

石亨和于謙堅信瓦剌必然會入關,進攻大明京師,但是朝臣們就是不信,天天說于謙藉此擅權。

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898章 火併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688章 康國公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
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898章 火併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688章 康國公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