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拿去!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大明朝出現了問題,也是幾乎所有帝國都存在的問題。

那就是:「帝國所有人都認爲,自己如此的強大,能夠承受小的失誤和問題。」

即便是朱祁鈺中人臣的天花板于謙,大約也有這種想法。

皇莊做點生意,賺點錢,沒什麼問題,大明的百姓,有這種承受能力,勳戚跟着勳戚們一起發財,沒什麼問題,大明地大物博承擔得起。

帝國的衰弱,在這種日拱一卒的境遇下,小問題就會逐漸累積成爲大問題,最終帝國崩解,幾乎是可以預見的。

朱祁鈺對興安說的話,就是他的一個態度,這也算是新朝新氣象。

皇帝不能帶着頭挖自己的根基,還不亦樂乎。

那樣實在是太TM的蠢了。

興安俯首領命而去,而金濂站直了身子,悄悄的退到了王直身後,戳了一下王直,兩個人離開了午門的五鳳樓正中央,走到了牆垛的位置,小聲的交談了起來。

朱祁鈺只是看了一眼,並沒有太過於計較,金濂不是蠢笨之人。

事實上,之前金濂提議將通州的糧食付之一炬的時候,他的內心對這個戶部尚書是有一些不屑的。

但是瞭解到了實際情況後,他放下了些許的成見。

誤會解除。

朱祁鈺在瞭解了金濂的經歷之後,朱祁鈺確認了這是一個可用之人。

金濂是永樂十六年的進士,自從開始做湖廣道監察御史之後,他的賢名就在南方流傳開來。

浙江巨盜史慶真活動猖獗,時數年間,誰都制服不了,金濂費勁了周折將其抓捕歸案。

而後金濂父親病逝,金濂請旨想回順天府爲父親守孝,皇帝不準,令其前往陝西做按察副使,金濂未能守孝,前往了陝西。

這擱古代叫做奪情,是因爲沒有這個臣子不能把事辦成。

金濂在陝西乾的很不錯,興修水利、緝捕大盜、平定山匪、安定民生、設立學宮爲百姓講讀經史、讓將校讀書識字研讀兵法、並且親自習射演練,文武雙修,一時間韃靼人不敢再進犯。

御邊十數載,韃靼人聞者心懾,望風而逃。

金濂回到京城做了刑部尚書,就辦一件事,司法公平。

無論是勳戚還是朝中大員,他都一視同仁,這種做事風格,終究得罪了一大片的勳戚和朝臣們,終於在安鄉伯案中,金濂被朝堂過半之人彈劾,差點被罷官。

正統十三年,金濂任參軍務,提督軍中大小事物,前往福建平定葉宗留-鄧茂七起義。

葉宗留-鄧茂七的起義規模有多大?

起義軍佔據了整個福建、半個江西、浙江的處州府、溫州府、衢州府和半個金華府被起義軍攻佔。

而在廣州方向,鄧茂七佔據了海陽縣。

擁兵80萬有餘,治下數千萬百姓,皆稱其爲剷平王,剷平王剷除一切不平事。

金濂帶着人前往福建平叛,開拔之前,金濂母親病逝了,金濂請求守孝,朝廷不許,令其辦了喪事,立刻前往福建。

金濂在年初(正統十四年二月)的時候,在延平設了一個局,誘鄧茂七的主力進攻,一戰便殺掉了鄧茂七。

金濂開始對起義軍進行分化,勸導安置,起義被安置招撫,聲勢越來越小。

朱祁鎮是在東南方向有超大規模起義的時候,親征草原。

不得不說,朱祁鎮的膽子是真的大,也不知道誰給他的勇氣。

金濂是個好同志,能力很強,軍事、律法、賬目都是得心應手,一心爲民的重臣。

這種竊竊私語,朱祁鈺不管,新朝新氣象,新皇登基要適應朝臣,朝臣們需要適應新皇帝。

“殿下。”吏部尚書王直面含難色的來到朱祁鈺的面前,低聲說道:“這疏通通惠河運糧之事,是不是可以從長計議一下?”

“不可。”朱祁鈺冷冰冰的回答了一句,他看着臺下跪在刑場的人,低聲說道:“王尚書,瓦剌人不會給我們從長計議的時間。”

魯迅先生曾言:「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王直的這個勸解,其實就是和稀泥的打算。

一道嚴苛的政令,也需要給一些人選擇的時間,他並不是反對,而是希望朱祁鈺能給一些反應時間。

可惜,朱祁鈺並不是打算開窗,而是打算直接拆屋頂了。

“殿下,午時三刻已到,文淵閣大學士兼刑部尚書俞士悅,請斬陰結虜人五十三人。”興安按着流程俯首對朱祁鈺說道。

朱祁鈺平靜的點了點頭說道:“拿去!”

天語綸音,被興安以高亢的嗓音傳下,而站在午門兩側內侍,不斷的高聲郎喝着郕王殿下的的口諭。

二傳四,四傳八,而後十六人,三十二人相次連聲高喝,最後站在午門下的三百二十員大漢將軍,以最大的嗓音齊聲高喝“拿去!”

聲振屋瓦。

劊子手們,將手中小巧玲瓏卸骨刀,插進了犯人的脖頸輕輕一撬,只聽到一聲聲的喀嚓聲,這是頸椎骨被撬開的聲音,在行規裡,這叫開皮。

犯人們沒有感受到多少疼痛,就失去了全身的知覺。

隨即一聲高喝,劊子手拔掉了生死牌,高舉手中的鬼頭刀,在正午的陽光之下,奮力一砍,五十三個人頭滾滾落地。

血液向前濺了三尺有餘,人頭滾動着落在了刑場之下,劊子手們跳下了刑場,將人頭高高舉起,向圍在刑場周圍的人展示着。

朱祁鈺站起身來,深吸一口氣說道:“將其屍骨剝皮揎草,懸掛於九門之上,時時刻刻提醒,作爲大明的臣子,食大明之俸,陰結虜人,就只有這個下場!通傳天下!”

大明皇帝向來是薄涼寡恩的,朝臣們對此是一清二楚的,暴戾一點其實無礙。

被罵兩句會掉塊肉嗎?不會!

朱祁鈺要將這幫人釘到歷史的恥辱柱上,世世代代,被人唾棄!

朱祁鈺甩了甩袖子,負手向着午門下而去,他要回自己的郕王府,而不是進宮,興安打掃完了皇宮,朱祁鈺卻不樂意住了。

他回到了郕王府的書房裡,看着一桌子琳琅滿目的奏疏,就是有些頭疼,這些都是文淵閣送來的奏疏,裡面全都是彈劾于謙的奏疏。

“言之無物。”朱祁鈺從其中挑了幾本放在案前,其他的都推到了一遍:“成敬,把這些奏疏全都扔到伙房去,燒飯用。”

“是。”成敬將這些個彈劾于謙的奏疏都抱了起來。

朱祁鈺十分不滿的說道:“金英被下了獄,你先把內官監的擔子挑起來,別讓興安一個人忙裡忙外,告訴興安,以後彈劾于謙的奏疏,都不用送來了。”

“是,臣領命。”

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00章 換家戰術寫在朱祁鎮死後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
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00章 換家戰術寫在朱祁鎮死後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