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

整個康國上下,都稱呼王復爲康國公,這是一種尊敬,連公文裡都在避諱王復的姓名,用康國公去代稱。

還叫王復爲王御史的,大約只有大明的使臣陳循了。

陳循拄着柺杖來到了王復面前,上下打量了下,坐下後,低聲說道:“陛下飛鴿傳書,詢問王御史近況。”

陳循的表情略微有些複雜,他對王復的觀感更加複雜,他知道權力的味道有多麼的誘人,雖然陳循已經知道了王復夜不收的身份,可是如何保證王覆在康國坐穩王位之後,仍然忠誠大明?

什麼是權力?

權力是一種極其珍貴的、人人追逐的資源。

權力存在於每一個人、和每一種關係中,它是在彼此需要的人之間傳播的一種資源。

人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追逐着權力,因爲掌握權力的人,就能夠控制別人的命運。

權力就是利用自己的力量,得到受人尊敬的地位,獲得更多的擁戴後,獲得更大的權力。

有了殺生之權,就嗜殺無忌;

有了行政之權,就作威作福;

有了度支之權,就爲私斂財;

甚至有一點小小的權力,縣衙的差役、收稅的小吏、官員的隨從,都可以耀武揚威。

這就是權力的吸引力。

陳循見過一個知縣事的‘家人’,這個家人住的坊市,非富即貴,但是這縣令的家人,是仰着臉用鼻孔看人而穿皁衣高帽的惟一的人。

穿皁衣高帽的大抵都是下吏,本身沒有多少權力讓人摧眉折腰,可是這位家人,就是可以用鼻孔去看人。

一羣穿儒袍的名人雅士,都對這位家人點頭哈腰,但凡是詩會雅集,都要請這位家人,若是這位家人肯賞臉前來,那便是與有榮焉,並沒有人覺得不妥,因爲這條狗的主人是知縣事。

在城裡如此,在鄉野之內,也是如此。

陳循巡撫地方時候,也見過村裡的惡棍充當村裡的里長,爲禍十里八鄉,作威作福,無人可以處置,這些惡棍假以時日,就會搖身一變,成爲鄉賢,找兩個讀書人寫兩本家譜,弄點家訓,門前牌額上寫幾個守善崇信的大字,就成爲大善人,‘造福’一方。

這就是權力附帶的好處。

王復這不是一個村裡的里長,更不是縣令的家人,他是四十個浙江大小康國地面,公認的王。

“讓陛下擔憂,是臣之過錯,今日休宴,我便寫疏請罪。”王復聽聞陛下飛鴿傳書也是愣了下神,才趕忙說道。

陳循猶豫了下說道:“身懷利器,則殺心自起,要殺人,沒有比王御史更方便,烏軍在手,軍權在握,衆人敬仰,億兆擁戴,想殺誰,甚至不用明說,只需一個眼神足矣。”

殺人可以立威,這是千年來屢試不爽的辦法。

王復倒是笑着說道:“老師父這番話說的是撒馬爾罕的京觀嗎?暴戾是暴戾了些,不過死的又不是大明人,我不在乎,死絕了就遷民過來,大明什麼都少,唯獨人多。”

陳循聽聞此番高論,沉默許久,纔開口說道:“死的不是大明人,唉,老了,老了,年輕人真的是氣盛啊。”

陳循本來想站在過來人的角度,勸王復修仁德,但是王復一句話,死的不是大明人,反而說服了陳循。

大明的衛道士們,總是站在道德的高地指指點點,可是很多事,必然有人要成爲代價,不讓外番蠻夷們成爲代價,難道讓大明普通百姓成爲代價?

“陳學士說笑了。”王復笑着回答道,相比較陳循,王復真的太年輕了。

陳循的告誡其實是好意,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殺人者,人恆殺之,陳循是怕王復出事才提醒一下。

王覆在大宴結束之後,就寫了一封很長的奏疏,交給了墩臺遠侯,送回了大明。

朱祁鈺收到了王復的奏疏已經是兩個月後,也就是八月份的中旬,當然王復安全的消息,早在一個月前,就送回了大明。

朱祁鈺此時正在看最新翻譯好的《論世界帝國》,皇帝要的書,自然是用最快的時間翻譯,而另外一邊則是拉丁文原本,朱祁鈺可以無障礙的閱讀。

在翻譯本中,有很多涉及皇權的內容被刪減優化。

《神曲》的作者但丁寫的這本政治哲學著作,是用拉丁文寫的,作爲意大利人,但丁並沒有用意大利俗語寫作,是爲了流傳需要。

但丁會也用意大利俗語寫作,因爲他有一本專門寫俗語的《論俗語》和用意大利俗語寫成的《筵席》。

《論世界帝國》中第一卷的主旨思想爲:人類需要統一與和平,爲了世界共同利益,有必要建立一統天下的世界帝國;

第二卷的主旨是這個世界帝國的載體應當是最高貴的羅馬人,這也是泰西的一種共同認知,所以纔會有那麼多人宣稱是羅馬正朔;

第三卷則是類似於中原王朝三代之上就做完的絕地天通,神國歸神國,世俗歸世俗,反對宗教掌管一切,一切的權力來自於神,並不是神在人間的代理人——宗教。

對於大明而言,第一卷和第二卷,很有意義,的確應該建立一個世界級的帝國,爲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第二卷則可以李代桃僵,鳩佔鵲巢,將羅馬人換成大明人就可以了。

畢竟大明和羅馬在內海、海峽、多神、一院制、屯田、元老院與人民、世俗化等多方面都有契合之處。

所以只需要將《論世界帝國》第二卷中羅馬查找替換爲大明,就可以完美平替,因爲但丁對羅馬的敘述與想象,大明人都完全符合。

朱祁鈺對大明版的《論世界帝國》進行了最高指示,添加了一些大明特有元素,比如四方、六合、八荒之地的論述之後,纔拿起了王復的奏疏,認真的看了起來。

王覆在收復了赫拉特之後,就一直在赫拉特設防和鞏固,而後纔回到了撒馬爾罕,到了撒馬爾罕,王復就搞了大事,廢封建。

“王復這是在刀尖上跳舞啊,他的命不是命嗎?稍有不慎,人就死在了西域。”朱祁鈺對王復的安危愈加擔心,至於堆京觀這種事,大明也沒少堆,一種常見的威懾手段。

朱祁鈺不在康國,他不知道王復面對的是怎樣的壓力,所以他不對王復的行爲做任何的評判,哪怕有一天王復真的一咬牙真的在康國稱王稱霸,不再對大明俯首稱臣,朱祁鈺也會願賭服輸,點兵平叛,把王復抓來親自問問,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興安斟酌了下,頗爲確切的說道:“王復是大明恩封的康國公,如果康國公死在了西域,死在了康國,只要不是善終,有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大明都必須要做出迴應,報仇是一個不錯的出師大義。”

“想來,王御史也是做好了這個準備。”

大明的墩臺遠侯,大多數都做好了以死報君的打算,王復也是墩臺遠侯,也不例外。

朱祁鈺看了眼掛在御書房的堪輿圖說道:“王複本人善武,墩臺遠侯都是精兵,只要不是大軍圍剿,回還是能回來的,可就是要爲王復報仇,我們也要打通前往康國的路纔是。”

此時的西域地面上,大明和康國之間的阻礙,是大明在西域的直接影響力,還是太低了。

西域七國,也只有也密力火者的吐蕃國歸附。

朱祁鈺對着興安說道:“讓兵部尚書江淵遞一個奏疏,廷議下西域行都司之事。”

西域行都司設立之後,大明就要對西域調兵遣將,遷民移戶,對不服王化的山匪進行清繳平定,將西域變成大明的西域,這是一切的開始。

“臣領旨。”興安領命,他給陛下的茶換上了新茶,俯首說道:“陛下,最近京師關於空氣是否有重量的非議越來越多了。”

自從許敦、貝琳、萬傑利提出了大氣有重量,所以只能將水壓到十丈、將汞柱壓到兩尺三寸七分二釐之後,大明京師關於這個的討論就從來沒有停過。

甚至有兩個翰林院的翰林,想用認可大氣有重量,來換取朝廷對士林、讀書人的更多優待。

大氣有重量,大氣壓強真實存在,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但是依然有人反對,這些人到底在反對什麼?

尤其是以翰林院、國子監爲首的儒學士們極力反對。

反對大明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蛻變、反對大明的文脈不再是儒學士的專有、反對知識的解釋權的丟失、反對權力擁有者擴大化,反對一切一切的變化。

工業革命,絕對不僅僅是某些技術突破後產物,飛梭、八十錠紡車、蒸汽機、大氣壓強等等,這些科技突破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工業革命,是一種思想觀念體系以及社會體系的變革,這種變化很有可能消滅這些酸腐儒學士的生存的土壤。

崇古的儒學士們自然要反對,他們恨不得大明回到他們心心念唸的三代之上,回到井田制的先秦時候,以期許他們的地位可以萬古不移,千秋永續。

這些故步自封、不願改變的保守派們,正在用自己的手段,阻止變化。

阻止得了嗎?

朱祁鈺可是大明的亡國之君。

“從御馬監挑選十六匹好馬來,準備兩個白銅球殼,在球殼周圍用紅銅墊片,既然不信,讓欽天監準備下,朕要給他們看看,大氣壓強是否真實存在。”朱祁鈺並不打算改變國策。

于謙曾經提到過一個觀點,那就是哪怕一個錯誤的政令,只要不涉及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的根本路線問題,哪怕是錯的也要貫徹到底,否則只會惹人嗤笑爲:朝令夕改,治大國如顛大勺。

朝令夕改的危害,遠勝於一個不太明智的政令。

朱祁鈺既然要做,那就打算一以貫之。

馬德堡半球實驗,就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

金秋八月,西山的楓樹林已經染成了火紅,在八月十四日的清晨,大明京師萬人空巷,齊聚於西直門外,大明皇帝下了敕諭,邀請大明無事的百姓,前往西直門觀禮,觀禮的內容爲馬力與氣力孰大,給大明持續了近半年的爭論,做個裁決,做最後的評定。

評定的唯一標準,就是事實。

而這場觀禮,因爲緊鄰中秋節,很快就從單純的觀禮,變成了一場大型的廟會,在觀禮現場,延伸出去幾條街,放眼望去全都是百種藝人獻藝和小商小販的吆喝,這場廟會紅紅火火頗爲喜慶。

在萬衆矚目之中,悠揚的號角聲響起,大明皇帝的大駕玉輅在御道上緩緩行駛,來到了西直門下,沒過多久,朱祁鈺便出現在了五鳳樓上。

人聲鼎沸之中,十六匹白色高頭大馬出現在城門之外,三百二十名大漢將軍站在了城牆下,他們會齊聲高呼大明皇帝的敕諭,而在五鳳樓下,連久未露面的前吏部尚書王直、胡濙都出現在陛下的周圍。

興安甩了甩拂塵,大聲喊道:“禮,起。”

無數的宦官一聲聲的呼喝着,而後三百二十名大漢將軍齊聲大喊,壓住了喧鬧的人聲,西直門外,慢慢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位於正中的舞臺,十八匹馬已經準備就緒。

興安再甩拂塵,陰陽頓挫的喊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黃帝內經素問篇》有云:虛管溉滿,捻上懸之,水固不匯,爲無升氣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頓溉不入,爲氣不出而不能入也。”

“朕聽聞,今日京師議論者衆,皆因空氣是否有重量、是否真的有大氣壓強,朕聽說後,覺得很是有趣,廣邀萬衆前來觀禮,看看這氣力是否存在,到底有多大的力氣。”

兩個白銅半球,被兩個人擡着從街尾走了出來,任何人都可以敲一敲、看一看這白銅半球,驗驗貨,此物到底是否有異常。

而後兩個半球被擡到了正中間,而後墊上了紅銅墊片,開始注水,一臺抽水機在幾個人的合力下,將銅球內的水抽乾,這個過程用了將近半個時辰。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兩匹白馬開始入場。

而後又有數十人登臺,開始查驗實驗條件,除了銅球和墊片之外,兩個半球再無其他連接,大氣壓將它們緊緊的壓在了一起。

待所有查驗之人下臺之後,朱祁鈺才站在憑欄處,笑着說道:“拉。”

實驗正式開始,西直門外,所有觀禮的人,都將目光鎖定在了銅球之上,兩匹高頭大馬嘶鳴着,將鐵鏈拉直,但是兩個半球仍然緊緊的貼合在了一起,紋絲不動。

到了這裡,已經證實了大氣壓強真實存在,臺下衆人議論紛紛。

朱祁鈺見狀,對着興安說道:“加馬。”

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
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