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

“噗,哈哈哈…咳咳!”也先終於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他笑得十分張狂,笑岔氣都咳嗽了起來。

他笑話朱祁鎮是有理由的。

其實在去宣府之前,他也是這麼想的,皇帝自然是四海皆服。

但是宣府城下,楊洪壓根不搭理他這個皇帝,到了大同,城門不開,只有劉安出城問安。

也先那個時候也知道,朱祁鎮這個皇帝攥在手裡,怕是已經無法威脅大明瞭。

也先搖頭繼續說道:“你看這居庸關北口,灌入鐵汁,澆鑄城門,在北口外百餘里內撒上蒺藜,人馬皆不能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想要拿下居庸關,不死個幾萬人,決計不可能。”

“但是南口地勢平緩,糧道柴道皆在南口,絕不可能封閉,但是南口處於關內,怎麼才能拿下呢?”

“要拿下居庸關的奧秘,就在我們腳下的紫荊關。”

也先的眼神中充滿了懷念,懷念那個不可戰勝的大元,懷念大元開國時的種種,如此天下之雄關,也可不費一兵一卒攻破之。

也先扶着紫荊關的城牆笑着說道:“當年我朝太祖皇帝成吉思汗,帶領大軍之居庸關之前。”

“在成吉思汗攻打居庸關之前,我大元的箭簇萬戶哲別將軍,已經帶人打過一次居庸關,用計巧奪,但是無力久佔,因爲那時的金國野狐嶺長城依舊在金人手中,合圍之勢下,萬戶哲別無奈撤退。”

“但是這一次不同,成吉思汗已經攻取了野狐嶺,拿下了宣德府,也就是現在的宣府重鎮。可是來到居庸關,面對天險,也是束手無策。”

“金人守城將領完顏綱、術虎高琪都是能戰之將,三萬乣軍,足可抵擋十萬軍士。”

“而就在此時,我大元遣金使阿剌淺,在成吉思汗迎娶歧國公主的時候,就走過一次這裡,他知道一條小路,可破居庸關南口。”

“而這條小路的出口,就是我們腳下的紫荊關,所以,皇上知道我們現在爲什麼要來這裡了嗎?”

“只要拿下了紫荊關,居庸關唾手可得!”

“以內三關爲線,割斷大明山外九州與京師的聯繫,則進可攻大明京師,退可狩獵于山外九州。”

“大同宣府兩鎮!就會變成孤城一座!哪怕牆高城堅,但是依舊有攻破的那一天!”

也先越說越興奮,滔滔不絕的對着朱祁鎮講解着自己的用兵之道,奈何朱祁鎮看了半天,琢磨了半天,依舊是不得要領。

但是他愣了愣說道:“居庸關那麼好拿的嗎?”

“太師真乃是用兵如神也。”喜寧趕忙送上了馬屁,這是也先講這麼多的目的,聽人誇讚。

至於自己的皇上,怎麼能在這個時候質詢太師呢?

也先哈哈大笑,他的目光看向了大明京師的方向,一種名爲野心在他的心中躁動。

在土木堡驚變之前,也先也沒想到會俘虜朱祁鎮,在俘虜了朱祁鎮之後,他的野心還是猛烈的膨脹起來。

成吉思汗手下大將哲別,用計謀拿下了居庸關,但是因爲野狐嶺(張家口附近)依舊在金人的手中,不能久佔,不得不撤退,他是知道的。

而此時宣府重鎮依舊牢牢的掌控在大明手中,此時他最應該做的,就是他說的那副模樣。

佔據內三關,徹底切斷宣府與大明京畿的聯繫,對山外九州逐個攻破,徹底佔據山外九州和河套平原,再圖進軍大明。

這也是當年成吉思汗對金的策略,一直以恢復大元榮耀爲己任的也先,對此知之甚詳。

但是此時的京師就在他的眼前,他內心深處的那種躁動,已經難以遏制了,否則也不會重兵雲集紫荊關。

一戰滅國想法,已經消滅了他的理智,他認爲他可以!

成吉思汗滅掉了金國嗎?並沒有。

而此時的大明王朝,決計不是那個南邊被南宋孟珙吊着打,北面被蒙兀人吊着打的金國,可以相媲美的。

成吉思汗終其一生都在想着怎麼向金人報祖宗之仇,但是他依舊沒有被仇恨矇蔽雙眼,而是選擇穩打穩紮。

也先卻在宣府、大同還在大明手中的時候,選擇了冒進,意圖攻打京師,他爲何這麼狂妄自大,甚至有些不自量力呢?

其實…是因爲土木堡之戰,贏得太過於輝煌,太過於容易,以至於他產生了一種,大明不過如此的錯覺。

只要輕輕一用力,就可以擊敗大明的錯覺。

不就是明軍嗎?

我可以三萬擊敗二十萬,現在十萬大軍,拿下一個大明京師還不是輕而易舉?

但是他似乎是忘記了,即便是在正統年間,大明的三次北伐都以大獲全勝而告終。

大明軍隊的戰鬥力,是在朱祁鎮的領導下,纔會顯得那麼的弱不禁風。

可惜,此時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攔也先帶着瓦剌人,進入京畿了。

次日的清晨,也先帶領着3萬騎卒10萬步兵,數十萬的民夫,浩浩蕩蕩的過易州、良鄉至盧溝橋附近駐紮。

十月的天氣已經變得十分的寒冷,立冬已過,天氣慢慢轉涼,京師種着很多的橡樹,那是鄭和七下西洋移植的樹木,現在橡樹的枝頭上,已經沒有了多少的樹葉。

冬風一吹,京師終於遍地寒霜。

大明的皇帝朱祁鈺在郕王府短暫住了一夜之後,就匆匆返回了十團營,因爲易州探馬回稟,也先的先鋒已經過易州至良鄉。

而此時的朱祁鈺端坐在十團營中帳之內。

于謙、石亨、範廣、劉安、孫鏜等一衆將領,齊聚於帳中,他們的面前是一個大大的沙盤,沙盤之上,是大明京師的城防。

石亨着全甲,出列高聲說道:“陛下,末將以爲,瓦剌人遠道而來,之前京畿各州府縣,都進行了堅壁清野,瓦剌人攜帶糧草必然不足,我軍可以以逸待勞。”

“屯兵九門,堅壁以老,待瓦剌人攻城付出了大量傷亡之後,我軍再出擊一舉殲滅它。”

從遼東調過來的範廣立刻附和的說道:“石總兵言之有理,我軍訓練不足,若是貿然出擊,恐有不詳,末將以爲石總兵之策爲上策。”

于謙搖頭說道:“不妥。”

“朕也覺得不妥。”朱祁鈺面色難堪的說道:“石總兵,這與坐以待斃有何區別呢?”

“朕不通兵事,但是攜帶糧草不足,他們會四散而出去搶,堅壁清野,京畿搶不到就會跑去河北等地去搶。”

“總是能搶到的,這種以逸待勞的打法,看似輕鬆,但是卻置大明各城鎮於水火之中。”

“於尚書,卿以爲應當如何是好?”

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十三章 拿去!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
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十三章 拿去!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