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

于謙的表情變得兇狠了起來,他大聲的說道:“既然已經留下來了,軍令如山。”

“未戰先怯者,斬!”

“畏縮不前者,斬!”

“未鳴金退者,斬!”

“不尊軍令者,斬!”

“聚集譁營者,斬!”

“殺良冒功者,斬!”

“一部受敵,餘部有不進救者,斬!”

“行軍張弓填藥者,斬!”

“軍士不得於營中屠殺買賣牲口,軍行不得斫伐田中五果桑柘棘棗,違令者,斬!”

行軍途中張弓填藥,容易造成誤傷,而且很容易暴露行蹤,這是兵家之大忌,平日是軍棍兩百,但是現在戰時,自然是用的重典。

當然軍棍兩百打到實處,基本也打死了。

其實于謙之前還寫了一個斬,那就是逃營者斬,但是朱祁鈺強烈反對,並且十分確定了一個軍紀,逃兵不殺,改爲沒入吏。

這其中的邏輯,于謙也是花了很長時間,纔想明白。

其實逃兵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如果逃營皆斬,那戰場一旦潰敗,誰還歸營?

落草爲寇,成爲馬匪最後釀成兵禍,更加麻煩。

ωwш ✿TTκan ✿C〇 逃兵不殺、歸營不咎、逃營沒入吏,是一整套的邏輯,而這個邏輯,讓于謙思考了良久。

這也是朱祁鈺的最高指示,于謙慎重思慮之後,確定了這條軍規。

至於朱祁鈺抄襲誰的?

自然是教員在古田的時候,關於糾正盲動主義的決議。

至於軍士營中屠殺買賣牲口,那買賣的不是自己的馬匹,就是農戶家中牲畜。

軍行嚴禁擾民,是自東漢末年,曹操寫下《軍令》時候,就定下了的標準。

但凡是能夠做到軍行不擾民的軍士,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慈不掌兵,于謙的這番話,就是告訴將士們軍令將極爲嚴格,十七禁、五十四斬,他將會嚴格執行。

“馬上,備操軍和備倭軍就要入京,你們每人要帶十人左右的備軍,他們軍紀渙散,武備鬆弛,沒上過戰場,甚至沒握過武器。”

“我要求你們,教會他們使用武器;我要求你們,告訴他們軍令;我要求你們,帶着他們一起衝鋒陷陣。我要求你們…”

“死在他們的前面!正如我必將死在你們的前面!”

于謙閉上了眼,感受着風和風中的砂礫,拍打着自己的臉,他已經嗅到了敵人的味道。

他緩緩睜開了眼,面目猙獰大聲的喊道:“日月不落!大明永輝!”

“日月不落,大明永輝!”

“日月不落,大明永輝!”

山呼海喝的聲音,開始的時候並不整齊,從零零散散,慢慢的匯聚成了直衝雲霄的喊聲,兩萬人齊聲呼喊的聲音,似乎是要把這天上的陰雲鎮散。

聲傳數裡,朱祁鈺似乎是聽到了這震天的呼喊聲,看着京營方向,露出了一個笑容。

坐在四方凳上的朱祁鈺,將袖子裡的一些奏疏拿了出來,這就是他精挑細選的大明彈劾于謙的奏疏。

奏疏太多了,這些朝臣們說的觀點大多數都重複了,他挑選了代表作品,拿了出來。

他的袖子裡還有一張,由錦衣衛左都督盧忠整理成冊的灰名單。

這份名單上,都是那些臨戰先怯,將妻兒老小送至南直隸,並且很有可能臨戰逃跑的明公們。

這不意外,文人無骨,自古如此。

“拜見殿下,太后金安。”朝臣們俯首行禮,站在了各自的位置上。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成敬依舊按照慣例,大聲的呼喊着,金英已經成爲了過去式,至於到底去哪裡了,只能問興安把人埋在哪了。

朱祁鈺拿起了手中的奏疏,翻開了第一封僉都御史徐有貞的奏疏,笑着說道:“讓孤來看看,你們都說了些什麼。”

有些人的話看起來很蠢,比如金濂那句付之一炬,讓朱祁鈺迷瞪了很久。

以爲大明朝臣們就這水平,他了解了始末之後,才知道背後豈止是心酸?

久經戰陣的金濂,能不知道糧草的重要性?

若非朱祁鈺下了嚴令,甚至要把人吊死在通惠河上才罷休,通惠河不通,通州的糧無法運到京城,備操軍進京,就只能由將士們“自取”了。

將士變成匪,只需要一個很小的契機。

朱祁鈺不等朝臣們攻訐于謙,他先站了起來,拿着第一本奏疏說道:“于謙縱兵擅殺良家子,通惠河兩岸怨聲載道,這個良家子是什麼良家子?”

“是五城兵馬司的駙馬都尉們,賺的錢不夠多,是吧?”

“徐有貞,你來解釋解釋,什麼叫良家子?”

“持械聚衆九閘,拒不放水,意欲縱火燒漕運糧船,以次充好,米倉盜取,以磚石充填,是良家子嗎?!”

徐有貞打了個哆嗦,出列站在廷內,一言不發,他倒是想狡辯兩句,但是也不知道從何下手。

“幾兩賓錢幾件文圭之物,就將你收買了?”朱祁鈺將手中的奏疏合上,用力一扔,扔到了徐有貞的身上。

“你彈劾的於尚書,跟孤講!此誠國朝危急之秋,讓孤不要深究,於戰不利,人心洶洶。”

“這就追查到你收了錢,孤讓錦衣衛停了。”

“你現在還能站在這裡說話,而不是跪在午門前,大好頭顱沒被拿去!是於尚書保了你一命!”

“你可長長心吧,你把妻兒老小送回南直隸的事,孤還沒找你呢。”

徐有貞哐噹一聲跪在了地上,久久不敢說話,這是錦衣衛拿到了切實的證據,證明他收了錢寫奏疏。

任何多狡辯一句,按照這位郕王殿下的性子,今天怕是沒辦法活着走出奉天殿了。

于謙在這件事上,表現的相當的大度,他現在滿腦子之後一個想法,就是打贏京師保衛戰,擊退來犯的瓦剌軍。

對於一切不利於守戰之事,他都不願意做。

朱祁鈺幾次動了殺心,都被于謙給勸諫了。

于謙的意思很明白,徐有貞這個人善於治水,很有用,殺了於國不利,而且徐有貞乃是南遷派的領頭人物,此時誅殺,容易引起人心動盪,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朱祁鈺又拿起了一份奏疏,兵部郎中陳汝言,上面彈劾的內容,直接讓朱祁鈺笑出聲來。

“陳汝言,你上書說,于謙懲治陰結虜人的奸人,乃是趁機排除異己對吧,你來跟我說說,哪個被殺的奸人,罪不當誅?”

“楊漢英帶着官馬私自叛逃,東勝衛守將王貴爲他行方便,開城關,是假的咯?”

“現在也先的座上賓楊漢英,已經改名爲賽因不花了,難道王貴沒有爲他開城門嗎?還是未在官馬買賣上獲利?”

“王喜,我大明黃衣使者,出使瓦剌,暗中作爲也先與中國某人的信使。”

“販售官馬火器鉛子,此事鐵證如山,那個中國某人的大太監郭敬的賬本,都被抄出來了。”

“陳汝言,要孤給你念一念嗎?興安!把賬本拿上來。”

陳汝言哐當一下跪在了地上,瑟瑟發抖的說道:“臣不敢,臣一時糊塗,受人矇蔽,殿下恕罪。”

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
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