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

李賓言有些猶豫的說道:“陛下,商舶多有火炮的違禁之物,雖然入港之時,他們都遮掩了起來,但是臣知道那是什麼,一些弓弩、火銃藏在船艙之中,臣有些疑慮,此事如何處置?”

朱祁鈺面色變得嚴肅了起來,他鄭重的問道:“李御史是如何處理的呢?”

李賓言知道這件事茲事體大,但他還是俯首說道:“未曾張弓,未曾填裝火藥等船舶,臣未曾查辦,若是張弓入港,按倭寇處置。”

“大明海軍軍威不振,海貿多履險地,倭寇蠻橫,南洋和西洋諸國,也不是良善之輩,臣反覆告知所有船舶,入港需偃旗息鼓,不得張弓填藥。”

這個處理方法顯然在朝中臣子看來,是謀叛、謀反、謀大逆的大罪,但是李賓言反覆衡量之後,還是決定冷處理。

就是你不張弓填藥,我就當沒看見,你若是張弓填藥,我就把你當倭寇打了。

大明禁弩、銃、甲,凡是私藏者,一律按謀逆處理。

但是這些海船,所履之地,可不在大明境內,有點武器裝備,理所應當,商賈行商天下,沒點手段保護自己,那是胡扯。

這是十五世紀的大明朝,這是大明南下西洋船隊解散後的第十六個年頭,一律按大明律去督辦海貿之事,必然是因噎廢食。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李御史處理極善。”

李賓言長鬆了一口氣,他還以爲陛下會雷霆大怒,畢竟私藏火器、甲冑、弓弩,實在是有點大不逆,但是現實是商舶不帶武器出海,那就等同於送死。

海盜可不跟你講什麼大明律,誰讓你大明海軍,軍威不振。

朱祁鈺笑着說道:“此事李御史不要聲張,密州市舶也淡化處理便是。”

朱祁鈺的意思就是這件事不上稱,當成四兩重處理。

若是上了稱,這件事就是奔着謀反大罪去辦了。

日後若有法令更張,再行明文,在法令更張之前,就行潛規則,朱祁鈺現在的手太短了,管不到那麼寬。

從倭國揚帆到大明需要多久?

慢則一月,快則十日,順風逆風差距,海路早已暢通無阻,運作極爲成熟,商舶極多,但是倭寇猖獗。

眼下市舶司的主要作用還是收稅,武裝收稅的事兒,主要是陸地管轄。

“陛下寶源局的換銀幣是不是可以在密州也設一處?海商多銀啊。”李賓言目光閃爍的提出另外一個問題。

他之前就提到過兵仗局讓勢要豪右之家參與,那顯然是極爲愚蠢的提議,但是寶源局不鑄幣,可以換銀幣,密州市舶司也屬北方。

是不是可以在密州市舶司也設置一個兌換銀幣的地方呢?

朱祁鈺並沒有馬上否定,而是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你這要是被朝廷的御史們知道了,定要參你一本了。”

大明的官僚們對於宣府貢市居然可以用銀幣這件事,至今持有反對意見,而且也證明了,官僚們說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那些銀幣流出去之後,就回不來了。

他們對此頗爲擔憂。

李賓言的這個提議肯定會被彈劾,但是李賓言還是提出了這個想法。

按照官僚的做事原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李賓言只要完成皇命便可,主動提及此事,顯然是李賓言覺得很有必要。

李賓言低聲說道:“倭銀產量極大,而且臣有點想法,不知道對不對。”

朱祁鈺笑着說道:“暢所欲言就是。”

鹽鐵會議已經極爲寬鬆了,這種私下奏對,朱祁鈺自然願意讓朝臣們多表達自己的意見,只要屁股不是歪的,都好說。

李賓言趕忙說道:“臣惶恐。”

“陛下,臣以爲宣德三年棄置交趾三司,其實也跟永樂十八年後,停止寶源局大規模鑄銅錢有關,永樂通寶在海外橫行無忌,很多地方都用通寶,並以此爲資財多有囤積。”

“朝臣反對鑄銅錢,認爲銅錢外流,這最終寶源局不再鑄造銅錢,咱大明在海外,就只是一個臆想之中的大明瞭。”

“看不到,也摸不到,自然毫無恭敬之心。”

李賓言的意思是永樂十八年之後,停止鑄造永樂通寶,最終導致了大明在東南亞影響力的缺失。

換個更容易理解的話,意思就是美刀從全球貨幣體系,主動的、自發的變成了本國貨幣。

這種影響力的缺失,顯然也是致命的。

李賓言看着陛下並未動怒,並且頗爲認同,便繼續說道:“陛下,在市舶司內,有人用銀幣換倭銀,然後運至京師,再拉到寶源局換銀幣,這個買賣有人在做。”

“既然是得利,爲何不能是朝廷呢?”

朱祁鈺看着李賓言,這山東一趟,李賓言從堅決反對與民爭利和支持勢要豪右之家參與鑄幣,變成了堅持支持與民爭利,而且要大肆爭搶,旗幟鮮明、明火執仗的得利。

可以想象,李賓言這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到底經歷了什麼,纔會發生如此大的轉變。

朱祁鈺點頭說道:“好,好一個既然得利,爲什麼不能是朝廷!”

“朕不讓南京寶源局換銀幣,目的是爲了南北貨物溝通,一如鹽引在宣府、大同之用。你這個提議很好,朕準了。”

朱祁鈺不打算跟外廷商量,戶部尚書金濂,要是不同意的話,這個利,他就自己賺去!

按照大明銀幣的現在行價,一枚能換二兩銀子,他還要往裡面填六錢錫銅等物,換回來,屯集起來,怎麼都是賺的。

值得注意的是,銀幣的價格正在趨於穩定,從最開始一枚當二兩銀子花,變成了一枚銀幣等於一兩銀子。

但是在欠缺銀幣的地方,比如密州市舶司,依舊是一枚等於二兩銀子。

這是個發財的好營生,尤其是海貿缺銀幣極大的情況下。

銀子、銀錠、銀鋌畢竟不方便,成色、工藝、重量各地不盡相同,而且不能在大明境內使用,但是銀幣就完全沒有這些顧慮了。

這個營生能賺很久。

李賓言鬆了口氣,陛下還是那個陛下,不惜身、更不好面兒。

天子尊貴,屈尊降貴賺一些銅臭之物,看似有失體統,看似有些有損皇帝尊嚴。

但是沒有錢的皇帝豈不是更沒有尊嚴?

一如不得不籌款打仗的朱由檢,自己媳婦的錢都被老丈人給黑了一半。

打仗、營建、安民、賑濟哪一樣不要錢?

而且這等生意,不比宋高宗趙構,當初在臨安城做糞霸要強得多?

賺錢嘛,不寒磣。

朝廷不能沒有錢,皇帝手裡也不能沒有錢,陛下說的很明白了,財富也是權力。

李賓言內心焦慮的兩件事,都在陛下這裡得到了妥善的解決,至於內帑和國帑怎麼吵架,那就不是李賓言關心的問題了。

“臣告退。”李賓言離開了聚賢閣向着官邸而去,此一去便是兩年,家人除了去年過年見了一次,就再未見過了。

朱祁鈺看着李賓言的背影,笑着對興安說道:“雖然李賓言憨直了一些,不過也是堪用之人啊。”

興安猶豫了下說道:“陛下,昨天夜裡,仁壽坊有一面坊牆脫落了,好巧不巧,居然脫落成了真武大帝的模樣,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很多百姓驚奇,都去看了,還有人焚燒香燭等物。”

朱祁鈺一愣,隨即問道:“興安,你信嗎?可以脫落成惟妙惟肖的模樣。”

自然脫落成真武大帝的模樣,還惟妙惟肖,這是在糊弄人還是在糊弄神呢?

興安搖頭說道:“子不語怪力亂神,臣一點都不信,但是百姓無法分辨。”

天人感應那一套幾乎是朝臣們對付皇帝的不二法門,今天是祥瑞,明天就是天有異象,陛下不能這麼做,天有警醒!

搞天人感應,那是給自己設限。

朱祁鈺纔不會那麼傻,任人擺佈。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今天就讓工部把那面牆重新刷了,若是再有這等事,就把京師的牆皮盡數鏟去,省的再脫落了。”

“讓五城兵馬司四處巡視,看看是誰在試探這種事。”

“都是千年的狐狸啊,跟朕玩這些花花腸子。”

朱祁鈺認真的準備着新的鹽鐵會議內容,當初胡濙說一個月一次鹽鐵會議,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陣冷風吹過,本來有些陰霾的天空開始下起雨來,整個京師籠罩在了煙雨濛濛之中,出門的百姓撐起了油紙傘,立刻將京師的街頭巷尾點綴的五顏六色。

春雨,給這個乾燥的春天帶來了溼潤的空氣,讓人心中的那些躁動,一掃而空。

雨滴落在了楊柳葉上,也不滑落,晶瑩剔透,隨着春風,楊柳葉擺動,未曾滑落的雨滴葉片打散,落在了緩緩流淌的金水河內。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天到了。

而此時的和林也在下着小雨,王復和賽因不花的第一次合作正式開始。

王復要救夜不收,賽因不花要賣姦細,正好。

這是個技術活,要在也先的眼皮子底下偷天換日。

渠家一共二百多人,都要被賣掉,但是因爲出貨速度的原因,所以一次,只能賣一點點。

王復打算讓偷天換日,把賣到大明的奸細,換成夜不收,這樣夜不收就會被營救回大明瞭。

但是王復有些犯難的說道:“其他都好說。但是得好生想個辦法,打探一下夜不收被關在哪裡。”

王復感慨,他到了和林也有些日子了,卻是始終沒有看到被抓的夜不收關在哪裡。

賽因不花卻撓頭說道:“我知道在哪裡關着。在不裡牙惕部的小海押着,大明稱之爲北海。”

賽因不花沒打算賣關子,直接說出了羈押夜不收的地方。

王復瞭然,北海,蘇武牧羊。

當年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無辜扣押了十九年,持節不屈,在北海牧羊,最終回到了大漢。

賽因不花繼續說道:“不裡牙惕部開春就往斡難河那邊去放牧了,北海周圍的看守不力,夜不收被羈押在那裡。”

王復思索了許久說道:“那這樣,我們想辦法把人救出來,然後把渠家人弄死幾個送過去換出來。”

賽因不花聽懂了這個意思,李代桃僵,但是他滿是疑惑的問道:“爲什麼這麼麻煩,我們直接過去救人就好了,反正看守一天才會去一次。”

王復反問道:“這麼做很困難嗎?我的意思是將渠家人打死,李代桃僵這件事很困難嗎?”

賽因不花搖頭說道:“不是困難,是我們沒必要那麼麻煩,直接救出來不就好了?”

王復聽到沒有困難,才知道是賽因不花嫌麻煩,而不是困難。

他笑着說道:“若是直接救出來,瓦剌人就會更換羈押的地方,以後就沒法營救墩臺遠侯了。”

“麻煩就麻煩一點吧,若是不難辦,就儘快辦吧。”

“我得去應付下心急的大石了。”

王復要去龍庭中帳覆命,也先面對大皇帝的步步緊逼,非常的迫切,這種迫切的心態,是爲人主最要不得的事兒。

但瓦剌得想辦法守住龍庭,否則就只能西進了。

西進說得好聽,不過是逃跑罷了。

王覆在瓦剌的待遇極好,他甚至有雨傘,可以撐着傘去龍庭中帳。

道路已經變得略微有些泥濘,但是一些孩子還在外面瘋跑,這種天氣裡,還要瘋跑,是要傷風感冒的,以和林的條件,決計是得不到好的照顧,最後一命嗚呼。

二十個孩子只有一個可能成年,不是笑話,而是事實。

他們的父母終日忙碌,但是收穫寥寥,根本無暇照顧這些孩童,放任他們如同野草一樣生長着。

僅有的勞動報酬,那些牲畜,還會被奴酋們賣去宣府,換取那些象徵着財富的銀幣。

王覆在這一刻,深刻的認識到了,爲何大皇帝對勢要豪右之家常常懷有警惕。

瓦剌的這些臺吉、奴酋們,和大明的那些勢要豪右之家,做的事一模一樣。

王復思考了很多,走進了龍庭中帳之中。

也先在烤火,在春天裡,也先依舊裹着大氅,烤着火盆,他看到了王復,眼神終於明亮了幾分說道:“王資政,近些日也內外觀察了一番,可有良策?”

王復笑着說道:“自然有。”

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發新書了!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
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發新書了!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