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修鐵路值得嗎?

朱翊鈞的目光在衆人身上掃了一眼,看到了鎮定,看到了不明就裡,看到了興奮,看到了漠然.

張居正神情如常,只是眼皮子略微耷拉下來,顯得有些失神。

坐在旁邊角落的楊金水也大吃一驚。

這次行程安排,他最清楚不過,這一列車是皇上和所有資政。

明天早上,還有一列車會把一百二十六位御前朝議大夫拉到開平市,與皇上和資政會合,一路參觀,然後在盧龍市的大會堂舉行御前朝議局全體會議。

皇上費盡心思,難道就是爲了在衆人面前炮轟張居正?

不可能!

不過皇上做事總是頗有深意,他突然說此言,肯定是有深刻的用意。

什麼用意?

楊金水悄悄地觀察着朱翊鈞臉上的神情,只看到少許激動,沒有憤怒。

這段時間,衆重臣紛紛進京,召開資政局會議,然後是百官大調整,種種風聲從各個角落裡鑽出來,引得朝堂上暗潮涌動。

ωwш★ T Tκan★ Сo

楊金水想起來。

前段時間,通政司下發通知,奉詔傳資政學士和朝議大夫們進京,準備開會,朝野就開始流傳出某些小道消息。

這些傳言,多半是針對張居正。剛纔皇上所言的話,就是這些傳言的一部分

楊金水心裡篤定了,沉住了氣。

朱翊鈞繼續說道:“自萬曆元年,張師傅始任內閣總理,這五年間,張師傅把主要精力放在清丈田地、普查人口、攤役入畝,以及人丁稅與鹽稅合併的一條鞭法升級版的新政改革上。

這些事重不重要?”

面對朱翊鈞的問題,衆臣沒人敢出聲回答。

怎麼好好地又轉到這個話題上來了?

太敏感了。

爲了這個事情,死了多少人!

不過衆臣心裡也逐漸明白,皇上開始給大家吹風,定基調,爲幾天後的朝議大會做準備。

“非常重要!

此前我大明,九成賦稅來自田地,全是糧食。煌煌大明,疆域萬里,子民億萬,國庫居然也缺錢。

戶部前幾年整理嘉靖年間的老賬簿,簡要呈給朕過目,觸目驚心啊。

嘉靖二十六年,鹽稅收了二百六十萬兩銀子,礦稅收了三萬兩銀子,茶稅收了四萬二千兩銀子,福建廣東關稅收了三萬二千兩銀子.*”

朱翊鈞冷笑一聲,“居然能收到這麼多稅銀,真是各地的縉紳豪強們開恩,賞了皇爺爺和朝廷一口飯吃。”

衆人知道他在說反話,一個個都不敢出聲。

“張師傅在做什麼?清丈田地、普查人口、改變賦稅模式,他解決的是三個重要問題,對大明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那就是收誰的稅,收多少,怎麼收上來!”

朱翊鈞的聲音變得高亢起來。

“說白了,這五年時間裡,張師傅主要負責砸鍋!

砸誰的鍋?

砸那些仕宦鄉紳、世家豪強的鍋。

怎麼砸?

這些擁有最多田地,賺最多錢的羣體,卻只繳納最少的賦稅。他們享受朝廷給予的種種優免,卻不願承擔一點點責任。

大明窮嗎?

揚州十大鹽商一抄,國庫不缺錢了。

江南衆多世家一抄,十數萬流民能分到田地了。

先不說公不公平,如此下去,大明終將亡於缺錢,亡於有錢收不上稅。”

朱翊鈞的話就像一支支利箭,飛向衆人。

此時大家也明白了他的意思,根本沒有指責張居正,反而是在變着法極力誇讚。

此次行程大家都知道,明天跟御前朝議局大夫會合後,一路參觀過去,然後召開合席會議,進行萬曆朝第一次廷議。

皇上開始吹風了,比如現在這席話,他在提示大傢什麼?

火車還在繼續前行,有節奏的咣噹聲就像戰鼓聲,敲打在許多人的心裡。

“張師傅這五年做的事就是調整賦稅方向,讓此前負擔最重的農民被逐漸解放出來,並制定了新的賦稅規矩:誰田地多、誰賺錢多,誰交的賦稅就多。

大興工商,推行新農業,發展新的生產力,這是在另起爐竈。

這些事主要由少府監以及滬州、灤州、江蘇、河北等幾位巡撫帶頭擔當。兵部、太府寺、太僕寺等部門跟進而已。

另起爐竈,政績效果是顯而易見。一棟棟廠房,一條條海船,一船船的棉布蔗糖,還有這兩條鐵路.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得到。

相比之下,砸鍋不僅遇到的阻力要大得多,前進得更加艱難,政績也不顯眼。賦稅突飛猛進,國庫充裕,大家都說是工商大興,是另起爐竈的功勞。

可是沒有張師傅這五年,嘔心瀝血,頂住了巨大壓力建立的新規矩,能收得上這麼多稅銀嗎?”

朱翊鈞的目光又一次在衆人的臉上掃過。

觸到他的目光,有人點頭,有人凝重,有人坦然,有人微笑卻嘴角微微抖動。

“發展經濟,強國富民,這是朝廷的重要職責,但是還有一項職責更加重要,那就是公平!

海公曾經說過,這世上大多數的矛盾,都是來自不公。

我們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生產力,可是不把舊有的糟粕砸爛,建立相對公平的財富分配製度,再富再有錢又如何?

只會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諸位,窮人們要是沒有了活路,就會讓大家都沒得活路。

歷朝歷代,這樣的事還少嗎?”

朱翊鈞的話像鐵錘一樣打在衆人的心裡。

“朕很早時就跟張師傅說起過,合理的稅收制度,是一項非常有效的財富分配調解手段,能化解許多生死攸關的矛盾。

但關鍵是公平。

張師傅五年裡清丈田地、普查人口、攤役入畝、丁鹽兩稅合一,得罪無數的人,惹得海內沸騰,爲的什麼?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

朱翊鈞看着張居正,包含感情地說道。

“萬曆新政,諸多改革中,張師傅挑了最苦最累,對自己最不利的一項。五年過去,張師傅,你老了許多啊。”

張居正站起身,拱手道:“臣有幸能參與開創萬曆盛世,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甘之如飴。”

朱翊鈞站起身,扶住他的手,“張師傅,你的政績終究名留青史,後人終會明白,萬曆盛世,是你甘爲孺子牛,在前面開創出來的!”

看着這對師生又在大家面前惺惺相惜地飆戲,諸位資政算是看明白了,皇上這是在給大家傳遞一個消息。

你們都是大明各方勢力的代表,在開會之前給你們提個醒,百官大調整,絕不會涉及到張居正。

他還是內閣總理,此前那些風言風語,誰傳出來的,自個把它吞回去。

招呼打好了,等後面參觀後開會時,你們把內部協調,把野心勃勃的人給朕按住了,要是敢在會上亂開炮,爲了一己私慾敢攪亂大會議程,就不要怪朕不客氣了。

收到!

衆人的眼神迅速變得清澈無比。

朱翊鈞掃了一眼,又開口了。

“五月初五的閱兵式,大家看到了工人民兵師和農民民兵師!相比諸位,相比各地的鄉紳富翁,他們是窮人。

以前是,現在也是,將來也可能是。

可是朕把他們編練成民兵師,還發放了火槍火炮。

所以朕提醒一句,張師傅和朕建立的這個公平,一定要千秋萬代下去。

否則的話”

朱翊鈞收住了話,衆人卻全聽明白了。

皇上,你可真是太狠了。

反正你是萬民擁戴的明君聖天子,要是有什麼不公平的事出現,肯定是我們這些奸臣做的唄。

朱翊鈞請張居正坐下,掃了一眼衆人,朱翊鈞轉頭對傅進友說道:“傅局座,你繼續。”

剛纔朱翊鈞說話時,傅進友恨不得把自己貼進照壁裡去。

這是我能聽的話嗎?

戰戰兢兢等朱翊鈞說完,突然聽到點他的名,傅進友一時惶然。

皇上,我怎麼繼續啊?

我剛纔說了些什麼?

現在我腦子亂哄哄的,什麼都不記得了。

譚綸開口道:“傅局座,你剛纔介紹了京灤和京津兩家鐵路公司,以及下設的各段職責。你繼續介紹下,京灤和京津這兩家鐵路公司,又歸誰管?”

傅進友長舒了一口氣。

譚公,回去後我要給你立長生牌。

“謝譚公。皇上,諸公,京畿和京津鐵路公司歸京畿鐵路局管。

京畿鐵路局直管北京南站、天津站和盧龍三個甲級站。分設總調度室,以及組織、宣傳、計劃、設備、運輸、安全、工程、公安八個處。”

“設處不設段?”

“是的趙公。京灤和京津鐵路公司分設工務等段,因爲它們要承擔實際工作,奔走在第一線。

京畿鐵路局不需要執行具體實務,更多的是承擔統籌和監督職責,所以設八個處,指導兩鐵路公司以及下屬各段的工作。”

“這八處,公安處老夫明白是幹什麼的,那其它七個處呢?”

“回潘部堂的話,組織類似於朝廷的銓政,在企業叫人事,管理所有興業官吏和職工的招錄、培訓、考成和任免。

宣傳就是負責政工教化工作。

計劃就是根據上級指令,制定每年的營收目標,擬定發展規劃,以及爲新鐵路建設提供建議

設備處監督管理轄區裡所有設備的維護和運行,包括機車、客貨車廂.

運輸處監督管理客運和貨運業務

安全處監督和管理轄區各路線和各站的安全運作,主要是指導工務段工作

工程處監督和管理轄區各路線、各站建築、設施的營建和維護.

兩大鐵路公司各段,是業務橫向細緻管理,鐵路局各處是監督縱向統籌管理,縱橫交叉管理,儘可能不留漏洞,不留安全死角.”

原來是這樣,跟鋼鐵廠、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有相似之處。

許多資政聽得有些迷糊。

根據內閣常務會議的決定,鐵路公司是官辦企業,也就是大明版國企。

鐵路局是內閣兵部下設的官企管理單位,即承擔官府的監督管理職責,也承擔協助企業經濟發展的職責。

不理解?

那你就慢慢理解吧。

萬曆新政,各種新名詞、新說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讓人目不暇接。

潘晟轉頭問兵部尚書鄭洛。

“禹秀,這京畿鐵路局又歸你兵部哪個衙門管?”

“暫歸鐵路司管。兵部準備把鐵路司升格爲鐵路總局,編制如京畿鐵路局,分設組織、宣傳、計劃、條例、安全監察、運輸監督等司。”

現在六部諸寺熱衷於成立總局,或者司升總局。

按照萬曆新官制,總局等同於“副部級”,總局堂官由該部右侍郎或該寺右少卿出任,下面再分設各職能司。

檔次一下子上去一級了。

新任內閣右丞,分管交通、水利等建設的潘季馴問道:“聽說兵部擬定了龐大的鐵路修建計劃,不知禹秀能爲我等講解一二嗎?”

鄭洛轉頭看向朱翊鈞。

皇上,這計劃能說嗎?

朱翊鈞想了想,開口道:“鐵路計劃,朕來給潘師傅和諸位臣工們說一說。”

“朕的鐵路計劃三橫三縱。

橫是連接東西,縱是連接南北。

三橫的第一橫是海東省釜山到漢陽、平壤,過鴨綠江,再經遼陽、錦州接入秦皇島,直通京師,再出昌平、居庸關、宣府、大同直抵歸化、綏遠。

第二橫是從山東青島港開始,經膠州、兗州穿河南到陝西,一直向西,過甘肅、哈密,直到天山腳下。

第三橫是從上海開始,過杭州、金華,入湖南,穿貴州,直抵雲南昆明。

三縱的第一縱從漠北的庫倫一路向東南,在漠南蘇尼特分路,左路直入灤河以東,在承德調頭向南,過遷安匯入盧龍。

右路繼續向南,過張家口匯入宣府,經居庸關入京師。

第二縱就是京津線繼續南下,過滄州、德州、濟南、徐州、宿州、鳳陽中都,再轉向滁州,直抵南京江北的浦口。

江南部分從南京繼續向東南,過常州、蘇州直抵上海。

第三縱是京師從涿州南下,過保定、真定、邯鄲入河南,過黃河直下鄭州、信陽,從德安府入湖北,直抵武昌江北漢口。

江南部分從武昌繼續南下,從岳陽入湖南,過長沙、衡陽、郴州,從韶關入廣東,經廣州直抵香江港。

此三橫三縱完成,大明鐵路的骨架也就有了,後面再連接成網.”

衆人都聽傻了。

這麼大的工程量,得動員多少人,耗費多少錢糧?

海瑞眼睛微微一眯,不由問道:“皇上,如此耗費巨大修建鐵路,值得嗎?”

朱翊鈞正要說話,對面軌道上,一列貨車疾馳相交而過。

轟隆隆的聲音,讓車廂陷入了寂靜。

兩列火車咣噹聲中交錯而過,大家看着朱翊鈞,靜待他的回答。

對面飛馳而過的十幾節貨車,讓車廂裡的光線一明一暗,映在衆人的臉上,陰晴閃爍。

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840章 扶桑羣島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441.第440章 衍聖公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924章 大局已定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第924章 大局已定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967章 番外三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第795章 鋼鐵長龍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第703章 非常牛的船長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
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840章 扶桑羣島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441.第440章 衍聖公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924章 大局已定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第924章 大局已定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967章 番外三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第795章 鋼鐵長龍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第703章 非常牛的船長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