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

大明新的兵部尚書是個保守派,這是他一貫以來的政治主張。

而且非常明確。

在他看來,大明現在的目光,應該看向海洋,而不是陸上,對於陸上的開拓,羈縻就完全足夠了,在兵部歷次部議上,寫滿了曾省吾對復套的反對。

根據《矛盾說》、《生產圖說》、《階級論》等等皇帝牽頭組織的政治制度大思辯的內容,曾省吾認爲,大明現在並不適合復套,甚至不適合陸上進一步開拓。

矛盾說講輕重緩急,講主要次要矛盾,在曾省吾看來,河套、大寧衛的丟失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從永樂年間寧王府內遷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了正統年間,才徹底完成了收縮。

河套、大寧衛的主要矛盾是生存的根本問題,大明內地遷往這些地方的漢民,無法在這裡生根發芽纔是根本矛盾。

就像是在一片極爲荒蕪的土地上,灑下了種子,沒有足夠的雨露恩澤,不能存活一樣。

河套的丟失,不是大明遇到了昏主,也不是大明邊方軍民頑劣不肯戍邊,是生存的根本問題引發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包括了奴兒干都司的僵化,也是基於這個根本問題造成的失控。

按照生產圖說而言,生產圖說講生產、生產力、生產關係,就是在當下環境下,人改變自然的能力不足,導致了河套、大寧衛、奴兒干都司的丟失,生產力如果充足,人能夠改變自然,更多的鐵器保證在貧瘠的土地上耕種,更豐富的水利設施能夠保證灌溉,生命自己就會找到出路。

就像是現在遼東的開拓如火如荼的進行,李成樑擴張多少,大明百姓就能耕種多少,肥沃的黑土地、每年十二寸以上的降雨量,哪怕是寒冷也無法阻擋百姓們墾荒的熱情,因爲一年一熟,也可以養的起一家老小。

曾省吾的反對是基於事實說話,大明在大寧衛開拓速度不及遼東也是事實。

按照階級論,朘剝是階級存在的根本原因,草原簡單的社會結構,讓朘剝充滿了血腥,但是不完善的階級,也讓朘剝的力度變小,草原殘酷的競爭之下,反而讓部落的肉食者對壯丁(僅壯丁)更加溫和的朘剝,而大明的制度更加完善,社會結構更加複雜,朘剝能力更強。

而大寧衛、河套、奴兒干都司、西域等等,都是土地的承載能力不能承受中原王化,承受不住多級壓迫和朘剝。

而海外的土地擁有豐富的可承受中原王化的地區,大明不應該將過多的精力放在陸上開拓上,解決了部分危及國朝存續的危機後,就應該將重心轉移到海外。

元緒羣島如火如荼的開發就是對比的案例,福建、浙江沿海地區的一些漁民,對着媽祖娘娘磕頭,就直接出海到了元緒羣島,同鄉們在元緒羣島有了田產,甚至還有了奴僕,讓人嫉妒的眼紅。

除了基於陛下理論基礎的意見之外,曾省吾還站在了軍事角度分析了爲何不在陸上發生戰爭。

大明在海上征戰具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戰場發生在海外,即便是戰敗,也是船隻、軍伍的損失,大明是可以緩慢恢復這些損失,而且海外的敵人更加弱小,即便是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西班牙,也沒有能力在海上和大明進行直接衝突,無敵艦隊還是近海水師,在大明沒有擴張到泰西之前,不會有直接衝突。

而海外的爭奪更加有利於大明。

天高水長,海外戰敗的噩耗,並不會對大明造成根本影響,因爲實在是太遠了,大明的臣民們不能感同身受。

而陸上爆發的戰爭,一旦戰敗,會有巨大的損失,從土地的丟失,對大明腹地國力的惡劣影響、到人心聚散等等。

曾省吾是個保守派,這是他的一貫政治主張,他是否將自己的主張進行了實踐?

有,也沒有。

他的實踐,主要集中在擴張水師,從三萬人到九萬人的擴軍,曾省吾做的很好,他沒有實踐的內容,便是他在實踐中,用行動支持了大明朝的陸上擴張,而不像他說的那樣反對。

大明京營的清汰和補充、大明京營的軍備營造、邊軍的全餉、武將的遴選、講武學堂掌令官和庶弁將的徵召等等,曾省吾都做的很好。

曾省吾被譚綸說服了,譚綸告訴曾省吾:

說那麼多的屁話有屁用,俺答汗一旦死了,俺答汗建立的金國就會變成安南,他豎的那杆大旗,就會一直在草原上飄蕩,大明什麼時候才能收復河套?難道指望後人?自己都指望不上,去指望子孫?

邊民只認虜酋,不識王旗,賊據河套,侵擾邊鄙將百年,河套、古朔地方,三代以來悉隸中國!詩曰: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𤞤狁於襄!(周王傳令給我,前往朔方築城。威儀不凡的南仲大將軍,掃蕩𤞤狁獲得了勝利。)

譚綸的意思很明確,是否能夠真正實現河套、大寧衛實土郡縣不重要,沒有俺答汗對大明很重要。

大明把這片土地打下來,隸屬於中國之後,再討論如何治理,即便是無法實土郡縣,也要將法理打回來,以圖日後,否則就沒有日後可言了,日後生產力足夠卻失去了法理,這纔是痛苦的事兒。

即便是最後只做到了軍事羈縻,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海外再多的土地,那也是天高水長,大明朝廷鞭長莫及,可河套就在大明的肩膀之上,如何能棄之不顧?

曾省吾沒法反駁,所以被說服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主張,也支持陸上開拓,這很矛盾,這很擰巴,所以,曾省吾不是激進派,是保守派。

譚綸老了,他似乎看到了幻覺。

他似乎看到,他站在大攆之上,等着陛下的聖旨,軍隊甲冑分明的站在都城的郊外,繪有龜蛇鷹隼的大旗,在浩浩蕩蕩的風中獵獵招展,自九天之上傳來的出征的天語綸音,衆多軍兵敲動着戰車的木轅高聲呼和,旗幟漫空飛舞,圖案斑駁又鮮明,身後是送行的百姓,臉上帶着愁容和憂顏,似乎在擔憂遠行的兒郎是否能夠順利歸來。

譚綸不停的告訴自己,這是幻覺,自己已經老到不能動了,已經無力出戰,皇帝擔憂他的身體,甚至不讓他總督軍務,怎麼可能讓他繼續帶兵?

虛幻和現實,分不清,真的分不清。

現實裡,譚綸的長子譚河圖在身邊伺候着,偶爾會對譚綸說兩句,卻沒得到迴應,慢慢的譚河圖不再說話,譚河圖是真實傷心的,山一樣的父親,倒在了病榻之上,甚至連回話都是斷斷續續。

譚綸看向了臥房門前的布簾,布簾之外,似乎來了許多的客人,他們在外面不停的說着話,譚綸聽不清楚究竟說了些什麼,但他很快就意識到了,布簾就是生與死的界限,布簾將活人和垂死之人隔開。

來看望譚綸的客人們,並不願意在房間裡多逗留,來的客人總是問譚河圖:爾父好點了嗎?譚河圖只能點頭說:會好的,會好的。有些嘴拙之人,說不出討巧的話,就左顧而言他,詢問譚家子孫的學業,詢問譚河圖是否世襲了錦衣衛指揮。

所有人都在極力避免正面提及死亡二字,這不奇怪,大明人素來喜歡大團圓,不喜歡生死離別。

所有人都是說兩句,將手裡拿着的東西遞給譚河圖就到外面,和他人繼續討論着家長裡短,譚綸偶爾清醒,也只是看着那些客人們送來的禮物,他都快死了,這些東西又有什麼用?

外面的熱鬧已然和譚綸無關。

現在的譚綸,只是一個垂死之人罷了。

他一天有大半天的時間,都躺在病榻之上,將死未死,思緒不是很清楚,說話有些含糊,譚綸不知道如何應對這些人,索性就不理會。

除了大兒子一直在跟前,沒有人久在病榻之前。

譚綸倒不怪次子,次子在外面張羅,他要死了,但譚家還在,還要人情往來。

譚綸還有一定的生活自理的能力,倔強的他,還能正常起臥吃飯,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命不久矣了。

“父親,元輔來了。”譚河圖照例在譚綸的耳邊稟報了一聲,譚河圖本來以爲父親不會應聲,因爲別的客人,譚綸都是懶得理會,倔老頭和頑小孩很像很像,很倔很倔。

但譚綸慢慢撐着身子坐了起來,眉頭緊皺,虛弱的問道:“誰來了?”

“江陵公張居正來了。”譚河圖大聲的問道。

譚綸這次完全聽清楚了,開口說道:“快請。”

譚綸是糊塗了,又不是真的快死了,大醫官說他最少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如果心情好一些,可能有個一年半載的苟延殘喘。

他想過直接投了井,他不想這麼渾渾噩噩的活下去,想了,但沒做,因爲做不到。

老病的他,已經不是那個能揍李如鬆的譚綸了。

“大司馬。”張居正和譚綸互相見禮,譚綸本想站起來,他感覺自己站起來了,但其實沒有,這種身體不受控制的情況,讓譚綸氣的咬牙,卻沒什麼辦法。

“元輔,你能跟陛下說說,直接給我個痛快嗎?這麼賴活着,真…咳咳,真憋屈。”譚綸坐在躺椅上,對着張居正說道。

他時而清醒,時而糊塗,眼下就是清醒的時刻。

譚綸以爲張居正來的恰是時候,但其實譚綸不知道的是,張居正已經等了一個多時辰,纔等到譚綸清醒。

對於張居正而言,譚綸是同志、同行、且同樂的戰友,作爲被楊博保舉起復的譚綸,在王崇古想要把京營打造成晉黨的京營時,譚綸作爲兵部尚書阻攔了王崇古的提調名單。

對於晉黨的絞殺,譚綸、王國光都是同盟,他們也晉黨的叛徒,他們求的也只是大明國泰民安。

“元輔啊,這死前,那是半點不由人。”譚綸靠在椅背上,他模糊的記憶裡,只有陛下來問過兵部尚書人選的事兒,其他人都已經把他看成了死人。

譚綸真切的感受到了死亡,死亡,就是絕對的孤獨。

那簾子,便是生與死的界限。

“咱們大明軍出去打仗了?”譚綸忽然想起了大明軍似乎出征了,而且他那些長久的幻夢之中,也是因此而起。

“戚帥在前線又打了勝仗,大青山營寨建好後,李如鬆、麻貴、王如龍、陳大成等參將,四處出擊,將集寧海子給佔了,察罕淖爾被打的暈頭轉向,兩個萬人隊被戚帥捏扁搓圓,朝廷最近在議論在集寧建個集寧城,因爲那片草場,能養十數萬的羊。”張居正的語速不快,說一句都要停頓一下,讓老病的譚綸,完全理解他的話。

譚綸病重後,噩耗傳到了戚繼光的耳朵裡,戚繼光寫信請張居正代他來看看,戚繼光和譚綸是抵背殺敵的戰友,譚綸已然行將朽木,但戚繼光領兵在外,無法跟譚綸道別了。

張居正給譚綸帶來了好消息,戚繼光手握一萬鐵騎,再加上手中的步營車營,打的俺答汗應接不暇,東線的大同防線無法攻破,西線被戚繼光摁着頭打,俺答汗只能龜縮。“好好好,好好好。”譚綸連說了六個好,看着張居正問道:“陛下長大了嗎?”

張居正的手攥着兩腮,用力的揉搓着,他在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樣子的譚綸,讓他揪心,譚綸又忘了,忘了,陛下長大了。

“嗯長大了,陛下啊,聰明聖智,法古憲天,禮樂文章煥然一新,朝中有昭代之制,文事武備殆曠世所莫及。”張居正握住了譚綸的手,告訴了譚綸,陛下長大了,成才了,朝廷也很好,雖然有分歧,但還沒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大家都求同存異。

“那高老倌終究是錯了!”譚綸聽聞似乎笑了笑,對付高拱,譚綸也有份兒,當初在隆慶皇帝龍馭上賓之後,是進一步限制皇權,還是賭陛下成才這個選擇上,譚綸選擇了張居正。

現在看來,賭對了。

“嗯,高老倌後悔了不肯說,嘴硬的很。”張居正拍了拍譚綸的手,便不再說話,因爲他發現,譚綸已經累了,閉上眼睡着了。

“大醫官,大司馬的病怎麼樣了?”張居正等譚綸睡熟了之後,看向了大醫官問道。

“不好,大司馬心存死志,情況每況日下。”李時珍和陳實功互相看了一眼,如實說道,他們遇到了麻煩,譚綸不想這麼苟延殘喘,有求死之心,身體的各個器官在更加快速的衰竭。

人在睡覺之前朦朦朧朧時,大腦怕人死了,就下意識的指揮身體動一下,手腳會抽搐一下來響應,大腦知道人還活着,纔會休息,但現在譚綸有求死之心,大腦在不停的騙身體,死了,已經死了。

這已經不是李時珍和陳實功的醫術範圍內能解決的問題了。

“唉,這樣也好,也好。”張居正將譚綸的手放回了被子裡,坐在牀邊,陪了譚綸半個時辰,才站起身離開。

譚綸陷入了夢境之中,他似乎恢復了年輕,帶着大明軍在肆意的衝殺,倭寇、北虜、山賊、水匪、亡命之徒,敵人層出不窮無窮無盡,但譚綸卻從沒有倒下,甚至沒有後退一步。

譚綸認爲死亡是絕對的孤獨,他已經區分不了現實和夢境,他在夢境裡,帶着那些極爲熟悉的面孔,殺死了每一個遇到的敵人。

大司馬太子太保譚綸,是個激進派,在生命的最後這段時間,他仍然激進,心存死志,激進的要自己終結自己的生命。

王崇古點着一盞石灰噴燈,盤算着面前的賬目,這是毛呢官廠的賬,主要是羊毛的庫存,只夠六個月使用了,受原料供應的影響,毛呢的價格也在飛漲,精紡毛呢的價格從七錢銀一尺,再次飆升到了三銀一尺,有再創財富神話的趨勢。

但王崇古收到的情報是,三娘子帶着羊毛從東勝衛,過長城已經入關,打仗似乎並沒有過分影響到歸化城提供羊毛的數量和質量,當然來自三娘子的羊毛供應的確減少了,而開平衛、應昌、全寧、大寧等地的羊毛產量在上升,補足了缺口。

“王謙,你是不是買了一批精紡毛呢?”王崇古合上了賬目,看向了王謙問道。

王謙玩着兩個鐵球,聽聞詢問擡頭說道:“是啊,我打算準備明天全都賣出去呢。”

“過幾日再賣吧。”王崇古看着王謙說道。

王謙面露興奮的說道:“過幾天價肯定暴跌啊,爹有什麼不爲人知的消息嗎?三娘子難道不打算供應羊毛,要跟俺答汗一條黑走到底?”

發大財的機會就在眼前,王謙已經想到了九種辦法發財。

“三娘子已經在東勝衛入關了,十來天的時間,就能抵達京師。”王崇古將賬目交給了王謙確切的說道。

王謙看完呆滯的問道:“羊毛供應穩定,精紡毛呢的價格必然暴跌,爹你還讓我過幾天賣?這不是賠錢嗎?我不幹!”

“就是爲了讓你賠錢。”王崇古點頭說道,他讓王謙過些時間出貨,就是爲了賠錢,一個不學無術、敗家的闊少,根本沒有任何的威脅。

王家真的很有錢,不需要王謙賺錢,他敗家的速度還沒王家資產擴張的快,王謙的孩子還小,還沒有敗家的能力。

“真是無趣。”王謙明白了王崇古的意思,直接癱在了椅子上,沒有一點大家公子的風度。

“鴻臚寺卿陳學會不方便接洽三娘子,這個差事交給你,羊毛生意很多人盯着,不要出什麼問題。”王崇古給了王謙接待三娘子的活兒。

王謙揉了揉眉心,有點不明白的問道:“正打仗呢,爲了賺點錢,忠順夫人也不至於如此冒險纔對,俺答汗趁她不在,怕是要直接接掌歸化城了,真的是聰明瞭一世,糊塗了一時。”

王崇古開口解釋道:“俺答汗不止一次圖謀接掌歸化城都沒能成功,三娘子不是爲了賺錢,她就是跑到大明來避難來了,她現在在草原極爲尷尬,幫俺答汗,大明這邊交代不過去,幫大明,草原那邊交代不過去,左右爲難,躲到大明,等男人們打出個結果來,再出面不遲。”

“三娘子不在,俺答汗也掌控不了歸化城。”

王崇古十分明白三娘子的打算,表面上她照例作爲使者入京來,也算是大明和北虜在戰爭的過程中,仍然存在溝通的渠道,但實際上,三娘子就是避難,她成爲草原叛徒,那對大明朝廷而言,她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因爲大明需要她幫助大明王化草原,削弱抵抗力量,她跟俺答汗一條道走到黑,更是無立錐之地。

和解派在戰爭期間,就是夾縫中的老鼠,唯有在戰爭結束後,才站出來搖旗吶喊。

三娘子是爲了那些冬天可能會凍斃、春天因爲缺衣短食會餓死,在生死線上掙扎的窮民苦力和解,不是爲了她自己。

“所以三娘子入京,是篤定了大明會贏嗎?”王謙思索了片刻,設身處地的站在三娘子的立場上去想,其實三娘子完全可以窩在歸化城裡裝死,等戰爭結束。

帶着羊毛入貢,是徹底把所有的一切壓在了大明完勝的基礎上。

王謙已經完全掌握了矛盾說,已經學會了換位思考,是個成熟的大明官僚了。

“三娘子又不瞎。”

“那倒也是。”

幾日後,第一批羊毛到了,王謙立刻明白了老爹的提醒,有人在玩火,是物理意義上的玩火,這批羊毛在路上接連燒了三次。

精紡毛呢的生意轟然倒塌的時候,有不少人精紡毛呢砸在了手裡,這次對北虜的戰爭在開始前,這些貨砸在了手裡的人,開始鼓譟財富神話,試圖引韭菜入局,來彌補當初的損失。

羊毛供應短缺,精紡毛呢的價格自然要飆升,當年講的故事,精紡毛呢這種大帛幣的稀缺性等等又可以拿出來講,在貨即將可以脫手甚至還有的賺的時候,三娘子突然帶着羊毛過了貢市,送往了京師,這就是砸盤。

大帛幣的神話是在供應短缺的基礎上造出來的,結果羊毛來了,韭菜就是再蠢,也不會此刻入局。

放火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這些羊毛在路上連燒三次,顯然三娘子也早有準備,損失了近百袋羊毛後,第一批順利抵達,三娘子之所以還沒到,是她在押解第二批羊毛,防止出現紕漏。

萬曆九年五月初二,三娘子終於抵達了京師,第二批羊毛的量有十四萬三千袋,損失卻比第一批少,只有二十四袋,一麻袋羊毛一百二十斤,是經過了發酵金湯清洗過的羊毛,極爲優質。

“累死我了。”三娘子入住了會同館驛後,毫無形象的靠在了椅背上,這一路真的辛苦。

“王御史啊,羊毛可都過了稱,足額足量,這都送進了你們官廠庫房,出了事,你可不能再賴我們頭上,就是燒乾淨了,該付錢也得付錢。”三娘子看着王謙,惦記着自己的小錢錢。

“嗯。”王謙對官廠的管理很有信心,這是王崇古的老巢,即便是現在王崇古每年只領一萬銀的分紅,但這是官廠團造的旗幟,只要官廠不出事,他王崇古就有聖眷。

“忠順夫人,我有些疑惑,從戰報上來看,俺答汗感覺有點弱。”王謙有些疑惑,晉黨和俺答汗算是合作中有競爭,俺答汗雖然老了,但他有兒子有孫子,還有萬戶,但從戰報上看,俺答汗比想象的更弱。

“尤其是機動力,大明的騎營、步營、車營都用咬住俺答汗,這有點古怪。”王謙補充了自己的問題。

三娘子斜着眼看了一眼王謙說道:“我這次入京帶了什麼?”

“羊毛。”王謙一愣,明白了過來。

三娘子嘆了口氣說道:“你當伱家皇帝折騰這個羊毛生意白折騰的嗎?毛呢官廠都八年了,本來草原人都不願意養馬的,馬肉不好吃,馬奶不好喝,馬匹就是除了戰爭,沒有任何用處的牲畜,爲了多養羊,沒人養馬了。”

“大明官廠真的是好胃口,那麼多羊毛都硬生生的吃下了。”

“戰馬?俺答汗手裡,能上戰場的也不過四萬匹,還不如你家皇帝多呢。”

三娘子對大明的戰馬數量是有一定了解的,大明和蒙兀兒國的商貿往來,每半年來回一次,戰馬超過了五萬多匹,這也是前線指揮的戚繼光、李如鬆等人判斷俺答汗不想跑的原因之一,跑得掉嗎?

三娘子連連擺手說道:“俺答汗掌握的地盤看起來挺大的,但是能調動的人丁有多少?還不如大明一個大縣,大明皇帝那麼多層出不窮的手段,政治上扶持了我這種和解派進行內部分化,經濟上利用羊毛生意讓草原自掘墳墓,軍事上,每年秋季墩臺遠侯出塞燒荒,都快燒到俺答汗的大帳了!”

“不至於,真的不至於啊,北虜真的沒多強,不是大明自斷手腳,哪有猖獗的機會。”

三娘子可不是胡說八道,大明的一個大縣,比如山東即墨縣,萬曆八年就有15萬口,近四萬的壯丁,俺答汗帳下看似幅員遼闊,但政治制度是鬆散的附庸制,大明打過來,這幫奴酋不跟着一起落井下石,俺答汗就燒高香了,所以俺答汗實際能調動的兵力,不超過五萬,其中騎兵不過三萬。

“王御史,最近京師除了打仗,最大的大事是什麼?”三娘子好奇的問道,她好奇她不在這段時間,大明又鬧出了什麼幺蛾子的事兒。

看熱鬧是人的天性。

王謙思索了片刻說道:“最大的熱鬧就是我爹上了一封《請均田役疏》,就是把人頭算在田畝上賦稅,我爹被罵慘了,要多難聽有多難聽,讀書人,罵的都髒。”

“臥槽!”三娘子呆滯的看着王謙問道:“你爹什麼時候成了忠君體國的大忠臣了?他不一直是竊國爲私的佞臣嗎?不是隻有張居正纔敢對田畝人丁下手嗎?他難不成想名垂千古不成?”

王崇古搞的事兒,多數都和田畝沒關係,大明敢對田畝動手的只有張居正,從明初到現在,兩百年,就這麼一個。

這哪裡是均田役疏,分明是在造反!

第778章 黑麥種子是蒐集來的!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694章 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巨大破壞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
第778章 黑麥種子是蒐集來的!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694章 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巨大破壞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